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穿越到宋朝,去見識一下中國香文化的頂峰

忻州網 發佈 2024-04-28T20:33:31.395077+00:00

若穿越到宋,請隨我沿著「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

臨川樓上柅園中,羅幃繡幕圍香風。----王安石。

若穿越到宋,請隨我沿著「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次則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從這些各色店鋪里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宋人的生活喜好,宋人的四般不可或缺的雅事,分別是「焚香、點茶、掛畫、插花」

宋代城市商品經濟發達,突出表現在服務業上,不僅飯館有外賣服務,就是香鋪也不僅僅是在售賣上等沉香等香料,還會提供打香篆這樣的上門服務。

穿越到宋朝後,方能發現,宋人的生活里真是處處都離不開香。首先茶坊點茶需要香。何為「點茶」,須先碾茶成粉末,調製茶膏之後,徐徐注入沸水,擊拂茶湯,製造出泛起在茶碗的沫餑,也叫「茶百戲」「水丹青」,即現在我們常說的「拉花」,宋代品茶首重「拉花」。

點茶有上好的龍鳳團茶。龍鳳團茶是皇室的貢茶,非常名貴。寫下《天香傳》的宰相丁謂在監造這貢茶時,又開始往裡添加了沉香、麝香等香料,一方麵茶的香味更醇厚,一方面就是因為加入香粉能夠擊拂出更美觀的茶沫。

宋徽宗管這個叫做「碎玉鏘金、啜英咀華」, 徐夤有首詩叫《謝尚書惠蠟麵茶》「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碎玉鏘金」正是茶與沉香一起碾末的聲音,「啜英咀華」正是瓷盞中點茶時出現的泡沫凝聚。

香至尊·惠安香粉

盛行於宋的點茶技藝,正是在此階段,通過來南宋天台寺學習禪法與茶藝的榮西和尚,學成後帶回了日本。再由村田珠光奠基,經武野紹鷗發展,由千利休創立,形成了日本現在極富盛名的「抹茶道」。抹茶道在日本得以保留、繼承和發揚光大,現已成為日本的國粹,引為國賓之禮,譽為日本之最。

宋人不僅茶里有香,文房四寶的「墨」里也加入了香。宋人李孝美所著的《墨譜》中記載「制墨,香用甘松、藿香、零陵香、白檀、丁香、龍腦、麝香。」這種「香墨」深得當時文人們的喜愛。

宋代的皇帝普遍重文,也偏愛這種香墨,《輟耕錄》云:「宋熙豐(元豐)間,張遇供御墨,用油煙入腦麝、金箔,謂之龍香劑。」張遇是油煙墨的創始者,龍香劑也成為了墨中極品。

一方小小的墨都香氣馥郁,寫出來的字、畫出來的畫都是香的,可想而知文人們的這間書房中,有多少文思泉湧都是伴隨著香氣而來的。

文人深諳小中見大的寫意法,將一件香爐置於案頭,便是選擇了一種情感載體,煙雲香氣不外流,而是盡數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這就是文人香的精神力。我們耳熟能詳的宋代大文豪如:歐陽修、梅堯臣、蘇洵、蘇軾、蘇轍、黃庭堅、李清照、楊萬里、陸游等等都是親自製香品香的大香家。

香至尊·老惠安沉水香囊

更不能忘了那位極其愛香的風雅天子宋徽宗。據《癸辛雜識外集》記載:「宣和時常造香於睿思東閣,南渡後如其法制之,所謂東閣雲頭香也……」宮中專門設立了「造香閣」,地點就在睿思東閣這個地方,凡閣中所造之香統稱為「宣和香」。

並且他本人也會在這裡親自研究制香,僅《陳氏香譜》裡就有三個他所研製的香方:宣和御製香,宣和內府降真香和宣和貴妃黃氏金香。

香至尊·《徽宗的氣韻》內含:宣和御製香和宣和御前香

香之於宋人的生活並非點綴附庸,而是如同穿衣吃飯般自然。

「起來洗面更焚香,粥罷東窗未肯光。」早起洗臉焚香,宋人說起來做起來是這樣的自然,如此世俗化的香事生活,表達出來的是一種輕鬆逍遙之感;

「何如閉目坐齋房,下簾掃地自焚香。聽風聽雨都有味,健來即行倦來睡。」生活中起、行、坐、臥處處都充滿了香氣的陪伴,就連風來雨來都沾染了香味,隨心所欲,這是何等的風雅愜意。

正如揚之水先生所說「宋人從本來屬於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提煉出高雅的情趣,並且因此為後世奠定了風雅的基調。」在當時,宋人風雅真的處處是平常,而我們現在追求的雅,正是宋人的尋常生活。

宋人焚香,是真正的將香溶入到了自己的處世哲學當中,完全沒有功利的目的,這份淡泊心態與格局實在讓今人艷羨。

宋朝也許不是中國歷史上國勢最強盛的時期,卻是華夏文明發展的昌盛時期,其對我們民族性格的由「外放」到「內求」的塑造是非常關鍵的。誠然宋朝的疆域不是最大,甚至自始至終沒有形成過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但文化上「向內」的升華與領先,使得正統文明的向心力空前加強。

我們常說宋代的美學領先世界千年,正是源於這種文化的領先與自信力,使得遊牧文化與外來文化紛紛趨向漢化。有一個政治現象最能說明這點,宋代之後,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嚴重的分裂割據局面,這實在是與宋代實行的文化內求與人心風俗的控制有著很大關係,可見宋代在民族向心力上的歷史作用。

香至尊·汶萊老料念珠

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思想家嚴復先生說「研究人心、政俗之變,則趙宋一代最宜究心。中國所以成為今日現象者,為善為惡姑且不論,而為宋人所造就,什八九可斷言也。」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論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要在宋代。宋之前,大致可稱為古代中國;宋之後,乃可稱後代中國。就宋代而言,政治經濟、社會人生,較之前代莫不有變。」

香至尊·野生沉香手串

三位先生大家,都從各自的角度觀察到了宋代對於民族文化與人心風情的塑造,從宋往後的一代代美學家們,最終形成了專屬於自己的審美意識,不管是香事也好,還是茶事也好,無論何種形態的生活美學,皆以悅己為要。王國維所言「美之性質,可愛玩而不可利用是已」,在美學家眼裡,美之價值,在於審美本身,而不涉及任何物質功用。內心清曠,則無往而不美。

汶萊沉水葉子掛件

宋人告訴我們,美是一種沒有目的的快樂,有它的自生法則!在美學層面上,但凡偉大的作品,讓人感到愉悅的美都不是刻意為之,就如眼前的一縷煙雲,自由來去,道法自然,看似無用,實則大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