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市長上任後,專門來到中國這邊,向中方提了幾個請求

科羅廖夫 發佈 2024-04-28T23:06:44.584334+00:00

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上任還不到兩年的俄羅斯海參崴市長舍斯塔科夫日前向媒體透露,在他首次造訪中國期間,海參崴和中國延邊達成一項合作協議,雙方決定擴大鐵路和琿春-摩闊崴公路口岸的貨物運輸規模。

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上任還不到兩年的俄羅斯海參崴市長舍斯塔科夫日前向媒體透露,在他首次造訪中國期間,海參崴和中國延邊達成一項合作協議,雙方決定擴大鐵路和琿春-摩闊崴(俄稱克拉斯基諾)公路口岸的貨物運輸規模。

早先有消息稱,今年1月,我國正式恢復琿春口岸的通關服務,而邊境地區的貿易活動也隨之復甦。而突然猛增的進出口需求,導致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承受著巨大的物流壓力,並對兩國間進一步擴大貿易規模產生了不利影響。

而為了儘快解決這一問題,海參崴政府派出代表團對中國延邊進行訪問。期間,海參崴代表團向中方提出增加鐵路貨運量,延長公路口岸運營時間,並希望可以增設一條由海參崴直達吉林的包機航線。目前,雙方已經就擴大鐵路貿易達成協議,同時中方也有意向在春季派出代表團對海參崴進行訪問。

從宏觀角度來看,海參崴政府之所以主動向中方提出升級邊境的交通物流設施,是為了順應中俄經濟聯繫愈加緊密的時代趨勢。2022年中俄兩國的貿易總額為1900億美元,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加,要知道在2019年中俄貿易總額才1107億美元,而這一個數字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就翻了整整一倍,但與此同時,在俄烏衝突爆發前,中俄之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仍在「小踏步前進」甚至「原地踏步」,因此如今才出現了邊境基礎設施跟不上兩國貿易增長的尷尬局面。

因此兩國邊境的基礎設施升級工作,就顯得迫在眉睫。雖然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和黑龍江公路大橋相繼在2021年8月和去年6月實現對接通航,不過後者一通車便遇上了大堵車這樣的嚴重問題。從目前來看,中俄邊境的基礎設施還是不夠滿足中俄貿易的物流需求。

要知道,中俄黑龍江公路大橋這個提議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由中方提出了,無奈碰上了蘇聯解體,一直拖到1995年才與葉爾欽政府簽訂協議,而後又受到俄方內部的影響一直擱置,直到2013年才重新被提上日程。同江鐵路大橋的建成也不容易,2008年11月同江大橋正式立項,但俄方那邊態度一直含糊不清,導致中國境內鐵路段在立項6年後才正式動工,俄羅斯境內鐵路段的動工更是在8年之後。

言歸正傳,現在俄羅斯主動與中國開展大規模投資合作,共同開發遠東地區,我們自然是持開放態度的,隨著擴大鐵路貨運規模的協議達成,中俄貿易往來也會進一步加強。在這個過程中,中俄兩國中央決策層的一致是有目共睹的,而在實際操作層面,也需要兩國地方政府的積極參與。海參崴與延邊的合作,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雙邊經濟合作,既要有高屋建瓴,也要有腳踏實地。

俄羅斯地方政府之所以急於向中國地方政府尋求合作,一方面在於執行莫斯科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受到俄烏衝突長期化的影響。能源出口收入下降的同時,國內軍費開支日趨增長,兩種因素相疊加,導致俄羅斯中央財政吃緊,莫斯科方面沒有餘力對地方政府進行「輸血」,可以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在去年12月15日的俄羅斯戰略發展和國家項目委員會會議上,普京明確表示,地方政府要調整對外貿易的方向,並加快經濟發展。既然莫斯科那邊不能指望了,那麼俄羅斯各地方政府只能把目光轉向他們的「東方鄰居」,希望在「東方鄰居」的幫助下,實現莫斯科方面對地方政府的發展要求,同時尋求一個可以長期合作的靠譜夥伴。

現如今,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布局不禁讓人感慨萬千,想當年中方主動尋求俄羅斯合作的時候,俄羅斯擺的架子可不小,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那為什麼俄羅斯當初不早點跟我們合作呢?

究其原因,無非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早些年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自然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整,看不上還在發展中的我們,而而作為政治中心的莫斯科,又靠近歐洲,所以骨子裡帶著一股屬於歐洲人的自傲,不願意低下頭來與我們合作;第二,當時的俄羅斯政府只專注於眼前的利益,又認為自己是歐洲人,覺得同屬歐洲地塊的「老戰友們」離不開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還想著跟人家長長久久。

奈何西歐那群人一點都不講情面,現在北約都擴張到家門口了,俄羅斯的「歐洲夢」也悄然破碎,希望經歷過這些年教訓的俄羅斯,可以早日認清現實,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