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2全國卷古希臘羅馬真題

高中歷史資源整合 發佈 2024-04-28T13:54:11.309281+00:00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認為,世上有兩種形式的平等,即數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數量平等是絕對平均主義,比值平等則是根據個人的實際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稱的事物。

1.(2010·全國新課標卷文綜·28)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認為,世上有兩種形式的平等,即數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數量平等是絕對平均主義,比值平等則是根據個人的實際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稱的事物。根據以上觀點,通常所說的「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應該是(  )

A.更接近於數量平等

B.更接近於比值平等

C.數量平等高於比值平等

D.既非數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2011·全國新課標卷文綜·27)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隻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服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麼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這段話表明蘇格拉底(  )

A.維護公民生存權利

B.捍衛思想自由原則

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

D.反對貴族專權暴政

3.(2012·全國新課標卷文綜·34)古羅馬法學家蓋尤斯記述過一個案例:有人砍伐了鄰居家的葡萄樹,被告上法庭,原告雖提供了確鑿證據,卻輸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辯論中把「葡萄樹」說成了「葡萄」而《十二銅表法》只規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樹木」應處以罰金。該案例說明當時在羅馬(  )

A.不重視私有財產的保護

B.法律具有形式主義特徵

C.審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審判結果取決於對法律的解釋

4.(2013·全國新課標卷Ⅰ文綜·26)有學者說,在古代雅典,「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語」。這一現象是雅典(  )

A.政治體制的產物

B.社會矛盾緩和的反映

C.頻繁改革的結果

D.思想文化繁榮的體現

5.(2013·全國新課標卷Ⅱ文綜·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層女子因褻瀆神靈被控犯罪,按法律當處死。辯護人用動情的言辭質問:「難道你們忍心讓這位阿芙羅狄特(古希臘美麗女神) 的弟子香消玉殞嗎?」這打動了陪審團。經投票,陪審法庭判其無罪。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

B.婦女享有廣泛政治權利

C.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

D.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序

6.(2014·全國新課標卷Ⅰ文綜·32)古代雅典法律規定:如果公民試圖自殺,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以獲得批准;未經允許的自殺被視為犯罪行為。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體系已達到完備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價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D.自殺有違崇尚自然法則的理性精神

7.(2014·全國新課標卷Ⅱ文綜·32)羅馬共和國早期,當羅馬遭受外族進攻時,平民曾多次將自己組織的隊伍撤離羅馬,拒絕作戰,迫使貴族在政治上做出讓步。《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就是這種鬥爭的成果之一。可見當時(  )

A.貴族逐步喪失制定法律的主導地位

B.平民採取有效方式爭取自身權益

C.貴族讓步在法制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D.平民與貴族的政治訴求日趨一致

8.(2015·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32)圖6為古羅馬正義女神像。它體現了羅馬法的諸多原則,如高擎的秤體現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劍體現的是法律的強制力。據此,雙眼蒙布所體現的原則是,法官審案應(  )


A.主要依據道德良知

B.側重聽取證人證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實真相

D.排除一切干擾遵從民眾意願

9.(2016·新課標全國Ⅲ卷文綜·32)古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而遭到主神宙斯嚴厲懲罰的故事,劇中借普羅米修斯之口說:「說句老實話,我憎恨所有的神。」該劇深受雅典人的喜愛。這反映出當時雅典人(  )

A.宗教意識淡薄

B.反對神靈崇拜

C.注重物質生活

D.強調人的價值

10.(2016·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32)公元前5世紀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時讓行使警察職能的公共奴隸,用染成紅色的繩子驅使公民去參加公民大會。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紅色痕跡,他將被處以罰款。這反映出在當時的雅典(  )

A.公民大會形同虛設

B.民眾失去政治熱情

C.參政是公民的義務

D.政府喪失民眾信任

11.(2016·新課標全國Ⅰ卷文綜·32)德國文學家歌德說,羅馬法「如同一隻潛入水下的鴨子,雖然一次次將自己隱藏於波光水影之下,但卻從來沒有消失,而且總是一次次抖擻精神地重新出現」。對此的正確理解應是,羅馬法(  )

A.是近代歐洲大陸國家法律的基礎

B.為歐洲近代社會確立了行為規範

C.所維護的民主制度歷史影響深遠

D.不斷地改變了歐洲歷史發展方向

12.(2017·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慾,而且還爭權奪利,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識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於傳統文化

C.理性占據主導地位

D.神話的影響隨民主進程而削弱

13.(2017·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32)在梭倫改革之後的雅典,有的執政官是未經正當選舉上台的,被稱為僭主。他們一般出身貴族,政績斐然,重視平民利益,但最終受到流放等懲罰。這種現象表明,在當時的雅典(  )

A.貴族壟斷國家政權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礎

C.平民沒有政治權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14.(2017·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官員就職前須宣誓保證依法履行職責,陪審員須宣誓保證公正審判,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須參加成人宣誓儀式才擁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權力濫用

B.防止官員腐敗

C.培育權利觀念

D.增強責任意識

15.(2018·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倫在詩中寫道:「作惡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貧窮;但是,我們不願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據此可知,梭倫(  )

A.反對奴隸制度

B.主張權利平等

C.抨擊貧富差別

D.具有人文精神

16.(2018·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32)羅馬共和國時期,平民和貴族展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鬥爭,鬥爭的成就主要體現為其間所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評論說:「氏族貴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國家中了。」這一長期鬥爭的結果是(  )

A.貴族的特權被取消

B.羅馬法體系最終形成

C.公民與貴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獲得相同的權利

17.(2018·新課標全國Ⅲ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紀,雅典公民獲得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公民的成功「依賴於在大型公共集會上談話、論辯與說服的能力」。據此可知,在當時雅典(  )

A.公民必須能言善辯

B.參政議政十分活躍

C.民主政治出現危機

D.內亂引發思想紛爭

18.(2019·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審法庭幾乎可以審查當時政治生活中的所有問題,甚至包括公民大會和議事會通過的法令,並進行最終判決。這說明(  )

A.法律服從民眾意願

B.判決體現權力來源

C.全體公民參與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2019·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紀以前,希臘哲人主要探討的是宇宙本原等問題。其後,智者學派另提出一些命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皆有豐富的論述,希臘哲學的主題已轉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20.(2020·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32)有學者認為:「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於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這一論述可以用於說明(  )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

C.羅馬共和政體

D.寡頭政治

21.(2020·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32)雅典城邦通過抽籤產生的公民陪審團規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而在羅馬,通常由專業法官和法學家進行司法解釋。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  )

A.職業法官擁有審判權

B.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與羅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

D.公民陪審團維護所有人的法律權益

22.(2021·全國甲卷高考·32)古希臘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寫道,雅典某陪審員對他兒子說,他一到那裡,「就有人把盜竊過公款的溫柔的手」遞給他,並向他鞠躬:經過這麼一懇求,他的火氣也就消了,隨即進入法庭。這可以用於說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審判不能體現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趨於完善

C.直接民主無法確保正義

D.公民法注重調解經濟糾紛

23.(2022·全國甲卷高考·32)梭倫為了鼓動雅典人重開爭奪薩拉米斯島之戰,在廣場上當眾朗誦自己的詩歌,促使雅典人廢除了禁止公民提議爭奪薩拉米斯島的法律。某主戰派統帥在戰前說服雅典人把金錢用於建造海軍,在戰時又說服雅典人留在薩拉米斯。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領袖人物具有絕對權威

B.平民與貴族的關係融洽

C.智者學派雄辯術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參與城邦事務

24.(2022·全國乙卷高考·32)據學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員在接受任職資格審查時,需要回答:直系親屬姓名及男性親屬所在村社名稱、崇拜的神祇及其聖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雙親、是否納稅、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屬於成為古代雅典官員前提條件的是 (  )

A.軍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質、演說能力

C.豐厚財力、貴族血統

D.本邦籍貫、成年男性



1.【答案】B【解析】「數量相等」的意義是你所得與他人所得的相同事物在數目和容量上相等;「比值相等」的意義是根據各人的真價值,按比例分配與之相衡稱的事物。數量相等類似於實質平等,比值相等類似於形式平等。依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我們應當在實質平等和形式平等之間做到平衡,有時要講究實質平等,有時要講究形式平等,有些方面要講究實質平等,有些方面要講究形式平等。此題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描述和闡述事物的能力,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答案應為B。

2.【答案】B【解析】蘇格拉底的本意是強調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權利,A項排除;C項與題乾材料本意不符;蘇格拉底反對極端民主政治,D項不符合史實。故選B項。

3.【答案】B【解析】題干反映依據《十二銅表法》規定致使原告正當利益沒得到法律的保護,說明法律具有形式主義特徵,B項正確;AC與史實不符,D項容易錯誤,原因在於題乾材料的表象認識。

4.【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材料、準確分析問題的能力。材料強調「政治領袖和演說家根本就是同義語」,旨在說明在在古代雅典實行公民政治,要想成為政治領袖必須具備出色的演說能力,才能獲得公民大會大多數公民的認可。這一現象是雅典民主制這一政治體制的產物。故A符合題意。其他三項均為對材料的片面理解。

5.【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材料、準確分析問題的能力。解讀材料信息,材料展現了雅典司法審批的流程,最終是陪審團投票確定當事人是否有罪,從中可看出民主原則貫穿了雅典的司法過程。在雅典,婦女擁有不完整的公民權,雅典注重保護成年男性公民的利益,而且雅典擁有完整的司法審判程序,B.C.D表述均錯誤。

6.【答案】C【解析】材料無法體現法律體系已達到完備,故A項錯誤;注意題干信息「申請」「獲得批准」「未經允許的自殺被視為犯罪行為」,也就說題乾的主旨在於強調公民的行為需要得到批准,而不在於強調行為本身,這說明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故B項錯誤,C項正確;題乾材料沒有涉及自然法則的理性精神,故D項錯誤。

7.【答案】B【解析】結合羅馬法的實質可知是羅馬法維護奴隸主利益的,故A項錯誤;結合題意可知,平民採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爭的方式爭取自身利益,故B項正確;結合題干和史實可知法制的發展是順應社會需求而變化的,「決定作用」過於絕對,故C項錯誤;結合史實可知平民與貴族有著不同的利益,故D項錯誤。

8.【答案】C【解析】雙眼蒙布所體現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則。法官審案主要依據法律判斷,而非道德良知,故A項錯誤;法官審案側重聽取證人證言,並不能保證司法公正,故B項錯誤;正義女神雙眼蒙布體現出,法官在審案時要抵禦各種利益或情感的誘惑,以洞察事實真相,來作出公正的判決,故C項正確;法官審案遵從民眾意願,也不能保證司法公正,故D項錯誤。9.【答案】D【解析】雅典人喜愛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並不能說明雅典人宗教意識淡薄,故A項錯誤;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的就是神話故事,因此不能反映當時雅典人反對神靈崇拜,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雅典人喜愛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屬於精神享受,故C項錯誤;根據「為人類盜取火種」、「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對神、重視人,具有人文精神,而這受到雅典人的喜愛,說明當時的雅典人更強調人的價值,故D項正確。

9.【答案】C【解析】公民大會是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題干「雅典政府有時讓行使警察職能的公共奴隸,用染成紅色的繩子驅使公民去參加公民大會」說明了公民大會在當時的重要性,並非形同虛設,故A項錯誤;公元前5世紀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題干中雅典政府有時讓行使警察職能的公共奴隸,用染成紅色的繩子驅使公民去參加公民大會」,不能說明民眾失去政治熱情,也不符合當時的雅典的民主狀況,故B項錯誤;材料「用染成紅色的繩子驅使公民去參加公民大會。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紅色痕跡,他將被處以罰款」說明參加國民大會是當時雅典公民應盡的義務,否則將受到懲罰,故C項正確;材料主要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參政,沒有提及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問題,故D項錯誤。

10.【答案】A【解析】羅馬法「抖擻精神地重新出現」,反映出羅馬法對近代歐洲大陸國家的影響,是其立法和司法的基礎,故A項正確;羅馬法是近代歐洲大陸法律的基礎,但與歐洲近代社會的行為規範無關,故B項錯誤;羅馬法對後世的影響在於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臘雅典對後世的影響才是民主制,故C項錯誤;羅馬法對近代歐洲的法律和反封建鬥爭產生影響,但並不能就此判斷它不斷地改變歐洲歷史發展方向,這種說法過分誇大了羅馬法的影響,故D項錯誤。

11.【答案】B【解析】據材料「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識並不淡薄,故A項錯誤;據材料「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慾,而且還爭權奪利」可知,希臘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說明其宗教神話具有樸素的人文思想,來源於傳統文化,故B項正確;理性占據主導地位應是在近代的啟蒙運動之後,與題乾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雅典民主政治進程開始於公元前6世紀初的梭倫改革,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13.【答案】D【解析】梭倫改革按財產多寡將雅典公民分為4個等級,不同的等級享有不同的政治權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而且材料只是提及僭主一般出身貴族,並不代表貴族就壟斷國家政權,故A項錯誤;據材料「有的執政官是未經正當選舉上台」 「但最終受到流放等懲罰」,說明政治生活有一定法制基礎,故B項錯誤;梭倫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而且材料提及僭主重視平民利益,故C項錯誤;由於未經正當選舉上台,儘管僭主們「政績斐然,重視平民利益」,「但最終受到流放等懲罰」,說明不是經過民主程序上台的領導人不能得到擁護,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項正確。

14.【答案】D【解析】材料提及官員宣誓、陪審員宣誓、青年男子成人宣誓,這些宣誓都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履行本職工作,對工作負責,並不是為了限制權力濫用,況且光宣誓也不能真正限制權力濫用,故A項錯誤;「年滿18歲的青年男子」並非都是官員,因此不能說明這些宣誓旨在防止官員腐敗,故B項錯誤;材料不僅在強調公民享有權利,還強調公民在履行權利的同時要遵守義務,故C項錯誤;官員、陪審員、青年男子都要履行責任,可見這些宣誓旨在增強責任意識,故D項正確。15.【答案】D【解析】材料只是提及道德與財富,並未體現梭倫反對奴隸制度,且梭倫反對的是債奴制而並非整個奴隸制度,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討論道德與財富,並未體現權利平等,且結合所學可知梭倫推行財產等級制,並不主張權利平等,故B項錯誤;梭倫提出貧富差別並非為了抨擊它,其意在強調道德比財富更重要,故C項錯誤;根據「我們不願意把我們的道德和他們的財富交換,因為道德是永遠存在的」可知梭倫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財富,說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項正確。

15.【答案】C【解析】題干提及平民與貴族鬥爭主要是體現為法律,要求在法律上與貴族平等,並不是取消貴族特權,故A項錯誤;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大全》標誌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形成,與題干共和國時期不符,故B項錯誤;由材料「氏族貴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國家中了」可知長期鬥爭最終使得平民與貴族獲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故C項正確;羅馬共和國時期法律(公民法)主要適用於羅馬公民,羅馬帝國時期法律(萬民法)適用於羅馬統治範圍內的一切自由民,故D項錯誤。17.【答案】B【解析】材料中「公民的成功」,即領導城邦需要「談話、論辯與說服的能力」,能言善辯不是所有公民必備的能力,故A項錯誤;材料公民在「雅典公民獲得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側面反映出當時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參政議政十分活躍,故B項正確;材料中只是反映雅典公民的參政議政,沒有出現民主政治下權力的濫用,與民主政治的危機無關,故C項錯誤;「談話、論辯」的雅典民主政治決策的方式,與內亂、思想紛爭無關,故D項錯誤。

18.【答案】B【解析】據材料「陪審法庭幾乎可以審查當時政治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並進行最終判決」結合所學陪審法庭由公民抽籤產生,這體現主權在民原則,故選B項;材料涉及的是陪審法庭執行判決權,不是法律服從民眾意願,排除 A項;陪審法庭是抽籤產生不是全體公民,排除 C項;材料涉及的是陪審法庭的作用而不是法律,排除D項。

19.【答案】C【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紀以前,希臘哲人主要探討的是宇宙本原等問題。其後,智者學派另提出一些命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皆有豐富的論述」可知智者學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將關注點集中到社會現實,突出人的價值和作用,故選C項;對神的敬畏與崇拜出現在公元前6世紀之前,排除A項;公元前6世紀以泰勒斯為代表的思想家將關注點轉移到自然,排除B項;啟蒙運動時期哲學的主題轉移到政治,排除D項。

20.【答案】A【解析】由材料「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於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可知為雅典為維護民主政治實行的直接民主(陶片放逐法),故選A項;僭主政治是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權建立的獨裁統治,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羅馬法共和政體的特點在於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寡頭政治是指由少數人掌握政權,與材料中「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的民主政治相違背,排除D項。

21.【答案】C【解析】材料雅典「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反映出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故選C項;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公民階層擁有審判權,不是職業法官,排除A項;雅典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是公民階層,而羅馬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是專業法官和法學家,排除B項;雅典公民陪審團「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維護的僅僅是公民的法律權益,奴隸是得不到維護的,並不是維護所有人的權益,排除D項。

22.【答案】C【解析】雅典陪審員經過別人的懇求就消了火氣,然後進入法庭,這樣就很難保證能夠公正審判,所以說明在直接民主制下,雅典的司法結果難以確保公平正義,故選C項;雅典司法審判的過程是由抽籤選舉出來的陪審員按照民主的程序進行的,應該是民意的體現,排除A項;題干體現的是雅典司法審判的內容,而不是民主制度是否完善的內容,排除B項;公民法是羅馬的法律,而題干體現的是古代雅典的司法問題,排除D項。

23. 【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根據題意可知,梭倫和主戰派統帥都通過演講說服民眾支持自己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古代雅典公民能夠直接參與城邦事務,任何決策都必須得到城邦公民的支持,D項正確;古代雅典實行直接民主制,全體公民都可以參與城邦事務,領袖人物並不具有絕對權威,排除A項;古代雅典平民與貴族曾經矛盾尖銳,排除B項;梭倫並不是智者學派的代表,不能說明智者學派雄辯術普及,排除C項。

24.【答案】D【解析】 本題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雅典城邦擁有公民權的是本邦成年男子,所以要擔任雅典官員首先應該是成年男性;根據材料「直系親屬姓名及男性親屬所在村社名稱」,可知成為古代雅典官員還要擁有本邦籍貫。所以本邦籍貫、成年男性是成為古代雅典官員的前提條件,D項正確。古代雅典官員在接受任職資格審查時需要回答的問題不包括軍事才能、演說能力、豐厚財力和貴族血統等,所以這些不是成為古代雅典官員的前提條件,排除A、B、C三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