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一晚含淚大賺幾百萬,背後的飛利浦更會搞錢

正解局 發佈 2024-04-29T02:12:06.037412+00:00

飛利浦的貼牌生意,可能超出很多人想像。最近,網紅「嘎子哥」謝孟偉又爆火了一把。在一次直播中,他把一台網絡售價8999元的手機,「打骨折」賣到了1999元。


飛利浦的貼牌生意,可能超出很多人想像。


正解局出品


最近,網紅「嘎子哥」謝孟偉又爆火了一把。


在一次直播中,他把一台網絡售價8999元的手機,「打骨折」賣到了1999元。


6.8英寸高清水滴大屏!


1600萬高清三攝!


飛利浦國際大品牌,某東價格8999!今天在咱直播間,拼好手速,1999元上車!

「嘎子哥」這邊喊得起勁,觀看直播的網友也等得著急。


這麼「香」的手機,不到1/3的價格,不搶那還等什麼?


這台名為飛利浦S706的手機,在「嘎子哥」的帶貨直播間,短短几分鐘就爆賣1.4萬單。


有消息說,如此低的價格,是因為助理一時搞錯價格。


短短几分鐘,「嘎子哥」秒虧上千萬,甚至到了要賣北京房子彌補損失的地步。


正當搶到手機的用戶大呼「真香」的時候,有「眼尖」的朋友卻發現了這台手機的貓膩。


原來,在主播帶貨備選庫,這款手機平時的售價就是1999元,其中給主播的帶貨佣金就高達599元。



這麼一算,「嘎子哥」不但沒虧錢,還含淚賺了好幾百萬。


這下網友徹底不幹了,我把嘎子當童年,嘎子拿我當龜田!


很多網友納悶,「飛利浦」是堂堂知名國際大企業,品牌管理怎麼也這麼混亂?


但實際繼續深挖就能發現,這台手機甚至和大名鼎鼎的飛利浦都沒多大關係。


你以為的高檔進口貨,實際上是正兒八經的國內貼牌產品。


因為,真實的飛利浦,根本就不是你想的那樣。



先簡單說下飛利浦。


1891年,赫拉德·飛利浦和他的父親在荷蘭埃因霍溫創辦了飛利浦公司。



當時的飛利浦,只是一個簡單的碳絲電燈泡組裝廠。


隨著弟弟安東·飛利浦的加入,公司迎來了快速增長,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碳絲燈泡生產商之一。


後來,兄弟倆並不滿足,在保留原有照明業務的同時,又開疆拓土。


1928年,他們發明可攜式X射線,允許醫生進行床邊診斷,開始在美國生產醫學X光設備。


1939年,他們推出了Philishave電動剃鬚刀。



1925年,飛利浦開始生產電視,到1984年生產量就突破了1億台。


1963年,飛利浦推出的卡式錄音帶大獲成功。



1972年,飛利浦又在英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錄像機。


1986年,飛利浦與台灣工研院簽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也就是後來的「台積電」。


1998年,創業超過百年的飛利浦,被荷蘭王室授予了「皇家」的稱號,改名為「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


這時的飛利浦,已經從一家照明公司變身綜合產業巨頭,家電領域涵蓋黑電、小家電、收音機等業務。


半導體業務更是增長率高達55%,一度排名世界500強第55位!



但中國有句古話,盛極必衰,尾大不掉。


過去的迅猛發展,但毫無規劃的產品線,「大公司病」讓飛利浦不堪重負。


進入21世紀,飛利浦開始了自己的下坡路,陷入了增長失速。


2001年,飛利浦全年虧損26億歐元。


占據飛利浦公司三分之一所得的半導體業務遭受業績滑落帶來的衝擊,全年銷售額下挫25%。


於是,飛利浦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2004年,飛利浦做出轉型,將目光投向了利潤更高、更有潛力的醫療保健市場。


同時,開始大甩賣。


曾經是全球第5大手機公司的飛利浦,在2006年將行動電話業務賣給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CEC)公司。


2006年,飛利浦出售半導體業務,後為恩智浦半導體,並於2010年賣掉了恩智浦的全部股份。


2014年,飛利浦將健康科技和照明業務拆分成了2家不同的公司。


2017年,飛利浦開始減持照明公司「昕諾飛」的股份,2019年,飛利浦清倉,徹底告別了當年發家的照明業務。


2021年,飛利浦宣布以37億歐元的價格,將家用電器部門出售給了高瓴資本。



飛利浦還找到了另外一條發財之路:貼牌。


通過十幾年的業務剝離,飛利浦已將絕大部分顯示器、家電等品類業務,通過品牌授權的貼牌方式,轉手給其他公司。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標稱飛利浦的產品是由其他廠商貼牌代工。


其實貼牌並沒有錯,經濟全球化下,將生產難度不高的組裝業務轉移到人工價格便宜的發展中國家,這是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


只要品牌方做好質量把控,完全可以做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這裡稍微插入點這方面的知識。


目前常見的代工方式有3種,分別是OEM、ODM和OBM。



OEM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貼牌,就是品牌方不生產產品,而是負責設計和開發,製造商做出成品後貼上品牌方的標,這事就成了。


OEM代工特點就是技術是人家的,資本是人家的,市場是人家的,幹活是自己的。


ODM則更進了一步,可以為品牌方提供產品研發、設計製造、後期維護等服務。


品牌方客戶只需要提出一個構思,剩下的就交給製造商變成現實。


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了品牌方在設計研發方面的人力精力時間投入。


OBM則是原始品牌製造商,也就是代工廠做的年數長了,技術、銷售渠道方面都沒有問題。


這樣就可以生產自己的品牌產品。


當然,這方面需要的投入,與簡單的OEM和ODM相比要高不少,而且同類產品還會與品牌方形成競爭,所以很少有代工廠大張旗鼓地去做OBM。


舉個例子,以飛利浦的空氣炸鍋來說。



2010年,飛利浦全球首發,率先推出了空氣炸鍋的產品,並於2012年進入我國國內。


但飛利浦在國內並沒有生產線,而是委託浙江一家公司貼牌生產。


這家公司的ODM/OEM業務占比高達95%以上,而飛利浦正是其第一大客戶。



雖然是貼牌代工生產,但飛利浦空氣炸鍋的價格卻非常堅挺,定價要比同行貴一倍左右。


與空氣炸鍋類似的還有顯示器業務。


2012年,飛利浦將顯示器業務全部賣掉,從此退出電視業務。



數據顯示,買方公司2021年應付飛利浦的商標許可款項就高達17.78億元!


這近18億元,啥也不用干就坐等收錢,可以用「躺賺」形容。


有財經媒體統計,中國目前的「飛利浦系」公司差不多有20家左右,他們大部分給飛利浦的品牌授權費在幾千萬至十幾億元不等。


交了錢,就能貼上飛利浦商標,做起飛利浦的名牌生意。



飛利浦算盤是打得啪啪響,但錢哪有這麼好掙?


對於品牌方來說,總想多賺點這種快錢,「吊牌」高價賣不了,就低價賣。


於是國內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飛利浦產品。


就拿飛利浦空調來說,飛利浦創立百年,之前從沒涉及過白電領域。



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飛利浦空調就開始了貼牌之路。


一開始是由廣東一家企業代工。


2021年6月,廣東這家企業又將業務轉手給了上海一家公司。


完全沒有自己生產線的飛利浦空調,全部都是在代工生產。


有網友爆料,飛利浦空調在國內有好幾家代工廠。


當然,憑著飛利浦三個字,空調也比性能差不多的產品售價足足高出了1000多塊。


但是,關於質量,很多網友的反饋就一言難盡了。


前面說的「嘎子哥」售賣的飛利浦S706手機,也有不少投訴。



品牌方一直想拿著吊牌賣高價,躺著賺錢。


製造方則想著怎麼節省成本,掙出自己的利潤。


結果就是拿著低劣的產品賣向市場,反正即使消費者罵,挨罵的也是品牌方。


曾幾何時,飛利浦在中國是高品質、高科技的象徵。


但如果只想著「躺賺」,百年皇家飛利浦恐怕有些危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