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這個變法功臣,為什麼會有那麼慘的結局?流血的歷史教訓啊

子霄讀史 發佈 2024-04-29T04:24:51.631356+00:00

公元前338年,秦國變法大功臣商鞅,匆匆帶上家人,一路往封地逃去。這一年,秦孝公死了,他的兒子秦惠文王即位,成為新一代秦國國君。

公元前338年,秦國變法大功臣商鞅,匆匆帶上家人,一路往封地逃去。

這一年,秦孝公死了,他的兒子秦惠文王即位,成為新一代秦國國君。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燒到了變法功臣商鞅身上。

這把火是怎麼燒起來的?原來,秦惠文王接到舉報,有人舉報商鞅意圖謀反。

那麼,商鞅到底有沒有謀反?

真假重要嗎?不重要!秦惠文王正瞌睡呢,就有人送來了枕頭!

最重要的是有這麼一個藉口,好拿商鞅開刀,趁機把他給處理掉,這是秦惠文王的想法。

商鞅抵抗了,但是,再抵抗也抵抗不住啊,那是他新法培育出來的秦國銳士,最後,商鞅被推上了刑場,全家無一倖免!

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出一個的槃槃大才,就這麼結束了生命。這就是商鞅的結局,這也是我們很多歷史愛好者、歷史專家學者,甚至我們普通人,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

大功臣商鞅,為什麼最後混得這麼慘?

其實,用一句話來形容商鞅,我覺得是非常貼切的,這句話叫作: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從商鞅的一些經典語句中,就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

商鞅在勸說秦孝公推行變法的時候說道: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普通人都是吃現成的,只有我這樣的人,才能主導方向!

這樣的人做領導搞變法,那肯定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而這樣的人來主持變法,要麼徹底成功,要麼徹底失敗。

比如說,宋代的王安石,就是一個典型的這樣的人物,但是同樣的人物性格,商鞅和張居正卻變法有成,可以說,王安石缺了一些運氣和手段。

但是,商鞅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反思:做大事難道就不要講人情嗎?要做成點事難道就只能堅守原則,其他的什麼也不管不顧嗎?

我認為,商鞅之死給我們帶來了三個啟示:

啟示一:就是性格決定命運。

做人做事不可以太孤高,要接點地氣,要能夠聽取他人的意見。

商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嗎?他應該也意識到了,而且他的好朋友趙良,曾經給他提意見說,你應該向秦國的五羊大夫百里奚學習,但是呢,商鞅沒有接受朋友的這個告誡。

為什麼要向百里奚學習呢?

說到百里奚,那可真是一個秦國的傳奇人物,人家除了能夠做事,而且還能夠做人,所以他得到了善終,但是,商鞅卻沒有得到善終,這是第一個啟示。

啟示二:做大事,必須懂人心,但是,更要懂得敬畏人心,而不是去操控人心。

商鞅有一句話特別著名:民可以樂成,不可以慮始。

商鞅懂人心懂人性嗎?非常懂!

他知道如何調動人心,如何激勵人心,但是人心,我們要懂,但是更要懂得敬畏,敬畏人心的陰暗面,為自己找好退路。

啟示三:成大事,既要有大勇和擔當,更要懂點兒人情世故。

多種善因,方能有善果,商鞅的結局,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跟下一代的秦國國君搞好關係,所以,在秦孝公死後,商鞅就沒有了靠山。

就算人家秦惠文王想繼續變法,要堅定商鞅變法的路線一百年不動搖,也不會讓商鞅來繼續主持變法,但是,商鞅沒有跟下一屆領導搞好關係,商鞅死死於他強盛的性格,死於他不懂人情世故。

其實對商鞅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那就是一個人的歷史使命完成的時候,當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也該激流勇退了,這也不失為一種保身之道,但是商鞅卻沒有這麼做,確實讓人覺得惋惜。

《史記 商君列傳》中,司馬遷也說道:商君,天資刻薄人也。

所以,做事固然需要堅守原則,但是,懂點人情世故,看透人性但不要玩弄人性,學會敬畏人心,也是一種保身之道。

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