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初年,劉秀「退功臣而進文吏」,引進的「文吏」是哪三種人?

寒香文史 發佈 2024-04-28T23:47:15.932335+00:00

東漢初年,劉秀為了鞏固發展文官制度,「退功臣而進文吏」,將東漢中央、州、郡、縣各級機構中軍功人員的官職基本剝奪乾淨。

東漢初年,劉秀為了鞏固發展文官制度,「退功臣而進文吏」,將東漢中央、州、郡、縣各級機構中軍功人員的官職基本剝奪乾淨。為保證政權的正常運行,劉秀在「退功臣」的同時,又引進了大量「文吏」。對劉秀「退功臣而進文吏」所引進的「文吏」,包括三種人:儒生、文吏、儒法兼通的人。下面將東漢初年劉秀「進文吏」的情況做一下分析。

(一)引進替代功臣職位的文官

建武十三年以前,在東漢中央機構任職的功臣,主要是雲台二十八將當中的功臣,這部分功臣因戰功較大,職務也較高。建武十三年,劉秀基本上是將這部分功臣的官職剝奪去的。

劉秀在引進替代這些功臣的文宮時,主要是通過徵召在社會上有聲望的前朝退職文官,特別是那些不仕王莽,保持節操的隱人逸士,以及學識著於鄉里的名儒。這部分文官也大多屬於儒法兼通的人,因此受到劉秀的重用,官職也較高。下面主要根據劉秀時期三公中大司徒、大司空的任職情況,對劉秀引進的的文官進行分析。

東漢初年,劉秀「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削弱了三公的權力,加強了尚書的權力。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有一個過程。從「總攝群司」可以看出,劉秀稱帝後,大司徒所掌握的權力還是相當大的。建武三年伏湛之所以能夠替代鄧禹任大司徒是具有三個基本條件的。

第一、伏湛為西漢舊臣。劉秀之所以用西漢舊臣是有其原因的。西漢末年,「漢再受命」理論、「讖緯」神學,以及「人心思漢」等現象在社會上十分泛濫。因此,各地割據軍閥都利用這些思想,紛紛打出「擁劉」旗幟,以在廣泛的社會領域樹立自己正統權威地位,從而爭取民心,增加自己的軍事、政治力量。同時,運用社會輿論,美化自己,仇視敵方。

如綠林軍擁戴劉玄為皇帝,建立仍然稱作漢朝的更始政權;赤眉軍則推戴漢景王之後的牧牛娃劉盆子為皇帝;梁王劉永是西漢梁孝王八世孫;盧芳則詐稱漢成帝之孫劉文伯,被匈奴立為「漢帝」;王朗則詐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隗囂則「承天順民,輔漢而起";公孫述割據之初則「假輔漢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綬」。

劉秀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為了樹立自己西漢皇室正統繼承人的身份,也藉助和運用了這些思想理論,但為了與其他軍閥區別,以顯示自己是真正「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他在運用上述思想的同時,還釆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

可見,劉秀任用前朝舊臣也有迎合當時社會思想,樹立自己正統權威的目的。此外,劉秀任用前朝德高望重的舊臣,也有爭取人心的目的。劉秀給予卓茂的榮譽賞賜,在知識分子中產生了很大反響,在當時天下大勢尚未明朗時,這對於能夠引誘更多知識分子前來投奔東漢政權是有積極作用的。因此劉秀用西漢舊臣,有樹立自己正統權威爭,取人心的目的,起到了招攬人才的作用。

第二、伏湛為名儒。

第三、伏湛有豐富的行政經驗。劉秀稱帝後,先後任尚書大司徒司宣,鄧禹西征關中時,代行大司徒事。由於伏湛不僅為前朝舊臣,而且儒法兼通,建武三年,劉秀才用其替代鄧禹為大司徒。

在鄧禹以後,劉秀再也沒有任用過功臣為大司徒。但在伏湛以後的七位大司徒中,侯霸、蔡茂都為前朝舊臣,且儒法兼通;歐陽歙為前朝博士,也儒法兼通;玉況除為名儒外,曾為陳留太守,同樣儒法兼通;戴涉情況不詳;韓歆因攻伐有功;馮勤則因在事精於任職。

東漢劉秀時期有七位大司空。其中王梁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李通為劉秀妹夫,曾有過軍功;竇融為劉秀親家,且為新臣,也有過軍功;朱浮也有軍功;只有宋弘、杜林、張純完全為引進的新官。東漢初年劉秀「雖置三公,事歸台閣」是一個過程。因而,在建武二年這個時候,大司空是有相當大的權勢的。

建武二年,劉秀用宋弘替代王梁為大司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宋弘為前朝舊臣,且有氣節。

第二、第二、宋弘具有一定的學識。儘管傳中沒有宋弘文化學識的確切記載,但從上面這句話可以看出,宋弘應是有一定的學識水平的,否則就不會對通博之士有較深了解的。

第三、宋弘有豐富的行政經驗。西漢哀、平間作過侍中,王莽時為共工。劉秀稱帝後,征拜為太中大夫,並且以清行致稱。

可見,由於宋弘不僅為前朝舊臣,具有一定的氣節,而且也是儒法兼通。建武三年劉秀才用其替代王梁為大司空的。

杜林是在建武二十二年任大司空的,張純在建武二十四年任大司空的,這兩人都一樣,不僅都為名儒,而且都有理政之能,可謂儒法兼通。除此之外,杜林為西漢舊臣之後,其父成、哀間曾為涼州刺史,張純西漢哀、平間曾為侍中。

從劉秀時期大司徒、大司空的任職情況可以看出,東漢初年劉秀在中央機構「退功臣"後,基本上是通過徵召那些既是前朝舊臣,又是儒法兼通的人為官的。引進這些人為官,既可以起到為劉秀樹立形象,爭取人心,招攬人才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引導意識形態,理政治民的作用。

(二)引進其他文官

在許多人的通常意識下,認為劉秀「退功臣而進文吏」當中的「文吏」,只是指劉秀引進的那些替代功臣的文官,這是不恰當的。

第一、東漢建立後,所有的官職並非全由功臣能擔任得了的,功臣只是擔任了部分官職。因此,還需要引進其他文官充實到各級政府機構使政權能夠正常運行。

第二、從統治方略上看,引進其他的文官與功臣同時任行政官職,可以牽制功臣,起到抑制功臣權勢增長的目的。

第三、從統治方略上看,劉秀「退功臣而迸文吏」的真正用意是鞏固發展文官制度,以維護統治,加強集權。鞏固完善文官制度不僅需要大量的文官來充實各級行政機構,而且文官制度中的考核、監察、選拔等制度決定了一個職務上的文官是會經常更替的。

因此,東漢初年,劉秀除了引進替代功臣官職的那部分文官外,還引進了大量非替代功臣官職的文官。

1、引進名儒

由於儒生的理想主義,以德教化等是封建統治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一些需要德化教育的位子上劉秀也引進了一些名碩大儒。例如,在太傅一職上,劉秀就引進了卓茂。可見,太傅一職其職責德化教人,樹立德義,這一職位只能由名碩大儒來擔任。

可見,太子少傅這一職位專門是輔導太子讀書的,其人選當然也必須是名碩大儒。此傳還載一件事:車駕幸大學,會諸博士論難於前,榮被服儒衣,溫恭有蘊藉,辯明經義,每以禮讓相厭,不以辭長勝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賞賜。又詔諸生雅吹擊磬,盡日乃罷。後榮入會庭中,詔賜奇果,受者皆懷之,榮獨舉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

劉秀引進這名碩大儒就是為「率斯道也」,引導全社會意識形態,以加強在思想領域的統治,發揮文官制度的統治功能。

2、引進文吏

光引導不行,還需要管理。劉秀在引進名碩大儒的同時,還引進了一些文吏來加強吏治管理。由於通過讀書入仕的人太多,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東漢初年,也有一些人,文化水平雖不高,而因善於理政在各級政府中任職,甚至被逐漸提拔到中央機構任職。例如,馮勤就是最初被闢為魏郡太守跳期功曹,因為有較高的才能,在事精勤,受到賞識,最終當上大司徒的。這些人也大多是通過察舉的選拔方式,不斷晉級的。

3、引進兼通儒法的人

引用兼通儒法的人,不僅能夠以德教化,而且能夠理政治世。東漢初年,劉秀引進了許多這樣的人才。這些人因儒法兼通,往往具有更大發展前景,經過地方鍛鍊以後,許多人都能到朝廷為官,甚至官任三公。

綜上所述,劉秀除了引進替代功臣官職的文官外,還引其他大量的文官。劉秀通過「進文吏」,特別是通過引進了大量兼通儒法的文官,不僅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養,還提高了行政效率。這對鞏固發展文官制度,維護東漢政權的統治是非常重要的。

(三)引進公府州郡掾屬

根據漢代的徵召制度,各級官署長官自己可以徵召辟用屬吏,作為自己的掾屬即幫辦人員,包括中央政府各部門的掾屬和地方郡縣的掾屬。可見,東漢時期中央機構和地方州郡的長官都可以自己辟除屬吏。東漢初年,劉秀引進新官後,由於這些新官沒有參加過戰爭,他們在辟除自己的屬吏時,一般不會辟除軍功人員為屬吏的,他們所辟除的屬吏往往或是儒生,或是文吏,或是儒法兼通的人。

1、 引進儒生為掾屬

東漢初年,劉秀為發揮文官制度的統治,對儒家教育十分推崇,經學得到長足發展。士人的經學研習狀況,就成為檢驗士人文化和道德水準的重要標準。此外,當時按照規定,不僅太學的博士弟子員畢業後可以為郎或為吏,州郡官學的學生成績優異者也可以補吏,此外,私學受業的大量知識分子,也可以通過明經入仕。

因而,大量儒生進入東漢各級政權各級機構為吏。中央機構和地方州郡長官辟除儒生,除了儒生「經明行修」,「志節清白」外,也有藉助這些儒生的影響來提高他們的聲望。

2、 引進文吏為掾屬

儒生雖然「經明行修」,對引導意識形態,激勵氣節,樹立士風有一定的作用,但「口能言治亂,而無能以行之」,封建國家各項政策法令有效的執行,還需要「明達法令,足以決疑,能按章覆問,文中御史」的文吏。東漢初年,劉秀引進新官後,他們在辟除自己的屬吏時,往往還要辟除一些優於理政的文吏。

從上可以看出,郭賀、虞延被闢為大司徒掾屬前,都曾任過州郡屬吏,有處理地方具體事務的經驗,將他們闢為屬吏有利於提高各官府的辦事效率。

3、引進儒法兼通的人為掾屬

儒法兼通的人,不但「經明行修",具有一定的學識素養,而且還「曉習故事」,善於理政,是各級行政長官最願辟除為掾屬的。從「平徭賦,理怨結」、「舉孝廉」可以看出,第五倫是儒法兼通的人。從鍾離意通《春秋》、《詩》和舉孝廉,以及「任以縣事"可以看出鍾離意也是儒法兼通的人。從上可以看出,第五倫、虞延都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理政能力。他們被闢為掾屬前,對於提高各官府的人才素質和辦事效率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東漢初年,劉秀從鞏固發展文官制度的統治方略出發「退功臣而進文吏」。在剝奪功臣官職的同時,將大批地主階級的優秀知識分子吸引到統治階級內部,成為東漢政權各級政府機構官吏的主要部分。這部分人大多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並且不少人都有過在前朝中央,以及地方基層小吏的工作經驗,對理政比較熟悉,有助於東漢各級行政體系的有序運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