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春意濃 做好準備一起去賞花!

圓明園遺址公園 發佈 2024-04-29T08:00:03.961208+00:00

王珺燕/攝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一片「春風花草香」,在明媚的春光里,總少不了人們在花朝節中祈福的身影。花朝,即花朝節,俗稱「百花生日」,早在唐代就已出現,日期為農曆二月初二、十二或十五,有慶賀花神誕辰、踏青賞紅等習俗。

王珺燕/攝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

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一片「春風花草香」,在明媚的春光里,總少不了人們在花朝節中祈福的身影。花朝,即花朝節,俗稱「百花生日」,早在唐代就已出現,日期為農曆二月初二、十二或十五,有慶賀花神誕辰、踏青賞紅等習俗。

成小元/攝

在宋代的時候,隨著市民階層的興起和社會的富裕,花神信仰逐步定型,產生了專門祭祀花神的花神廟。江南地區的花神廟論規模,首推杭州西湖邊的花神廟。清朝乾隆帝南巡期間,在杭州西湖遊覽,每次必到花神廟。正是因為皇帝的垂青,西湖的花神廟也最終仿建於圓明園和避暑山莊之內。

圓明園四十景圖 濂溪樂處

圓明園中的花神廟位於濂溪樂處景區的前部,是一處寺廟型園林風景群,建於乾隆三十四年。由於乾隆帝主張「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城市之懷」,所以匯萬總春之廟不僅是簡單的形似西湖花神廟,更是能表現出仿建對象的本質特徵和內在精神。

濂溪樂處遺址

南北花神廟相比,西湖花神廟在北岸,匯萬總春之廟在南岸,兩者位置不同,建築格局也有較大的差異。匯萬總春之廟作為杭州花神廟的簡化變體,合理利用了濂溪樂處僅有的空間。由於南北縱深用地有限,所以匯萬總春之廟取消了二門制度,壓縮為二進院落。後樓披襟樓也沒有和正殿處在同一軸線上,而是錯開偏向東北方與慎修思永大殿隔湖成一軸線。

濂溪樂處平面圖

乾隆御筆「匯萬總春之廟」匾額石刻

因為西湖花神廟的西側建有竹素園,所以作為模仿者的匯萬總春之廟的西邊也建有幾處園林小套院。緊鄰廟西的為樂天和,再西的獨立小院為味真書屋。「味真」二字指的是探求詩書中的真味,這裡是乾隆帝遊憩圓明園眾多書房中的一座。再往西穿過數重院落,最後收尾有水殿一處,西向臨湖,名為「池水共星月同明」,是一座「T」形的亭閣建築,在四十景圖上已可見它的身影。

縱觀這幾組小套院,環環相扣,由東往西沿湖岸展開。建築朝向不一,布局靈活多變,是充滿趣味性的園林空間。匯萬總春之廟整體布局打破了皇家寺廟的常規模式,凸顯了江南文人園林氛圍,彰顯了其源自南國的活潑趣味。

花神廟碑,位於北京大學燕南園南上坡西邊入口處。又稱蒔花碑,立碑的時間分別是乾隆十年和乾隆二十年。二碑均為漢白玉質地,碑身雕刻有龍紋圖案,記載了圓明園內「嫣紅奼紫,如錦如霞,露蕊晨開,香苞午綻,吐艷揚芬,四時不絕,陰陽和諧,二十四番風信咸宜,寒燠均調;三百六日花期競放」的優美景致。

匯萬總春之廟作為一座依託寺廟的園中小園,正是因為乾隆帝個人具有較高審美修養,才能捕捉到江南原型的深邃意境美,並通過細緻的再創作,巧妙利用寫仿造園手法將江南園林勝景移植到北方皇家園林大環境中,清幽雅致中不失皇家風範,雖是添建之作卻與周圍園林構景相得益彰,無疑是「萬園之園」包羅萬象、海納百川的最好詮釋。

劉雅琴/攝

今天,花神廟雖已不復存在,但園中的山形水系已經得到恢復,春日盛景不輸當年。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盎然,作為百花之先的臘梅已悄然綻放,五彩斑斕的春天正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2023年3月1日

綺春園迎暉殿

任翾/攝

明天就是農曆二月十二,百花盛典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期待相約踏青,親身體驗一場視覺與嗅覺的盛宴吧!

玉蘭(迎暉殿)蘇超宇/攝

梅花(廓然大公)任翾/攝

桃花(天然圖畫)任翾/攝

桃花(杏花春館)李悅/攝

海棠(澡身浴德)李悅/攝

紫藤(九洲清晏)任翾/攝

牡丹(含經堂)任翾/攝

文冠果(玉玲瓏館北側)李悅/攝

芍藥(含經堂)李悅/攝

[文章來源]

《初探圓明園匯萬總春之廟》馬超

[編輯]

付 懷 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