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的巴赫變奏

海報新聞 發佈 2024-04-29T04:26:51.769359+00:00

電視劇《三體》海報電影《0.5毫米》海報阿果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熱播中。第四集,葉文潔向前去拜訪的汪淼介紹女兒楊冬,小時候就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她父親留下了一堆唱片,楊冬聽來聽去,最後選了一張巴赫反覆聽,覺得那是巨人在大地上蓋一座好大好複雜的房子。

電視劇《三體》海報

電影《0.5毫米》海報

阿果

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熱播中。第四集,葉文潔向前去拜訪的汪淼介紹女兒楊冬,小時候就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她父親留下了一堆唱片,楊冬聽來聽去,最後選了一張巴赫反覆聽,覺得那是巨人在大地上蓋一座好大好複雜的房子。小小年紀就深得「為腹不為目」之精妙。回想二部、三部創意曲的樂譜,遍布結實的十六分音符,小縱隊一樣上下呼應,此起彼伏,榫與卯咬合,很有建築感。

隨著葉文潔的講述劇中響起的是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品編號BWV1007。大提琴開弓渾厚低沉,很有張力,即便播的是充滿明亮色彩的G大調序曲,也不具有讓人一下子愛上的潛質。如劇中汪淼所說:「那是最不可能令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入迷的音樂了。」楊冬卻愛上了。

托腮認真聽巴赫,音樂在大腦里進行一場場建模,精巧的對位、縝密的邏輯,這是童年楊冬的樂趣吧。

作為西方音樂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巴赫的創作體裁廣泛,為後人留下了一千多部音樂作品,傳世經典如《平均律鋼琴曲集》、《布蘭登堡協奏曲》、《哥德堡變奏曲》、《馬太受難曲》、《賦格的藝術》等等,一雙手數不過來。劉慈欣在小說中沒有標註楊冬聽的是哪部作品,導演給我們打開了盲盒。我聽到「大無」那一刻還是有點驚詫。當初看小說,幾個朋友就這個章節展開過小小的討論,有說是《布蘭登堡協奏曲》,這是最能體現巴赫精湛的對位技巧的標誌性作品;也有人提出是《G弦上的詠嘆調》,但很快被否決了,旋律性太強,篇幅又短,空間感不足。我認為是《哥德堡變奏曲》,一個詠嘆調就像一塊基石,然後是一連串結構精妙的變奏,最後又回到起初的主題,可以不斷地輪迴。

我們都沒想過會是深不可測的「大無」。

我個人喜歡上這部作品,也早已不是女孩子,應該是准中年。經歷過人生不少溝溝坎坎,遇到點事,音樂是最好的庇護所。浪漫派不聽,用理性的思維來平衡內心的焦躁,巴赫是絕好的選擇。比起一下子把美妙的感覺拋出來,那種一邊聽一邊繼續探尋的音樂更讓人欣喜。比如「大無」,多有意思的兩個字——「無」,就是什麼都沒有,如果一顆心固執地讓痛苦和失落占滿全部,等於拒絕讓平靜和快樂進場。戴上耳機,在綠道上暴走,大提琴聲成了如影隨形的金鐘罩,所有的騷動都被隔離了,人好像進入到另一個平行世界。一次,我聽羅斯特羅波維奇演奏到第四號的吉格舞曲,好像進入到了跟著鳥叫聲才能找得到的「馬孔多」,「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過,河心那些光滑、潔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動物留下的巨大的蛋。天地如此之新」,靈魂上漫過大水一樣喜悅。

晚年的巴赫被「進步派」視作「迂腐」和「保守」的代表,復調音樂已沒落。但直到生命的最後,巴赫還殫精竭慮寫著《賦格的藝術》,而後失明、中風離世……之後長達80年,巴赫只是教科書中的存在。1829年孟德爾頌重新指揮發表了《馬太受難曲》,拉開復興巴赫的序幕。1901年,13歲的卡薩爾斯在一家樂器行的故紙堆里發現巴赫6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總譜後,經過12年的練習和研究,25歲那年演奏了其中的一首,震驚世界樂壇。巴赫登上「西方音樂之父」的寶座。

無論外部環境多麼紛擾、動盪,堅定自己的初心,無問西東,哪怕「百年孤獨」,時間最終會給出答案。只是,懂得「大無」結構的楊冬,未必懂得作曲家的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