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失望的致股東信:巴菲特對重大問題避而不談

巴倫 發佈 2024-04-29T03:49:48.137275+00:00

每年,投資者都會興奮地等待巴菲特的年度股東信,希望了解「股神」的真知灼見,但今年的致股東信讓人感到有些失望。

展望未來才是巴菲特應該做的。

每年,投資者都會興奮地等待巴菲特的年度股東信,希望了解「股神」的真知灼見,但今年的致股東信讓人感到有些失望。

在這封11頁的信中,巴菲特只用了兩頁來回顧過去一年發生的事,而且並沒有太多深刻的見解。致股東信沒有談到一些關鍵問題,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 BRK.B)放慢股票回購步伐、Geico遇到的麻煩以及繼任者等問題。

巴菲特在信中「誇耀」了自己30年前對可口可樂(KO)的投資,當然他完全有理由夸自己,這筆投資現在價值240億美元,遠高於伯克希爾當時投入的13億美元。但考慮到可口可樂的含糖碳酸飲料在全球肥胖問題中扮演的角色,而且過去20年股價跑輸標普500指數,巴菲特並沒有說明為什麼可口可樂仍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展望未來才是巴菲特應該做的。巴菲特今年92歲,他的合伙人和好朋友、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查理·芒格今年99歲,他們不是伯克希爾的未來。

如果巴菲特能談談他為什麼對未來的管理團隊有信心就好了,包括可能接替巴菲特擔任CEO的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60歲),可能繼續負責龐大保險業務的阿吉特·賈恩(Ajit Jain,71歲),以及目前管理伯克希爾3000多億美元股票投資組合中10%的托德·庫姆斯(Todd Combs)和泰德·韋施勒(Ted Weschler),他們可能在後巴菲特時代掌管整個公司。

庫姆斯和韋施勒在伯克希爾已經工作了十多年,他們的投資業績怎麼樣?巴菲特除了四年前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他們略微跑輸標普500指數外,幾乎沒談過這個問題。賈恩還會管理保險業務多久?伯克希爾去年10月斥資115億美元收購了保險公司Alleghany,該公司前CEO喬·布蘭登(Joe Brandon)會成為賈恩的繼任者嗎?

巴菲特在其他重要問題上也沒有表態。他猛烈抨擊了批評股票回購的人,但沒有解釋為什麼伯克希爾在2022年將回購規模從2021年的270億美元和2020年的250億美元降至79億美元。

伯克希爾旗下汽車保險公司Geico也沒有被提到。過去18個月Geico舉步維艱,2022年承保業務出現虧損。過去三年Geico一直由庫姆斯執掌。相對於Progressive,Geico在技術方面的投資不足,在盈利能力和增長方面也不如其主要競爭對手。

伯克希爾的確在10-K報告中說過,預計2023年Geico承保業務將扭虧為盈,但致股東信里沒有提到這項價值約750億美元的重要業務取得的進展和面臨的挑戰。

巴菲特甚至沒有提到好的方面,包括伯克希爾在2022年的能源投資,尤其是斥資約200億美元買入雪佛龍(CVX)的股票和以120億美元買入西方石油(OXY) 21%的股份,這兩筆投資都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被稱為「奧馬哈先知」的巴菲特提到,他在執掌伯克希爾的58年裡犯過「許多錯誤」,但沒有討論這些錯誤。其中一個錯誤可能是伯克希爾在2016年收購Precision Castparts,伯克希爾花了300多億美元收購這家飛機零部件製造商,是其過去十年裡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然後在2020年對其進行了大約100億美元的減記。2022年Precision Castparts營收為75億美元,營業利潤為12億美元,而在伯克希爾收購其前一年的2015年,該公司營收為100億美元,營業利潤為26億美元,巴菲特認為Precision Castparts的盈利能力能回到歷史水平嗎?

伯克希爾上周六公布的第四季度財報確實突顯了該公司的財務實力和盈利能力。2022年稅後營業利潤超過30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2%,即使在收購了Alleghany之後,仍坐擁1290億美元現金。今年的利潤應該會更高,原因包括投資收益增加、Geico扭虧為盈以及收購Alleghany。

儘管表現強勁,但伯克希爾的股票在過去5年和10年跑輸標普500指數,巴菲特應該談到的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在他離開後,伯克希爾的股票能成為一項跑贏市場的投資?即便是在巴菲特的掌舵下,擁有眾多優勢的伯克希爾也有點辜負了其「世界一流投資」的聲譽。

希望巴菲特能在5月初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談到其中一些問題,否則會再次讓人感到失望。

文 | 安德魯·巴里(Andrew Bary)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3年2月28日報導「Warren Buffett’s Letter Ducked Some Big Issues. What He Should Have Said.」。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投資建議不代表《巴倫周刊》傾向;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