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枝閣:將南音與妝閣結合 堪稱空中藝苑奇葩

泉州網 發佈 2024-04-28T12:17:21.469108+00:00

早期戲曲《樊江關》閣棚是用板車人力推著走 (王安西/攝)泉州網3月3日訊(記者 張美娟)剛過完春節,南安洪瀨鎮又迎來了另一個盛大的節日——天香。農曆二月期間,鎮區各個角落輪番舉辦「天香巡遊」傳統踩街活動。這是遠近聞名的千年民俗,被列入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早期戲曲《樊江關》閣棚是用板車人力推著走 (王安西/攝)

泉州網3月3日訊(記者 張美娟)剛過完春節,南安洪瀨鎮又迎來了另一個盛大的節日——天香。農曆二月期間,鎮區各個角落輪番舉辦「天香巡遊」傳統踩街活動。這是遠近聞名的千年民俗,被列入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活動中,各種民間文藝表演隆重登場,有龍閣(蜈蚣閣)、鐵枝閣、水車閣、雨傘閣、舞龍、南音、吹鼓隊、馬隊等,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民俗畫卷。

其中,有一項獨樹一幟的演出讓人眼前一亮,它將南音與妝閣完美結合在一起,它就是「鐵枝閣」。

「不同於其他妝閣的靜態表演,傳統的鐵枝閣表演形式很是奇妙,它形成一個綜合了南音、戲曲、遊藝等多元藝術的文化空間,是閩南地區妝閣中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堪稱藝苑奇葩。」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泉州知名民俗專家廖榕光說。

今日《最閩南》,就一起去探究、欣賞一番。

洪瀨樹德寺鐵枝閣閣棚

傳承數百年的民間技藝

據載,洪瀨天香巡遊活動始於元朝,興盛於明。清《泉州府志·風俗》中關於「洪瀨天香」的記載:「好事者又或摘某詩名某傳奇飾稚小僮婢,而為之曰抬閣。」可見清乾隆年間,天香活動中就已經有妝閣的影子了。

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泉州知名民俗專家廖榕光告訴記者:龍閣、鐵枝閣等妝閣也稱「抬閣」。據他了解,全國至少有20多個省份有抬閣這種民俗,表演風格大同小異。另悉,寧德福鼎沙埕鐵枝和屏南雙溪鐵的抬閣民俗活動,都是大約在明末清初從泉州一帶傳入,曾流行於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壽寧等縣(市、區)。

不同於其他抬閣,鐵枝閣與南音有著密切的關係。「泉州南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南音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衍生和帶動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文藝表演形式,如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道教音樂等。鐵枝閣也是南音衍生出來的一種化裝遊藝表演形式。」廖榕光說。

戲曲《天仙配》造型閣棚(王安西/攝)

傳統鐵枝閣以孩童裝扮成戲曲中的古裝人物,在特製的閣棚上演唱南音。閣一般由18人組成「一陣」,再由8人一組輪流扛閣。另有護閣2人,他們手持頂端有鐵叉的長竹竿,負責清理行進中遇到的各種障礙物,如樹枝、電線等,保護高閣上演唱者的人身安全。

閣棚上的表演者一般有3人,仿照戲曲的行當分為「生、旦(正旦)、彩旦」或「生(小生)、老生、旦(彩旦)」兩種組合,演唱者執拍居中。頂端1人,稱為「頂枝」,下方2人,稱為「下枝」。弦管樂器演奏者5人,分別彈奏南音琵琶、洞簫、三弦、二弦、品簫。

戲曲《陳三五娘》閣棚 (王安西/攝)

記者了解到,鐵枝閣踩街演唱的曲目大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戲曲,如關於陳三五娘故事的南曲《因送哥嫂》等,此閣因「頂枝」的裝扮者「腳踏雨傘」,民間也稱「雨傘閣」;王昭君和番的系列南曲,如《出漢關》等,此閣因「頂枝」王昭君「腳踏琵琶」,也稱「琵琶閣」。此外,還有八仙過海故事的「八仙閣」及「觀音閣」等。扮演員裝扮成哪一種曲目的閣台,就演唱與該閣台相關的系列南曲。

詩山鐵枝閣表演

豆蔻孩童是表演主角

傳統鐵枝閣主要以十三四歲的孩童為主角,「舊時洪瀨鐵枝閣踩街表演,都是由南音世家的孩子來裝扮『頂枝』主角,還曾有過以什音樂器伴奏的。」洪瀨樹德寺顧問張少毅回憶道,「記得舊時扮演八仙過海的曹國舅必須帶長鬍鬚,扮十八羅漢的孩子都會被要求剃光頭,現在鎮上學南音的小孩越來越少,一些傳統正在消失,如今的鐵枝閣表演只保留由孩童扮演角色,但就不再演唱南音了。」

廖榕光也告訴記者,以前南音妝閣由十三四歲的孩童扮演是有諸多考慮的,一是這歲數的孩童有一定的南音唱功且聲音清亮;二是體重輕,便於肩扛,「每次巡遊多達三四個小時,這就要求演唱者能熟練地掌握豐富的曲目。而且鐵枝閣南音演唱中加入品簫,更考驗擔任『頂枝』主唱的唱功。」

鐵枝閣三寸金蓮道具

暗藏玄機的閣棚技藝

記者在洪瀨鎮樹德寺看到十來台鐵枝閣閣棚,最高的達3米多。閣棚以四方的木台子為底座,上前立著一根或兩根高低不等的鐵柱,焊有三至五個軟座位和腳踏。

據介紹,扮演者穿上戲服坐在閣棚上的座位,要用綁帶將身體牢牢地固定在鐵柱座位上,只露出上半身,下半身利用道具或戲服覆蓋座位或架子,讓人看不到架身。巡遊中,數米高的鐵架上,古裝扮相的小演員們仿佛懸在空中,緩緩而來,不明就裡的會覺得很是神奇。

「我小時候就是這種感覺,當時很好奇他們怎麼能站那麼高那麼久。後來有一次,好奇心使然,就一路跟著隊伍直到表演結束,看到大人把小孩從閣棚上抱下來時,才知道其中的玄機。」張少毅笑著說。也因為小時候的那份好奇,現在他主要負責樹德寺的抬閣設計及表演。

他告訴記者,鐵枝閣表演大體有四個工序和環節,即內容選定和設計、鐵枝製作工藝、道具和人物上枝以及踩街表演等。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製作工序也跟著變化,如主材從木材變到現在的鋼鐵,從以前的人力肩扛到二輪板車,再到現在的四輪車,閣台上搭配裝飾從簡單到精美。但閣棚上的核心技術一直保留著。

鐵枝閣以女孩子唱主角 (王安西/攝)

張少毅說,現在的鐵枝閣一般選用4~12歲的孩童作為演員,每個孩童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扮相要俊秀,體形要輕巧,還得吃得了苦,因為踩街表演長達三四個小時。「每年鐵枝閣的表演者我們都要面試,挑選符合的人物造型,如扮演觀音,要選臉圓點的;扮演小生的,要選長得秀氣的,再統一化妝參加踩街。」

戲曲《樓台會》閣棚 (王安西/攝)

傳承陷入困境

2019年,南安詩山鐵枝閣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4年過去了,雖然鐵枝閣仍有表演,但也面臨人才斷層、青黃不接的困境。

記者聽聞在詩山坊前九石尾尾厝至今有保存著詩山鐵枝閣的傳統唱演形式,就與詩山歸僑作家洪順興一同前往,想一探究竟。

74歲的黃仁福是詩山鐵枝閣的主要帶領人。他告訴記者,詩山鐵枝閣口口相傳已有三四百年歷史,後來中斷很長一段時間,自1985年搶救恢復至今。

因為喜歡南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黃仁福從村里一位老人家那裡傳承鐵枝閣技藝,到目前,表演形式仍保留了南音「四管」(琵琶、洞簫、三弦、二弦)伴奏,南音演唱者主要是村里南音愛好者或是會唱南音的小朋友。

採訪中,記者也認識了76歲的呂雪娥和73歲陳素真,兩位熱愛南音的老人家主要負責教唱南音。「現在8個閣棚都是我自己製作的,以前裝備費用不夠,她們也會幫忙,現在村裡有給予一定的補助。」黃仁福笑著說。詢問三位七旬老人為何堅守鐵枝閣這項古老的技藝,他們皆答:「因為喜歡,因為開心。」

廖榕光多年前曾對鐵枝閣進行田野調查,他最擔心的是傳承問題。不過,他也樂觀表示,抬閣民俗活動也要與時俱進,例如抬閣從人工肩扛演變成車載,已形成一種趨勢,以後應該也會慢慢摸索出一套適合現代社會的抬閣新模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