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地下軍團重現「虎狼之師」

齊魯壹點 發佈 2024-04-28T20:46:26.398203+00:00

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新出土文物千餘件,初步搞清了軍陣的排列規律,秦兵馬俑的製作程序已明晰,破解了歷史上的千古之謎。

記者 張向陽

披堅執銳、橫掃六合的秦軍如何排兵布陣?秦陵陶俑製作流程如何?近日,陝西省文物局發布了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等多項重要考古成果。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新出土文物千餘件,初步搞清了軍陣的排列規律,秦兵馬俑的製作程序已明晰,破解了歷史上的千古之謎。

項羽或派降兵挖開俑坑

秦皇陵兵馬俑,這支沉睡兩千多年的「地下兵團」,再現了當年秦軍威武雄壯的軍容、堅不可摧的陣勢以及精良的武備。此次對兵馬俑一號坑的發掘中,共清理陶俑220餘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兵器柲多處、弓弩箭箙多處;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千餘件(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申茂盛介紹,一號坑的建築結構為框架式,與廂槨式陪葬坑相比技術較為原始,可推知其在陵園中修建較早。此次發掘的俑坑內長兵器主要為鈹(將短劍裝在長柄之上)與戟,短兵器可分辨出兩種青銅劍有等級上的區別,遠射兵器解決了檠木的使用問題,防護設備清理出俑坑中第一面盾牌,指揮設備清理出鼓與鼓槌。在俑的等級與軍陣方面,明確了特殊俑的職能,初步搞清了軍陣排列規律。

此次發掘共出土陶俑220餘件,根據陶俑的冠式和鎧甲、服飾的不同,陶俑可分為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一般武士俑等。經過初步分析和研究,原有的下級軍吏俑可以細分為兩個類型,為俑坑軍陣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據和方法。

發掘顯示,陶俑製法取得新突破,明晰了陶俑的製作程序。俑的雙臂單獨製作,在陶俑軀幹完全製作好並且二次覆細泥、細部雕飾完成後才粘接雙臂。「物勒工名」(指器物的生產工匠要把自己的名字刻上,以方便監管產品質量、追究責任人)有其具體實施的範圍和程度,不同的產品有著不同的質量要求。

考古還發現,甬道被人挖開過,推測能夠利用甬道進入俑坑進行破壞的人,一定是參與了俑坑修建的人。聯想投降項羽的秦兵,若是這些人接受了項羽的指令來破壞的話,一定輕車熟路,所以,甬道跡象可為項羽破壞秦始皇陵園和兵馬俑坑提供一個非常有力的佐證。

秦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強國,秦俑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體現,也是用「陳兵」的方式表現秦帝國的軍事生活和武力。秦國從春秋戰國時一個偏僻小國,經過五個世紀成為傲視群雄的大秦帝國,是在連續不斷的殘酷征戰中發展壯大的。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國就確立了獎勵耕戰的國策,培養「崇法尚武」的精神,建立起高效的政治體制,使經濟和軍事潛能得到最大程度釋放。憑藉優良的裝備、勇猛的戰力,秦軍成為一支「虎狼之師」,從而所向披靡,秦始皇憑藉強大的武裝,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完成了統一的霸業。

秦軍真實的陣列風貌

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分布在秦皇陵的三個陪葬坑中,顯示出秦軍真實的陣列風貌。目前發現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埋藏著一支由6000餘件陶俑和50餘乘戰車組成的步兵方陣,一號坑軍陣被專家認為代表了秦俑軍隊的主力。

一號坑以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三排橫向隊列組成的前鋒位於方陣的前部,每列68個兵俑共計204俑,構成前鋒軍陣,都是免胄束髮、手持弓弩的輕裝弓箭手,顯然是「善發強弩,遠而必中」的摧鋒之士。在接敵時首先使用弓弩萬箭齊發,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遠射威力,給敵軍造成傷亡,亂敵陣腳。中部是38路縱隊構成的軍陣主體,約5000餘兵俑和40餘輛戰車組成,其兵俑個個身披鎧甲,手執戟、矛、戈、鈹等長兵器,是重裝步兵陣,再現了《史記·蘇秦列傳》「強弩在前,錟戈在後」的真實陣戰場面。方陣的南北兩側和最後端各有一排作為軍陣翼衛和後衛的陶俑,是擔任警戒任務的哨兵隊。

此外,一號俑坑的作戰單位和各兵種的位置幾乎完全對稱,縱向排列井然有序。充分展示出一個鋒、翼、衛體齊備、組織嚴密、排列有序的長方形軍陣,即古代兵書所謂「前後整齊,四分好絕」的方陣,具有攻守兼備的特點。

二號坑的兵種比一號坑豐富,是由車、步、騎三個兵種穿插而成的混編隊列,其中車兵又分為輕裝車兵與重裝車兵,步兵則可分為弓弩手與伴隨戰車的步兵。輕裝車兵呈8列分布,每列8輛戰車,共計64輛;重裝車兵陣,以重裝車兵即帶甲車兵為主,戰車19輛呈3列縱隊分布,輔以步兵、騎兵。整個軍陣呈現待命的狀態。二號坑所用兵器也依兵種和戰鬥位置不同而有所區別,各持有弓、弩、戈、矛、戟、鉞、劍等。

三號坑,在坑的正面停放著一輛高貴的華蓋乘車,後隨四個戴長冠的甲俑,在南北兩個側室里分別布置有64個侍衛甲俑。該坑作「帷幄」樣式布置,有裝飾華蓋的指揮車,也有持殳的侍衛隊,表明它是秦俑軍事陣列的指揮機關所在。

研究人員認為,三個兵馬俑坑的布列體現了《孫子兵法》中的「奇正思想」:「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所謂「正兵」就是通常說的主軍,所謂「奇兵」就是佐軍。一號坑體現主力部隊,主要由步兵、車兵組成,是「正兵」。二號坑是多兵種混合編成的特種部隊,是「奇兵」佐軍。作戰時正兵與奇兵相互配合,擇機而動,就會「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而且也符合《尉繚子·兵令上篇》所云:「陣以密則固,鋒以疏則達」的排兵布陣理論。

秦弩射程800米堪比步槍

2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最先進的兵器莫過於弓弩。秦俑坑中發現的弩弓遺蹟多達數百處,但在此次發掘中,還發現最完整的一個弓弩,弓弦、弓背、弩機等均輪廓鮮明、保存較好。

此前,申茂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發掘中第一次明確了弓弩上的「檠」的使用方法,「檠」以前只在史書上記載過,從來沒有明確過其實物到底是啥。在對弓弩進行清理時,考古人員在每根檠木上都發現了三個直徑0.6厘米的等距離小孔,應該是用來穿繩子的,這樣檠的作用也就解開了。申茂盛說,打仗時弓弩是張開的,而在平時不用時,如果保護不好弓弩容易變形,會影響威力,而檠就是起保護弓弩的作用。不使用弓弩時,通過這三個小孔用繩將檠與弓綁縛在一起,再用一個短的撐木支撐,形成三角形,將弓固定,使弓在鬆弛的狀態下不變形。類似於現代人對皮鞋的保護,不用時在鞋子裡放入鞋模,保持鞋子不變形。在打仗時,則把弓弩上的「檠」取下來,彎弓射箭;平時則用「檠」將弓固定,防止變形,也方便運輸。

這也證實了古代對檠作用的描述,比如《說文》:「檠,榜也……弛弓防損傷,以竹若木輔於里繩約之。」朱熹《集傳》:「以竹為閉,而以繩約之於弛弓之里,檠弓體使正也。」

弩源於弓,威力又遠大於弓。秦代弩的製作工藝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秦皇陵的考古中發現,秦弩製作精良,對弩機進行了改進,還配備了簡易瞄準具望山,不僅射程遠,而且提高了精度,一次齊射威力巨大,即使是以騎射著稱的匈奴軍隊,在秦弩面前也只有甘拜下風。秦弩射程能有多遠?秦俑博物館原館長、「秦俑之父」袁仲一曾披露,小弩射程在150米,大弩射程竟達到800米。接近現代有些步槍的射程,令人驚嘆。

從兵器上的「刻辭」可以看出,秦國兵器管理有嚴密的制度,不論是中央督造,還是地方督造,都實行三級監造制度:即監造者、主造者、造者都要把名字刻在兵器上,這是「物勒工名」制度的體現。最值得一提的是,秦代兵器實現了先進的標準化工藝生產。秦制定了有關律令,「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亦必等」,從法律的角度上對包括兵器在內的製作器物作出了強制性要求。像弩機和箭頭達到了相當的標準化生產水平,抽檢弩機,發現各零件尺寸亦基本相同,弩機的標準誤差均以毫米為計。其關鍵零部件如懸刀、望山等平均誤差在2毫米以內,即使在戰鬥中弩壞了,弩機的零件可以互換,方便維修保證了通用性;戈與鈹的大小均無大的變化,誤差極小,說明二者模具的大小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同類兵器的造型、尺寸相差無幾,達到了一定標準化的生產要求。

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

在秦俑坑裡發現的數萬件秦軍武器分三類:遠射程(弓、弩等)、長兵(戈、矛、戟、錟、鏢、鉞、鉤、殳等)、短兵(劍等),這些兵器都是青銅製成。

戰國七雄中,其他六國已經逐漸裝備先進的鐵兵器,在兵馬俑坑中迄今並未發現鐵兵器,相比較之下,秦國武器仍使用青銅製造,秦軍又是如何以劣勝優的呢?對秦俑坑出土兵器考察就會發現,秦青銅兵器進行了技術升級,並且具備高超鑄造能力。一些青銅武器,特別是劍、長矛和戟,在與兵馬俑一起埋藏了2000多年後,仍保持著幾乎嶄新的表面和鋒利的刃口。

秦人對武器作了改進,比如,箭鏃鏃首由雙翼式變為阻力小、定向準的三稜錐形,配上長箭杆,通過「長弓勁弩」的發射,射程、精度大為提高。像長矛,據《考工記》載,矛一般長約5.54米,而秦俑坑出土的秦矛竟達6.3米,可謂「一寸長,一寸強」。

秦俑出土的青銅劍採用標準「雙合范」,製作規整,造型對稱。劍身呈蘭葉形,均有脊,脊與劍刃之間有稜線,劍身的剖面和幾何體完全相等,與戰國時期的其他銅劍相比,這些劍有三個特點:一是劍身長,二是劍身窄,三是劍身薄。戰國時代的劍長一般不超過70厘米,而在秦俑坑前部的五個發掘方中,共出土青銅劍22把,其中5把殘斷不全。劍通體長在81—96厘米之間,其中劍身長64.2—73.2厘米。劍身最寬處3.4厘米,長劍束腰,近鋒端束腰處寬約2厘米。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結合,證明秦人青銅製造技術的先進。這些秦劍磨紋細膩,光亮平滑,結構緻密,工藝精湛,雖然埋藏在地下兩千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寒光四射,劍氣逼人。

研究還發現,出土的銅戈、銅鈹表面光滑,銅劍表面的光潔度很高,顯然經過了銼磨和拋光。出土於一號坑的一件秦青銅鈹,鈹身分布有天然花紋,系由體內發出,這些花紋既非鑄成,又不是刻畫。花紋為銀白色,呈雲頭狀自然分布,花紋與鈹身表面平整一致,因為花紋僅在器表,而表層下不見紋樣,表層上又不見刻劃痕,和器表的金屬結構融為一體。因尚未對銅鈹進行取樣分析,其花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仍是個謎,但這足以說明秦人青銅製作工藝的先進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