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四國並存,為何羅貫中只寫了三國?被抹去的一國是誰?

刀白眉 發佈 2024-04-29T07:29:33.293287+00:00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卷首所寫之語,概述了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當時天下的總體局勢。三分天下這個詞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三角鼎立的政局,也在漢以後不斷地被重演。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卷首所寫之語,概述了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當時天下的總體局勢。

三分天下這個詞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三角鼎立的政局,也在漢以後不斷地被重演。

但是在當時的漢末,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燕國存在過。

那麼,燕國為什麼消失在了大眾歷史視野之中了呢?

真實的燕國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漢末狼煙起

在歷史分期中,漢末一般是指漢靈帝至曹丕稱帝的這一段時間,靈帝繼位以後日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辨忠奸,重用宦官。

以至於,造成了宦官與外戚相互爭鬥的局面,十常侍之亂更是貽害無窮。

其公開買賣官職,朝廷腐敗到了極點,地方治理一片混亂,鄉紳士族豪橫鄉里。

再加上連年的自然災害和沉重的賦稅徭役,底層百姓終於在苦難中爆發,紛紛奮起反抗漢末暴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公元184年,爆發了我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宗教形式的民變,史稱黃巾軍起義。

走投無路的農民們,在張角的號令下揭竿而起,打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其中「蒼天」指的是漢室,根據陰陽五德說的推測,漢室是屬火德,黃土恰好能夠克火,所以起義軍都在頭上帶上了黃巾。

這句口號可謂是鋒芒畢露,生怕漢室聽不出來其野心。

黃巾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數郡,天下震動。

但是,農民畢竟還是擺脫不了自己的階級落後性。在軍事上目光狹隘,難以與正規的朝廷軍隊相匹敵,很快起義便被鎮壓。

但此次起義引起了漢室基層統治的巨大震動,各地民心仍然不穩,而且漢室經此一役國力衰頹。

之前朝廷為了儘快平定起義,便將軍權下放給了州官,刺史自此變成了地方官員。

這就導致各地官吏和豪紳紛紛開始擁兵自重,秘密打造自己的「王國」,形成了以曹操、董卓為代表的軍閥勢力。

漢室顯然已經名存實亡,各方處在一個關係微妙的平衡之中。

這種平衡,很快便被董卓所打破。

面對朝中宦官干政的局面,外戚何進本想利用地方軍閥來打壓宦官,卻不料引狼入室,自己也在與宦官的火拼中退出歷史舞台。

地方軍閥董卓,利用朝中短暫的權力「真空期」,順利控制了皇權。

不久便改立漢獻帝劉協,掌握了漢室的實際控制權。

後又有十八路諸侯圍攻董卓,董卓被殺後,各路諸侯紛爭不斷,個個野心勃勃。

正是在這種動盪割據的局勢下,位於遼東的公孫度,也悄悄經營起了自己的一方勢力。

「低調」的燕國

燕國位於遼東地區,與當時的高句麗、扶餘和鮮卑接壤。

大部分在今天的遼寧,也有一部分在今天的朝鮮半島,可以說是處在華夏大地的邊緣,鮮有史料記載。

北有群山可蔽外敵,遠離軍閥紛爭的主戰場,並且土地肥沃適合發展農業。

所以是個擁兵自重的好位置。

燕國的「創始人」公孫度是遼東太守,他和當時很多太守一樣,趁著天下大亂,漢室鞭長莫及,開始不斷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但他並非出身於當時的豪門大族,老家在是玄菟(今遼寧瀋陽),一開始公孫度僅僅是個小小的官吏,日子過得也算是平穩。

後來其才能得到了玄菟太守公孫琙的賞識,對其疼愛有加,公孫度這個「關係戶」,仕途也隨之一路青雲直上。

後來公孫度又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位於董卓麾下的徐榮。

通過他公孫度取得了董卓的賞識與重用,當上了遼東太守,將遼東治理得井井有條。

《三國志》中記載「遺風余愛,永存不朽。

度既薨殂,吏民感慕,欣戴子康,尊而奉之。在公孫度死後,民眾仍然對他感慕有加,可見他當時在位時的治理水平和民眾基礎。

公孫度趁著中原混戰,野心不斷膨脹,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早已將漢室「供上了廟堂,拋在了遠方」。

緊鑼密鼓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四面出擊,穿越渤海攻下了東萊,實際控制了外渤海領域,對外自稱擁兵十萬。

自公孫度之後,又有公孫康,其採取穩定的政策,著力修復與曹操之間的關係。

甚至不惜以殺掉袁紹之子為代價,向曹操立下了投名狀,在形式上依附於曹操,沒有被中原的動盪波及。

著力將自己的勢力向朝鮮擴展,建安十四年,公孫康攻下了高句麗,一改半島的統治秩序。

對於當時的董卓、曹操、袁紹等中原勢力來說,即便燕國在海外擁有較大的聲譽。

但仍然是個不足為懼的東北小國,根本不值得他們遠途行軍去攻占。

燕國的生存空間,就這樣被一種「偏見」給保護住了。

自古,人們只會把目光聚焦於高光中的「明星」,根本不會關注一旁的「伴舞」。

國家富饒的燕國,以其較之中原大國更為低調的野心,默默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度過了一段算是平穩的繁榮期。

短命的燕國

燕國在歷史雲煙里,被掩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歷史上的燕國只存在了不到五十年。

雖然,公孫度和公孫康時期的燕國,內外政局較為平穩。

但是在曹丕稱帝取代漢室之後,隨著曹魏在中原所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小,燕國也逐漸進入到了,曹丕的考慮範圍之內。

再加上繼位者公孫淵反覆無常,朝秦暮楚。

掌權之後,一改燕國往日與中原大國和平共處的態度,倒向孫吳,卻又在吳國使者來訪的時候,改變主意將其殺害。

這樣的事,還發生過很多。

總之公孫淵在吳魏兩國之間反覆橫跳,引得曹丕懊惱不已,覺得自己被其戲耍。

最終歷經兩次征討,司馬懿終將燕國困死在了自己所設之局中。短命的燕國,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

撥開歷史雲煙,我們看到了,這一被忽視的小國的曲折命運,或許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下,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給予「小」一種敘事空間,才能更顯「大」的胸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