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穎達:韓國為何迫切想改善對日關係

環球網 發佈 2024-04-28T14:12:11.186879+00:00

韓國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在對日外交上展現出主動姿態,尋求快速擺脫強征勞工賠償問題的影響,積極推進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

來源:環球時報

韓國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在對日外交上展現出主動姿態,尋求快速擺脫強征勞工賠償問題的影響,積極推進發展面向未來的韓日關係。這一姿態的最新體現是,在其首次發表的「三一運動」致辭中,尹錫悅稱日本已經從「侵略者」轉變為「共享普世價值的合作夥伴」。然而,他避談歷史、急於親日,尤其選在「三一運動」紀念日發表這樣的講話,招來韓國輿論的強烈批評。

韓國政府主動尋求對日關係的轉圜,早已有跡可循。過去一段時間,藉助聯合國大會、北約峰會、東協峰會等多個多邊平台,多輪韓日首腦會談和外交安保高級別互動已經相繼展開,韓日兩國外交、安保以及經濟領域的戰略合作不斷強化。在具體問題上,為儘快消除強征勞工賠償問題對兩國關係的制約,尹錫悅政府甚至提出為日企代付賠償金的方案。近期,韓日更是加大互動頻率,通過多輪副外長級別的磋商和第五輪外長會晤,加速推動韓日關係回暖升級。2月20日,在結束第五輪韓日外交會晤後,韓國外長朴振表示:強征勞工賠償問題協商進入最後階段,今後韓日之間有必要開啟「穿梭外交」。2月28日,朴振會見日本強征勞工受害者遺屬,甚至為此取消赴印度出席G20外長會的日程。這被外界解讀為,意在推動強征勞工賠償問題加速解決。

在島嶼爭端、歷史爭議等問題尚無進展的情況下,尹錫悅政府為何仍然積極向日本靠攏?除了來自美方的壓力,尹錫悅政府至少還有以下幾個考慮。

首先是出於自身國家戰略需要。在韓國躋身發達國家行列後,在對外戰略上亦作出調整,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尹錫悅政府上台後便提出新的對外戰略,即把韓國打造成為「全球樞紐國家」。實現這一目標最為有效的途徑是取得國際秩序主導者美國的支持。而積極改善對日關係則是對美國的一種「有誠意」的回報。

其次,實踐國家對外戰略也需要得到日本的支持。實踐「全球樞紐國家」這一戰略目標,不僅要求韓國在經濟上不斷躍升,還需要韓國在政治、安全等領域擠進「核心圈層」。因此,無論是西方七國集團(G7)擴容還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增員,或是加入多邊經濟合作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些都需要得到日本的認可和支持。

再次,韓國國內政治變化驅使尹錫悅政府走近日本。一方面,現今韓國執政的保守派中有著眾多親日勢力,這部分群體又擔任著政府部門的許多要職,並大力推動改善對日關係。另一方面,在國內政治分裂加劇的情況下,韓國保守派一直攻擊進步派「親朝近華疏日」,尹錫悅執政後在對外政策上就進行了有意識的相應調整,變為「敵朝疏華近日」。

最後,在應對半島問題上需要增加幫手。多年來,韓國在應對半島問題上,主要立足美韓同盟,依靠美日韓安全合作。隨著朝鮮核導能力不斷提升,尹錫悅政府更加把日本看作合作夥伴。在新版《國防白皮書》上月發布後,韓國國防部有關人士表示:「在當前安保環境下,有必要與日本合作,共同應對核與飛彈。」

此外,尹錫悅政府也意識到,配合美國行動難免引發中國的不滿,加強韓日關係將有助於分擔來自中國方面的壓力。

總之,在多重考量之下,尹錫悅政府相當主動地推動改善對日關係,「價值外交」便成了為韓日走近豎起的大旗。當然,選擇什麼樣的外交道路,與哪個國家密切關係,這是韓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但是,無論是通過密切對日關係滿足華盛頓的需求,並希望藉此實現「全球樞紐國家」的目標,還是試圖以美日韓三邊安全協作來維護自身安全和緩解外部壓力,都不應當以地區和平與穩定為代價。它很可能讓美日韓關係向多邊同盟發展,誘發地區內形成對立格局。很顯然,這種情況不僅難以讓韓國獲得真正的安全,它還會因「同盟牽連泛化」而進一步損害自身的自主性,導致其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尹錫悅政府還需摒棄冷戰思維,在正常發展對盟友關係的同時,切實改善近鄰關係;在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進程中,確保安全、增進發展和維護自主。(作者是山東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