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總統快要被逼哭了:這是歐盟又給塞爾維亞挖了個坑

黃娜老師 發佈 2024-04-29T00:12:44.023182+00:00

說到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位「經常受委屈的大個子」。比如,2020年3月,面對歐盟的冷漠,哽咽著向中國求助時的講話。

說到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位「經常受委屈的大個子」。

比如,2020年3月,面對歐盟的冷漠,哽咽著向中國求助時的講話。

視頻很快傳開,熱情的中國網友們紛紛要去給塞爾維亞「打錢」。

2020年9月,美國白宮發出的一張新聞圖片,曾讓萬里之外的中俄人民都替他尷尬不已。

照片中,身高近兩米的武契奇,坐在一張簡陋的椅子上,非常拘謹的面對著川普的豪華辦公桌。

眾網友紛紛比作老闆質問員工、警察審訊嫌犯、老師教訓學生等等。

還有2022年俄烏開戰後,武契奇曾非常形象地說——如果將這半年多來塞爾維亞在有關對俄制裁問題上受到的壓力寫成一本書,肯定會比《資本論》還要厚....

說著說著,就又哽咽了。

提到塞爾維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它是個什麼國家?它在哪兒?

實際上,相對於它的國名,塞爾維亞的首都顯然更具知名度——貝爾格勒!

塞爾維亞的前身,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巴爾幹猛虎」——南斯拉夫。

再看看南斯拉夫時代,狄托訪美的場面。

狄托顯然沒把白宮的陌生環境和身邊的美國總統太當回事,就跟在自己家裡一樣;反倒是一旁的尼克森,似乎稍顯緊張。

跟後來的卡特總統,也是一樣的霸氣。

誰能想到,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在外部勢力的教唆下,已經重歸於平靜了快半個世紀的巴爾幹火藥桶被再次點燃,惡戰、仇殺、騷亂不斷,一路走下來,不到20年的時間裡,經歷了三次「分家」高潮的前南斯拉夫,先後一分為七,變身成了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黑山、科索沃等7個國家和地區。

大致的瘦身過程是:南斯拉夫——南聯盟(塞爾維亞+黑山)——塞蒙國家聯盟(一個鬆散的國家共同體)——塞爾維亞(喪失出海口,成了個夾心內陸國).....

即便如此,「外部勢力」仍舊沒有絲毫收手的意思,20多年來,一直試圖從塞爾維亞身上再剜掉一塊肉——科索沃。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面對歐盟拿出的這個以犧牲塞爾維亞對科索沃主權為代價的「和平協議」,在談判中被步步緊逼的武契奇總統,面對記者又一次難受的要流下眼淚。

老實說,科索沃的獨立,除了歷史遺留問題,更多的,都是北約攪和出來的結果。

先看此地的「內部矛盾」。

科索沃,無論是塞族還是阿族,他們都自認為這是本民族的發源地。

歷史上,阿族和塞族的祖先都曾在科索沃地區定居。其中,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伊利亞人來的最早,但伊利亞人並沒有建國;而移民過來的斯拉夫人卻建立了南斯拉夫人的政權——塞爾維亞王國,並通過戰爭將科索沃納入了塞爾維亞的領土。

而且,伊利亞人的後人,也就是阿爾巴尼亞人,基本生活在科索沃北部高山地帶繼續遊牧,信奉天主教,占人口比例約30%左右,他們和定居搞農業、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沒有太大交際。

在15世紀反抗奧斯曼土耳其的鬥爭中,這兩族還曾並肩作戰。

後來,隨著奧斯曼帝國時代的很多政策引導,這裡的民族成分,開始發生變化。大部分阿爾巴尼亞人為了享受只面向穆斯林的「帝國紅利」,改信了天主教;而塞爾維亞人則選擇了背井離鄉,紛紛遷徙到了對基督教徒統治較為溫和的地區。

這些塞爾維亞人走後,奧斯曼的統治者把他們的土地與房屋直接給了轉變宗教信仰後的阿爾巴尼亞人,還將周邊的阿爾巴尼亞人也遷移到了科索沃地區。

就這樣,阿爾巴尼亞人的數量反超了塞族人,逐漸成了科索沃地區的主要民族。

到了近現代時期,無論是1912年巴爾幹半島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的時候成立的塞爾維亞王國,還是1918年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或者是二戰後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科索沃地區雖然阿族人口多,但卻一直屬於塞爾維亞的行政區劃。

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時代,科索沃是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之一,塞爾維亞國內部的一個自治省——這跟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等可以自行選擇留下或者獨立的「加盟共和國」的身份,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科索沃作為塞爾維亞內部的一個行政區劃,南斯拉夫的解體,並不影響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

但是,南斯拉夫後期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政策,曾嚴重傷害過科索沃地區阿族人的感情。

這導致,趁著南斯拉夫解體的亂局,一些「看不見的手」開始教唆當地的激進分子挑起種族衝突。

1996年,阿族建立了一支武裝暴力反抗組織,自稱「科索沃解放軍(KLA)」。

這支武裝的背景很複雜,還有西方大國幫忙打錢。

那邊,科索沃的塞族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民兵組織,和KLA開始了互相仇殺。

這就是科索沃戰爭爆發前的狀態。

1999年3月,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強硬地拒絕了美國特使對自己國家內政的「調解」,並堅決反對北約部隊進駐南聯盟科索沃省去「維和」。

很快,北約就拿著一些來歷可疑的證據和相關新聞報導,打著「送民主福報」的幌子,對以首都貝爾格勒為主的南聯盟各大城市開始了鋪天蓋地的轟炸行動。

就這樣,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戰爭和各種政治外交手段強行將原本的一個國內民族矛盾,直接變成了國際問題,繞開聯合國,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了整整78天的大轟炸,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最終,讓科索沃形成了事實獨立(但聯合國不承認)。

戰爭的結果,令美國非常滿意——左手遏制俄羅斯,右手敲打了歐元的投資環境,同時還塑造了維繫北約存在的新對手和合理性。

歐洲「拒不歸順者」米洛舍維奇之後也被抓到了海牙國際法庭,成了階下囚,並在庭審陷入困局的時候,很「及時」地死在了獄中。

但折騰到這份上,事兒還沒完。

多年來,在塞爾維亞心心念念的加入歐盟的議題上,西方世界一直拿著承認科索沃獨立為主要門檻,誘惑塞政府服軟。

對於這個條件,無論是南聯盟還是後來的塞爾維亞,歷屆政府,面對各種威逼利誘,都在堅持說「不」——依舊保留著「巴爾幹猛虎」的那股子勁頭。

而且,武契奇總統還曾明確表示——非要拿主權去換「援助」的話,那就不要談了。

那麼,為什麼到了2023年3月,塞爾維亞又開始談了呢?

要知道,據透露出來的相關消息,這次歐盟所謂的「和平協議」,其主要條款,都跟變相逼迫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有關。

比如,雙方接受各自的「邊界」,並在彼此的首都開設「外交代表處」,互派外交使團;還有承認各自護照、塞爾維亞不得阻止科索沃加入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任何國際組織等等。

這方面,歐盟談判代表還拿出了「成功的先例」來進行啟發和誘導——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72 年達成的基本協議中的「德德模式」。

顯然,「和平協議」里的很多條款,塞爾維亞方面無法接受——這分明就是個陷阱,一個歐盟事先挖下的「坑」。

塞爾維亞一旦同意,就意味著它在科索沃問題上放棄了原則和底線,這屆政府和總統,將會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

可如果不接受,那歐盟和北約勢必還要在科索沃挑事,把塞爾維亞再次拉入戰火之中,甚至面臨被全面圍堵制裁的困境。

而且,這回歐盟又開始就加入歐盟議題,不斷誘惑塞爾維亞。

更何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看,塞爾維亞確實非常需要歐盟。

歐盟為了保持內部經濟的動態增長,針對「相對落後國家」,設立了專項基金和補貼。所以,一旦入盟,塞爾維亞能夠享受到很多「幫扶」,更能藉助一體化的經濟模式,極大的緩解自己沒有出海口的尷尬。

早在2010年,塞爾維亞和鄰國斯洛維尼亞(也是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之一)同時申請加入歐盟。僅僅花了3年,斯洛維尼亞就高高興興的入了盟,開始享受各種待遇,一下子變闊氣了不少,但塞爾維亞這邊卻一直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每次談判,大都因為科索沃問題,不歡而散。

但時至今日,在加入歐盟的議題上,塞爾維亞政府,似乎已經沒有退路了。

一旦放棄加入歐盟,在國際上,塞爾維亞將很有可能被歐洲這個「大群」孤立,成為一個妥妥的歐洲棄兒。

靠中國離得太遠,俄羅斯那邊,他自己已經火燒眉毛,也很難照顧周全這個南斯拉夫小弟。

而且,這麼多年了,塞爾維亞老百姓們都在盼星星盼月亮一般地期望能加入歐盟,做個真正的「體面的歐洲人」,很多人還都喜歡把本國貨幣——第納爾兌換成歐元,覺得這麼著才有安全感。

如果這時候塞爾維亞跟歐盟的關係直接破裂,憤然終止加入歐盟的進程,國內的老百姓們,顯然是不同意的。

然而,倘若成為歐盟國家的代價是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塞爾維亞人民,依舊不同意。

那麼,作為政府談判代表和國家領導人的武契奇面對鏡頭,這個又快要哭出來的表情,就很容易理解了。

把一個1.98米的大漢逼成這個樣子,可見西方世界是多麼的肆無忌憚。

很明顯,西方能拿著科索沃要挾塞爾維亞,但塞方卻沒有什麼關鍵籌碼可以和西方交換。

對於塞爾維亞,只能說,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上是多麼的痛苦,即使自己萬般有理,但人家卻連個講理的機會都不會給你,只會先挖好坑,然後逼著你往裡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