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堪稱「風之子」,三場大風把他吹上皇位

竹子撩雞 發佈 2024-04-28T23:51:41.901147+00:00

對於李景隆,朱棣是不放在眼裡的。雖然李景隆的父親是威威赫赫的大明開國名將李文忠,但是「虎父無犬子」這個詞用在李景隆身上卻非常的不合適。

公元1400年四月二十四日,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迎來了他起兵以來最兇險的時候。

這一天,他在白溝河(今河北雄縣一帶)遭遇朝廷欽定大將軍李景隆率領的60萬大軍。

對於李景隆,朱棣是不放在眼裡的。

雖然李景隆的父親是威威赫赫的大明開國名將李文忠,但是「虎父無犬子」這個詞用在李景隆身上卻非常的不合適。

公元1399年七月,剛剛發動「靖難之役」的朱棣,擊敗了前來征剿的長興侯耿炳文。建文帝朱允炆聽從了黃子澄的建議,封李景隆為大將軍,率五十萬大軍北上征討燕王朱棣。

李景隆被封大將軍一事傳到朱棣耳中,朱棣立即喜笑顏開,他說:「李景隆此人缺乏計謀又驕傲自負,外表強硬而內心缺乏勇氣,刻薄善妒卻又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現在朝廷將傾國之兵託付於他,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漢高祖劉邦如此英明神武卻只能統率十萬兵馬,李景隆何德何能,居然可以統率五十萬兵?」

事實證明,朱棣的判斷完全正確。

李景隆出兵之後,趁朱棣去寧王朱權處借兵的時候,率大軍圍困北平城,此時的北平城內只有燕王世子朱高熾帶領的一萬多人馬,李景隆卻久攻不下。

待朱棣借兵歸來,李景隆和朱棣在鄭村垻打了第一場遭遇戰,交戰第一天雙方戰的難解難分,但是李景隆卻被慘烈的戰事直接嚇破了膽,丟下無數輜重物資連夜跑路了,一口氣跑到了德州這才剎住車。

鄭村垻之戰後,黃子澄擔心建文帝怪罪他推薦了李景隆這樣一個廢柴,所以慌報軍情,向建文帝說李景隆取得了勝利,但是隆冬將至不宜用兵,大軍應該休整。

建文帝覺的黃子澄說的好有道理,於是同意李景隆率大軍在德州休整。

到了第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休整了一個冬季的討逆大軍再次出征。這一次,建文帝為了讓李景隆能更好的統率全軍,授以其「專征伐」之權,並賞賜黃鉞弓矢。而且還給李景隆配了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兩名副手。

就這樣,李景隆率領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進發。

於此同時,朱棣也率十萬大軍向南襲來,雙方最終在河北白溝河一帶遭遇。

此時的朱棣,在探得對方軍情之後,已經意識到自己將會打一場難度空前的硬仗。

雖然李景隆是草包一個,但是他身邊的幾名副手卻個個都是硬茬。

武定侯郭英,是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功勳元老,身經百戰,有勇有謀,戰功赫赫;

瞿能、瞿陶父子勇武過人,在前一年圍攻北平的戰鬥中,這父子二人曾經攻破了北平防線,如果不是李景隆想貪沒軍功,如今北平城恐怕已經易主了。

然而對朱棣來說,最大的威脅還不是以上幾人,而是李景隆的先鋒官平安。

平安又名平保兒,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義孫,此人力大無窮,驍勇善戰。而且平安早年曾經跟隨朱棣出征塞外,對朱棣行軍作戰的習慣和特點十分熟悉。

朱棣本來在兵力上就處於極度的劣勢,再加上對方有這麼幾個難纏的角色,想要取勝難度太大了。

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朱棣明知此戰勝算不大,但是還是決定和對面的明軍硬碰硬的懟一下。

四月二十四日,白溝河之戰打響了。

按照朱棣的計劃,他要率軍渡過白溝河尋找合適機會與明軍作戰。為了迷惑明軍,朱棣先在河的下游發炮數聲,製造燕軍將在此處渡河的假象,然後率大軍延河而上,在上游正式渡河。

不料,朱棣的計劃早就被平安猜個正著,平安早就在河的上游布置了伏兵,待燕軍剛剛渡河立足未穩之際,平安一聲令下,數萬早就埋伏好的明軍立即掩殺過來。平安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帶領軍士將燕軍殺的四散潰逃。

朱棣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悍將級人物,見此狀況他迅速收攏軍隊並制定出撤退路線,讓部將先行率軍撤退,自己則率精銳抵擋平安的追殺。

然而不幸的是,平安對朱棣實在是太了解了,朱棣的撤軍路線已被明軍猜的明明白白,此時郭英已經在燕軍撤退的必經之路上埋了大量的地雷。

燕軍進入雷區之後,郭英命兵士將火雷點燃,一時之間,火雷爆炸之聲不絕於耳,戰場上火光沖天、煙塵蔽日,燕軍被炸的血肉橫飛,損失慘重。

待燕軍衝出雷區時天色已晚,被火雷炸的腦瓜子嗡嗡的朱棣剛剛回過神來,發現又一個大難題擺在自己面前,他迷路了!

如果大軍不能回營休整,在野外困頓一宿的話,能保留多少戰鬥力還真不好說,待得天明必定會被明軍一舉殲滅。

可是朱棣畢竟是出征過塞外的人,有一套如何在野外辨別方向的方法。在帶領大軍摸索了一番之後,他跳下馬來趴在地上,通過辨別河流的方向,最終確定了大營的方位,艱難的將大軍帶回大營。

雙方的初次交手,朱棣雖然極其狼狽,但是還不算兇險。

天明之後,雙方終於迎來了真正的決戰。

四月二十五日,雙方經過一夜的休整,在白溝河下展開廝殺。

乍一開戰,平安、瞿能兩員猛將就率軍直撲燕軍後軍,燕軍後軍統帥房寬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瞬間就被打的無法招架。

眼見自己的後方被對方抄襲,自己無後路可退,擺在朱棣面前只有一個策略,就是全力攻擊李景隆所在的中軍。

於是命大將邱福帶軍,向李景隆的中軍發起了猛烈攻擊,戰鬥打的異常慘烈,戰場上殺聲振天、飛矢如雨。

但是李景隆畢竟有著巨大的兵力優勢,燕軍縱然勇猛異常,但是仍然沒有占到絲毫便宜。

情急之下,朱棣決定親自衝鋒陷陣。朱棣心裡很明白,如果沖不散在自己前方的李景隆中軍,等在自己身後的平安、瞿能合圍過來,自己腹背受敵,那樣的話估計自己就會全軍覆沒。

於是朱棣殺紅了眼,帶領士兵玩命的衝擊李景隆的中軍,朱棣自己也身先士卒,先後換了三匹戰馬,射光了三筒箭,手中寶劍也砍斷了。但是無奈明軍如潮水一般不斷湧來,殺退一批又來一批,儘管朱棣和燕軍拼死廝殺,但是不但沒有攻破明軍的中軍防守,反倒是被明軍逼迫到河堤附近。

更不妙的是,此時平安、瞿能父子等悍將已經攻破燕軍後軍,從朱棣的身後掩殺而來,如果兩路明軍完成合圍,朱棣的皇帝夢就算做到頭了。

可是朱棣真的是人中龍鳳,他即有統率全軍的大智慧,又有投機取巧的小聰明,而在這關鍵時刻,他的小聰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眼見明軍攻勢無法阻擋,情急之下,他躍馬跑上河堤,並且誇張的揮動馬鞭,做出一副喊人前來增援的樣子。

見此狀況,李景隆果然不負所望的上當了,他懷疑朱棣在堤下布置了伏兵,所以下令大軍暫緩進攻,讓朱棣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獨立團長李雲龍在指揮平安戰役時曾說過:一分鐘就可以決定戰鬥的勝負。

相信朱棣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明軍攻勢稍緩之際,朱棣不但重新布置了一下自己的防線,而且還真的等來了援兵:他的二兒子朱高煦帶領3000騎兵趕到戰場。

雖然新生力量的加入讓朱棣為之一振,立即返回陣中與明軍殺作一團。但是3000兵力對當時的戰況來只能是杯水車薪,明軍不久之後又重新取得優勢。

大將瞿能更是驍勇異常,他帶領上千兵士一邊大呼「滅燕」、一邊向朱棣陣營猛攻過去,在他如此的聲勢帶動之下,明軍士氣大盛,朱棣剛剛組織好的陣型再次被攻破。

此時的戰場,雙方已經沒有任何投機取巧的可能,誰勝誰負,只能看哪一方更勇猛、哪一方更有實力。

10萬燕軍對60萬明軍,顯然更有實力的一方是明軍。

久經沙場的朱棣看著眼前境象,心理明白如果戰局按照這樣發展下去,自己只有戰死沙場這一條路可選了。

而自己此時已經押上了自己全部的實力,敵眾我寡之下,除非上天幫忙,自己斷無翻盤的可能。

不知道當時已經陷入絕望的朱棣有沒有下馬祈禱上蒼,但是上蒼卻真的出手幫了朱棣一把。

就是燕軍戰局危殆之際,忽然一陣狂風襲來,只吹的天地變色、飛沙走石,更離譜的是,狂風到處,李景隆的中軍大旗應聲而斷。

要知道,在古代戰場之上,中軍大旗是全軍的指揮中樞,本來就被大風吹的暈頭轉向的明軍,眼見中軍大旗一倒,頓時陣腳大亂。

此時,朱棣豐富的作戰經驗發揮了作用,他見大風驟起,立即與朱高煦溜到明軍側翼放起了火。

火借風勢迅速蔓延,而朱棣則帶領燕軍趁機衝殺,明軍四散潰逃,踩踏傷亡者不計其數。原本沖在最前面的瞿能父子不及撤退,均被燕軍所殺。

最終,朱棣在這場神奇大風的幫助之下大獲全勝,一舉擊潰朝廷的60萬大軍,李景隆、郭英僅帶領十餘萬人馬倉惶逃撤退。

白溝河之戰,是靖難之役的關鍵性戰役,從此之後,明軍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征討,由主動進攻轉為防守。

如何沒有那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朱棣極有可能就折戟沙場,也就沒有後來的永樂大帝了。

而這種神奇的「被風追來的勝利」,朱棣卻經歷過不只一次。

公元1401年,靖難之役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雖然朱棣連連用兵,但是朝廷方派出盛庸、鐵弦等人與其周旋,朱棣也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在1400年十二月的東昌之戰中,盛庸率軍大派朱棣,不但險些將朱棣擒獲,更將朱棣手下大將張玉斬殺。

東昌之敗讓朱棣深以為恥,在與姚廣孝商議對策之後,朱棣與1401年二月重整兵馬,直向駐紮在夾河(今河北衡水武邑縣)的盛庸撲來,打算一舉擊潰盛庸,一雪東昌戰敗之恥。

經過多次交手,盛庸深知朱棣率領的燕軍有著極強的野戰能力,為了避其鋒芒,盛庸採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

他命部下結下堅陣,並給軍隊配備了大量火器,以此來對抗朱棣麾下實力不俗的騎兵。

三月二十二日,在短暫的互探虛實之後,兩路大軍正式開始交戰。

朱棣指揮一萬騎兵和五千步兵直撲盛庸軍陣左翼,盛庸副將莊得則指揮軍士用火槍抵抗,戰事非常焦灼,朱棣命軍士幾度衝鋒,但依舊沖不破明年的火力網,反而折損了部下大將譚淵。

盛庸見朱棣猛攻自己的左翼,幾番衝擊之下莊得已經漸漸不支,所以率軍前去支援,不料就是部隊換防的時刻,被朱棣抓住時機率精騎突進,莊得力戰不退,最終戰死沙場。

夾河之戰的第一天,朱棣和盛庸打了一個平手,雙方互有損傷,而且各折損了一名大將,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第二天,雙方再次開戰。經過昨天的對陣,朱棣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實力,想要衝破盛庸的防守絕非易事,陣前朱棣對眾將說「兩軍相當、將勇者勝」,鼓勵諸將勇奮勇向前。

但是開戰以後,朱棣無奈的發現,當前的局勢和戰況,簡直是頭一天的翻版。燕軍依靠騎兵奮勇衝殺,而明軍依靠火力優勢全力防守,雙方交戰了三四個時辰,依舊是一番旗鼓相當的局面。

朱棣很清楚,雖然現在是一個平手的局面,但是駐紮在附近的吳傑、平安等部正向夾河殺來,待明軍的援軍殺到,自己想全身而退就難了。

可是現在面對盛庸堅若磐石的防守,他卻沒有更好的辦法。

就在朱棣進退兩難之際,上天再次眷顧了朱棣。

而且眷顧的方式都和白溝河之戰相同,那就是大風。

據記載,就在雙方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突然颳起了狂風,只吹的飛沙走石,塵埃蔽日。

不幸的是,明軍是頂風作戰,風沙吹的明軍睜眼都費勁,更別說拿起武器作戰了,而燕軍則順風發起了攻擊,瞬間便將明軍殺的大敗而逃,斬殺了數萬人。

盛庸不得已只能率殘部逃回德州,而趕來增援的吳傑、平安見盛庸已敗,只得退回真定。

夾河之戰,讓經歷了東昌慘敗的朱棣擊敗了宿敵盛庸,重拾信心,而那場突出其來的狂風,再一次成為決定戰鬥勝利的關鍵因素。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二十多天之後的藁城之戰,朱棣又一次受到了風神的眷顧。

閏三月初九,剛剛取得夾河大勝的朱棣率軍與安陸侯吳傑、平安所率的明軍在藁城遭遇,鑑於都是老熟人,所以雙方也都不客氣,見面立即開打。

而且開打的方式也很老套,依然是燕軍依靠騎兵交鋒,明軍列陣依靠火器防守,只不過這次吳傑部下的火力更猛一些,密集的火力輸出把朱棣的帥旗直接打成蜂窩煤,如果不是書呆子皇帝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負殺叔之名」,估計朱棣的結果比帥旗也好不到哪裡去。

雖然燕軍勇猛猛攻不止,但明軍的火器給燕軍造成極大殺傷,正當雙方難分高下之際,風又來了。

這次的風比夾河之戰的風更大,迎風而戰的明軍被吹的連站力都費勁,哪裡還顧的上開槍作戰?於是燕軍再次借著風勢開始收割,一舉斬殺明軍六萬餘人。

如果說一次借大風取勝是偶然,兩次借大風取勝是意外,那麼三次因大風取勝那就有點玄幻了。

藁城之戰後,估計明軍將士內心也開始懷疑朱棣是天選之人了,要不然為何每到關鍵時期就會來一陣狂風相助?而一再得到上蒼的幫助,讓朱棣更加堅定了自己奪取皇位的信心。

如果沒有這幾場大風,估計在白溝河朱棣就大結局了,而且就算朱棣福大命大僥倖脫難,沒有「風神」相助,他想擊潰盛庸、吳傑等名將也不會如此容易。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幾場大風,朱棣極其!非常!很有可能不會登上皇位,所以說他皇位是大風颳來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拋開封建迷信的說法,按照科學的思路來看待這幾場大風,其實算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

白溝河、夾河、藁城三場大戰,發生的地點都是在中國北方,而且都是在春季。而中國北方的春季,大風天氣非常常見。

由於當時明朝常年和蒙古作戰,中國北方的植被受到嚴重破壞,所以一旦有大風天氣,就會引發嚴重的沙塵暴。

沙塵暴一般都是北風,而朱棣自北方起兵向南發動攻擊,肯定是順風前行,而明軍坐南面北防守,卻是頂風作戰。

經歷過沙塵暴的都知道,一旦沙塵暴來襲,頂風的人連正常行走都十分困難,而且風沙吹的人睜眼也很費勁,這種情況下,頂風的人肯定無法作戰。

所以這幾場大風雖然來的很突然,但還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只是太過於巧合而已。

其實明軍的失利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當初朱元璋讓朱棣負責鎮守北平,主要目的就是防範在蒙古草原的北元,所以燕軍的騎兵力量比較強,靖難之役發生後,朱棣又從寧王朱權手裡借來戰力強悍的蒙古騎兵部隊「朵顏三衛」,騎兵實力大大增強。

所以論戰力,燕軍還是要強於明軍的,明軍為了彌補自身在騎兵方面的不足,所以他們配備了大量火器來遏制燕軍的騎兵。

但是當時的火器的擊發還是依靠原始的手工裝填、手工點火方式,這種火器一旦遇到大風天氣,根本無法裝填火藥,也沒無法點火,這時的火器就會變成燒火棍,根本無法與騎兵衝殺和射箭等原始攻擊手段相抗衡。

這個問題直到明朝末期都沒有得到解決,雖然明代火器研究家畢懋康在1635年研製出了火石擊發的燧發槍,但一直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明末對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明軍的火器就是因為天氣潮濕導致引線受潮無法使用,最終被後金殺的潰不成軍。

古人講成就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朱棣在「風神」的幫助下,以一藩之地奪得天下,充分地驗證了這句話的確有道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