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4-04-28T11:23:16.538174+00:0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也產生過類似的疑問,比如說為什麼我們今天餐桌上的主食是小麥和大米,而不是杏仁、蘋果,或者巴旦木、葡萄乾;

各位書友,大家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也產生過類似的疑問,比如說為什麼我們今天餐桌上的主食是小麥和大米,而不是杏仁、蘋果,或者巴旦木、葡萄乾;為什麼我們吃的主要肉食來源是豬、牛和羊,而不是河馬、大象、長頸鹿;為什麼馳騁草原的蒙古鐵騎的是戰馬,而不是馴鹿或者梅花鹿;為什麼現在在地里耕田的是牛,而不是犀牛或者大象;為什麼中國古代發展的那麼好,而征服美洲大陸的卻是歐洲人……

所有這些問題,大家都可以在我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這本書里找到答案,這本書的名字叫《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至於為什麼作者把槍炮、病菌和鋼鐵這三個詞和人類社會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書裡面給出了非常精彩的答案。

這本書的作者叫賈雷德•戴蒙德,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教授,他的學術背景是演化生物學和生物地理學。他在這本書以前還出版過一本作品,叫作《第三種猩猩》,大概講的是人是怎麼從動物當中異化出來,經過700萬年的時間成為人,而其他的動物依然是動物。

這本書論述的時間並沒有那麼久遠,大概是從公元前13000年或11000年開始,一直講到16世紀,實話說這不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書,它並不能提供給你任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技能或者方法,或者技巧,而這本書是一本了不起的書,它了不起在於它能夠幫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深刻,是幫你提升境界的一本書。

本書1997年出版,1998年就奪得了當年的普立茲獎,如果大家看過《人類簡史》,會發現那本書裡邊很多基礎的理論和觀點,都是出自這本書。這本書究竟講的是什麼呢?這本書其實講的是一個終極問題,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問題,為了引出這個問題,作者先講了一個小故事。

一、耶利問題的提出

作者1972年在紐幾內亞島上研究鳥類的演化,一天工作之餘,他在海灘上散步遇到了一個當地的政治家,這個政治家叫耶利。

在作者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耶利是一個非常紳士、但是很有思想的當地政治家。一陣閒談之後,耶利向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耶利問,為什麼你們白人世界生產了這麼多的商品,銷售到我們這裡來,而我們卻幾乎沒有任何專屬於我們的商品,作者把這個問題命名為耶利問題。

01 耶利問題的實質

作者說這絕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事實上,作者從1972年到1996年,用了24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書,用來回答耶利問題,而耶利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呢?它絕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它深層次的問題是人類社會發展為什麼是不均衡的,為什麼一部分人比一部分人發展得會更快更好更先進。

而且我們知道,紐幾內亞1972年的時候,在澳大利亞的殖民統治之下,1973年才開始獨立運動,1975年才正式獨立出來,所以我們甚至可以推測,當時耶利禮貌地迴避了自己真實的意圖,就是為什麼是你們來殖民我們,為什麼是白人世界來殖民我們,也就是他所謂的商品,並不簡簡單單的是電視、冰箱、洗衣機、肥皂、啤酒、飲料、礦泉水,是包括更深刻更基本,包括意識形態、政治形態等等。

作者說耶利問題歸根結底問的是什麼?問的是為什麼人類的社會發展不均衡,其實它更像我們之前所說的人類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我們是誰;同樣為什麼人類社會會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為什麼是一部分人比一部分人先進;為什麼是美洲人被歐洲人征服這一系列的問題。

作者在這本書里找到了最終的答案。

02 卡哈馬卡衝突

我們知道紐幾內亞被殖民是18世紀開始的,而18世紀那一波殖民浪潮的根源,直接可以追溯到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其後歐洲開始了對美洲的征服,以及掀起了全世界範圍之內的一波殖民浪潮。

作者隨後又講了一個故事,幫助大家了解當時殖民與被殖民的鬥爭是什麼樣子,裡面有很多細節,這個故事被作者命名為卡哈馬卡衝突,也就是在美洲大陸秘魯高原的深處,有一個城市叫作卡哈馬卡,它是當時印加帝國最大的城市之一,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168人組成的西班牙探險隊,在他們隊長皮薩羅的帶領下,深入秘魯高原來到了卡哈馬卡。

當時探險隊的一名成員在自己的筆記中,記錄下了那種複雜的心情,他說我們必須小心地隱藏我們每一次的恐懼,因為如果我們哪怕露出一點點的害怕,我們的嚮導都有可能殺死我們,把我們獻給他們的君主。

為什麼?他為什麼要害怕呢?一群探險家或者觀光客害怕什麼呢?因為他們的目的絕不單單是一次拜會,或者一次純粹的探險,他們的目的比這個複雜得多,當然在他們進入到卡哈馬卡這座城市以後,城市熱情好客的主人安排了他們的食宿,給他們提供了住所。

但是在這一宿的時間,他們進行了一個謀劃,第二天早晨馬上就要會見當時印加帝國的國王了,印加帝國的國王叫作阿塔瓦爾帕,筆記中詳細描述了阿塔瓦爾帕出場時的大排場:

阿塔瓦爾帕出場的時候,前面掃地的就有2000多人,然後是一大群貴族身著艷麗的服裝,最後阿塔瓦爾帕出場的時候,他是坐在一個由80人抬的大轎子當中出來,通常在影視作品裡或者古代文學作品裡邊,八抬大轎就已經非常高級,阿塔瓦爾帕在一個有80人抬的,裝滿裝飾著各種金銀珠寶,而且鑲滿了各種漂亮羽毛的轎子中出現。

經過簡短的對話,這群西班牙探險家按照他們前一天晚上的預謀,發起了一次突然襲擊,槍炮齊鳴,然後殺聲四起,這個襲擊的結果是怎麼樣的?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對比。

168個西班牙探險隊面對的是什麼呢?是印加帝國最大的城市當中所有的市民,和阿塔瓦爾帕所隨身攜帶的8萬名護衛軍團。結果怎麼樣,可能大家不難想像,最後肯定是以西班牙人的勝利而告終,不僅取得了勝利,而且是絕對的勝利。

他們不僅打散了8萬人的護衛軍團,殺死了其中的7000人,而且俘獲了當時印加帝國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在這之後提出了人類歷史上最高的一筆贖金要求。他們要求印加帝國用能夠裝滿32平米,2米5高的一座房間的黃金,來換回他們的國君,也就是阿塔瓦爾帕,當然最後他們如願以償,獲得了相應的贖金,但是他們依然殺掉了阿塔瓦爾帕。

作者講這個故事的目的,絕不簡簡單單是讓大家知道這麼一件趣事,作者講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大家分析當時的殖民是怎麼開始的,類似這樣的故事當時在美洲大陸上不斷地上演,絕大多數以歐洲殖民者的優勢獲勝而告終。為什麼是歐洲殖民者獲勝?為什麼168人能夠大勝8萬人呢?

作者開始進行了第一輪的分析,分析主要是針對雙方的武器和裝備進行。168人的西班牙探險家他們是什麼樣的裝備,他們大概有100名騎兵,騎著高頭大馬,那麼每一個人身上都穿著鋼鐵製成的盔甲,他們的步兵有十幾支火槍,還有一尊小炮,每一個人的手裡都拿著鋼鐵製成的鋒利的匕首和長矛。

再來看看他們的對手,印加人雖然有多達8萬名的護衛軍團,但是他們沒有馬,這是第一項。為什麼沒有馬,後面我們會詳細論述,美洲大陸自始至終,都沒能馴化出來一種動物,能夠供他們在戰爭中騎乘,當然美洲大陸馴化了羊駝,但是我們不難想像,如果一群印加勇士,騎著羊駝出戰的話,那個場面甚至有點搞笑,它不足以支撐戰爭的這種巨大強度。

不僅沒有馬,而且他們身上沒有盔甲,他們穿的是皮革做成的軟護墊,手裡也沒有鋼鐵製成的鋒利的任何兵器,他們手裡拿著的是石塊、青銅棍、木棍、狼牙棒甚至彈弓。

在這樣的裝備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也就是印加帝國的戰士們,無法對這168個西班牙探險者形成有效的殺傷,而西班牙探險家身上所攜帶的每一樣裝備都足以致命,所以結果就應運而生了。

03 經不起推敲的歐洲中心論

我們接下來就要問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優勢全都在西班牙這一方?為什麼優勢不在印加帝國這一方?他們除了擁有人口上的優勢,在戰爭的裝備,戰爭的要素當中,所有的像馬、鋼鐵、火槍、小炮、匕首,這些優勢全部都在西班牙一方,為什麼?

因為歐洲積累了豐富的工業基礎,或者說他們的手工業更加發達,他們的冶煉更發達,所以他們擁有了這樣的技術,而當時的印加帝國並沒有,為什麼歐洲有而印加帝國沒有,作者原文裡面是這樣描述的:

一度有一個說法叫作歐洲中心論,歐洲中心論者會認為是因為歐洲人的人種,或者基因上的優勢,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發展速度,也就是因為他們更聰明,他們更勤奮,所以他們發展得更好,是這樣嗎?

作者舉了三點來反駁這樣的論調。

首先第一,如果單從基因的優勝劣汰,歐洲人不一定比美洲人更聰明。因為歐洲已經有長期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人們在有保障的社會條件下生活了很多年,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活,所有的人或者說大多數人,不論你聰明不聰明,都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並且傳宗接代。

而美洲不一樣,作者以他所在的幾內亞為例,幾內亞當時1972年的時候,食品匱乏、社會動盪、治安不好、醫療條件根本談不上,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那些更聰明的人才能夠活得更好,更容易獲取食物,而更好地傳宗接代,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基因疊加,從優勝劣汰的觀點來考慮自然進化率,應該是美洲的人或者說應該是那些生活條件更惡劣的人積累下來的優秀基因,要多於歐洲大陸,所以說歐洲人更聰明理論行不通。

第二點,1972年的歐洲,每個家庭大概每天有6個小時花在電視上,當然換到現在,網際網路的時間可能未必比這個少,而這段時間美洲或者紐幾內亞居民的孩子,他們可以用這些時間來做更積極的運動。比如說探索外部世界;比如說遊戲;比如說勞作等等,而這些都是對大腦的發育更有益處的,所以從發展條件、發育條件上來看,也應該是美洲大陸的人,或者說幾內亞的人應該比歐洲人更聰明。

而且作者說,我因為跟幾內亞的同行工作了很多年,所以我知道他們其實每個人都非常聰明,只不過跟我們所了解到的領域不太一樣,我們更熟悉一輛汽車如何操作,怎麼把一個電視調成我們所需要的頻道,而他們並不熟悉這些,但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聰明。跟他們行走在雨林裡邊,他們隨手摘下一片樹葉就知道這是什麼叫什麼;能不能吃;怎麼才好吃;什麼動物吃它,所以他們也很聰明,只不過他們的社會經驗跟我們的社會經驗不在同一個領域,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說他們沒有我們聰明。

既然不是說因為歐洲人更聰明,所以歐洲發展得更好,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歐洲發展得更好呢?

二、人類社會發展不均衡的起源

作者接下來要開始他的分析,他的分析解答了這個問題,既然不是因為歐洲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聰明、所以他們發展的更快更好更強大,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出現的呢?

如果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作一場競賽的話,那麼它是有起跑線的,而這個起跑線應該被劃定在公元前13000年到11000年的時間,為什麼把起跑線設在這兒?因為在公元前13000年到11000年左右以前,也就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冰期結束的時候,地球上所有地方生活的人類,他們的生活方式、生產力水平和發展狀態,基本都相似或相同。也就是不論地球上任何地方,美洲也好、亞歐大陸也好、非洲大陸也好,甚至印度洋島國上的人也好,不論他生活在哪裡,他們都處在一個相似的狀態,那就是過著採集狩獵並存的生活。

01 農業文明的誕生

直到13000年到11000年左右,有一部分人先迎來了農業文明的曙光,而農業文明的曙光在哪裡點亮的呢?歐亞大陸。世界上最早誕生農業文明的,有兩個核心地點,一個是西南亞的新月沃地,一個是東亞的古代中國。東亞的古代中國大家很熟悉,西南亞的新月沃地是哪裡呢,它其實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我們所謂的兩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伊朗、約旦、以色列、伊拉克等等。

各個國家一小塊土地拼出來的這麼一塊新月形的沃地,它的面積大概40多萬平方公里,跟我們黑龍江省的面積差不多大。為什麼最早在這兩個地方誕生,作者專門說了,農業文明的誕生不是一個主動選擇的結果。

為什麼這麼說,農業文明不是大家平時以前一個部落,都還在狩獵,都還在採集,突然有一天部落的首領突發奇想或者靈光一閃,把大家聚在一起開個會,從今以後開始咱們不狩獵了,咱們從今天以後開始種糧食了,不是這樣的。因為他們以前從來沒有了解過,並沒有任何可供他們參考的成熟案例,所以農業文明的開始,一定是無意識的,或者說經過長期地嘗試失敗才誕生的生產生活方式。

作者在其後就說了,農業文明的產生需要三個先決條件:第一個是氣候條件;第二個是環境條件;第三個是資源條件。

如果我們從植物馴化來分析農業文明產生的話,我們先來探討這三個條件:

首先氣候條件,新月沃地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多雨、四季分明,這樣就給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非常好的環境;

第二個是環境因素。什麼叫環境因素,就是地貌,新月沃地的海拔從幾百米一直到幾千米,海拔分布地非常豐富,帶來了豐富的植物種類,這跟第三個要素有明顯的關係;

第三個要素就是可供馴化的植物種類來源,就是有沒有東西讓他們種。我們面對的自然界大概有20萬種植物,這20萬種植物裡面大概有不到1000種能吃,而這1000種能吃的植物裡邊我們常吃的只有不到100種,而我們常吃的這100種當中被我們當作主要的食物來源不到10種,而這些植物是什麼呢,也就是水稻、小麥、高粱、小米、玉米、土豆等等。

人是怎麼從20萬龐大的植物世界裡面,去選出來這些種類,進行培育馴化和種植的,可以想像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充滿嘗試和不確定性的一系列的試驗過程。人們通過不斷的嘗試,去選擇這些可以種植的東西,拿回來種、然後收,然後看能不能符合我們的要求,好的我們就留下繼續種,不好的我們就不再種了。

所以經過一萬多年的努力,人類選擇了這些主食,而這些主食當中的絕大多數,不知道是因為碰巧還是自然規律使然,它們都屬於植物分類學當中的一個科屬,都屬於大種子禾本科植物。

我們熟悉的水稻、小麥、高粱、玉米、小米,都屬於大種子禾本科植物。什麼叫大種子,大種子是說這些植物的種子重量,比這一類植物的平均種子重量,重10倍以上,簡單說就是這些植物的種子大,因為咱們吃的是種子,種子大就更方便我們進行採集和收穫。

剛才說最早獨立的農業文明誕生在新月河谷和古代中國,古代中國馴化了水稻和小米,而新月沃地馴化了小麥,幾千年之後,美洲大陸的先民才成功馴化了玉米,非洲馴化了高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時間差,非洲人笨嗎?我剛才說了人種上並沒有差異,那是因為什麼?

咱們剛才說有三個因素,氣候、環境、可供馴化的種類,作者列出地球上所有的大種子禾本科植物,一共只有50多種,而其中的30多種,就分布在新月河谷,其中的6種分布在東亞古代中國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附近。

既然在環境、氣候和資源共同的作用下,新月沃地和古代中國最先完成了對最早一批農產品的馴化,開始了糧食的種植,為什麼美洲也有合適的氣候,合適的土壤環境,合適的地理分布,為什麼那麼晚?

這跟植物的特點也有很大的關係,或者不妨去看一看野生的小麥、野生的水稻和現在我們熟悉的水稻小麥的樣子,它們之間的親緣關係,我們用肉眼都不難發現,也就是人類很容易對這幾種動物的野生祖先進行馴化,所謂馴化的過程,其實是不斷地選擇,不斷地優化的結果。

而美洲面對的植物世界則不然。一方面美洲面對的大種子禾本科植物的種類本身就少,另外他們最後成功馴化的品種——玉米,它的野生祖先是什麼呢?在基因學得到很大發展之前,科學家們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關於玉米的野生祖先。為什麼會激烈地爭論?是因為它的野生祖先很不好找,人們很難在野外找到一種長得像玉米的野生植物,最後爭論來爭論去,結合了最新的技術,人們才發現玉米的野生品種竟然是一種只長了單排種子,果實很小,而且外面包裹著硬殼的一種美洲野生植物,也就是「大變玉米了」。

經過了幾千年的時間,人們才把玉米馴化成現在我們熟悉的金黃色的,一紮來長的長滿了飽滿顆粒的果實,況且玉米的蛋白質含量還只有水稻或者小麥的一半,也就是美洲大陸的先民面對的,不僅面對的條件比較苛刻,沒有那麼好的氣候,沒有那麼多的品種,好不容易有一個品種還不太好馴化。

作者就分析到這兒,分析後發現綜合這三個因素,氣候、環境和可供馴化的植物種類資源,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只有兩個,一個是古代中國,一個是新月沃地,所以,世界上人類最早的農業文明的曙光在這兩個地方誕生了。

02 人類對動物的馴化

不僅如此,接下來作者開始分析動物的馴化,因為我們知道,人類對動植物的馴化才完整地構成了人類農業文明的全部重點要素。動物的馴化在全球範圍內,又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作者首先列了一個表,告訴我們人類經過11000年到13000年的努力,一共只馴化了14種大型野生哺乳動物。首先作者會強調什麼叫大型,大型的意思是體重超過100磅,也就是大概90斤,為什麼只討論這些大型,雖然那些小型的動物,比如說雞或者狗在人類歷史上也為食物做出了一定輔助和努力,但是它們當中,沒有一種能夠為人類拉車,或者駕轅犁地的,這就是作者為什麼只討論大型野生哺乳動物的馴化。

而馴化的時間大概跟農業文明相繼開始,甚至是同時進行的,這14種大型野生哺乳動物,其中有5種主要的和9種次要的,為什麼說5種主要的,是因為作者認為這5種,在人類社會最廣泛的範圍內為人類作出了最大的貢獻,這5種分別是:山羊、綿羊、馬、牛和豬。而9種所謂次要的是什麼,作者說首先次要是因為他們只在一定範圍之內為人類做出了貢獻,所謂範圍是指地理範疇,9種包括什麼,包括單峰駝、雙峰駝、北非野驢、馴鹿、安第斯羊駝、白肢野牛、氂牛等等。

比如說這其中,氂牛大家最熟悉了,只在青藏高原有,駱駝只在沙漠戈壁地區有,安第斯羊駝大部分都只在安第斯山脈附近有,所以作者說這些所謂次要,是因為它們只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為人類做出過巨大的貢獻。而通過這張表,我們不難發現這14種當中的13種,他們的野生祖先都分布在歐亞大陸,只有一種分布在歐亞大陸以外,那就是安第斯羊駝。

先來看看分布在歐亞大陸的,中國古代的先民馴化的豬,古代的印度馴化了牛,然後古代的兩河流域,也就是剛才說的新月沃地的人,他們馴化了山羊和綿羊,而馬是古代烏克蘭人在大概4000多年前馴化的。

反過來大家可能會問了,為什麼這13種都在歐亞大陸呢?是因為其他大陸的人,不願意馴化這些動物嗎?或者說是因為其他大陸的人不會、不敢、不想?作者說都不是。

首先歐亞大陸的面積非常廣大,它的地形非常豐富,所以它分布了地球上最豐富的物種資源。非洲大陸咱們一說就是角馬大遷徙,什麼長頸鹿大象,去非洲看動物,那是因為現在只有在非洲大陸保持著最原始、最自然的生態環境,讓我們可以在那看到最大的動物群落,而不是最豐富的種類。

非洲大陸動物種群的豐富性,遠不如歐亞大陸,美洲也一樣,但其實美洲大陸一開始也並不是這樣。在第一次冰期結束以前,他們有很多大型的哺乳動物,有袋類動物,巨型的袋鼠或者美洲野馬、美洲野牛等等。但為什麼美洲的先民沒有能夠馴化這些動物?

剛才說的在卡哈馬卡衝突裡面,美洲大陸的先民自始至終都沒能馴化一種可供他們騎乘的動物。為什麼?因為美洲大陸的先民在他們可以進步到足以馴化動物之前,就已經把那些動物都吃掉,我們雖然沒有證據,但可以推測,當時的先民由於這些動物傻到非常容易捕捉,不久就把這些動物都狩獵吃掉。所以當人們不斷地進步進化,越來越發達,腦子越來越好使,突然有一天或者說突然進展到我們可以嘗試馴化動物的時候,發現可供他們馴化的動物已經不多了,起碼沒有馬。而非洲也一樣,所以作者說,為什麼有些動物被人類馴化了,有些動物沒有被人類馴化,有些動物在有些地方被馴化了,在有些地方的品種卻沒有,雖然它們是近親。

作者提出了一個準則叫做安娜·卡列尼娜準則,為什麼叫安娜·卡列尼娜準則呢?這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的扉頁上寫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到動物身上,被人類馴化的動物都是相似的,而沒有被人類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是之處」,不是之處是打雙引號的,因為這並不是動物的錯,只不過是它們沒有能夠很好地跟人類融合,被人類馴化而已。

安娜·卡列尼娜準則都包括什麼,它有一系列的要素:

首先第一個是它的生長速度,生長速度太慢的動物沒法養。比如說海龜,比如說作者舉的例子大猩猩,說猩猩也有很多肉,看上去也非常結實。為什麼沒有人飼養猩猩來吃肉呢?因為猩猩從小長到大、長到成體,大概需要10~15年的時間,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而對於需要肉食來源的馴養目的來說,猩猩顯然不符合人們的意圖,它需要太大的耐心和太長的時間。

第二個要素就是它的能量轉化率。什麼叫能量轉化率,你用1000公斤的草餵給牛,可以產生100公斤的牛肉,這個叫能量轉化率,接近10就已經很高了,羊也類似。而作者說能量轉化率很低的動物是什麼,所有的食肉動物都屬於能量轉化率很低的動物,比如說獵豹,比如說獅子老虎,你得用1000公斤的草餵給牛,長成100的肉,這100公斤的肉餵給老虎,老虎吃了可能只長了10公斤的肉,所以它的能量轉化率接近1%,這個就很低,就不划算。

所以我們驚奇地發現,這14種人類經過1萬多年努力馴化的大型野生哺乳動物裡面,沒有一種是食肉動物,全部都是食草動物,因為食草動物普遍的能量轉化率要比食肉動物高。

接下來是繁殖。說到繁殖,我們就可以舉個例子,都知道一豬生九仔,一窩起碼是9個10個,甚至有的多的生了12個,豬的繁殖能力很強,它就很適合人類馴養;羊,一大群羊,你有300隻羊,明年你就有350隻,後年你就有400隻,大後年你可能就有600隻,不斷地繁育不斷地繁育,所以繁育速度越高越快的動物越適合人類馴養。

但是對於那些繁育難度過大的動物就不適合被馴養。作者在這舉的例子是獵豹,獵豹在求偶交配的過程當中,需要經過室外長達幾天的奔跑、追逐和嬉戲,在籠養條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你把獵豹抓回來養可以,你想讓兩隻獵豹一起生一個小獵豹,很難。雖然人類因為出於對獵豹速度的敬佩和景仰,經過多次的努力嘗試,去馴化獵豹都失敗,包括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國的壁畫上,都有獵豹參與人類出行活動的場景,但是作者說,被稱為馴養而不叫馴化。

馴養和馴化主要的區別在於是不是在繁殖的過程當中,通過有意識地選擇,讓它們為自己的主人服務,就區別了馴養和馴化,所以人類經過多次的努力,都沒能夠馴化獵豹,是因為它不能繁育,在人工條件下很難完成它的求偶過程。

接下來是性格。性格這個就很顯而易見了,我們肯定不能馴養一種太過兇猛的動物,比如說棕熊、灰熊,它身材龐大,雖然可以給我們提供更豐富的肉,但是我們拿它沒辦法,當然也不是說絕對沒有。

作者舉例說日本的原住民,北部島嶼的原住民也馴養棕熊,那麼在它們成年以後用來祭祀,但這是馴養不是馴化,並沒有能夠形成規模不斷地繁殖;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斑馬,其實之前我個人非常好奇,為什麼斑馬這麼帥,這麼漂亮的一種動物,沒有能夠成為人類的坐騎,也就是我們看非洲的電影,非洲的勇士也沒有騎在斑馬上作戰。他們經常徒步很久,徒步很長時間,從一個村到下一個村,你抓一頭斑馬來騎騎不好嗎?不行。為什麼,因為作者說斑馬一旦成年以後性情非常暴躁,而且經常咬人,咬住人以後不鬆口,這也就是為什麼全美的動物園每年被斑馬咬傷的工作人員,要比傷於其他食肉動物的還要多,所以斑馬的脾氣非常暴躁,暴燥到人類經過多次的努力,仍然放棄了它的馴化。

所以非洲的原生種族也沒有能夠馴化斑馬,他們沒能夠騎著斑馬去跟北非的人作戰,他們騎的馬依然是由殖民者或者說由舊大陸帶來的傳統歐洲馬。

安娜·卡列尼娜原則的下一個要素是動物面對驚嚇時的反應,這個也很重要。為什麼這麼講,如果一種動物它的神經特別敏感,任何有一點風吹草動,它撒丫子就跑,而且四處亂撞的話,這種動物就不適合養。比如說瞪羚、跳羚、非洲大羚羊,我們當然專業上會稱為神經敏感性食草動物。

如果大家看動物世界就會發現,獅子一露頭,一大群白尾羚羊呱呱呱就跑了,它們跑的時候是慌不擇路,一旦在籠養條件下,這種四散奔逃是致命的。但是羊就不一樣,我們有時候能夠看到那種有趣的短視頻,在羊的耳朵邊上啪敲一個鍋,羊四肢定住,立馬躺下裝死。這種動物就適合人類養,為什麼?因為在這種驚嚇環境下,它不會做出激烈的舉動來影響自己的生命,而它的生命其實是它主人的財產,所以驚嚇時的反應,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最後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群居環境,群居的社會環境是一個動物適不適合被人類馴養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比如說,咱們熟悉的馬、牛、羊甚至駱駝,它們都可以一群一群地在一起生活,甚至它們還有固定的首領,你只要管住了頭羊,這一群羊都是你趕著去哪兒它去哪兒,馬也一樣有頭馬,只要套住了頭馬,這一群馬就不再跑。

但是犀牛不行,犀牛是獨居的,每隻犀牛大概有20~50平方公里的領地,一旦侵入它的領地就得「一山容不得二犀牛」,一旦有其它的犀牛侵入它的領地,它必定是一場劇烈的戰鬥,所以這種長期獨居的動物,是不適合被人類馴養。

經過剛才這一系列地分析,能量轉化率、生長速度、繁殖、性格、驚嚇反應、群居形態這些所有的因素共同決定了,世界裡面絕大多數的動物都不適合馴養,不適合作為人類的伴侶,而只有那14種大型野生哺乳動物能夠成功被人類馴化,它不是偶然的,是因為它們真的非常優秀,當然是從人類的角度來講,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馴化的大型野生哺乳動物還主要依然是這些。

作者通過這個分析又證明了歐亞大陸的先民是多麼的幸運。

首先植物的馴化上,因為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的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和豐富的可供馴化的植物種類,導致了歐亞大陸先民最早的兩個核心,誕生了最早農業的種植,也就是新月河谷和古代中國;

那麼第二輪動物的馴化,歐亞大陸先民又占盡了先機,因為歐亞大陸的種群太豐富了,14種當中的13種都得以在這裡被馴化,歐亞大陸的先民已經連續兩局勝出了。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祖先有多麼的優秀,或者多麼的勤勞,而恰恰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歐亞大陸這一塊大陸的環境是多麼的肥沃、多麼的豐富、多麼的優秀。

03 軸線傳播理論

經過前兩輪的分析,我們知道歐亞大陸的先民是如此的幸運,他們得以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動植物的馴化,在這作者又提出了一個理論叫作軸線傳播理論,也就是為什麼植物最早的馴化,在兩個相距幾千公里的核心誕生,但是迅速布滿了歐亞大陸,作者說同緯度之間的傳播要比經度之間的傳播容易得多,也就是它所謂的軸線。

我們知道歐亞大陸的軸線是橫向的,也就是緯度方向的,而非洲大陸、美洲大陸都是從上到下的長條,它們的軸線是豎向的。而這個有什麼差異?當然有差異,因為我們知道地球是有不同的熱帶、溫帶、寒帶。而經度、緯度的差別在於,同緯度地區的氣候條件通常相似,而不同緯度之間的氣候條件通常差異比較大。也就是咱們現在說,海南島、三亞跟東北黑龍江肯定是不一樣,所以作者經過一系列的分析和例證來告訴大家,在同緯度之間所有的傳播都很迅速。

作者舉例子,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南亞的某一個地方的人們發明了輪子,而不到幾百年的時間,全歐亞大陸都有了輪子,也就是迅速傳滿了歐亞大陸,那麼包括農業生產,包括動物馴化,都可以在短時間之內進行迅速地普及,通過一個長長的同緯度廊道可以完成。所以作者說很幸運,歐洲大陸的先民居住在這樣一個同緯度地區更廣闊、通道更通暢的這麼一片大路上,所以在歐亞大陸上任何一個地方馴化的東西,不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還是其他的發明,都可能很快地被其他地方的人們擁有並接受,而美洲和非洲則不然。

所以經過這樣一輪一輪的分析,我們不難知道歐亞大陸的人們在農業文明這件事上,取得了巨大的優勢。

三、農業文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那麼農業文明這場競賽當中獲勝者取得的獎品是什麼呢?不是獎狀,也不是證書,而是人口的快速增長。為什麼人口會快速增長?

01 穩定的食物來源

首先農業文明給帶來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而且定居的生活方式也對人口的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人們不能進行頻繁的生育,也就是當一個孩子不能用自己的腳步跟上部落遷徙步伐的時候,一個母親是不能養育第二個孩子的。所以在採集狩獵的這種時代,母親生育的周期是4年,間隔4年才能生第二個孩子。而人們一旦定居下來,這個情況就改變了,你不需要第一個孩子可以滿地跑就可以生第二個,而且他還有吃的。

02 更加複雜的社會結構和分工

那麼當農業文明誕生以後,人們可以通過種植,來獲取更多的糧食以後,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使他們能夠擴大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的優勢,這裡面很重要的,包括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結構的複雜和社會分工這三點。

首先咱們說人口增長。人口就是生產力,有越多的人去種地就可以種出越多的糧食;

社會分工是什麼意思?社會分工是說當農業生產進展到一定程度以後,不需要每一個人都從事農業生產,就可以獲得整個部落可以吃的糧食。在採集狩獵的年代,每個人都得出去工作,都得出去勞動,你今天要麼採集、要麼狩獵,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你可能就沒得吃。因為大家都僅僅能夠獲得餬口,甚至還不夠的糧食或者獵物;

而農業生產發展以後就不是了,一部分人種地就夠所有人吃的,這樣就可以有一部分人分出來做手工業,可以有一部分人分出來做專門的管理,比如管理糧食,比如管理祭祀或者什麼。也就是當農業文明誕生一段時間以後,人類就有了更複雜的社會結構,社會結構是怎麼產生的,社會結構就是當聚集的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應運而生的。

當人口少的時候,比如說一個部落就是幾十人上百人的時候,這裡邊每一個人都認識每一個人,那麼這個部落裡面一定有這麼一個人,被大家推選出來作為部落的首領,來處理部落的所有的事物,來做決定做判斷,為所有的衝突和所有的爭鬥做一個最後的裁決。這個人要麼是大家都信得過的,要麼是大家都打不過的,反正不論如何,一定會有這麼一個人。

但是當龐大到一定程度以後,是成千人上萬人甚至更多的時候,就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大家都認識都信得過,或者都打得過,不過這需要什麼,就需要管理工具。所以也就是組織結構逐漸誕生了,而一步一步地演化,最後形成了所謂的國家。

03 文字的發明

還有一個最重要偉大的發明就是文字。隨著定居文明的持續;社會分工的持續;管理方式、管理工具的不斷演進,文字的發明就成了一種必要的、迫切的社會需要。

作者在這裡專門講了文字發明,是因為什麼?文字的發明並不是為了表達,文字最早的發明是為了記錄。什麼意思呢?它最早不是用來寫詩的,不是用來寫散文的,不是用來歌頌的,而是用來記錄的。記錄今天我們產了多少糧食,記錄我們部落一共有多少只羊,記錄他們家今天貢獻了多少羊奶,他們家貢獻了多少奶酪,而他們家今年交了多少糧食,以便於集中的保管和最後的再分配。

文字的誕生它的偉大意義在不僅僅是人們完成了記錄工作,文字的誕生使知識的傳播和積累有了一種更好的方式,它傳播得更快、更久、更遠,能夠傳播得更準確,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才能夠形成積累。

為什麼說文字的產生能夠讓知識傳播的更快、更久、更遠、更準確?咱們想像一下,我們經常會在影視作品裡,看到一個非常浪漫的場景,彩霞滿天、熊熊篝火,一個部落的人們完成了一天辛勤的工作,圍坐在一起,大家互相聊天,大家聽部落的長者講著祖先的故事。這是他們傳遞智慧的方式,這是在文字誕生以前人類傳遞智慧的方式,效率很低而且很不可靠。而一旦文字產生了,那麼寫成的書,刻成的字,就可以把人類的知識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可以讓人們在沒有見過面的人那裡,獲得他們的智慧和他們豐富的經歷。

在這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為什麼皮薩羅能夠帶著他的隊伍來到了美洲,是因為西班牙國王給了他一紙命令,這個命令首先就是以文字寫下來的,而且他是怎麼找到這的,是因為他讀了哥倫布的航海日誌,哥倫布的航海日誌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的。

在這兒再補充一點,哥倫布是為什麼開始他的遠航,包括達加馬和迪亞士,是因為他們讀了一個13世紀的人寫的書。誰寫的呢?馬可·波羅。當時在13世紀的時候,《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一度盛行,街頭巷尾大家都在談論這本書。因為在這本書里古代神秘的東方,被馬可·波羅描繪的遍地黃金,非常富庶。所以歐洲的各種宮廷貴族他們才對神秘的東方產生了充分的嚮往,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努力,所以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遠航,才有了迪亞士,才有了哥倫布,才有了乃至後面的一切。

所以可見文字是多麼的重要,也就是因為有了文字,有了社會分工,有一部分人可以去做管理,有一部分人成為手工業者。而手工業者不停地進步,加上知識的積累,他們最後就形成了我們所謂的科學技術。而這也就是我們在最開始卡哈馬卡衝突裡面看到的兩個巨大優勢,槍炮和鋼鐵是哪兒來的呢?為什麼歐洲人會呢?因為歐洲人有文字、有積累,一代一代的導致他們能夠冶煉,能夠鍛打,所以他們才有了槍炮,有了鋼鐵。

四、病菌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但是槍炮和鋼鐵恐怕還不夠,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們這本書的名字叫《槍炮、病菌與鋼鐵》,病菌是什麼作用呢?病菌為什麼足以和這兩個如此鋒利如此強大的要素並列在一起呢?作者給出了最精彩的答案。

而作者之所以把病菌與槍炮和鋼鐵並列在一起,是因為作者提出,病菌在歐洲人征服美洲大陸的過程當中,起到的作用不亞於槍炮與鋼鐵,甚至它的作用或者貢獻比槍炮和鋼鐵還要大,為什麼會是這樣?

作者舉了一系列的數據,一個是1492年哥倫布到達新大陸的時候,墨西哥當時應該有2000萬人口,而在不到100年之後,墨西哥的人口銳減到160萬。為什麼?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死於殖民者直接的傷害,也就是死於正面的衝突,而其中95%甚至以上的人都死於殖民者——也就是歐洲人帶去的病毒:傷寒、麻疹等等。

會不會有疑問說,為什麼病毒的傷害是單向的,是美洲的人一片一片地死於歐洲人帶去的病毒,為什麼不是歐洲人死於當時原住民身上所攜帶的病毒呢?

作者在這說,我們要看一看病毒到底有一些什麼樣的規律,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大傳染病、大流行病,作者舉了麻疹、天花、百日咳、白喉,甚至比如說還有狂犬病、鼠疫等等。這些大批大批奪走人類生命的大傳染病、大流行病,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它們全都是來自於動物的,是從動物身上傳染到人身上,變成了大規模的流行病而奪去大量人類生命,這就取決於人跟動物的親密關係。

歐亞大陸的先民由於他們如此地幸運,擁有更好的氣候條件、環境因素和物種資源,所以他們很早馴化了動植物。那麼從動物這塊來講,他們最早地馴化了動物,所以最早的開始了大規模的動物飼養:牛、羊、馬、豬,而在這樣大規模飼養動物的過程當中,他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就不斷從這些動物身上得到了不同種類的各種各樣的病毒,一批又一批歐亞大陸的人們死於這樣的病毒。

但同樣,如果說事物有兩面性的話,在這表現的特別明顯,因為幾千年共同的相處,人跟動物的親密接觸,導致歐亞大陸的先民不斷地面對各種各樣的疫病。各種各大規模的死亡,同時那些生存下來的人們就擁有了免疫力和抗體。這也恰恰是為什麼當歐洲人面對美洲大陸的原住民的時候,他們身上攜帶的這些病毒,能夠給美洲大陸的人們帶來那麼大的傷亡。而歐洲的這些殖民者,是因為他們身上已經擁有了這些抗體,所以他們可以在病毒疫病流行的時候得以倖免。

但美洲就不一樣了,大家應該記得,美洲大陸的先民因為沒有那麼多可供馴化的動物,所以他們沒有能夠大批的馴養動物。這就帶來了什麼?帶來了他們身上基本沒有能夠因為跟動物親密接觸,從而從動物身上傳遞到人身上的各種的病毒和疫病。所以他們沒有什麼病毒可傳染給歐洲人,而歐洲人有很多幾千年來積攢下來的各種病毒可以傳遞給美洲人,事實上也造成了美洲大量的人員死亡。

當哥倫布到達新大陸的時候,病毒跟他一起就到了。而當哥倫布的腳步還沒有走遍美洲大陸的時候,這些病毒已經先一步走遍了美洲大陸,也就是造成了很多後來的歐洲殖民者在征服美洲大陸的過程當中,看到的是大量空蕩的城市和廢棄的村莊。

但是不管怎麼說,是病毒的大面積流行,造成了美洲大陸原住民的大面積死亡,所以才讓歐洲的這些殖民者得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占領這些大陸。原來美洲大陸的住民,雖然他們沒有鋼鐵和槍炮,沒有那麼先進的武器,但是他們有足夠龐大的人群和有生力量,可以和歐洲殖民者進行有效對抗。事實上他們在後期已經組織起了一些隊伍,能夠跟殖民者進行作戰。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能夠面對有形的槍炮,有形的匕首,他們不能抵抗這些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而且傳染迅速的病菌。

因為我們知道病毒的傳染是以幾何級數的發展進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作者說,能夠把病毒這個詞和槍炮鋼鐵兩個詞一起並列,在這用來作為「人類社會的命運」這個標題的注釋。

經過剛才這些分析,我們知道了歐亞大陸的先民因為得天獨厚的環境,最早進入了農業文明,所以他們最早開始了知識的積累,不斷地進步發展出了足夠的槍炮和鋼鐵。又因為他們長時間馴化動物跟動物共同生活,而導致了他們身上擁有豐富的病毒的同時擁有豐富的抗體,也就是擁有了第三個要素——病菌。

槍炮、病菌、鋼鐵這三要素,使他們得以完成了對新大陸的征服。接下來作者又講了什麼呢?接下來作者又講了歐亞大陸內部分布不均勻的情況。

五、為什麼是歐洲人征服了新大陸?

我們最開始就提了,最早誕生農業文明的兩個核心地段,一個是新月河谷,一個是古代中國,而這兩個地方的人,為什麼沒有去征服新大陸,而是歐洲的人征服了新大陸呢?

先說新月河谷,我們知道從公元前11000年到13000年左右,這裡的人們就開始馴化植物、馴化動物,開始種植、開始養殖。但是因為長時間的灌溉農業,使這裡的土壤大面積的退化、鹽鹼化,這是灌溉農業帶來的弊端。而且由於過度地開荒燒荒,使大量的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所以環境退化非常嚴重。而地中海氣候的周期性變化,使這裡的降水量減少,這裡不再適合農業耕種。

那麼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古羅馬和亞歷山大大帝的共同作用下,這一部分的文明重心不斷西移,一直到了義大利,也就是到了後來的歐洲。

中國是怎麼下去的呢?中國的下去作者說我們很難想像,一直到14世紀的時候,中國人的科學技術還是在全世界非常領先的,可是突然就終止了。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在元朝的時候,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一種非常先進的水力紡紗機,那是什麼時候,那是14世紀。而這種水力紡紗機,通常被人們認為是歐洲工業革命誕生的標誌,歐洲工業革命開啟的標誌就是水力紡紗機的發明和大規模的應用。但早在400年前,東方的中國就已經擁有了這樣的機器了,但為什麼後來工業革命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亞洲,不是中國呢?

作者說這裡很遺憾,中國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國皇帝的一個政令就能夠迅速制止一系列的事情發生。

作者舉鄭和航海的例子。我們知道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迪亞士都要早,哥倫布出生的時候,鄭和已經死了好幾十年,而且鄭和的規模大,他的船隊不論從船隻的尺寸,還是從它的航行能力上、人員配備上,都要遠強於當時的哥倫布。但當鄭和航海結束以後,中國的皇帝下令禁海,再也沒有人可以遠航了,而一旦禁海以後,船廠就失去工作,船廠就失去生意,造船工人失去工作,船舶設計師也沒有生計,所以沒有人會在這上面再動腦筋了。

同樣,當時中國的皇帝把一系列所謂複雜的手工藝產品歸於奇技淫巧,而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到那些我們所謂的琴棋書畫。作者還舉了一個日本的例子,說日本其實在16世紀的時候,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槍技術,當兩個葡萄牙人最早把火槍帶到日本島的時候,日本人發現這東西真棒,射程遠、威力大,一聲巨響對方應聲倒下,所以就開始不斷地去創新,不斷地改進。

到16世紀的時候,日本的火槍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但是火槍技術越臻於成熟,他們面對的來自武士階層的壓力就越大。因為武士階層是對火槍嗤之以鼻的,他們認為火槍是沒有靈魂的,所以在武士階層的不斷打壓之下,火槍的生產和研發受到了一系列的限制,最後導致日本的火槍甚至基本上廢絕了。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本書的核心內容。作者經過一系列的分析告訴我們,歐亞大陸的先民,最早誕生農業文明並不是因為他們聰明,是因為他們面對最好的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物種豐富的資源;

接下來定居的農業,最早產生的歐亞大陸,並且隨之通過軸線理論告訴大家,因為歐亞大陸是橫向的軸線,所以緯度傳播最快,所以歐亞大陸迅速開始全部進入農業文明,產生了複雜的社會,產生了國家,產生了文字,產生了知識的積累,產生了技術的進步,最後歐亞大陸的先民,擁有了更豐富的產品,槍炮、鋼鐵;

那麼隨著他們對動物的馴化和伴生,他們身上攜帶了病毒和抗體,所以他們最後征服了美洲大陸,這就是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當然裡面還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例子、故事、典故,甚至有很多精彩的分析,大家可以把這本書買回去、詳細地閱讀。

【樊登讀書】欄目稿件,未經授權,禁止搬運。紙質圖書,請關注【經觀商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