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糖,這是藝術品!青島小伙創作「國風糖畫」走紅,網友:把糖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

半島都市報 發佈 2024-04-28T17:02:38.771497+00:00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亞梅沒想到作為童年回憶的簡簡單單的糖畫,有一天能被創新融入國風國色的元素,將非遺糖畫製作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品」。在青島有一個小伙兒,用糖做出了翡翠質感的富貴竹,網友評論「把糖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他發布了一個做糖畫過程的視頻就獲得了8.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亞梅

沒想到作為童年回憶的簡簡單單的糖畫,有一天能被創新融入國風國色的元素,將非遺糖畫製作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品」。在青島有一個小伙兒,用糖做出了翡翠質感的富貴竹,網友評論「把糖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他發布了一個做糖畫過程的視頻就獲得了8.7萬的點讚和無數的誇獎。3月1日,記者採訪到了把糖畫做成了「國風潮」的小伙崔久祥。

崔久祥糖藝師與糖藝作品

一個留言帶火了這個糖藝師

32歲的崔久祥是一名糖畫創意師,至今已經專職從事糖畫製作六七年了。他也曾在抖音、快手發過國風的糖藝,但視頻一直不溫不火,沒想到近日一件事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在一個畫糖畫的老爺爺視頻里評論「我也是做糖的」並配了一張自己做的糖藝作品,因為他用糖做的富貴竹有翡翠質感,遭到了許多網友的質疑,他為了證明就拍了一段自己做糖藝的過程,獲得了8.7萬的點讚和網友的誇獎。網友「mmm」評論:「你的這個真的就是糖畫那樣的糖,中國傳統的製糖技藝,好棒好棒啊,而且還是國畫國風意境的,太好看了!」網友「summer」評論:「你的翡翠糖畫很有國色國風的特點,希望你能夠一直帶著發揚傳統技藝的精神堅持走下去!」網友們最多的評論「這不是糖,這是藝術品」。

先將糖醇用火加熱到158℃至165℃之間,加入食用色素將糖調成綠色,待到糖體變成軟軟的狀態時,崔久祥用手一拉再一折,一個細細的螳螂腿就做成了,崔久祥說:「糖畫與翻糖一個很大的區別是糖畫的糖體在塑性時要在4秒內完成且糖體的溫度有160℃左右,而翻糖可以反覆塑性,可以理解成和麵塑一樣的多次揉制。」他又如法炮製,做出了螳螂的身體與頭部,隨後用打火機將已做好的螳螂腿、頭、身體加熱再粘連在一起,一個栩栩如生的螳螂就做好了,糖在他手裡變得極其聽話。

奔走多地,「國風糖藝」一直是他的追求

崔久祥是2021年從上海來到青島繼續從事糖畫製作,多年的思鄉之情加之他的母親想讓他離家近一些,所以他辭掉了在上海悅榕莊糖藝師的工作,轉而來到了青島的酒店工作室繼續從事糖藝師的工作。

說起糖畫手藝的由來,崔久祥告訴記者,是在烹飪學校跟老師學習到的。七八年前,崔久祥從烹飪學校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被老師推薦到廣州一個中專學校教學生製作麵塑、雕刻、翻糖,剛開始在學校教授學生們技藝時很開心,教課一年後,他發現自己無法繼續提升食品藝術水平,於是選擇辭職到上海闖蕩。

崔久祥在糖藝創作進步、學習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他說:「剛到上海時,我的壓力很大,應聘時被要求一天時間內要做麵塑、糖藝、雕刻的三個作品,做的作品通過了,但是還有三個月試用期,這段時間壓力也挺大。之前在學校一直在被肯定的環境裡創作,無法看到作品的不足,上海的創意總監總是提出作品的不足,這段時間差點沒堅持下去,想著不做食品藝術的工作了。」

國風國色一直是崔久祥喜愛的藝術風格,他從小就喜歡工筆畫,平時看到一些喜愛的國畫作品會存在手機里。六七年前,他在上海做糖畫創意師時就開始嘗試把國風融入到糖畫中,從糖畫的外形、意境、神韻,都體現出國風。畫中水墨色彩的暈染用糖展現出不是一件易事,多種色彩的交融,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融合得恰到好處。除此之外,糖畫也要體現出國畫中飄逸的神韻,崔久祥為了在外形上把糖畫做得飄逸、輕盈,在糖畫的各組成部分的構架上苦下功夫,慢慢摸索糖畫的承重能力,有時做好的糖畫會因為承重能力不足而倒塌。

「剛開始做這種國風特色的糖畫吃了不少苦,做一件有創意的糖畫需要六小時至八小時,經常摘下手套,發現手上好幾個水泡。那時製作不熟練,有時不小心會把快做好的糖畫弄碎了,這過程其實挺消耗自己的精力,有想過放棄,但憑藉著熱愛一直堅持下來了。」

不斷嘗試,將糖藝做出琉璃質感

讓崔久祥印象最深的一個作品是翡翠鴛鴦,他說:「我看過很多糖藝用玫瑰、天鵝來表達愛情,我認為這是西式的表達方式,還沒有糖畫作品用中國傳統文化表達愛情。於是就構思了代表忠貞不渝,永恆愛情的《翡翠鴛鴦》,在構成元素時選擇了『願作鴛鴦不羨仙』和純潔無暇的『冰種雕刻玉竹翡翠』,成品具有強烈的國風元素,作品體現出了獨屬於國人的浪漫情愫,含蓄且有張力。」

崔久祥為了製作出滿意的作品,做了4次「實驗」。他想要的糖畫既要體現糖體透明光澤又要有絢麗的色彩衝擊,因此他對糖體表面噴色,以及將色素加入糖體拉扯使之融入產生光澤,或將色素熬製時加入,然而這4次的作品都沒能讓他滿意,他認為做出的糖畫色彩雜亂且無質感,沒達到自己的要求。

多次思索,就在要放棄時,崔久祥突然靈光一現想到中國的琉璃製品,琉璃的藝術品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恰如分其表現。於是他將做好的糖畫上覆蓋一層透明糖體,做出的糖畫整體通透,像琉璃製品一樣,既有絢麗的色彩又有通透的質感。將已做好的糖畫上覆蓋上一層透明的糖體,展現出如琉璃般的質感,這是崔久祥首創的糖畫製作方式。

希望做個人作品展呈現「非遺」之美

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人們喜愛的工藝食品,平面的糖畫常見於公園、廟會,像崔久祥這樣創新加入國風元素的糖藝少之又少,即使有一些優秀的糖藝師也漸漸「離場」。

「糖藝太小眾,糖比較容易融化,沒有收藏價值,被稱為瞬間的藝術。有許多做糖藝的人慢慢的離開了這個行業,我做的作品一直都是自己欣賞,有種孤芳自賞的感覺,很多時候都在質疑自己,是否值得花這麼多時間去完成一件極難保存的糖藝作品。因為這次突然火了,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國潮之美,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崔久祥說到。

同時,崔久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實現個人作品展覽,讓更多人可以近距離觀賞具有中國元素的糖藝雕塑,更加直觀、沉浸了解「非遺」散發的獨特魅力,崔久祥說:「對未來的期許則是要繼續堅持本心,做好糖藝。希望做到心之所向,無問西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