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鄂倫春族山下定居70周年 致敬最後的獵人

暢賞黑龍江 發佈 2024-04-28T22:53:37.702034+00:00

座 標 :黑龍江 大興安嶺 塔河 故事主人:鄂倫春文化傳承人 最後的獵人 郭寶林從哈爾濱通往漠河的列車途中,有一站叫「十八站」,曾經是往返老金溝金礦一帶的驛站,如今是鄂倫春族定居的小鎮。

座 標 :黑龍江 大興安嶺 塔河
故事主人:鄂倫春文化傳承人 最後的獵人 郭寶林


從哈爾濱通往漠河的列車途中,有一站叫「十八站」,曾經是往返老金溝金礦一帶的驛站,如今是鄂倫春族定居的小鎮。從這站下車,往012鄉道向東一點就能看到鄂倫春族的民俗館,館裡有一對老夫妻-郭爺爺和葛奶奶,是鄂倫春族最後的獵人,如果旅途中能去看看他們,二老一定會很開心的。



從山上到山下的七十年


鄂倫春族是個古老的漁獵民族,印象中他們頭戴鹿角,身穿皮襖,扛著獵槍很神秘的樣子。這個民族世居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一帶額爾古納河分支流域,以打漁和狩獵為生,再用獵物到山下換取糧食和日用品。1953年他們響應國家號召走出深山,定居到塔河縣十八站、呼瑪縣白銀納、黑河市愛輝區、鄂倫春自治旗的阿里河鎮等幾個鎮子。


今年正值鄂倫春人下山定居70周年,曾經作為獵人的他們,孤寂、認生、不喜歡與外人接觸,70年後的他們學習漢族的種植農耕技術,生活習慣和性格早已融入環境,很多人嘗試著開展文化藝術、畜牧和旅遊業,有人經營民俗產業,有人建起自己的小工廠,如今再去家裡做客,他們一定拿出最好的美酒美食熱情招待你。



最後的獵人:郭寶林的文化館


郭寶林爺爺年近80歲高齡,是鄂倫春為數不多的老獵人之一,他和老伴兒葛奶奶開了一家民俗文化館,向五湖四海的遊客展示鄂倫春族的藝術珍品和文化:不用一顆釘子的樺樹船、狍子皮做的大襖、野生動物標本、獵槍獵刀、以及當年的老照片。


有把漂亮的獵刀很吸引人眼球,刀鞘用白樺樹丫子製成,雕刻出花紋,刀鋒犀利。獵刀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很重要,一旦遇到危險來不及射擊,拔出獵刀就要與猛獸搏鬥;露營荒野時,用它挖山泉、剝獸皮、砍骨、剔肉;搭架「斜仁柱」時,用它砍樹削枝,剝樺樹皮,即便吃飯他們也是用獵刀把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扎著放進嘴裡。鄂倫春人對獵刀的感情很深,平時會精心保養。


老話說,鄂倫春人就是一個人、一匹馬、一桿槍、一把刀,一把陪伴主人多年的刀,都是歷經了歲月有故事的刀。如果你對鄂倫春文化感興趣,郭爺爺和葛奶奶就會特別高興不厭其煩地一直講,他們肚子裡的故事可多了,興致來了還會給你講他年輕時獵熊瞎子、被野豬追的故事。



老獵人趣事,談及鄂倫春族的文化信仰

郭爺爺說,每個老獵手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狩獵經驗,他們能根據野獸的蹤跡,判斷出動物活動的方向,經驗再豐富一些的,能根據腳印判斷出動物的公母,公的腳印深,母的腳印淺,走路的方式也不一樣。看動物行走的方向就知道它要去哪裡,去幹什麼,跟著風尋過去,十有八九能獵到。獵到的食物大家平分,不可貪婪,不可揮霍。


多年前有位導演拍過一部紀錄片叫《最後的山神》,記錄鄂倫春人最後一代獵人孟金福和妻子在山裡的真實生活。記得片中有個畫面,孟金福好幾天沒有打到獵物了,於是他跑到山神像面前祭拜,祈求山神保佑賜予他食物。因為他全身上下沒有東西可以祭祀了,他就把嘴裡的煙放到了山神像嘴裡,因為這是他除了衣服和捕獵工具之外唯一拿的出來的東西,那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郭爺爺說這是正常的,鄂倫春人對大山有著深刻的感情和眷戀,他們信仰、敬畏大自然,也敬畏神靈,遵循生命的繁衍規則。祖輩傳下來的規矩是:打大不打小、打公不打母,不准打正在交配中的動物。狍子的公母能看出來,母的頭上沒有角,公的才有角。如果沒有這個規矩,山上的野獸早就打光了。他們認為能獵到獵物是神靈和大自然給予的饋贈,要通過祭祀把所得之物再回饋給大自然。因此鄂倫春族的祭祀活動特別多,春祭、祭月亮、祭火神、篝火節等等,每年的6月18日篝火節這天,大家點燃篝火圍著火堆歡歌舞蹈,歡慶萬物生長,對民族文化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要來湊湊熱鬧。



從「斜仁柱」到「木克楞」


郭爺爺家住的小木屋很漂亮,當地叫「木克楞」,是北方典型的民族風格的房屋,用原木疊摞而成,結實耐用、冬暖夏涼、百年不倒。


郭爺爺說當年在山裡住的房子叫「斜仁柱」,就是用樹枝交差著支成錐型的架子,跟帳篷差不多,外面裹上樺樹皮或獸皮,防雨防風,屋內燃火取暖,這麼設計房子便於拆卸,隨時可以搬家。自從定居山下後,家家住進了「木克楞」,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




最後的獵人的最後


郭爺爺這代人是鄂倫春族最後的獵人,即便沒有了山林,一身的手藝要傳承下去。他會用樺樹皮做皮筏,會做「撮羅子」,會做皮袍子。做為文化傳承人,郭爺爺不遺餘力的要將這些傳統手藝和本族文化傳承後世。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