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女王鍾兒:是北魏蘇麻喇姑?還是流浪地球的MOSS?

猴格大人 發佈 2024-04-28T23:17:05.323183+00:00

《漫長的餘生》其實是用北魏宮女王鍾兒為線,串起與她處於同一時空的人和事。把墓志銘中起修飾作用的溢美之詞去掉,撈乾貨,陳述客觀事實的信息只有160字:尼俗姓王氏,字鍾兒,太原祁人,宕渠太守虔象之女也。


《漫長的餘生》其實是用北魏宮女王鍾兒為線,串起與她處於同一時空的人和事。

作者極力想讓王鍾兒做主角,奈何資料實在太少。史書沒有關於她的資料,墓志銘加上標點也才770餘字。把墓志銘中起修飾作用的溢美之詞去掉,撈乾貨,陳述客觀事實的信息只有160字(含標點):

尼俗姓王氏,字鍾兒,太原祁人,宕渠太守虔象之女也。年廿有四,適故豫州主薄行南頓太守恆農楊興宗。王師致討,掠沒奚官。遂為恭宗景穆皇帝昭儀斛律氏躬所養恤。共文昭皇太后有若同生。太和中固求出家。侍護先帝於弱立之辰,保衛聖躬於載誕之日。正光五年,尼之春秋八十有六,四月三日,忽遘時疹,出居外寺。五月庚戌朔七日丙辰,遷神於昭儀寺。

24歲出嫁、30歲入宮、57歲出家,86歲去世,這就是她的一生。

除非作者化身為小說家,結合墓志銘虛構故事,不然這點內容怎麼也不夠支撐這本書的。

所以作者以王鍾兒為主線,用墓志銘填補史書的空白,把與她處於同一時空、可能與她發生交集的歷史人物串起來,把那些墓志銘里記載的信息串起來,於是王鍾兒和北魏歷史的交集逐漸清晰,故事逐漸完整。

北魏皇興二年,王鍾兒30歲。她進入平城,從最低一級的奚官女奴做起,在北魏皇宮生活了56年,去世後被追贈女尼最高官職「比丘尼統」。

官方蓋章的、王鍾兒/比丘尼慈慶的最大功勞——是幫助撫養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

王鍾兒入宮之前,只是南朝低級官員之女、之妻。跟大部分平民相比,她可能不那麼普通,但跟留名史書的帝王將相比,她也是普通人。

大人物們作出的選擇,會影響無數小人物的命運。王鍾兒一生即是如此,她人生的重要節點基本都是受歷史大人物的選擇影響。

王鍾兒所處的懸瓠城為南朝劉宋淮西邊境要塞,南朝內部爭權,懸瓠城守將降了北魏又叛逃,懸瓠城遭遇戰爭。

這次戰爭導致王鍾兒等三縣民人都被俘,王鍾兒成為北魏皇宮的低等宮女。

王鍾兒初入宮時所做的工作是伺候拓跋晃的昭儀斛律氏,當時獻文帝拓跋弘(拓跋晃之孫)15歲,馮太后掌權。

王鍾兒在北魏歷經四朝(獻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文帝遷都是對她有影響的歷史大事件之一。

在斛律氏之後,王鍾兒伺候孝文帝的貴人高照容。因為遷都,王鍾兒隨高照容從平城去洛陽,途中高照容暴死。

高照容死於孝文帝馮皇后留子去母的選擇,這讓王鍾兒不得不強烈要求出家以求自保。

接下來就是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孝文帝和宣武帝時期的權力鬥爭,女人在後宮斗,男人在前朝爭,二者有交集。

其實要說起來,懸瓠城戰亂的源頭也是權力鬥爭,南朝劉宋的。這麼看來,王鍾兒人生路上的跌宕起伏都是因為權力鬥爭。

貫穿《漫長的餘生》這本書的主線,除了王鍾兒,就是權力鬥爭。這也印證了一個觀點:政治的本質就是權力鬥爭。

真實的歷史更吸引人,今天我們作為局外人來讀這些故事仍然會覺得驚心動魄,可想而知,置身其中的王鍾兒又會有怎樣的心路歷程。書中這些故事讀起來只覺比小說精彩。作為對北魏歷史知之甚少的讀者,我迫切想知道後續。

孝文帝前期的權力鬥爭主角是孝文帝和馮太后。馮太后死後,主角變為孝文帝後宮的大馮和小馮姐妹倆。

馮太后和馮家為了鞏固權勢,送了馮家4個女兒進入孝文帝後宮(一次送倆)。

真是下血本了,從概率學角度來說,贏面非常大。從結果來看,馮家確實壓中了寶:這4個女兒里,有2個皇后、1個昭儀(1個早死)。

可惜馮家還是笑不到最後,2個皇后先斗個你死我活,勝出那個也沒坐穩皇后寶座。

後宮女人斗得你死我活又怎麼樣,皇帝才是最後贏家。在封建社會,掌握和分配資源和權力的是男人,「宮斗冠軍」也鬥不過皇權。

大馮姐妹先進宮,大馮有寵,可惜不久得了傳染病,被馮太后趕出宮出家(按綠江小說的套路,可以yy大馮投靠孝文帝,所以孝文帝寵愛她,馮太后把她趕出宮;大馮小馮不同母,還能yy馮家宅斗)。

然後小馮姐妹進宮,馮太后安排小馮撫養皇長子,正當小馮準備自己做皇后、養子做太子的時候,馮太后掛了。

小馮等了3年才達成心願,可惜孝文帝給她來了個「買一贈一」——附贈的是大馮:馮太后沒了,孝文帝接回大馮。

大馮布局,一步步讓小馮和太子失去孝文帝信任,孝文帝先廢小馮,再廢太子,又賜死太子。這個過程中大馮為了能撫養皇子元恪,害死了元恪生母高照容。

大馮終於成為皇后。

然後孝文帝出去打仗了。孝文帝先接到密報,說大馮在宮裡亂來。

然後親妹妹也跑來告大馮的狀——公主這裡又有一條支線,大馮想給自己弟弟娶公主,大馮、大馮弟弟、孝文帝都樂意,公主不樂意。

孝文帝調查過,也聽了大馮的解釋,奈何疑心已生,大馮徹底沒機會了。孝文帝臨死前讓弟弟賜死大馮。

大馮的倒台,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失去了孝文帝的信任,而這主要是因為馮太后給孝文帝造成的心理陰影太大了。

用作者的話說:「馮太后留給孝文帝的噩夢般的記憶」,那是「孝文帝精神世界最黑暗的部分。」

他對馮氏女無法完全信任(按綠江小說的套路,還可以yy孝文帝在背後布局,先拉攏大馮背叛馮太后,讓大馮小馮先斗個你死我活再出手)。

大馮小馮都是悲劇的,大馮做了一年八個月的皇后,小馮做了快三年皇后。她倆的失敗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敗於孝文帝的疑心。

大馮利用孝文帝這種疑心布局,扳倒了小馮,其他人如法炮製,扳倒了大馮。

並不是說大馮小馮就無辜,只是惋惜,她倆本是同父的親姐妹,被安排給了同一個丈夫,倆人掐個你死我活,最後誰都沒贏。

宣武帝時期的權力鬥爭主要在前朝,而且一直延續到他的兒子元詡即位,後宮的局勢深受前朝影響。

元恪17歲即位,孝文帝臨終前安排了6位輔政大臣,元恪剛即位,輔政大臣之間就有一番爭鬥,元恪的叔叔元禧勝出。

然後元恪倚仗宦官、禁軍等勢力和輔政大臣爭權,元恪勝。

再然後元恪身邊的宦官、功臣、外戚互掐。

元恪駕崩時他身邊的宦官、禁軍等人聯合起來對付外戚,在後宮扶持起太子元詡生母胡充華,對抗外戚出身的高皇后。

胡充華利用局勢把皇帝攏在自己手裡,臨朝稱制。

這本書之外的歷史,還有成為太后的胡充華被宦官等人幽禁又復出掌權的故事。

元恪第一位皇后于氏是功臣之女,表面大度,暗地裡幫自己的妹妹兼妯娌打擊情敵,可想而知她自己對情敵會是什麼樣。

第二位皇后高氏是元恪表妹,利用自己和娘家的權勢努力杜絕其他女人接近元恪。

這兩位皇后大概是元恪子嗣單薄的原因之一。元恪的兒子比大熊貓還珍貴,於是70多歲的王鍾兒(此時已是老尼慈慶)組建了元詡的傅母團隊。

元恪由於成長經歷,疑心也很重,這應該也是他身邊各種勢力不斷互掐的一個原因。

史書把北魏衰亂的責任【部分地】推給他,我認為一點也不冤。上層的權力更迭太頻繁,對整個社會來說不是好事。

這本書里涉及到的這麼多的人和事,其核心還是權力。因為權力,才有這麼多故事。作者說「權勢是限量供應的絕對奢侈品」,「皇帝既是一切官爵合法性的來源,也是一切官爵的終極分配者」,說得太對了。

元恪在位時,還有兩條有趣的謀反支線。

一個是元禧謀反,很有點喜劇色彩。

先是醞釀階段,元禧的弟弟元羽暴死,死因居然是:元羽大晚上出去浪,被人打傷,然後回家躲著,死在家裡。而他之所以挨打,是因為他曾經強迫一個大臣妻子,給人戴了綠帽。

再是準備階段,元禧一邊召集親信開會討論,一邊派兒子去黃河北岸響應他們在洛陽的政變,一邊派了禁軍親信刺殺皇帝,結果開會討論造反時,與會人員提出質疑,開了一天會也沒結果。

三手準備只有他兒子那邊成功了,這邊散會後就有人去報告皇帝,元禧的禁軍親信有絕好機會刺殺皇帝,但他們擔心刺殺皇帝會招致不祥(「吾聞殺天子者身當癩」),不敢動手。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元恪即位,由叔叔元禧大權獨攬,元恪聯合身邊衛士和宦官,終結親王輔政,讓我聯想到康熙除鰲拜。元勰字彥和,劉勰也是字彥和,他們好像還是同時代的人。

另一個謀反的是元恪的弟弟元愉。

在元愉謀反案的故事裡,有宅斗,也有真正的「愛情」。

元愉先喜歡上一個歌伎楊氏,幫她改換門庭,讓名族李氏認楊氏為養女,楊氏改姓李,然後楊氏應該是做了側妃,生下長子元寶月。元愉又娶於皇后之妹為王妃,婚後不怎麼搭理小于氏。

小於的姐姐兼嫂子於皇后把楊氏叫進宮,重打一頓,可能還讓楊氏毀容了,又強行給楊氏剃髮,讓楊氏在宮內尼寺出家。小於以元寶月為己子。

一年多後,於皇后靠山倒了,於父讓於皇后釋放楊氏。楊氏回去後,「舊愛更甚」,又生了次子——元愉共4子1女,都是楊氏所出。

元愉謀反稱帝,給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妾屢被頓辱」,就是要為愛妾討公道才謀反的,稱帝的元愉,立真愛楊氏為後,恩愛無比。

即便在元愉失敗後被押解回京,途中「每止宿亭傳,必攜李手,盡其私情。」可見兩人的確是真愛。

元愉死時楊氏已經再次有孕,生下遺腹女兒元明月,在明月1歲時楊氏被處死。

這個小閨女元明月也不是省油的燈,長大後和堂兄孝武帝元修搞骨科,元修逃離權臣高歡控制、投奔另一頭惡虎宇文泰時都不忘記帶走她。

宇文泰不待見元修,就把他的心頭肉元明月殺死,又成為元修憤恨宇文泰的原因之一。宇文泰察覺後,一點都不慣著把他殺死,另外立元愉的第三子、也就是元明月的三哥元寶炬,做孝武帝元修的繼任者,就是西魏文帝。

元寶炬即位後追尊父親元愉為帝,母親楊氏為後。以古人的眼光來看,元愉和楊氏這一對,也算是生死不渝了。

關於「子貴母死」。馮太后很好地利用了「子貴母死」,以之為武器,得以一直掌權,孝文帝父子都生活在她的陰影中。

田餘慶先生認為:「『子貴母死』是一個政治行為,是一個因應於某種特定的政治情形而採取的行動,一旦行動採取,有的人就樹立了先例,其他的人,就利用這個制度來控制權力,控制權力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控制小皇帝。」

存在即合理。這種反人性的事物,之所以能延續那麼多年,幾代皇帝及其生母深受其害,背後的原因就是那麼簡單:它對某些人有利。

我一直覺得,古代皇帝或政治家如果真的把儒家思想作為信條來執行,他們一定不怎麼聰明。聰明的統治者會把教條變成自己的奴隸,有選擇地加以利用,正如馮太后利用「子貴母死」。

「子貴母死」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晚年。漢武帝有鑑於他小時候竇太后作為皇帝生母專權,才要幫他兒子避免同樣的問題。

但是他的兒子昭帝時期,出現了新的問題:大臣霍光專權。可見,這樣的防範措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治標不治本。

因為它針對的是之前已經出現過的問題,採取相應措施的人,很難預料以後會出現什麼新問題。

人是具有極大變性的,漢武帝肯定想不到,他安排的輔政大臣格局會有那麼大變動。

那應該如何防範各種勢力專權?

我想,這個問題至今也難以解決,因為問題的本質在於人性的弱點和權力對人的吸引力。比防範更重要的,是制度體系和應急處突、隨機應變。

關於佛教和當時女性的相互作用。

佛教對當時的女性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佛教傳播過程中女性又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佛教對女性很有用,所以女性積極推動佛教傳播。

史書中男性是主角,今天我們看到的南北朝佛教歷史中,也儘是男人的身影,如蕭衍、元恪身為皇帝而篤信佛教。女性在佛教歷史中的存在感顯得有些弱。

這本書以王鍾兒的視角來看,就會發現女性跟佛教的關係非常密切。王鍾兒自己作為一個比丘尼,她肯定還有一個比丘尼的朋友圈。

佛教對當時女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佛教給了她們的身體和心靈一條新的出路,她們的生活多了一種可能性。「中古前期佛教在東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的確給許多女性帶來了嶄新的機會與可能。」像王鍾兒這類被裹挾進權力鬥爭的女性,因為佛教而有了新的出路。

如果不是可以出家,恐怕她們只有死路。典型的例子是孝文帝廢后小馮,作為宮斗失敗者,她出家以後,仍可以自由活動,出家於她而言,可能相當於重生了。

很多女性遭遇不幸,她們也需要一個理由支撐自己繼續活下去,佛教給了她們一種精神安慰,讓她們能獲得一絲喘息的空間,能治好她們的精神內耗。

關於北魏宮女。

北魏皇宮裡的奴婢,主要是宦官、宮女,其來源主要是戰爭擄掠(來自南朝)、家庭陷罪(來自北魏),共同點是都出自官宦家庭。

我想起現在的政審,就總覺得北魏皇帝人身安全很成問題,這些宮女宦官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不過我對北魏歷史實在知之甚少,也不知道這些宮女宦官有沒有出過大問題。

書中列出了十來個與王鍾兒類似的人物,她們跟王鍾兒類似,都是被北朝當成財物從南朝掠至平城,成了北朝的奴隸。之後成為高級宮女,死後有墓志銘。

她們的名字是:文羅氣、吳光、楊氏、劉阿素、張安姬、緱光姬、孟元華、劉華仁、秦阿女、王遺女(大廚)、王僧男及其母、馮迎男(我自己列的,可能有遺漏)。

書中還提到了《魏書》記載的張讜之妻皇甫氏,也是被擄到平城做了奚官奴,幸運的是,張讜派人把她贖回去了。

我感覺這些女性可以組成一個北魏宮女群像,王鍾兒是其中的一個,可以捋出這麼多故事,其他人物想必也如此。扒一扒每個人的墓志銘,羅列一下她們的經歷,梳理總結一下共性和特性,感覺會是一個不錯的畢業論文素材。

比如,好幾位宮女都是出自青齊,本書單列一章「青齊女子」。王僧男墓誌還記錄了針對幼年宮女的學校教育制度(宮學),在這種學校讀書的宮女成為「宮學生」。

除了這些宮女,還有兩位跟佛教有關的女性僧芝、元純陀,她們的信息也都來自墓志銘。把慈慶加進來,也能有一個比丘尼的群像。

僧芝是胡充華的姑母,佛法造詣高,馮太后都器重的。僧芝請元恪身邊的人向元恪推薦胡充華,胡充華得以瞞過高皇后受到元恪寵幸。

元純陀是元澄的妹妹,史書不見記載。她兩段婚姻都因喪偶結束,人生的痛苦讓她轉向佛教尋求安慰。

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細節:作者認為,北魏皇帝多壯年而死,主要是因為食散服丹,散就是五石散。

另外,作者對懸瓠這個地方真是執念很深,懸瓠是王鍾兒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大馮成為皇后之後孝文帝長期駐紮於此,作者每每提到懸瓠,都會強調王鍾兒和孝文帝與懸瓠的關係,作為讀者我想不記住它太難了。

王鍾兒讓我想起清代孝莊文皇后身邊的蘇麻喇姑。

王鍾兒和蘇麻喇姑,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皇帝生母身邊的僕人,跟著親歷過很多歷史大事件,幫助撫養皇子長大,得到幾代皇帝的尊崇,都崇佛。

她們的不同也是顯而易見的:二人出身不同;王鍾兒的身影淹沒在歷史的潮流之中,蘇麻喇姑則不僅在史書中留下了名字,今人還能找到她的墓葬遺址;王鍾兒在權力鬥爭中被迫出家,蘇麻喇姑則得以一直跟在孝莊身邊。

王鍾兒見證北魏歷史,又讓我想起最近因電影《流浪地球2》著名的MOSS。

MOSS是人類科學家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它默默地看著人類的悲歡離合。王鍾兒在北魏歷史中的角色,不是跟MOSS很像嗎?

讀《漫長的餘生》這本書,除了王鍾兒和那些權力鬥爭之外,還可以看到北魏歷史政治、當時的很多社會現象,比如子貴母死、女主參政、皇帝短命、佛教信仰、北魏宮廷宮女宦官的來源等等。

這些現象應該是學術研究的很好切入點,也可以引發今人的思考。

此外,作者在講述這些故事過程中,也夾雜不少關於某些問題的考證,作者對於史書和墓志銘的解讀、治學方法,都很值得學習。

《漫長的餘生》這本書的宣傳,強調「關注遙遠時代普通人」,即「普通人的歷史,」它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讀者,宣傳是功不可沒的。

這麼多讀者被「普通人的歷史」吸引,說明什麼呢?

看了羅新老師的訪談,他認為,關注普通人是現代史學的一個特點。不關注普通人、邊緣人這些話題,是傳統史學的系統性缺陷。唐人執著於修史,古人執著於「青史留名」,都是因為,史書不會記錄普通人。

為什麼我們今天會關心普通人?

羅新老師認為,是因為今天的社會人們高度平等。我認為還可能是處於當代的我們更關注我們自身。今天我們讀新聞、小說,看電視劇、電影,很容易會代入自己。

這種「代入感」應該是很多人會關注王鍾兒的原因之一。這本書的豆瓣評論就有人說,「我要是回到北魏時代,什麼都不是。」

平心而論,王鍾兒絕不是一個普通人,然而,相對於帝王將相,她確實是一個小人物。

今天的14億中,絕大多數都是出身比王鍾兒還低、認真生活勤懇工作但更加默默無聞的人。但這些人,在當下都是活生生的個體。戴口罩的這幾年,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注自身。

「建安七子」時代,人們遭遇戰亂、疫病,感嘆生命短暫,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成為一種社會思潮。

詩歌創作進入輝煌時期,詩人們都想努力展現自己獨特的風貌——這其實也是源於他們對自身的關注。

當時的詩歌被稱為「建安風骨」,客觀上推動文學開始走向自覺。處在社會上層的曹丕也感嘆「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幾十年、幾百年以後的人來讀2023年的歷史,14億人中的絕大多數,可能只是某一個數字裡的一個個體,比如某個數字之一。14億人中的絕大多數如果生在王鍾兒的時代,可能也只是包含在某一個數字裡的「之一」。

大家關注遙遠時代的普通人,其實還是關注那個與「普通人」類似的自己。

作者:轉蓬飄飄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世表為猴格製作。

參考資料:《漫長的餘生》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