《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誰?他是山西太原人還是山東東平人?

劉煥的書房 發佈 2024-04-28T11:00:29.500838+00:00

在明清小說誕生以前,宋元話本是最初的小說雛形。《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大字不識一個,卻也博古通今,就是在揚州市井聽說書的結果。

在明清小說誕生以前,宋元話本是最初的小說雛形。話本就是說話的本子,也就是說書。《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大字不識一個,卻也博古通今,就是在揚州市井聽說書的結果。由於明清小說脫胎於宋元話本,所以一些說書的痕跡都被保留在後世的小說里,比如「話分兩頭,各表一枝」、「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是小說遺傳的母體痕跡。

那麼,中國第一本小說是哪一部呢?大家一致公認,從話本變成小說,邁出第一步的是《三國演義》,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本小說。

有人統計過1949年至1966年印刷的中國古典文學,《三國演義》的印刷數最高,群眾最為喜愛,當時達到了646萬冊,且供不應求。截止到今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三國演義》總銷量達到了5000多萬冊。

在今天,《三國演義》也是影響最大的中國古代小說,在日韓的影響力超過其他中國小說。

相比較《水滸傳》繁雜的版本,《三國演義》的版本少多了,只有嘉靖壬午本和毛宗崗的評點本。

這麼一部偉大的作品,關於作者羅貫中的研究卻一直是古典文學研究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此人是誰?他的籍貫又是哪裡?

古代的很多作家,都不習慣署名,因為小說不受上流社會重視,小說家社會地位低微,而且某些作家寫的也是見不得人的小說。所以說,很遺憾,我們對於很多偉大小說的作者,知道得並不多。

現存最早的《三國志演義》刻本是嘉靖年間的,令人驚異的是,這本書居然前面有署名!這個作者居然不再匿名!在它的上面,明確地寫著「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


於是,我們知道了,這個作者叫做羅本,字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就是羅貫中。

好了,本文完結。

畢竟一開始的刊刻本上都寫著作者了,白紙黑字,羅本貫中,這不就是作者了嗎?

慢著,沒那麼簡單。

那麼,羅貫中是何許人也呢?一直以來,中國考據學家胡適也無法得知羅貫中的生平資料。

一次偶然的機會,1930年,鄭振鐸、馬廉和趙斐雲三位學者訪書於寧波,聽說寧波天一閣舉世聞名,看看能不能進去看書,找到一些孤本,得到允許進入後,發現了天一閣舊藏明藍格抄本《錄鬼簿續編》,其中有羅貫中小傳:

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由此胡適知道了,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雜曲作家。胡適說,這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並且寫在他的《三國演義考證》一文中。

胡適的考證不僅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更有著第一手的資料《錄鬼簿續編》,一時間,沒有人能夠推翻,魯迅也表示贊同。

只是很多人有疑問,羅貫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可是,《三國演義》最早出現卻是在150年之後弘治年間的事情,倘若這本書明初就寫成了,為什麼一直湮滅不聞?連一部不是什麼精品的《剪燈新話》都在民間流傳甚廣,沒理由這本書在那100年間神秘地消失吧。如果這本書是明初寫成的,那這100多年間,卻無人知道有這部書,真是奇哉怪哉了!

《三國志通俗演義》題 「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卷開頭有蔣大器的序言,當時浙江金華一個叫做蔣大器的人寫了一個序言,蔣大器號庸愚子,後來在最早刊刻的嘉靖版中,卷首所載的也是這篇序言,這篇序言是我們研究三國演義的重要資料,他寫道:

弘治甲寅 (1494年) 仲春序: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考諸國史,自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損益,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

蔣大器說,宋元的一些話本,言辭鄙謬,不堪入目,很多士人都厭惡那些評書。可是山東東原一個叫做羅貫中的人,根據《三國志》寫作了一個《三國志通俗演義》,語言通俗而且不鄙陋,書成以後,士大夫都爭著看,一時間引發極大轟動。

蔣大器的序文告訴我們如下幾個問題,宋元話本比較粗鄙,士人們不喜歡看。山東東原人羅貫中寫了一本《三國演義》,大家卻都很喜歡看,爭相傳抄,以便於更多人閱讀。

根據蔣大器的序文,這個羅貫中是山東東原人,與前面記載的羅貫中山西太原人並不一致。


東原又叫做東平,是今天山東泰安市的一個縣。

更巧合的是,這裡就是宋代的梁山泊所在地,不管怎麼說,羅貫中是編纂還是整理師傅施耐庵的書,都和《水滸傳》有關聯,他的老家就在梁山泊。

這裡梳理下,我們發現了兩條互相矛盾的線索。

1、嘉靖本刊刻的《三國演義》上寫著作者叫做「羅本貫中」,《錄鬼簿續編》記載了,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雜曲作家。

2、嘉靖本刊刻的《三國演義》前面有蔣大器的序言,上面說此書的作者是山東東原人羅貫中。

問題來了,這兩個都是最早的資料,都寫到一個叫做羅貫中的人,卻寫到了兩個籍貫:山西太原和山東東原,哪個是對的呢?

結果就有一個奇觀,今天兩地都把羅貫中當成自己的名人,都建造了紀念館。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羅貫中紀念館

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羅貫中紀念館

居然山東山西各有一個紀念館,誰也不讓著誰。

有人說,不會是筆誤寫錯了吧,問題是「太」和「東」自行差異很大,為何會寫錯?而且山西和山東南轅北轍,也斷不可能寫錯的。

誰也沒想到,就這麼一個小問題,歷史學掀起了數次大的爭論。

為了破解這個謎,我們首先回顧歷史,了解清楚一個問題:羅貫中是誰?誰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到了他。

羅貫中是誰?

我們就好比進入了一個迷宮,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再往前走了,而是退回到原點。

我們不去找《三國演義》的線索了,而是找羅貫中的,誰在歷史上第一次提到了他。

在解讀《水滸傳》之謎的時候,我說明朝成化、弘治年間有一個大藏書家郎瑛,因為身體殘疾,沒辦法勞動,加上家裡有錢,天天在家讀書,保留了很多珍貴的資料。

郎瑛那段文字,我在水滸的時候也引用過:

「《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云:『錢塘施耐庵的本。』昨於舊書肆中得抄本《錄鬼簿》,乃元大梁鍾繼先作。載宋、元傳記之名,而於二書之事尤多。據此,見原亦有跡,因而增益編成之耳。」

這裡提到了杭人羅本貫中,和錢塘施耐庵一樣,估計這兩個人都長居杭州過。

在郎瑛之後的胡應麟,曾在《少窒山房筆叢》卷四十一 「莊岳委談」(下) 記載了一條史料:「今世傳街談巷語,有所謂演義者,蓋尤在傳奇雜劇下。然元人施某所編《水滸傳》,特為盛行;世率以其鑿空無據,要不盡爾也,余偶閱一小說敘,稱施某嘗入市肆,細閱故書,於敝楮中得宋張叔夜禽賊招語一通,備悉其一百八人所由 起,因潤飾成此編。其門人羅本亦效之為《三國志演義》,絕淺陋可嗤也」。這裡所說的施某,是指的施耐庵;這裡所說的羅本,就是羅貫中。胡應麟說,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學生,這一說法最近就是源自這裡。

那麼,他們是歷史上最早提到羅貫中的嗎?未必,隨著更多史料的挖掘,我們得出了更多線索。

1959年,在上海發現了元代理學家趙偕的《趙寶峰先生集》,卷首是一篇《門人祭寶峰先生文》,其中列舉了31個門人的名字。

可以說,這種史料平時受關注程度應該不高,問題就出在這31個門人身上,一個個看下去:

向壽

烏斯道

羅本

王真

顧寧

問題來了,羅本?不就是那個羅本貫中?

這篇《門人祭寶峰先生文》立馬引發了歷史學家極大的興趣,因為這篇真實存在的文章,極有可能就是破解羅本之謎的關鍵,所以說,歷史總會留下蛛絲馬跡,而痕跡只需要一篇文章的記載就夠了。

這篇文章作於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這篇祭文中所列「門人」,是以年齡為序的,羅本的名字排列在向壽、烏斯道之後,向壽、烏斯道這兩個人元史都有記載,向壽生於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烏斯道生於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因此,我們斷定,羅本應該生於1314年左右。

至於什麼時候去世,假如他能活70歲,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那麼,羅本的生卒年就是1314年-1384年,正好是元末明初。

我們考據出的施耐庵生平,生於1296年,卒於1370年,正好比羅本大18歲,符合施耐庵是羅貫中師父這麼設定。

賈仲明曾在明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為鍾嗣成《錄鬼簿》 題跋,自署「八十雲水翁」,以此推斷,他約生於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賈仲明和羅貫中結成忘年交,大約在元至正十七年以後,當時羅貫中四十多歲,在張士誠幕中作客,賈仲明只有十七、八歲,結交地點在蘇州。這兩條史料說明,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約生於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歿於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

這條記載和《門人祭寶峰先生文》的記載並不衝突,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我們歸納下:

1、《三國志通俗演義》開頭寫著羅本貫中編次,這個人叫做羅本,字貫中。

2、《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中出現了一個門生羅本,生卒年大約是1314年-1384年。

3、《錄鬼簿續編》中記載了一個散曲家羅貫中(不清楚這是名還是字),說他是山西太原人,推斷出他的生卒年是1317年-1387年。

我們知道三段論。

1、a=b

2、b=c

3、所以a=c

所以,我們得出3個線索

1、三國演義作者是羅本貫中。

2、羅本,約1314-1384

3、羅貫中,1317-1387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本,字貫中,生卒年是1317-1387。

而他的籍貫,則是《錄鬼簿續編》中記載的山西太原人。

可以發現所有證據鏈都是齊全的。只有一個問題,這個羅貫中是一個散曲家,而且《錄鬼簿續編》記載的都是散曲家,從沒說過他會寫小說啊。

但大家覺得這就是定論了。

山西太原派勝出,至於山東東原派,則被稱之為筆誤。

一時間,山東東原派集體怒了。

要知道,《錄鬼簿續編》是胡適在1930年代才找出來的,在此之前的數百年間,壓根沒人在意這本書,也沒人說羅貫中是山西太原人,統一說是山東東原人。

1、《三國志史傳》,嘉靖二十七年(1548 年) 序,萬曆年葉逢春刊本,題:「東原羅本羅貫中編次」。

2、百十五回本《水滸傳》 署 「東原羅貫中編輯「 。

3、百十四回本《水滸傳》署 「東原羅貫中參訂 」。

2、《三遂平妖傳》萬曆年間王慎修刊本,題「東原羅貫中編次」。

3、《隋唐兩朝志傳》(一名《隋唐志傳》) 明萬曆己未(1619年) 姑蘇龔紹山刻本題「東原貫中羅本編輯,西蜀升庵楊慎批評」。

明清時代,多種刻本一直說他是山東東原人,四部典籍都是如此,怎麼到了現代就搖身一變呢,而且東原派指出:《錄鬼簿續編》是記錄散曲家的文獻,裡面沒有說過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只是說他是個散曲家,不能作為證據。

相反弘治年間蔣大器的序言,明確說,三國演義,是東原羅貫中編次,這才是更加明顯的證據。

雖然《錄鬼簿續編》是珍貴史料,但是有更第一手的資料,那就是現存的《三國演義》明代刊本,大多署名「東原羅貫中」,作品的署名,應該更有權威性。

也就是說,自己作品上面的署名,當然更權威。如果這個不能相信,還有什麼能相信呢?你寫一本書,署名叫做「姑蘇第一才子」,結果別人都說另一本筆記上你是杭州人,你不覺得奇怪嗎?

只不過東原派還缺少更多的證據加持,東原派果然找出了更多的證據。

《關於羅貫中原籍東平說的研究和調查》記載,元代延祐五年 (1318) 狀元霍希賢的後代霍樹元 、霍衍皆介紹:「霍希賢和羅貫中是同時代人,他有位好友叫羅本 ,就是三國演義的羅貫 中 」,「羅在宿城羅莊住,也是個大家庭 。我祖上為了與他相處,即把他的府第建在了宿城 ,府府相鄰 」「我們霍狀元曾和羅貫中是很好的把兄弟,兩人的關係親如手足 」,這些都記載在自家家譜中。

一般來說,家譜不能作為資料,不過施耐庵的真身也是從家譜中考證而來。假定霍希賢於1318 年中狀元時為三十五歲,生於1283 年,羅貫中小他三歲,那麼 ,小說家羅貫中的生年應該約為1280年,即生於元至元庚辰年左右 。如果他活了七十歲,那麼生卒年應該約是1280年-1350年,這比散曲家羅貫中要大了40歲,更和施耐庵的年齡差不多,甚至比施耐庵要大。

著名歷史學家王利器先生認為:大多數明刻本《三國》都 「認定羅貫中是東原人」。「所謂杭人,亦即錢塘人,是新著戶籍,東原,才是本籍」。他又說: 「我之認定羅貫中必是東平人,還是從《水滸全傳》中得到一些消息的。《水滸全傳》有一個東平太守陳文昭,是這個話本中唯一精心描寫的好官。把這個好官陳文昭說成是東平太守,我看也是出於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不過,這也只是一家之言,無憑無據。不過這並不影響施羅的師徒之情,誰說師傅就必須比徒弟年長很多?也有可能是同齡人。

那麼,羅貫中和《水滸傳》究竟什麼關係呢?為何明朝刊刻本中除了施耐庵,還會出現羅貫中的名字?

關於這個,胡適和魯迅觀點不同:

1、胡適認為,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學生,甚至施耐庵是羅貫中的化名(這個證明不對),創作了繁本《水滸傳》,後來在明朝中期,書商對其刪減,成為了簡本《水滸傳》,簡本作者不明,先有繁後有簡。

2、魯迅認為,羅貫中不一定和施耐庵有關,他創作了簡本《水滸傳》,施耐庵對其潤色,改成了繁本《水滸傳》,施耐庵可能是明朝中期的人,先有簡再有繁。

這兩種觀點目前都有人相信。

而關於羅貫中的籍貫,太原說和東原說各有擁護者,在80年代和2000年代先後兩次大論戰,但現有的可資依據的材料實在太少,而權威的、無可辯駁的材料更是微乎其微,所以無法給出更多的佐證。

針對太原派和東原派的不可調和,出現了一些偏門,令人啼笑皆非,有人說,羅貫中是東原人,只是賈仲明在《錄鬼簿續編》中筆誤了,寫成了「太」,這個不太可信,字形完全不同。

還有人說,東原其實是東太原,藉助了蘭陵笑笑生可能是蘭陵人,可能是南蘭陵人的靈感,說南北朝時期僑置了一個東太原,在今天的濟南市,區別於泰安市的東平,這個也被人認為是不可能,因為東太原早在北齊年間就廢除了,斷無可能用這個廢棄千年的古稱。

還有人說,羅貫中祖籍太原,生於東原。總之出現了各種爭論的觀點,在80年代那樣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委實給全民科普了一把。

兩個羅貫中

直到近十年,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陳遼寫了一篇論文,總結歸納後提出,應該有兩個羅貫中。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之前也有人懷疑過,但沒有深入研究。

我們歸納下此前的線索

1、《三國志通俗演義》開頭寫著羅本貫中編次,這個人叫做羅本,字貫中。

2、《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中出現了一個門生羅本,生卒年大約是1314年-1384年。

3、《錄鬼簿續編》中記載了一個散曲家羅貫中(不清楚這是名還是字),說他是山西太原人,推斷出他的生卒年是1317年-1387年。

4、《三國志通俗演義》篇首的序言中寫著東原羅貫中。

5、多種明清刻本上都寫著「東原羅貫中」。

6、霍希賢的家譜記載的羅貫中生卒年約為1280年-1350年。

好了,就這麼多線索,當成是一次偵探遊戲,什麼樣的人能夠符合這些特徵呢?

就像偵探遊戲謎底常常是雙胞胎一樣,羅本這個名字也存在雙胞胎。

如果有兩個羅貫中,那麼問題就全解決了。

1、小說家羅貫中 (約1280-約1350) ,姓羅,名本,字貫中,山東東原人,霍希賢的好友。

2、散曲家羅貫中 (約1317-約1387) , 姓羅,名貫中,山西太原人,賈仲明的忘年交。

這兩個人不僅籍貫不同,而且年齡差別很大,小說家羅貫中比散曲家羅貫中大約年長四十幾歲 。


趙寶峰的門人羅本應該只是同名同姓,和他們沒關係。

這樣,基本上上面的問題都能解決了。

其實問題在於,《錄鬼簿續編》中只說了羅貫中,並沒說這是他的字,既然書中其他人都是稱呼名,沒理由稱呼羅貫中是字。

所以說,我們被混淆了。

古人的姓名=姓+名,還有字。

假設姓是X,名是Y,字是Z。

那麼

1、小說家羅貫中 (約1280-約1350) ,姓羅,名本,字貫中,X=羅,Y=本,Z=貫中。

2、散曲家羅貫中 (約1317-約1387) , 姓羅,名貫中,X=羅,Y=貫中,Z不詳。

所以說,我們把這兩個人混淆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誤會,其實不怪別人,只能怪我們自己,因為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編》中只提到了羅貫中,卻沒有提到他叫「羅本」!我們想當然把羅本貫中也代入這裡了。

這樣一來,就很好解釋了,散曲家羅貫中著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等雜劇,行文和三國完全不同,應該不是小說家。

小說家羅貫中,則寫了最初版本的《三國演義》,並把署名「東原羅貫中」寫在了書的開頭,所以後世刊刻本才會這麼寫。

所以,太原說和東原說爭論了這麼久,其實是混淆在線索中了。

有人說,研究羅貫中的籍貫有什麼意義呢?事實上,當然有意義,這說明了散曲家羅貫中和寫三國的羅貫中並不是一個人,而晚明那些署名羅貫中的《殘唐五代史演義》等也並非羅貫中原著,這些在《三國演義》研究中都應該去偽存真,大膽去除。


參考文獻

1、沈伯俊.關於羅貫中的籍貫問題 [J]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 (2).

2、張志和.羅貫中籍貫生平考異 [J] .許昌師專學報,1990, (1).

3、 劉世德.羅貫中籍貫考辨 [J] .文學遺產,1992, (4).

4、劉世德.東平人說羅貫中籍貫考辨 [J] .海南大學學報,1992, (4).

5、楊海中.羅貫中的籍貫應為山東太原 [J] .東嶽論叢,1995, (4).

6、石昌渝.《水滸傳》成書於嘉靖初年續考-答張培鋒先生 [J] .文學遺產,2005, (10).

7、李孟儒.《錄鬼簿續編》所載「羅貫中」寫不出《三國》《水滸》 [J]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 (9).

8、劉洪強.太原羅貫中與東平羅貫中為同一人考論 [J]唐山學院學報,2016, (9).

9、陳遼.兩個羅貫中 [J].江蘇社會科學,2017, (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