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模型API接口1折開放,全球AI格局巨變進行時 | 焦點分析

36氪 發佈 2024-04-28T18:44:09.798758+00:00

文|沈筱編輯|王與桐就在外界傳言馬斯克正籌劃成立新的研究實驗室,以開發ChatGPT替代品的當口,北京時間3月2日,OpenAI在官方博客宣布開放ChatGPT和Whisper的模型 API。

文|沈筱

編輯|王與桐

就在外界傳言馬斯克正籌劃成立新的研究實驗室,以開發ChatGPT替代品的當口,北京時間3月2日,OpenAI在官方博客宣布開放ChatGPT和Whisper的模型 API。

馬斯克入局、OpenAI開放,兩件事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本質上,都是矽谷乃至全球科技力量在搶奪AI戰場。

從OpenAI的角度,一邊是競爭對手的追趕,一邊是2023年賺取2億美元營收目標的壓力。儘管不少人對OpenAI此舉表示「太快」、「太激進」,但選擇在此時開放ChatGPT API或許是OpenAI預謀已久之事。

從模型層面來講,開放API是模型經疊代優化,實現成本大幅下降後走向商業化的自然結果。從戰略層面來講,OpenAI為了延續前期形成的先發優勢,通過開放API迅速搭建生態不失為一步好棋。

這一步棋落子後,給全球不同行業帶來的影響卻大相逕庭。

對開發者來說,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集成OpenAI的先進技術,開發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無疑是喜。但對那些可能被OpenAI打了個措手不及的競爭對手來說,恐怕是喜憂參半。受到影響的,也不僅僅是遠在矽谷的公司和創業者。

本文將試圖為讀者解讀以下問題:為什麼開放ChatGPT和Whisper API是OpenAI早有預謀的計劃?OpenAI開放API可能會對行業、競爭對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01 性能更好,價格卻只有十分之一

Open AI開放的接口API,究竟是指什麼?

支撐ChatGPT和Whisper API調用的分別是gpt-3.5-turbo模型和Whisper large-v2語音轉文本模型。儘管OpenAI此次同時開放了兩個API,但毋庸置疑,前段時間成為全球爆款的ChatGPT 的API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據OpenAI介紹,gpt-3.5-turbo是目前最強大的GPT-3.5模型,將優化後的聊天成本降到了此前GPT-3.5模型的十分之一。目前的ChatGPT API定價為每1000個tokens 0.002美元,約750個單詞。用戶需要按照輸入和輸出的tokens總數來付費。

同時,OpenAI提供了專用實例選項,面向需要通過API運行大量數據,以及希望控制特定型號版本和系統性能的開發人員提供。這部分用戶將按時間段支付,以分擔預留計算基礎設施的費用。

成本優勢或許對於商業價值來說更加重要,但OpenAI或許並不滿足於此。綜合多方信息來看,gpt-3.5-turbo的響應速度也有了顯著提升。2月9日,OpenAI面向ChatGPT Plus 計劃用戶提供了「Turbo(alpha)」模型,這也是Turbo模型與用戶的首次見面。有用戶在進行對比測試後發現,ChatGPT Turbo 比 ChatGPT Plus的響應速度平均快1.44倍

在模型API開放之外,OpenAI還創建了新的端點來和ChatGPT模型交互,即採用新的結構化的聊天標記語言(ChatML)。據介紹,標準的ChatGPT採用的是非結構化文本,需要使用一系列標記表示的原始文本。而ChatML將文本和元數據作為消息序列提供給ChatGPT API。開發人員可以在輸入提示詞時直接告訴ChatGPT「你是由OpenAI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回答需要儘可能簡潔」,以更好地過濾生成內容。同時,通過一些結構化的語言輸入,模型可以分辨哪些指令來自開發人員、用戶或AI本身。」

截圖來自github.com

從OpenAI現任董事長Greg Brockman在接受Kyle Wiggers訪談時的對話內容可以看出,ChatML的採用或許是OpenAI針對此前肯亞血汗標註工廠事件的回應——尋求改善交互方式,緩解數據標註的壓力。

儘管Whisper沒有ChatGPT那麼明星,OpenAI也誠意十足。Whisper作為OpenAI 早在2022年9月就公布的開源語音轉文本模型,可以實現多種語言的轉錄,並將這些語言翻譯為英文,同時支持m4a、mp3、mp4、mpeg、mpga、wav、webm多種文件格式。

據悉,與谷歌、亞馬遜等推出的現有語音識別系統相比,Whisper的優勢主要在於對獨特口音、背景噪聲和技術術語的識別能力。這是由於OpenAI在模型訓練過程中使用了從網絡收集的 680,000 小時多語言和「多任務」數據。

優化後的Whisper large-v2 模型能夠實現更快的服務響應,同時開發人員對API的調用也更加便利。目前,Whisper API 的定價為每分鐘0.006 美元

02 數月內多次疊代,OpenAI野心藏不住

事實上,本次「跳樓大降價」和產品疊代優化,已經並不是OpenAI的第一次行動了。

「極致優化」,在過去幾個月頻繁發生:

早在2月初推出ChatGPT Plus計劃時,OpenAI就聲稱將在此後推出ChatGPT API。緊接著,在2月9日,OpenAI面向ChatGPT Plus 計劃用戶提供了「Turbo(alpha)」模型的選項,並表示將在後續面向所有用戶推出Turbo。

OpenAI對ChatGPT的模型優化/功能更新,根據OpenAI官網整理

在產品性能的不斷追求之外,讓價格降低,也是商業上的最佳選擇。

這次,OpenAI把ChatGPT模型API降至原本價格的十分之一,而原本的價格已經非常低了。從商業競爭的角度,OpenAI這次頗有前幾年中國網際網路的影子——大額融資、虧錢降價、擴大市場份額、擠壓對手生存空間,最後試圖形成壟斷。

正如開頭提到的,馬斯克開始招兵買馬,谷歌虎視眈眈,全球範圍內創業公司比如Anthropic、A21 Labs也都在緊鑼密鼓推出類似產品。對於OpenAI來說,必須要在其他對手尚未做出成績時占領大部分市場。

恰好,微軟投資的幾十億美元中,相當一部分是要以OpenAI使用微軟伺服器的形式提供。如Sam Altman所說,ChatGPT每次對話僅需要幾美分,但隨著使用人數和對話次數的增加,其總計算成本也是相當高的。但對於OpenAI來說,反正微軟投資的部分資金拿不出來,只能在微軟里消費,不如就不考慮成本,把用戶端價格降下來。

但這步棋,除了OpenAI,其他對手誰都不敢做,也沒錢做。

當然,此舉一出,不少聲音質疑OpenAI後續商業化之路怎麼走,畢竟今年還有2億營收的目標。據接近OpenAI的創業者分析,ChatGPT近期會推出一些提供給大B的私有化產品,客單價目前評估在幾十萬至百萬美元級別,可以幫助公司創造更多現金價值。

總之,OpenAI選擇低價開放ChatGPT API是按計劃行事。而這一計劃的背後,實則體現了OpenAI採取的一貫發展路線——極致優化。更加根本的驅動因素之一或許正是OpenAI成立之初的願景——AGI,讓更多的人使用AI技術,並從中獲利。

如此一來,OpenAI或將延續其在AGI領域中已經形成的先發優勢——通過領先於Google等競爭對手迅速構建生態。在該生態下,OpenAI既能通過更多的API調用賺取直接收入,也能在開發者授權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來自全球的高質量數據。

更重要的是,未來面向終端用戶提供各類垂直應用的頭部玩家,可能很大部分是在OpenAI的平台中成長起來的。而OpenAI也將真正成為AGI時代的基礎設施提供者。

03 全球AI格局因此巨變

OpenAl開放ChatGPT API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可以以不同群體為分析視角。

一部分是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的公司,這些公司或許模型已經與OpenA差距並不大,或許正處在研發階段,在矽谷外或許以色列、中國等都會存在——最直接影響或許是定價策略的制定。

有了OpenAl每1000個tokens 0.002美元的標杆定價,後來者要想制定更高的價格,必然會面臨市場質疑——價格更高,模型性能也更好嗎?

不僅如此,對一些企業來說,可能需要重新衡量,現階段現金流是否能夠支撐在高成本的基礎上制定更低的價格。如果不能,那麼開放API可能會路途漫漫,而這將會影響包括生態構建、通過b端先行獲得收入等一系列策略的制定和執行。

尤其是對其中還在尋求融資的創業公司而言,投資人或許需要重新估計項目價值。畢竟,OpenAl能夠壓縮成本的重要原因——手握微軟雲計算「優惠券」,已經足以成為很多創業公司開放API的攔路虎。

但同時,OpenAl也為同行注入了強心劑:大模型成本降低的空間很大,實現同等水平的技術進步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部分群體是想要從應用層發揮GPT模型價值的公司。OpenAl已經展示了部分使用ChatGPT和WhisperAPI的商業案例,包括全球學習平台Quizlet,美國生鮮配送獨角獸Instacart,AI語言學習工具Speak,以及北美跨境電商頭部玩家Shopify。同樣使用GPT模型的營銷場景應用公司Jasper已經被頂到了15億估值。如果GPT價格更低,對於這些公司來說,成本自然更低。

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創業者加速匯集到OpenAl的平台上。未來會湧現出各類垂直應用,衍生出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促進AI技術落地到商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新技術的商業化落地也會反哺技術的持續優化和創新。

最後一部分群體是正在努力追趕的中國公司,包括底層大語言模型公司和應用公司。目前,國內版本的大模型創業正在如火如荼,但至今沒有一個可用的版本面世;應用側的公司,也因為一直沒有可靠的底層技術而難以發展。

對國內從業者來說,或許此時正是重新梳理思路的關鍵時刻——釐清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路線。如果跟進,那麼關鍵就在於探索能夠達成和gpt-3.5-turbo模型優化類似效果的技術路線。但是想要快速實現突破,或許需要考慮資源整合,而非各自為陣。

激進的OpenAI 已經帶給世界太多驚喜和驚嚇。下一步,OpenAI會如何落子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