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染髮和網暴成為逼死二次元最後的稻草

情報姬 發佈 2024-04-28T15:31:23.931235+00:00

假設,我們看過的動漫、玩過的遊戲都是獨立存在的世界,那些擁有紅、黃、綠、藍、紫、粉等發色的人物不論以何種辦法改變了自己的發色,首先都是不帶有敵意的。

「粉色是一個被誤解的顏色。


它應該是生命的顏色,比如肺部和內臟,


而不應該只是糖果、玩具以及刻板印象中的很女性的東西。」


——Jenny Brown


為什麼有的人會染髮?

假設,我們看過的動漫、玩過的遊戲都是獨立存在的世界,那些擁有紅、黃、綠、藍、紫、粉等發色的人物不論以何種辦法改變了自己的發色,首先都是不帶有敵意的。


比如你要問《電鋸人》裡的瑪奇瑪,她擁有粉色頭髮是因為對待敵人從不手軟嗎?


不,她只是覺得這樣好看而已。



而在現實中,「雞蛋姬」卻因為「好看」而告別了這個世界。


在此之前,她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敗了大部分那些曾對她進行過污言穢語的人;有些人刪了自己的惡意言論並進行了道歉,「雞蛋姬」原諒了他們。


在此之前,她找過了律師、收集了大量的證據、接受了一些採訪、進行了多次心理諮詢、因抑鬱住院。


在此之前,她拿著還未拆開的碩士錄取通知書前去看望住院的爺爺,她希望這個「好消息」能讓爺爺開心一下。


在此之前,網絡是她的一個「情緒排解口」,從她小學五年級開始就是。


在此之前,「雞蛋姬」將頭髮染成粉色,只是因為這樣好看......



「頭髮」在任何一個次元都只是「頭髮」

作為一種個性化的審美選擇,染髮的歷史已有百年之久。


無論是在遊戲、動漫、文化還是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發色。


這些五顏六色的頭髮對於創作者而言,不僅能夠解決角色混淆的問題,還能夠區分角色的性格。


如果去掉這些角色的頭髮,你還能認得出誰是誰嗎?



《刀劍神域》、《加速世界》的作者川原礫曾在推特對動漫、漫畫或遊戲中角色的頭髮顏色是否真實存在提出過討論;作為一個輕小說作者,看到動畫中五顏六色的頭髮後,他不確定那些擁有鮮艷發色的角色到底是天然的還是後天染成的。


網友們的回覆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各種發色只是為了辨認角色,劇中實際發色是黑色、茶色或金色為主;另一派則認為在虛構的作品中有那些發色不奇怪,劇中人物也對此習以為常。


一名推友以《鬼滅之刃》中的蜜璃舉例。蜜璃連續八個月吃了170個櫻花餅從而讓自己原先黑色的頭髮轉變為粉色;天生帶有草綠色發梢的她,在相親時因為這「詭異」的發色而受到對方的無情侮辱並被拒絕。



之後,蜜璃將她頭髮染黑,用裝作一副虛弱的樣子讓相親成功了。


終於有人願意娶蜜璃了,但她卻發現:以謊言換來的幸福並非是她所追求的,儘管她吃得多、身體強壯、頭髮顏色很奇特,但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此,蜜璃的最後一次相親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粉色頭髮的角色雖然在第一眼都會給人可愛浪漫的幻想,但稍加理解就能發現這些角色其實並非只有表面的可愛、浪漫。


《火影忍者》中擁有粉色頭髮的春野櫻,性格中充滿韌性,既剛毅又柔和,勇敢堅強。



由於寬額頭原因,春野櫻曾經受到霸凌,自卑的她常用長長的劉海蓋住額頭,井野送她一條緞帶為小櫻帶來鼓勵與自信心,在井野的幫助下她漸漸地走出了困境。


之後,由於她們兩人都喜歡佐助而成為了情敵,這讓小櫻的角色評價開始下降。但實際上,小櫻和井野的關係並沒有就此破裂,她們一直在關注彼此的成長,中忍考試期間的對決更是讓她們的關係更為複雜。



在中忍考試對決里,兩人使出渾身解數試圖打敗對方,她們在精疲力盡中用最後一拳打倒彼此導致平局。


互相戰鬥才能讓彼此更好,這既是《火影忍者》的邏輯,也是現實中許多關係的另一面:當兩人互相理解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只有互相「戰鬥」一番才能說出一些真心話。



發現了嗎?其實隨著對一個角色的深入了解就能發現,頭髮的顏色是什麼其實不那麼重要,她們只是在做自己而已


而這一點,在現實中尤為艱難,那怕是明星。


美國新生代創作型歌手比莉·艾利什 (Billie Eilish) 17歲就成名,與傳統流行歌手相比有著截然不同的曲風還有穿搭風格;比莉的歌曲仿佛是Z世代的精靈,她的穿搭又是超寬大尺碼的衣服:寬鬆的男裝上衣、舒適肥大的褲子、休閒球鞋。


她的發色在銀色、藍色、黑色,金色間穿梭,2019年夏天,她更是染成黑綠相間的頭髮。



比莉經常透過社交媒體與粉絲互動。染完黑綠髮後她在開直播時提到一些網友對她的螢光綠髮色頗有微詞,這讓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爆粗口:「別再開我玩笑了好嗎?」「我才不會換新的發色,閉上你們的臭嘴!」她的粉絲們也紛紛留言支持,認為螢光綠是比莉重要的特色元素之一。


然而,一直以怪誕形象示人的比莉,卻在2021年6月《Vogue》時尚雜誌的封面上以一頭波浪金髮亮相。她穿著束身衣,首次露出大腿上的紋身,一改往日形象。


這頭金髮和性感的穿搭讓許多人聯想到性感偶像瑪麗蓮·夢露,這讓她再次失去大票粉絲 。



為拍攝封面以及新歌宣發,比莉身穿玫瑰粉束身衣,搭配緊身馬甲,展現出她個人的魅力。在雜誌內頁上,她展示了不同款式和顏色的內衣以及吊帶絲襪。她坦言自己以前從未嘗試過這種打扮,但感覺這樣的穿著讓她自覺更像一個女人。


為了呼應自己新曲所傳達的理念,比莉表示她親自構思了服裝和拍攝風格。她故意選擇了性感的服裝,旨在展示人們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同時認為成熟的形象能夠引起更多人對這些話題的關注。


儘管她十分喜歡自己的新形象,但她預料到會有人批評她的穿著。然而,比莉堅持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要感覺良好,人們有權選擇穿寬鬆的衣服或接受整容手術,無需在意外界的批評。



對於喜歡亞文化和躁動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比莉的流行是對「怪小孩」的一種認可,這種突然轉變的風格讓「怪小孩」粉絲們覺得比莉背叛了他們;與其說她穿上性感衣物是放棄堅持自我的表現,不如說是放棄了堅持那些「乖小孩」們想像中的「比莉」。


總是「被」看,總是「被」罵



2020年,一部名為《殺馬特我愛你》的紀錄片中,導演李一凡的鏡頭摒棄了故事情節和視覺衝擊的畫面,他聚焦於曾經是殺馬特的人們卻發現這些人的故事如出一轍。他們在12到15歲時進入工廠,沒日沒夜地加班,被陌生人騙錢、被老闆毆打欠薪、被機器損傷身體,努力生活卻處處碰壁,小心翼翼地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潛行著。


在那些極度孤獨、疲憊、貧乏的日子裡,他們頂著被主流觀念攻擊的困擾從殺馬特的外形中找到安慰與希望。而在短視頻的年代裡,殺馬特再次成為審丑對象,並用這種審丑來討一點生活。



這不僅僅是一部向殺馬特文化致敬的紀錄片,它喚醒了社會中的一部分人,讓他們看到主流觀念長期以來的冷漠與壓制。


殺馬特用最樸素的表達打破了許多人的迷惑:「有時候,感覺這頭髮給了你一種勇氣。在別人眼裡,這是一個壞孩子,而壞孩子不會被欺負。有時候我也想成為一個壞孩子。」


「通過穿著打扮來宣洩情感,讓自己變得吸引人。這樣別人就會想和你交朋友,感覺你很獨特。即使別人罵你幾句,也會有人跟你說話,只要有人願意跟你說話,就無所謂了。」



在今天,即使擁有很高的工資,面對高昂的房價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窮人,不論是城市白領還是工人,其實都已經成為同處一室的「室友」了。


大家都有不太充足的休息時間、大家都在想著如何能用電動車而不被交警攔下、大家在想著關於社保的事情,斷繳怎麼辦、不交社保會怎麼樣、怎麼看病能便宜等等......


更不用提交友、交流、出去遊玩了,光是北京住在5、6環以外就能默認你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人了,不論是「白領精英」還是「工廠藍領」都很難改變目前所處的環境。



而學習,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路了。回到「雞蛋姬」的事件上,她的初衷只是為了慶祝學業上的又一次突破。她年幼時沒了母親,父親經常在外忙的,主要就是爺爺在照顧她。


打從她記事起,爺爺就天天圍著她轉。接送她上下學、買菜、做菜、洗衣服都是她爺爺一人,她的爺爺替代了「母親」的角色。這也是為何,在「雞蛋姬」的一篇小紅書動態中說到是爺爺給予她情感上的支持。


當她在幼兒園時期偷偷學畫畫獲得第一名,從而讓父親同意她學習美術的願望;中考與理想學校失之交臂後又被新學校的音樂老師發現天賦開始被培養;在努力後,她考上了浙江師範大學再以複試免推的成績保研到了上海雙一流華東師範大學。


在這戲劇般的學業生涯中,她沒有忘記她的爺爺,因為是她的爺爺不斷在影響著她,成為她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個人,讓爺爺看到她考研成功,是她的動力。



「雞蛋姬」最終已經做到了一切,不論是學業上的突破,還是家庭關係上的維繫,包括她用正當的方式對抗了那些「網絡流氓」,但她還是去世了。


她已經是一個完成「任務」的人了,她沒想到帶著粉色的頭髮去給爺爺看錄取通知書會招來網絡上無端的指摘,她說服過自己別人不重要,但她還是去世了。


她在抑鬱住院後積極進行心理諮詢和服藥,跟「病友」互相扶持來獲得療愈,但她還是去世了。


在綿延千年的傳統文化中,她完成了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但她還是去世了,為什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