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寶被父母閹割掉生育力,僅僅因為這件小事

孕事 發佈 2024-04-28T14:32:20.034164+00:00

前兩天,孕事媽就在網上看到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看完內容,真的是氣到不行。一個出生41天的寶寶,因為肚臍外鼓,結果父母找到刀片,直接在孩子的肚臍上劃了一個小口子,說是要給孩子放放氣。


為人父母,真的需要學習一些育兒知識。


因為無知,真的害人。


前兩天,孕事媽就在網上看到一張血肉模糊的照片,看完內容,真的是氣到不行。


一個出生41天的寶寶,因為肚臍外鼓,結果父母找到刀片,直接在孩子的肚臍上劃了一個小口子,說是要給孩子放放氣。



這一舉動,直接導致孩子的小腸外流,足足有四五十厘米長,簡直讓人觸目驚心。


遇到這樣無知的父母,就連醫生都嚇出一身冷汗。


送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幾近休克,裸露在外面的小腸,由於卡的時候太長,有一段25厘米長的已經發黑了。



這時小腸已經跑出來3個小時了。


萬幸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寶寶生命無恙,只是還是切除了一段小腸。


為人父母不用考試,真的非常可怕,發現孩子肚臍外鼓,不是找醫生諮詢,而是自己直接動手處理,真是荒謬至極啊。


網友們看了也是氣憤不已:這父母咋不給自己一刀呢!



有經驗的父母應該都知道,新生寶寶肚臍外鼓大都是小兒臍疝,是非常常見的問題,也大都是小問題。


臍疝只要正確應對,是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最怕的就是遇上父母亂來。


因疝氣沒及時治療

2歲寶寶睪丸壞死失去生育能力!


在新生寶寶中,最常見的就是臍疝,最危險的就是股腹溝疝。


不管是哪一種,都千萬不能大意。


很多家長聽信疝氣會自行消失,就放任不管,結果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新浪看點 曾經報導過一則新聞,一名2歲的男寶有疝氣,醫生是建議做手術,但媽媽心疼孩子小小年紀就要動手術。



再加上「有經驗」的鄰居朋友說:我家寶寶也是疝氣,沒做手術就好了.......


就這樣猶豫了一天,等到再帶孩子去醫院時,寶寶的睪丸已壞死,不得不切除。


湖南也有一名29天大的女寶默默,因為突然大哭、吐奶,媽媽就小心檢查。


結果在默默右側腹股溝位置發現一個鵪鶉蛋大小的鼓包,輕輕一碰,默默就嗷嗷大哭,一哭就更明顯。



因為默默是早產寶寶,媽媽立即就帶孩子去了醫院,經檢查,這是右側嵌頓性腹股溝斜疝。


因為已經出現嵌頓,默默又太小,無法復位,只能馬上手術,不然會有危險。


腹股溝疝氣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疝氣出現嵌頓,一旦卡住時間長,小腸或卵巢就會缺血壞死,這個後果沒有寶寶沒承受。



像這樣的例子要列出來還有很多很多,家長們千萬別覺得疝氣會自行消失就忽略不管,有時候該治療不治療,遭罪的是孩子。


疝氣不是氣,一定不能忽略不管!


我們先說說什麼是疝氣。


家長們得先了解:疝氣不是氣,是有一部分組織「跑偏」了,就像衣服破了洞,跑偏的組織通過這個洞鑽出來了,就形成了一個包。


我們先說說最常見的臍疝。


小兒臍疝,是幼兒常見的問題,發病率高達0.8%~4.4%。也就是說,每100個小孩中,大概有1~4個孩子中招。


臍疝就是疝氣出現在肚臍的位置,這是因為在腹腔壓力大的時候,把腸道、腹膜、脂肪向外擠,通過肚臍這個薄弱的地方,出現在皮膚下面,如下圖。



為什麼會出現臍疝呢?


臍疝是因為肚臍這個地方特別薄弱,一桶就開,其他地方捅不開。


新生寶寶斷掉臍帶後,肚臍部位要逐漸纖維化,逐漸和周圍皮膚癒合,所以,這地方在沒有癒合前是薄弱的。



再加上嬰兒期腹直肌還沒長到這個地方,導致沒有肌肉覆蓋著,只有皮膚和腹膜,相當薄弱。


在多重因素下,腹腔里的內容物就會在壓力下從這個口子向外凸出,導致臍疝。


臍疝的症狀有哪些?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在孩子用力時,如哭鬧、咳嗽、大便時,腹腔壓力變高,就會把腹腔內容物壓出來,導致肚臍處變高。


等到孩子平靜時,腹腔壓力變小,肚臍處就變平了。


所以如果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那大概率就是臍疝了。



臍疝會不會有危險?


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危險,臍疝一般都無需治療,自己就會恢復正常。


但前提是要找醫生確認,家長切不可自行處理。


另外,以下情況也需要手術治療:


● 如果疝環小於2cm,可以觀察到4歲,如果還沒有閉合,就手術處理。

● 如果疝環大於2cm,到2歲時還這麼大,手術處理。

● 如果出現崁頓,就是凸出來回不去,一碰孩子就疼,皮膚顏色變暗紅色,提示有絞窄的可能性,需要在24小時內手術。


注釋:有些地方以1.5cm為標準,具體以當地醫院為準。


孕事媽要重點強調:大多數臍疝會逐漸自愈,如果家長認為寶寶可能患有臍疝,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要遵醫囑,如果醫生檢查後確定不需治療的可以不管,等其自行恢復,如果需要手術,也一定不要排斥,疝氣修復手術是一個相當簡單和常見的手術。


最危險的是——腹股溝疝

正確應對很重要!


腹股溝疝也是因為某個部位有缺口,鄰近的器官組織「跑偏」,擠占了其他器官組織的地盤。


胎兒的腹股溝處有一個鞘狀突,它是連接腹腔和盆腔的「管道」,這個「通道」非常重要!



對男寶寶來說:胎兒早期,睪丸是在腎臟下方的,隨著發育,睪丸會逐漸下移降入陰囊,蛋蛋「落袋」後,鞘狀突會逐漸閉合。



對女寶寶來說:固定子宮的子宮圓韌帶,會從腹膜穿出到達腹股溝。「任務」完成,鞘狀突也會自然關閉。


但是,總有一些寶寶的這個「管道」,沒能及時關起來,如果小孩哭鬧、使勁,甚至是咳嗽、打噴嚏,缺口會逐漸增大。


當「漏洞」大到一定程度時,肚子裡的腸子、卵巢等,就會從腹腔「掉」進腹股溝,這就是腹股溝疝氣。


腹股溝疝不一定就會導致危險,但因為腹股溝疝大都無法自愈,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因為這些「掉落物」一旦卡住的時間長了,會因為水腫逐漸加重,失去相對柔軟的特性,最終會導致缺血壞死。


女寶寶最常見的就是卵巢,一旦卡住時間長了,小腸或卵巢就會缺血壞死。


而男寶寶最常見的就是小腸,卡住後可能會擠壓睪丸血管,甚至會引起睪丸缺血壞死,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切除蛋蛋,繼而可能會喪失生育能力。


那家長們應該如何辨別腹股溝疝氣呢?


有腹股溝疝的孩子,大多數時候,能在大腿根部,即腹股溝的位置觀察到突起(鼓包)。


特別是孩子腹部壓力增大的時候,比如哭鬧、排便等,突起會更加明顯。


等到寶寶平靜下來,或者平躺也會,鼓包如果消失,說明疝氣的內容物回到了腹腔內。


但如果鼓包持續時間長,或觸碰有疼痛,像上面提到的默默一樣,就說明可能是發生了嵌頓,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更愛鬧,愛哭,也不愛吃喝。


這個時候就一定要採取措施,在疝氣鼓包時拍好照片或視頻,同時及時帶寶寶就醫,不能耽誤。


如果嵌頓的內容物被困在腹壁中,嵌頓疝會被勒住,從而切斷血液流向被困組織,這是非常危險的絞窄性疝氣。



(圖片來源:網絡)




絞窄性疝氣很危險,它是嵌頓的進一步發展,它的症狀和體徵包括:噁心、嘔吐或兩者兼有、發熱、迅速加劇的突然的疼痛、變紅、變紫或變暗的疝隆起、不能排便或放屁。


請記住:如果疝氣鼓脹變成紅色、紫色或深色,或發現任何其他絞窄性疝氣的體徵或症狀,請立即就醫。


不是所有的疝氣都能自行消失

切不可亂用偏方!


民間有很多這樣的傳言:疝氣是小事,孩子大點就好了,甚至很多家長或是長輩拒絕帶孩子治療,還有一些家長聽信偏方,害孩子遭了罪。


這些偏方不能盲目用:


1、盲目使用疝氣帶


微博上有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歷:寶寶本來是臍疝,她和孩子爸看著嚇人,就買了臍疝帶給勒著,勒了一天半,不僅沒用還瘋狂吐奶,股腹溝還勒出了鼓包,去醫院檢查是勒出了腹股溝疝氣......


要不要用疝氣帶,如何使用疝氣帶,應該是由醫生來進行指導的,並不是所有疝氣都能用,而且疝氣帶本身治標不治本,效果更是甚微。



2、盲目揉捏


如果寶寶出現疝氣,任何類型的疝氣,家長都不能盲目去揉捏,如果疝氣已經發生了嵌頓,隨意去揉捏更是危險。


對待腹股溝疝氣,偏方一定不能亂用,正確的做法是:早發現,早治療 。


在國外,手術是修復腹股溝疝的唯一方法,通過手術來修復疼痛或擴大的腹股溝疝,腹股溝疝修補術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手術。


但在國內,醫生通常會視情況來決定。


①保守治療。1歲以內的腹股溝疝有自愈的可能,可以根據醫生建議採取保守治療,在這期間要儘量減少哭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壓的情況發生。


②手術治療。1歲以後,自愈的可能性基本消失,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


③如果疝氣發生嵌頓,或出現絞窄性疝氣的症狀,一定要配合醫生立即手術,不要盲目排斥手術。


很多家長擔心麻醉會對孩子造成影響,但腹股溝疝手術用時很短,通常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結束。


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研究成果已證實:無論全麻還是局麻,短時間內對孩子不會有太大影響。


所以,別盲目排斥治療,遵醫囑才是對孩子負責!

參考文章

https://www.webmd.com/digestive-disorders/qa/whats-the-treatment-for-inguinal-hernia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nguinal-hernia/symptoms-causes/syc-20351547 《湖南醫聊》

《寶寶臍疝,要壓著嗎?——兒科醫生孔令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