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過後,土耳其這個春天寒意陣陣

光明網 發佈 2024-04-28T14:46:53.371569+00:00

【記者連線】光明日報記者 經凱自2月6日凌晨突發大地震以來,安納托利亞大地一直在顫抖,土耳其東南部迄今仍處於劇烈地殼運動之中,大小餘震已達11020次之多,局部板塊構造受擠壓產生近3米的相對位移,硬生生撕扯出超過150公里的地質斷層,地表更是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記者連線】

光明日報記者 經凱

自2月6日凌晨突發大地震以來,安納托利亞大地一直在顫抖,土耳其東南部迄今仍處於劇烈地殼運動之中,大小餘震已達11020次之多,局部板塊構造受擠壓產生近3米的相對位移,硬生生撕扯出超過150公里的地質斷層,地表更是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連日來,持續不斷的地震波在卡赫拉曼馬拉什、加濟安泰普、阿達納等11個土耳其東南省份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給土政府帶來極為沉重的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壓力。據悉,僅需要清理的廢墟瓦礫就多達2.1億噸,令本已脆弱不堪的當地經濟雪上加霜,堪稱該國近年來最大的突發災害性事件。

現在,儘管雪虐風饕不再,三月陽春腳步已近,但人們依然能從滿目瘡痍中感受到陣陣寒意。

2月18日,在土耳其南部阿德亞曼省阿德亞曼市,工作人員走過一處建築物廢墟。新華社發

被嚴重拖累的國計民生

史無前例的蜂窩群震令土東南部幾乎淪為一片廢墟,已造成4.5萬餘人死亡,11萬人受傷,17.3萬棟建築損毀,超過125萬人流離失所,直接受災人口近1350萬。摩根大通評估,此次地震造成至少25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未來災後重建成本高達450億美元,至少將擠占土GDP5.5%的份額,在未來3至5年內都有可能成為掣肘土經濟健康運行的沉重枷鎖。土經濟界的預測更為悲觀。土耳其企業和商業聯合會推算,本次地震的總體損失或將超過840億美元,甚至有使土經濟「脫軌」的風險。負重而行恐怕在相當長時間內是土經濟生活的主旋律,千千萬萬家庭將面臨一段節衣縮食的艱辛歲月。

地震使得熬過新冠疫情、初顯回暖的土經濟慘遭「倒春嚴寒」,各項經濟指數一夜間披霜瀝雪。里拉匯率遭受重挫,一度跌至1美元兌18.85里拉的歷史低點。為穩定匯率,土央行在震後兩周內就已動用70億美元外匯儲備,但仍未能完全遏止走低態勢。股市再度「破防」,僅2月7日就兩次觸發熔斷機制,作為基準的伊斯坦堡100指數3天內跌幅高達16%,市值蒸發350億美元,伊斯坦堡證券交易所被迫關閉一周之久。債市競相拋售,10年期國債收益率暴漲逾22%,創歷史最大漲幅,悲觀情緒可見一斑。「股債匯三殺」險局已對「埃爾多安經濟學」構成嚴峻現實挑戰,預示當地金融市場又將步入一個驚心動魄的震盪期,其與自然災害「共震」明顯。

土經濟頗為依賴的農業和製造業也不容樂觀。發生地震的東南各省長期被視為伊斯坦堡等大城市農業供應走廊,約占全國農業產量的15%和工業產值的9%,東南部重要口岸伊斯肯德倫港和傑伊漢港日常作業受到嚴重衝擊。預期年內土將面臨一定程度的糧食短缺及出口萎縮,並影響到民眾生活。已經爆發的經濟陣痛存在向社會層面進一步發酵的風險。

地質專家評估,本次地震仍處於進行時,餘震災害將至少持續兩三個月,而地殼板塊的能量則需要一年才能完全釋放,本就「老少邊窮」占盡的東南各省年內都將處在地震餘波困擾之中,成為名副其實拖拽全國經濟發展的「沉底之錨」。餘震綿延在一定程度上會遲滯災區重建進程,影響當地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土政府不得不將相當部分戰略資源轉入災區重建,國家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將受到明顯抑制。「除廢建新」遠非一蹴而就,其路漫長而曲折。

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國家經濟

眾所周知,土耳其經濟存在結構性矛盾,長期背負「三高」(高通脹、高失業率、高外債)重壓,最新公布的通貨膨脹率依舊高達58%,經濟整體上仍處過熱狀態。由於持續的貿易赤字、通脹高企、里拉貶值以及資本市場對外高度依賴,土經濟脆弱性十分突出,「舉新債償舊債」的資金運行模式無異於飲鴆止渴,國內外局勢和突發事件的影響極易被指數級放大。

近年來,土經濟增長主要依賴私人消費和政府採購拉動,二者在土GDP占比超過70%,巨大的金融儲蓄缺口令固有的財政赤字和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始終難有根本緩解。貨幣匯率牽涉民生福祉,能否穩定一度是土國內各政治勢力博弈的焦點。為此,執政黨不惜動用不多的外匯儲備進行干預,力求在選舉前維持匯率穩定。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地震令之前的種種努力近乎付之東流。

鑑於外匯儲備早已捉襟見肘,政府拋售美元穩定匯率難以為繼,加之資本帳戶高度開放,里拉貶值「跌跌不休」恐難避免。而匯率不穩又將加劇市場觀望情緒,進一步壓低外資進入意願,土國內融資市場恐將面臨蕭條,供需鏈條存在斷裂風險。在債務陷阱與災情重負的雙重擠壓下,土經濟風險態勢或將由隱而未發轉向多點並發。

受災害衝擊,當前土國內消費指數急轉直下,政府財政壓力驟增,製造業與出口能力遭受重創,經濟失衡與雙赤字困境日益凸顯。國際財經業界預計,土政府財政赤字在2023年底將達到GDP總量的5.4%,較震前至少翻一番,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赤字將擴大到GDP的3%左右,將明顯削弱土政府應對全球經濟波動、調控國內發展穩定的底氣。

本次強震對本就落後的土東南部地區不啻一場滅頂之災。年內,受災各省經濟大概率將出現衰退跡象。尤其是哈塔伊省天然氣管道爆炸起火,最重要的油氣運輸港傑伊漢停擺,更令土政府傾力打造的國際油氣運輸樞紐概念前景蒙塵。土東南經濟重鎮加齊安泰普素有「中東和歐盟門戶」美譽,震後面目全非,地區經濟發展龍頭的風光不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恢復舊貌。土國內東南與西北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將進一步加劇。

震災與大選的疊加效應

此次強震給本就亂象叢生的土國內政治生態帶來巨大衝擊,埃爾多安總統面臨執政20年來最嚴峻挑戰。

年中,土耳其迎來新一屆總統和議會選舉,正發黨領導的「人民聯盟」與六大反對黨組成的「民族聯盟」已展開全方位激烈角逐。隨著選期臨近,各黨派之間的政治博弈日趨白熱化,整個社會都處於高度敏感中,任何群體性問題都會成為選情突變的導火索。

當前,抗震救災是土國內最大的政治,也是選前最重要的民意試金石,各黨派賑災表現與票倉得失息息相關。受災的東南各省一貫是土國內民族、社會矛盾最尖銳地區,地震導致當地民生急劇惡化,群情悲憤激烈。地震災害與選期日近的疊加效應使諸多社會問題被凸顯放大,諸如房屋建築質量、自然災害預警、巨額地震稅等敏感話題浮現,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與熱議,極大增加了全國範圍內政治博弈的不確定性。六大在野黨藉機號角齊發,猛烈抨擊執政黨。接踵而至的危機公關全面考驗正發黨的執政智慧。

震後第三天,埃爾多安總統即赴震中地區視察救援工作,含淚慰問當地受災民眾,並動用總統專機轉運災區嬰兒。隨後又發布災後重建總統令,承諾將在一年內重建全部倒塌受損住房,並對災後重建工作實施嚴肅問責。針對民眾熱議的建築質量問題,土政府在受災各省火速成立地震犯罪調查局,就地震中暴露出的大面積建築倒塌事件開展系統性的立案調查。司法部長博茲達日前宣布,土檢方和警方已逮捕184名涉案嫌疑人,另有超過600人正在被調查,將揪出豆腐渣工程的罪魁禍首。

眼下,土國內還關注「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災區醫療保障本就相對薄弱,地方防疫在震後更是千瘡百孔,大規模傳染性疫情暴發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日前歐洲疾控中心已發布相關警告。災區急劇惡化的醫療衛生環境、四面八方的國際人員往來,還可能使尚未走遠的新冠疫情捲土重來,剛剛獲得喘息的土公共衛生體系或將迎來新的挑戰。

(光明日報安卡拉3月2日電)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03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