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宋幾乎不戰而降,南宋卻堅持反抗到崖山?

談古論今說歷史 發佈 2024-04-29T06:13:53.253324+00:00

在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妥協之下,直接導致了「靖康之恥」的發生,南宋與北宋相比,南宋沒有直接不戰而降。人們更認同北宋是不戰而降,那麼歷史真相如何呢?

宋朝在歷史上分為北宋和南宋,相比來說,北宋的結局更慘。在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妥協之下,直接導致了"靖康之恥"的發生,南宋與北宋相比,南宋沒有直接不戰而降。那麼歷史上的北宋和南宋到底如何呢?人們更認同北宋是不戰而降,那麼歷史真相如何呢?


北宋是皇帝投降得比將領快,南宋是將領投降得比皇帝快。北宋前期,各個北宋皇帝也是與金朝大戰數百回合的,只不過到了徽欽二帝時,北宋才逐漸走向滅亡。北宋滅亡的慘狀歷歷在目,包括宋徽宗和宋欽宗在內,皇族、妃嬪、宮女、大臣和工匠等被金國掠去北方,一路之上的境遇悲慘之極。

這樣的情況下,南宋肯定會吸取教訓,絕不會輕易投降。根據史書來看,北宋也不是不戰而降。當時的北宋腹背受敵,加上北宋腐敗不堪,這時候的北宋幾乎沒有戰鬥力。當時北宋軍隊在野戰中幾乎保持了全敗的記錄。甚至出現了十二萬北宋軍隊被金軍的戰鼓聲嚇得潰散的事例。


金滅北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對北宋的大片北宋故地進行直接統治,而是扶持了張邦昌來統治北宋故地,而金軍則帶著劫掠到的人口和財物直接回家了。金軍包圍開封的過程中,在北宋朝廷答應割地賠款後,金國一度答應議和,撤兵解圍。還有就是靖康之變後,禁軍名存實亡,「中興四將」的四路大軍撐起了南宋的國防力量。


皇帝在古代也會被架空,兩宋時期就是如此。皇帝在當時並不是最高權力。當時掌管朝廷權力的是士大夫。如果士大夫們拋棄趙宋投降元朝,根本就不用打仗,南宋直接就可以滅亡了。軍事上來說,宋朝面臨的對手也與其他朝代不同。北宋和南宋面對的都是具有強大野戰能力和擁有強大騎兵力量(機動性)的對手。而宋軍的野戰能力和機動性是很差的。


戰鬥場景是否是以防禦作戰為主,是否是在步兵和器械的優勢地形展開,決定了宋軍是否能對抗和擊敗對手。南宋吸取了北宋的教訓,北宋的軍隊在防禦上就與南宋不同。南宋發揮了地理上的優勢,更加完整地控制了中原地區,也就是說,南宋利用地理優勢,讓蒙元大軍不能發揮戰鬥力。

當時南宋建都杭州,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蒙元大軍想要消滅南宋,就必須想辦法取得制水權,要想辦法取得內河的制水優勢。這是北宋時期不具備的優勢。這樣在排除絕對不具有優勢的江淮方向後,蒙元大軍要南下滅國必須要奪取南方政權防線中部的江漢平原。


除了地理優勢和防線系統之外,另一個影響南宋壽命的關鍵,實際上是蒙古內部統治權繼承的不穩定。蒙古擴張與處理內部危機相交織,打打停停間歇了數十年。這一點對南宋也是有利的。這使得蒙軍每每在取得戰略優勢之後放棄戰略優勢,使得南宋軍民有了時間去重整自己的防線。南宋時南方稠密的人口為南宋的長期抵抗提供了充足的稅源和兵源。

這使得蒙古人不能輕易擊潰南宋抵抗,南宋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利用蒙古人的高層變動獲得喘息和改進,從而持久的抗戰。從軍事上說,北宋缺乏防禦縱深,而南宋反而建立了以秦嶺淮河為基礎的防禦線。從軍事上說,北宋缺乏防禦縱深,而南宋反而建立了以秦嶺淮河為基礎的防禦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