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是怎樣加強中央集權的?

縱橫三千年 發佈 2024-04-28T18:15:45.928098+00:00

自安史之亂以後的二百多年中,中原大地經歷了從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政權更替頻繁,原先隋唐大一統帝國的格局被完全的摧毀,全國各地陷於一片混亂。

自安史之亂以後的二百多年中,中原大地經歷了從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政權更替頻繁,原先隋唐大一統帝國的格局被完全的摧毀,全國各地陷於一片混亂。

直至趙匡胤建宋,任用良臣,先南後北而初步完成統一大業。在穩定國勢之後,北宋王朝吸取五代教訓,認為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體系來應對五代時政權更替頻繁的現實問題。

因趙匡胤本人即是通過「以下克上」建立政權,故其對於手下將領與地方官員是非常的不放心的。故其在位期間,不遺餘力的強化中央集權,本心也即是希望宋代不要如前代一般二世、三世而亡。

而中央集權的趨勢,自五代的後周之時,便已經開始有回歸的跡象,趙匡胤建宋後,為防止再有人效仿其「黃袍加身」的經歷,便必須致力於強化中央集權來鞏固統治。國勢穩定之後,趙匡胤便採納了趙普的建議,將前代下放的權力統一收歸中央。

為嚴防他人危害專制主義統治,制定了相當嚴密的措施,以應對各類可能發生的問題。並且在趙匡胤的設計下,開啟了兩宋三百餘年的政治旋律,即強化中央集權,弱化地方勢力,權歸中央,重文輕武。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集中軍權,強幹弱枝

唐末五代的王朝更替,顯示出一個明確的信息,「掌握軍隊便有能力執掌政權」。因此,北宋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設法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兵權。

北宋成立初期,太祖趙匡胤與宰相趙普等開始針對收回兵權一事,展開了計劃。

同時趙匡胤因自己憑藉「點檢為天子」的讖語而登上帝位,故其對於殿前點檢一職心有餘悸便將其取消,新設馬、步、殿前三個都指揮使來管理禁軍日常事宜。

並安排資歷、名望不高的人物擔任次級軍官,且不時對各將領進行輪換調防,其主要設計是為達成 「兵將分離,互不相識」,藉以防範將領專兵,以及士兵光知軍令而不聽朝命的情況。

同時,規定「更戍法」,即安排禁軍駐守各地,而時常對駐地進行輪換,而統兵將領則長駐一地,不隨士兵行動,表面看是為了照顧將領,可實質上確是為了防止將領專兵。

宋朝兵制分為禁兵、廂兵等。禁兵是一支由北宋政府直接領導的軍隊,是維持宋政權最要緊力量,同時也是皇帝的親兵,主要任務是保衛汴京,安定地方。為了加強禁兵力量,宋朝政府特別從軍民中選拔強 壯的充當。禁兵的訓練較嚴,同時也是待遇最優的,占全國軍隊的比例也最大。

而廂兵則是各地諸州鎮兵,日常並無太多訓練,戰鬥力不強。此外,還有從邊疆上收服的部落兵,實際上也是邊塞的鄉兵,長期駐守邊塞要地。

通過以上對軍隊制度的調整,宋初順利達成「內重外輕,內外相制」的最終目的,對於減少地方不穩定因素,強化中央控制,有重大的意義。

2.集中政權,弱化職權

(1)中央

北宋建立初期,便致力於將中央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首先的做法便是改革前代的三省六部,而為新設的「二府三司」,並同時給主要官員皆設副職,進一步分化官員手中的權力。

「二府三司」即宰相、樞密院與三司。樞密院、三司使的權柄是和宰相不相上下的。

通過設計「二府三司」這套各官員互相牽制的模式,而有效避免了官員專權,以下克上的情況出現。

同時,北宋為了強化對官員的監控,提升了諫議大夫等官員的地位,並且真宗時期又增設諫院,使得其權勢與宰相併立。並可以隨時向皇帝舉報在朝官員的行為,並且不需要證據。即使所奏信息為虛亦無懲罰措施。

(2)地方

為了根治唐五代以來地方勢力做大的歷史問題,北宋煞費苦心的設計了地方官員輪崗制度。要求所有地方官任期為三年,三年一到便需換崗。同時為地方知州設置「通判」。

通判名義上是知州郡的副手,並且擁有極大的實權,知州郡的命令需要通判的副署方能有效。同時,通判有權向皇帝打小報告,使得知州和通判天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而皇帝坐享其成,從而避免危害中央集權的統治。

通過宋太祖君臣一番細緻的謀劃,中央的相權進一步受到削弱,權責更加細化,擁有宰相之號的人員卻愈發增多。同時宋代採用「職」、「官」分離的模式,使得群臣對於自身官位的實際職能難以明確,從而達成削減各級官僚權力的目的。在北宋的官場中有這幾類稱謂:「官」、「職」和「差遣」

「官」和「職」都是虛名,「官」用來定等級、定俸祿,「職」是給有文學才華的高級官僚的稱呼。只有「差遣」才掌握實際權力,負實際責任。

通過這類「官、職分立」、「名、實不一」的策略,北宋的官僚必須要根據皇帝的安排來決定做什麼職務。而各地州縣的守令也往往由皇帝來指派人員前往。如此這般的設計,使得官員無力也無法在各地長久任職,從而避免可能興起的地方勢力,由此穩固北宋政府的中央集權統治。

3.集中財權,利歸中央

從唐玄宗天寶以來,藩鎮割據局面形成,各地租稅皆被藩鎮剋扣,使得中央的財源大大流失,而這一情況在五代時期更為加劇。

因此,宋初在強化中央集權的目的下,規定各路州縣徵收來的租賦,除去各州日常經費外全部輸送汴京,由中央接收後統一調撥地方。

同時為了保證各路財賦順利到京,亦專置「轉運使」來管理押運財賦。從唐天寶年間以來,藩鎮屯兵自養,擅自使用地方財賦以壯大自己力量的現實難題,自此以後便被根除,地方不在主掌財權,而在面對中央之時更加的無力。

同時,為了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力,宋初統一鑄造「宋通元寶」,將各地藩鎮私自鑄造的小錢盡數廢棄。

4.改進科舉,收才國有

科舉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為皇帝,從各個階層更好的選拔人才,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也正是因為如此,「黃袍加身」奪權篡位的趙匡胤,在重文輕武的作用下,更加看重科舉對國家穩定的意義,他曾在殿試時說過:「以前登科的多是名家勢族,對於寒門子弟並不公平。

現在由皇帝親自殿試各位,是否能登科全靠自己能力,由此來改變以往的弊政。」

不僅如此,為了將人才納為己有,宋朝皇帝,將所有應試舉人全都號稱為「天子門生」,以此將國家的英才、國家用人權收歸己有。

對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評價:

《宋史》的編篡者脫脫,曾對趙匡胤作過這樣的評價:「五代慌亂,宋太祖興自軍旅而位登九五。建隆以來,有效剝奪藩鎮兵權。在位雖只有十七年,卻為後世定下了三百年的基業。」

站在封建學者的角度上,對趙匡胤結束五代亂局,強化中央集權進行歌頌,是非常正常的。

可是直至現在,仍然有不少人過高地估計了趙匡胤的統治政策,說他的種種措施,起了撥亂反正、長治久安的作用,認為他的功績歷來為我國史家所公認,頌揚之聲,史不絕書,甚至可與漢唐並列;至於後來的積貧積弱、內外交困,是他的後繼者思想僵化、因循苟且的結果,並不是宋太祖的問題。

對於這類看法,是有討論的空間的。明人陳邦瞻在其的《宋史紀事本末》中對宋代的情況如此評價:「宋太祖君臣改變五代的狀況,控制住武將兵權,成就了征伐自天子出的盛況。是值得歌頌的,是英明之主。但太祖在征戰之時,不會為了集權而猜忌將領,這是後世子孫沒有領悟到的。南渡之後,奸臣一方面對敵求和,一方面操刀向內,這怎會是太祖和趙普的設計?是後代子孫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而造就的矯枉過正,將全國的力量都集中在京師,使得地方不斷削弱,造就了中央強而地方弱的格局。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世的格局也確實是太祖留下的」。

趙匡胤確實為宋代的繁榮奠定了基業,但同時也要看到北宋初年強化中央集權而帶來的隱患。也可以說,趙匡胤一手為後代的「積弱」種下了惡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