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李善長為什麼會遭到滅門之禍?

太宗悅史 發佈 2024-04-29T03:59:09.562687+00:00

一個功臣如果想要造反,那麼他的手中是一定要有權力的,而辭官回鄉即代表著放棄手中的權力。既然如此,為什麼李善長還是逃不了被殺的結局?當然,有一個人是例外,這個人就是他的兒子李祺。

一個功臣如果想要造反,那麼他的手中是一定要有權力的,而辭官回鄉即代表著放棄手中的權力。既然如此,為什麼李善長還是逃不了被殺的結局?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被斬首示眾,與他共赴黃泉的,還有他的三族。當然,有一個人是例外,這個人就是他的兒子李祺。

李祺為什麼是例外呢?因為他娶了朱元璋的女兒,作為駙馬,朱元璋自然要對他網開一面。

要知道,當時的李善長已經賦閒在家,既然如此,為什麼朱元璋還是要他死?

李善長出身濠州,是朱元璋的老鄉,早在朱元璋還沒有在南京建立起根據地的時候,他就已經成為朱元璋陣營中的一員。

只不過地位相當的不理想,僅僅只是一位文書,做的是抄抄寫寫的工作。而他能夠脫穎而出,靠的是一次談話。

朱元璋在營地里烤火,自言自語的說:「現在天天打仗,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而他恰好在旁邊,隨口回答:「當年漢高祖也不過是一個百姓,但就是這個百姓只用了五年的時間,就一統天下,而你所在的濠州與沛縣相鄰,肯定能夠沾一點王氣,倘若能夠學習漢高祖的話,將來的天下非你莫屬。」

李善長這句話雖然平平無奇,但是卻足以引起朱元璋的注意,畢竟他漢高祖能,為什麼我不能?自此,李善長進入高層,充分發揮出了他的能力。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攻打雞籠山山寨。朱元璋為什麼要攻打一個山寨呢?攻打城池不是更好嗎?

因為此時的他正處於發展階段,而發展階段最缺的就是人手,一個山寨最起碼有三千以上的人手,一旦攻打下,這三千以上的人手都將成為他的士兵。

此時的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元朝竟然趁著他的主力在外,對他發動突襲。結果呢?他竟然守了下來。

他是怎麼守下來的呢?因為他提前在元朝的行軍路上設下埋伏,但這一切他並不知情,因為設下埋伏的不是他,而是李善長。

經此一戰,朱元璋更加重視李善長,只要他親征,坐鎮後方的永遠都是李善長,就比如他與陳友諒之間的決戰「鄱陽湖之戰」。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南征北戰,糧餉從未出現過問題,問題在哪呢?在於李善長,因為李善長主管的就是糧餉。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將他稱為「明之蕭何」。

「比之於爾,蕭何未必過也。」——《免死鐵卷》

對於李善長這麼一個難得的幫手,朱元璋肯定不會虧待他。

朱元璋是吳國公的時候,李善長是丞相,朱元璋是皇帝的時候,李善長不但是丞相,還是韓國公。

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韓國公則位列開國六公爵之首。

要知道,其餘的開國公爵全部都是武將,只有他一個人是文臣,足以看出,朱元璋對他的重視,但這個重視到後來逐漸轉變成殺意。

其實轉變成殺意也很簡單,畢竟當年打天下的時候有外敵存在,就算有內鬥的心,也沒有時間內鬥,而現如今不一樣,現如今已經一統天下,有內鬥的心的話,肯定有時間內鬥。

更何況,李善長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股勢力,這股勢力就是淮西集團。

朱元璋出身淮西,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基本上全部出自於淮西,就比如湯和、常遇春、藍玉。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的南京如果出現淮西口音的人,就算穿的破破爛爛,也不敢消極對待,因為說不定這個人是朝中某一個勛貴的遠房親戚。

而李善長作為他們的首領,政治力量可想而知有多恐怖,從李善長與劉伯溫的鬥爭就可以看得出來。

劉伯溫作為第一謀臣,又官居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什麼官職呢?是御史的首領。雖然手裡沒有決定性的權力,但卻有能夠罵死人的嘴。

按道理來說,劉伯溫有著如此雄厚的政治資源,論朝廷鬥爭,應該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才對,但事實是,他敗在了李善長的手下,被迫退休。

他與李善長有什麼矛盾呢?不共戴天之仇。

李彬是李善長的外甥,卻因為貪污被劉伯溫抓到,處以死刑。

其實當時的李彬原本可以不死,因為朱元璋正巡遊在外,能夠左右這件事情的,只有劉伯溫與李善長。但是劉伯溫卻偏偏將這件事情報告給朱元璋,以至於李彬命喪黃泉。

劉伯溫的這個舉動不但與李善長作對,還在與李善長的權威作對,他李善長要不將劉伯溫打壓下去,在這之後,又有幾個人會看得起他李善長?

有的人或許好奇,淮西勛貴難道甘願被李善長驅使嗎?甘願,因為他們沒有任何理由違背李善長。

首先,李善長與他們是老鄉,利益一致;其次,李善長的功勞在他們之上,這一點是公認的,因為在封爵的過程中,沒有人反對。

正是劉伯溫與李善長的鬥爭,使朱元璋更深刻的意識到李善長的恐怖。

這也是為什麼劉伯溫退休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李善長也退休,因為他受到了朱元璋的暗示,就比如:你的白頭髮怎麼這麼多?要是不退休的話,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但退休就能夠逃之夭夭嗎?不能。要知道,劉伯溫也是自願退休,結果呢?到頭來還是一個死於非命,更何況李善長。

李善長死的罪名是謀反,而這個罪名的來源是胡惟庸。胡惟庸是誰呢?

胡惟庸是洪武一朝在任時間最長的丞相,因為在他之後再也沒有丞相,為什麼呢?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

其實朱元璋早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發的那一年之前,就已經有了剷除丞相制度的意思,從他開創出一個新的部門就可以看出,這個部門就是通政司。

所謂通政司,就是將奏摺整理分類,直接送達御前。但由於丞相的存在,這個部門只存在於形式上,因為丞相要是不處理奏摺的話,那還要丞相干嘛?

要知道,相權與皇權的分界線向來都是模糊的,只要不涉及改革以及軍政,丞相都可以一手做主。

人的欲望永遠都是無止境的,特別是權勢這一方面,一旦沾染上,要想戒除,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死。

胡惟庸擔任丞相期間,瘋狂掠奪朱元璋的權力,官員的升遷,他要插手,刑犯的處刑,他要插手,就連奏摺,他也敢扣壓。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正在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準備以他為惡例,廢除丞相制度。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發,作為丞相的胡惟庸從案發到死亡,僅僅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可見,朱元璋蓄謀已久。

而胡惟庸的罪名則是謀反。

有意思的是,這個罪名是在洪武十九年之後才產生的,在洪武十九年之前,他的罪名一直是「擅權違法」。

而擅權違法這個罪名具體指的是什麼,誰也說不清楚。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只要當過官,都有可能被這個罪名包進去。

之所以胡惟庸的謀反誕生於洪武十九年,是因為在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將胡惟庸案做大的想法。

要是不將胡惟庸案做大的話,他就沒有辦法殺功臣。

而篡改罪名對於朱元璋來說,那簡直是輕而易舉。只需要找幾個與胡惟庸有關係的官員指認胡惟庸既可。

要是不指認的話,那就打到死,還沒有幾個人肯為了別人去死。

單單是指認還不夠,還得需要證據,證據怎麼來呢?

當時的明朝時不時的就遠征北元,又與倭寇有著各種的矛盾(倭寇搶掠邊境),只需要抓幾個北元的有關人員,又或者倭寇的有關人員,指認胡惟庸,說胡惟庸與他們有勾結即可。

李善長就是死在朱元璋的這一套里,而這一件事情的源頭來自於一個叫作丁斌的人。

丁斌作為李善長妻子那一方的親戚,當然也是屬於淮西集團的一份子,他犯事,李善長當然要出手援助,而這一援助就將李善長搭了進去。

李善長不知道的是,這是朱元璋扔出的一個誘餌,既然你李善長自己跳出來,那就怪不得我。

朱元璋將李斌抓到監獄裡一頓毒打,只為了一張口供,這張口供就是李善長有謀反的嫌疑。

因為當年提拔胡惟庸的正是李善長,胡惟庸也是淮西集團的一份子。李善長有意保李斌,但是李斌卻無意保他。

朱元璋說什麼,他就跟著寫什麼,以至於緊接著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也被抓捕入獄。

不得不說,朱元璋這一招真是高明,如果直接抓李善長的話,未免有點不太服眾。

既然做局,那就將局做全,將關係鏈扣死,一環接連一環。

李善長雖然是李存義的哥哥,但事實證明,在嚴刑毒打之下,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背叛,李存義也跟隨李斌的腳步,指認李善長謀反。

不過,不是直接的謀反,而是間接的謀反,具體過程是:李存義勸李善長加入胡惟庸(李存義與胡惟庸是親家),但是李善長不肯,不過隨著勸的次數越來越多,李善長不厭其煩的說了一句,我都已經這麼老(七十歲往上),你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往輕了說,叫作知情不報,往重了說,叫作縱容。這樣一來,李善長就必死無疑。

更何況,落井下石向來都是官場的規矩,彈劾李善長的奏摺一時滿天飛,就連欽天監這種與朝廷向來沒有瓜葛的天文曆法部門,也插了一腳,宣稱「天象不利,當移大臣」。

原本殺李善長是朱元璋個人的意思,但到現在是大家的意思,李善長不得不死。

李善長雖然死,但朝廷的文武百官都知道李善長是冤死的,因為李善長沒有任何的理由謀反。

僅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李善長去世的第一年,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後來永樂大典的主編者解縉就上了一篇名為《論韓國公冤事狀》的奏摺,為李善長辯解。

李善長已經是開國第一文臣,要是協助胡惟庸謀反,又能得到什麼?況且他已經高達七十七歲,這一切對他又有什麼用?

朱元璋並沒有反駁解縉的奏摺,只是將奏摺壓下,也不動解縉,選擇了沉默,說明李善長一案就是一樁冤案。

「杯酒釋兵權」在其他的朝代或許奏效,但是在明朝卻不奏效,就算退休,如果有威脅的話,朱元璋照樣會要命。

畢竟朱元璋從社會的最底層一躍成為社會的最高層,深知家業的來之不易,豈會有一丁點拱手讓人的想法。

從朱標勸他少殺一點人,可是他卻將一條長滿刺的荊條扔在太子朱標面前,叫太子朱標拿起來,就可以看出,他殺功臣不是為了他,是為了他的後人。

但他明顯高估了他自己,以為他能夠違背歷史的規律,他的朱家王朝始終會滅亡,而他廢除的丞相制度,也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