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卷了,985畢業生選擇去做體力活

博客天下 發佈 2024-04-29T05:34:36.507110+00:00

輕體力活未必輕鬆,可能意味著更低的收入、更少的休假、更不完備的勞動保障。前陣子,一段「中傳碩士去火鍋店做保潔」的視頻引起了熱議。

按照社會主流的評判標準,這些年輕人仿佛在走下坡路。他們都有著不錯的學歷,也有過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卻從所謂的「好工作」換到了「差一點的工作」。輕體力活未必輕鬆,可能意味著更低的收入、更少的休假、更不完備的勞動保障。但她們並未因此焦慮,反而更加快樂——至少當下如此。

作者|李楠、編輯|丁宇

前陣子,一段「中傳碩士去火鍋店做保潔」的視頻引起了熱議。

有人認為,高學歷人員去餐廳打工,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還有人認為,工作沒有高低之分,自我的選擇最重要。

當事人的選擇有一部分是出於無奈,還有一部分是與自己和解。她覺得,無論什麼工作,最重要的是接納自己,然後更快樂地生活。

實際上,視頻中的現象已經不是個例。光鮮亮麗的白領生活,對一些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下滑。他們正在開始一場「逃離寫字樓」的運動,主動選擇去做輕體力的工作。

三個月前,豆瓣誕生了一個名為「輕體力活探索聯盟」的小組,很快吸引到超過2萬名成員。這大大超出了小組創建者久期的預期。大家聚在一起吐槽工作中的迷茫和煩惱,討論新的職業體驗和生活規劃。

輕體力活五花八門,大大超出人們的想像。有人去書店打工,每天的工作是整理圖書;有人在咖啡廳做兼職,一邊為客人服務一邊提高咖啡技能;還有人在寵物店做美容師,主要的工作內容是給貓貓狗狗洗澡;也有人去民宿做前台,瞬間不再卷了……

按照社會主流的評判標準,這些年輕人仿佛在走下坡路。他們都有著不錯的學歷,也有過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卻從所謂的「好工作」換到了「差一點的工作」。

我們跟幾位踏上新路的朋友聊了聊。她們的故事,或許可以提供一個打量工作與生活的新視角。輕體力活未必輕鬆,可能意味著更低的收入、更少的休假、更不完備的勞動保障。但她們並未因此焦慮,反而更加快樂——至少當下如此。

在寵物美容店打工的洛洛,這樣形容她現在的工作——「可可愛愛的貓貓狗狗,隨便擼。「

洛洛是96年出生的東北女孩,原來的工作是設計師。她的成長路徑一直是「標準的好學生模式」。

她學習優異,從一所985院校畢業後到深圳打拼。洛洛進過上市公司,也去過某行業獨角獸,都是看起來很有前景的公司。她從小喜歡美術,大學是設計專業,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也對口。

看起來,洛洛的每一段時光都不曾浪費。可是到2022年的夏天,她覺得必須跟過去切割,找一份完全不同的工作了。

主要原因是「太累」。不僅是身體上累,精神更累。洛洛看不清工作的價值,和未來的希望。

加班曾是常態。來源:受訪人

「雖然說有著一份不錯的工資待遇以及不錯的辦公環境,但是每天活得像個老鼠。」洛洛回憶,當時的日子從擠地鐵鑽進寫字樓開始,再到擠地鐵回城中村的家結束,「偶爾出來看看下午的夕陽,都覺得是奢侈,更別提有一段穩定的戀愛了。」

壓力日漸累積,最終洛洛的狀態接近崩潰。她決定自救,裸辭尋覓新的活法。

有一天,洛洛在出租屋的樓下遛彎,看到一家寵物美容連鎖店,一向喜歡小動物的她忽然想去店裡問問工作機會。沒想到這份工作不需要經驗也能幹,她立刻決定試試。經過三天試崗,她順利入職。

比較起來,這份新工作的收入少了五分之四。她原本的月薪接近兩萬,現在變成了不到4000元。成為寵物美容師,是個倉促但不後悔的決定,至少從自身狀態來看,她比以前開心多了。

貓貓狗狗隨便擼只是一方面,沒有加班則是另外一面。寵物門店是預約制,每天結束訂單,打掃完衛生就可以回家,之後再也不用操心任何工作上的事情。

這與曾經的設計師工作截然不同。此前,加班是她的常態。同事們也多出自名校。大家走進同一棟寫字樓,有些人不用催,自己就會捲起來。

最明顯的例子是,按照規定,晚上6點半下班,但情況往往是,大家吃口飯,回來接著工作。到了9點,大部分人要回家了,仍有人主動繼續加班——沒有加班費的那種。

洛洛欣賞為生活拼搏的鬥志,可她想不清楚這種卷的意義。她也曾督促自己進步,花幾千塊錢買課學習與設計有關的新技能。然而這沒能緩解焦慮,因為「卷無止境」。

在她看來,公司需求源源不斷,即便已經主動加班,盡力完成任務,仍會有大量新需求壓過來。作為基層打工人,像齒輪一樣不停轉動,得不到休息。

設計本來應該是一個創造性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卻被要求成為一個沒有感情的執行機器,為了完成領導和甲方的想法而存在。他們的要求不斷變換,很難得到認可。

而在寵物美容行業,每一項任務都能迅速收到積極反饋。洛洛獲得了更多的「成就感」。她興奮地講起工作中遇到的趣事,覺得既好玩又解壓。

「你知道『年獸』嗎?每到年底,會有許多比往常更髒的貓貓狗狗來到店裡,寵物美容業內戲稱『年獸』。」主人似乎不在意這些小傢伙平時的衛生狀況,於是在新年到來之際,借美容店把它們清洗乾淨。

有次店裡來了一隻「棕色」的比熊,髒兮兮就像老式拖把。經過洛洛給它耐心洗澡,比熊看似棕色的毛髮成了白色,變得蓬蓬鬆鬆,特別可愛。

店裡總有可愛的小傢伙。來源:受訪人

洛洛還發現,寵物美容有著可期待的前景和清晰的職業上升路徑。從洗護師到C級美容師,再到B級美容師和貓美容洗護師——貓咪需要要單獨考試,最後是A級美容師。

她剛入行的職位是洗護師,主要負責給寵物洗澡。憑藉出眾的學習能力,她很快熟悉了業務。公司隨即推她去參加考試。不出意外,她會考個好成績,跳升為公司的B級美容師。到時候,薪資和提成自然水漲船高。

寵物美容市場還處在朝陽期,經驗和技能隨著時間不斷沉澱精進,就能換到更好的回報。而不會像設計,一旦換了公司,可能面臨競爭力下滑的困境。

洛洛換過四五家公司,每一家對設計風格的要求都有所不同,這時候,之前沉澱的經驗不一定能派上用場。而且隨著從業者的增加,人才市場供過於求,用人單位提出的要求也隨之增多。她覺得,在這個行業里,名校的光環沒太大作用,即使堅持做下去,也不一定能有什麼樣的成就。

不過,洛洛也提到,自己之所以能夠做寵物美容行業的探索,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否則,薪資斷崖似下跌後的生活,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你就算再怎麼工作,你也要生活。」對蘑菇來說,生活與工作一定要有分界線,如果為了完成上級制定的KPI,卷到沒有生活,就得不償失了。

2021年,蘑菇從湖北一家本科院校畢業。她的專業是服裝設計工程,通過校招進入到深圳一家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負責電商平台的採購。

採購的角色,相當於公司和供應商之間的一座溝通的橋樑,公司的服裝向供應商下單製作,蘑菇要做的,是平衡雙方的需求或矛盾,確保供應商保質保量,按時供貨。

起初一切順利,蘑菇做事講究效率,業績出色,年末拿到過三倍工資的獎金。加上性格爽朗,有點「社牛」,跟同事相處都非常融洽。

工作對口,待遇尚可,新生活原本值得期待。但在干滿一年後,蘑菇決定辭職。因為工作侵占生活的時間越來越多,而這種情況似乎無解。

隨著公司忽然提高質量標準,蘑菇的採購工作遇上了越來越多的麻煩。她負責的供應商,主要是一些小型工廠,面對公司提出的更嚴格要求,部分工廠很難滿足。於是蘑菇手上的貨,經常因為質量問題不過關而進行返工。

這時候,蘑菇左右為難。她既要考慮公司的利益,又要考慮供應商的實際狀況。

蘑菇常為供貨發愁。來源:受訪人

為了把工作做好,蘑菇不得不加班,把周末消耗在工廠里,把控質量和進度。可即便如此,供貨仍然不順利。作為整個供應鏈條中的小齒輪,她既不能代替供應商的師傅進行生產,也不能改變公司的質量標準。於是一番辛苦成了無意義的消耗。

作為剛畢業的新人,已經忙碌不堪。公司的前輩們,也難得清閒。按照規定,加班可以調休。蘑菇留意到,有些年長的同事已經攢下20多天假期,相當於十多個周末都沒能休息。如果繼續這份工作,那麼自己可能陷入一樣的處境。

深圳整體的氛圍也讓蘑菇不能適應。她總結,深圳適合兩類人,要麼是來專心搞錢的,要麼就是家裡不差錢的,否則很難融入進去。蘑菇自己恰好都不是,她感到一種深刻的孤獨。

一天夜裡,蘑菇突發急性胃炎,發燒到意識模糊,身邊沒有朋友,只能自己硬扛。第二天早上去了公司,支持不住,她才請假去附近醫院看病拿藥。回想起來,她特別感慨,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堅持下來。

轉折發生在離開深圳後。蘑菇到杭州找朋友玩,便準備在當地找份工作。本來她打算去民宿做兼職義工,但轉念一想,現在義工也很累,不如試試做全職的前台。這樣既能解決住宿,還能多一份收入。

而這份不起眼的民宿前台工作,給了蘑菇超出預期的樂趣。

最明顯的一點,是擺脫焦慮。前台工作三班倒,一個班次9小時,雖然每周要工作6天,但是上班期間不用一直面對電腦,更不用擔心任務無法完成。有客人來了,就接待一下。沒有客人,可以看看閒書和從隔壁民宿跑來的貓,老闆也不會說什麼。

隔壁民宿的貓常跑過來。來源:受訪人

賺的錢的確少了,三倍月薪的獎金,再也拿不到。但好處是,自己也不用累死累活。蘑菇很知足。

前台工作還給蘑菇塑造了一個新的求職標準,那就是要看「包不包吃」。以前在深圳,蘑菇常點外賣,有時候外賣晚點,自己就得餓肚子。點得久了,還會出現選擇困難症,不知吃什麼好。眼下的民宿包餐食,一下子解決了這些煩惱。

並非民宿老闆自己動手下廚,而是委託給外邊餐廳。有意思的是,蘑菇的到來,甚至給同事帶來了關於吃的福利。

以前,餐廳員工吃什麼,就給民宿送什麼。蘑菇想,既然民宿這邊交了錢,餐廳就不能應付了事。於是她不停向餐廳反饋,提送餐要求。最後的戰果是,餐廳和她拉了一個小群,允許民宿同事們偶爾報菜點餐。

「我今天想吃什麼,你就有時間就給我做。沒時間呢,下次找時間給我做。」蘑菇覺得整個過程搞笑又神奇,以至於同事誇讚,自己讓大家的伙食都變好了。

蘑菇在民宿學了新技能:烘焙。來源:受訪人

不好的地方當然也有。作為服務業,民宿前台會遇到一些行業共同的問題,就是有些客人會把自己真的當做上帝,提一些莫名其妙的要求。這時候,蘑菇只能強擠笑臉,把一些難聽的話留在心裡。

有人會擔心收入。長遠看,前台工作的待遇的確很難提高。不過蘑菇對拼命掙錢這種事不大看重。因為成長過程中很早接觸網絡,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她覺得,有些人的生活,其實是擠不進去的,「就沒必要累死累活做別人的陪跑」。

「比如我現在買個房,然後就開始背著房貸,如果還完的時候自己出了什麼意外,那不虧死了。」想到這裡,也就坦然。蘑菇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不奢求什麼,只想在這個前提下,過好自己的生活。

雖然收入不多,但蘑菇一點點攢錢,計劃以後帶農村的父母出來旅行。同時也盤算著,通過類似民宿前台的工作,到國內其他城市甚至國外看看。

從英國留學回來後,家裡人介紹陳曼進了一家福利不錯的外企,但僅僅過了幾個星期,她就決定走出辦公室。

推動她做出轉變的,是缺失成就感帶來的迷茫。

陳曼大學學習心理學專業,性格上更適合研究型的工作,不過這樣的機會不多,所以接受父母的工作安排。可真正成為打工人後,大量類似整理檔案的機械性重複工作,讓她懷疑工作的意義。回想起來,她這樣概括那時候的狀態——辦公室養死魚。

成為咖啡師,收入上的落差並不大。因為之前的文員工作還相當於實習階段,一個月工資到手只有兩千多塊。進入咖啡店做正式員工,賺的還會多一些。

其實,陳曼覺得眼下不應該過分執著於薪資待遇,在實現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後,趁年輕多一些體驗,就是收穫。她本就喜歡喝咖啡,轉行正對應自己的興趣。

與一般從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求職路徑不同,作為一名上海姑娘,陳曼選擇到蘇州工作。

一方面,上海競爭壓力太大,通勤時間很長,而蘇州的競爭壓力小,相對低廉的房租也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舒適。另一方面,儘管上海咖啡店聞名在外,但有朋友告訴她,上海沒有好喝的咖啡。

就這樣,陳曼開始了兩年的咖啡從業之旅。她先是到一家全國連鎖咖啡店打工,掌握了基本的咖啡師技能。之後進入蘇州本地的連鎖咖啡品牌。最後,則是來到一家私人精品咖啡店。

大型連鎖店的好處,是管理比較現代化,做五休二,在五險一金方面有更多保障。私人店的好處,是更有人情味,對咖啡品質也更加重視。

陳曼希望做出更好的咖啡,目前她正在朝著這個目標有序前進。每天正式營業之前,咖啡店裡都會進行「杯測」,測試咖啡的口感、味道,不斷調整,以便保障品質。因為工作需要,陳曼每天都能免費喝上一兩杯咖啡,簡直是完美。

除了製作咖啡技術上不斷提升,陳曼還主動承擔了一項店裡的設計工作。

工作之餘,陳曼會瀏覽介紹咖啡文化的書籍,恰好自己學過簡單的設計技能,於是她向老闆提議,可以給店裡設計一些介紹咖啡特點和文化的小卡片,讓客人能夠在滿足味蕾之外多一分收穫,讓店裡多一份文化氣息。

老闆聽了她的想法,立即同意,她們很快便列印出卡片。而這些努力,果然得到了顧客的肯定。

看到一家店因為自己變得更好,陳曼收穫了以前在辦公室體驗不到的滿足。自己不再是沒有存在感的螺絲釘了。

海歸留學生在咖啡店打工,陳曼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她在咖啡店的一位同事,同樣如此。同事從國內211院校新聞專業畢業,曾在報社工作,後來也決定嘗試新的活法。

社會評價一份工作的好壞,往往是從「錢」的角度出發。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看重自己的工作感受,和工作當中體現的價值感。倒不是說他們脫離實際生活,而是認為生活和工作可以探索更多的可能。

實際成為咖啡師後,陳曼對生活有了更開闊的認知。

有的同事想在咖啡行業深入鑽研,下功夫考了行業資格證。陳曼自己則通過兩年在咖啡行業的緩衝,更清晰地規劃了未來。她堅定了做研究型工作的想法,開始備考心理學的研究生。

表面看,久期的工作讓大多數人羨慕。2022年從北京一所985院校碩士畢業,她進入到家鄉河南一所國企單位,離家近,待遇好,發展穩。

只是也有煩惱。公司人員整體年齡偏大,久期更是部門裡罕見的年輕人。從公司的文化氛圍到同事之間的價值觀念,她都有不適應之處。

比如,久期難以理解為什麼年長的同事們要強調吃苦耐勞。

新人進入公司後,大多要從總部下基層鍛鍊。而基層工作的強度往往很大,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調回總部。久期自己沒下基層,但跟她同期入職的一個年輕人去了,之後沒多久便從公司離職。辦公室的大哥大姐們議論起來,就說,「現在的小孩吃不了苦」。

有價值的苦可以吃,但如果沒有價值,為什麼要吃苦呢?久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推崇吃苦,也想不明白在企業文化方面,公司為什麼總是推勞模,宣傳類似「夫妻加班顧不上帶小孩」的案例。

在她看來,真正應該宣傳的,是工作生活能平衡好的人。與其推崇吃苦,不如推崇高效。

這類煩惱正是她創建「輕體力活探索聯盟」小組的緣由之一。此外,小組的創建跟幾位朋友的境況有更大關係。相比久期,朋友在工作上遇到的煩心事更多,也更嚴重。

有人進了國有銀行做客戶經理,工作被指標充斥,出錯就扣錢,指標沒達到,周末就被強制加班。有人進了網際網路大廠,加班更是常態,領導一言不合就批評,弄得自己情緒時刻緊繃。有人考編進了體制內,雖然說不上工作哪裡不好,但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一位朋友吐槽要去干保安。雖然看似玩笑,實際有類似衝動的高學歷畢業生絕非孤例。凡此種種,推動久期去思考工作與生活的關係,以及職業的選擇。

久期想,人生應該是有許多可能性的。

就像多數人所看到的那樣,腦力工作一般收入更多,發展上限更高,但常會伴隨各種各樣的束縛,就像隨時就來的工作電話和加班要求,不斷上漲的內卷壓力,複雜的人際關係……體力活看似不夠體面,卻未必不快樂。

其實,久期並不想刻意區分腦力工作與體力工作的不同,她自己本就願意「動腦」。而她觀察到,來到「輕體力活探索聯盟」的人,最在意的點也不是這個。並不是一定要做什麼體力活,而是希望擺脫辦公室、寫字樓中帶來極大精神消耗的工作狀態。

在豆瓣上,美國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的書《毫無意義的工作》,一直占據著社會紀實圖書的熱門榜。他在書中提到,人類無休止的工作不僅沒有創造相應的社會價值,而且折磨著從事者的心靈。他認為,有些工作毫無意義,是被創造出來的規則,也是一種被賦予了社會美德的枷鎖。而人類應該擁有拒絕無意義工作的勇氣。

久期最初的想法也包含了這樣的意義。她創建小組的目的,意在給困於辦公室、寫字樓的人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地方,讓大家彼此能有所鼓勵,有所啟發。

在久期看來,每個人都想找好工作,但「好」的定義被框住了。大家被困在「希望親戚朋友看上去我過得好」的陷阱里,忽視了自己真正的內心感受,擰巴地過日子,沒想到自己還可以換種生活方式。

她認為,不應該被人類創造的社會規則消耗一生。不論是腦力活還是活,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正如創建「輕體力活探索聯盟」小組時她所寫的:讓我們一起探尋更多生活可能性吧。畢竟,人生起落,是遊戲,而非戰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