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代君王之皇太極

流水十年間bt 發佈 2024-04-29T10:55:03.081929+00:00

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公元1636年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皇太極前後在位17年間,發展生產,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為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廟號太宗,諡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早年經歷

皇太極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第八子,母為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

明萬曆三十一年秋,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極時年12歲。孟古生前的時候,做大福晉時間較短,皇太極當了大汗後,尊奉孟古哲哲為孝慈高皇后。

萬曆四十年,從父出征海西女真烏拉部。

1616年(後金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後金),任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四貝勒皇太極統稱為四大貝勒。

天命三年,隨父攻明,獻計襲取撫順(今屬遼寧)。次年,薩爾滸之戰,大破明軍西路、北路軍,與代善破東路軍。不久隨父攻取明開原、鐵嶺,滅葉赫部。

天命十年,率軍馳援科爾沁,迫使察哈爾蒙古首領林丹汗逃亡。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去世。大妃烏拉那拉氏和兩個庶妃殉葬。代善與其子岳托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為天聰元年。

登基為帝

皇太極繼位後,促進了後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編審壯丁,解放奴婢為編民,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製約,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

天聰六年,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設內三院,六部,獨主政務。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

為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

他決意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一方面對明廷採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

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鞏固了內部統治,並基本上消除了朝鮮和內蒙的威脅。於天聰十年農曆五月稱帝,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

1640年(崇德五年)七月,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生擒洪承疇,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占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

1642年(崇德七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1643年(崇德八年)農曆八月初九日,猝死於盛京後宮,年52歲,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北陵)。

在位期間成就

加強集權

皇太極繼位之初,後金由於多次對外掠奪,處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鮮的包圍。內部的矛盾衝突日益嚴重,雖繼承了汗位,但實際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理政務,權力分散。為加強中央集權,皇太極各個擊破打擊、削弱分權勢力,提高汗權。

天聰四年,皇太極以將阿敏終身幽禁。

五年,皇太極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爾泰大貝勒銜。至此,四大貝勒,僅剩他和代善兩人。

六年,皇太極廢除了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務的舊制,取得了汗的獨尊地位。皇太極仿明制,建立國家統治機構,取代八旗制度行使的國家權力。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國家行政事務。十年,擴充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統稱「內三院」,負責撰擬詔令、編纂史書、掌管和起草對外文書與敕諭、講經注史、頒布制度等。隨後,建立了都察院,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通過這套政權機構,把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發展經濟,國內改革

努爾哈赤晚年在遼東實行的奴隸制政策,漢人紛紛逃亡,生產凋敝,社會動盪不安。為緩和社會矛盾,皇太極執政伊始,便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針,用漢官管理,使大量漢族奴隸取得了」「民戶」地位。

天聰五年,皇太極頒布《離主條例》,規定「凡奴隸主犯有私行拓獵、擅殺人命、隱匿戰利品、姦污屬下婦女、冒功濫薦、壓制申訴等罪,許奴僕告發,准其離主」。這一條例,限制了滿洲貴族的某些特權,有利於奴僕爭取改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為促進農業生產,凡有妨農務的工程,一律不復興築,使百姓能「專勤南畝,以重本務」。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有了較大發展,糧食基本上能夠自給,社會矛盾得到緩和。

屢敗朝鮮,四面結盟

皇太極在實行改革時,沒有放棄努爾哈赤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政策。要戰勝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鮮,解除後顧之憂時,又可以利用他們的力量,共同對付明朝。

天聰元年一月,皇太極命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率三萬大軍入侵朝鮮,迫使朝鮮簽訂《江都和約》。之後,皇太極親率十萬大軍進軍朝鮮,朝鮮被迫投降,稱臣納貢,允諾與明朝斷絕往來,並將王子送瀋陽為人質。

天聰二年,征討林丹汗。經過征戰林丹汗勢力大衰。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灘出痘病死。天聰九年初,皇太極命多爾袞等率軍渡黃河西進,俘獲林丹汗子額哲及其部眾,統一了漠南蒙古。為了籠絡蒙古封建上層,皇太極用聯姻、賞賜、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襲職例、崇奉喇嘛教、與西藏僧俗頭領建立聯繫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諸部的支持和效忠。

統一漠南

皇太極為了彌補女真,滿洲人數太少的根本弱點,清除北方、東北方向來的威脅,加緊進行統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撫工作。一方面屢派使者,招誘巴林等部歸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對付察哈爾部林丹汗。

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四月初一,皇太極率軍西征林丹汗,沿途蒙古各部紛紛遵奉諭旨前來。四月二十二日,大軍過興安嶺,行軍達一千三百多里(從瀋陽算起)。林丹汗得知皇太極親征,倉卒逃遁,一切輜重,皆委之而去。金軍於五月二十三日,進攻大同、宣府,濟爾哈朗、岳托、德格類、薩哈廉、多爾袞、多鐸、豪格等貝勒領兵進軍歸化城。二十七日林丹汗又聞金兵來犯,驚慌失措逃走。這一天,西至黃河木納漢山,東至宣府,自歸化城南及明國邊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歸附者,編為戶口。

相關爭議

繼位之迷

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汗位。

一些明清史專家認為,皇太極汗位是從其弟多爾袞手中篡奪來的。據說,努爾哈赤生前已立多爾袞為嗣子,而皇太極用陰謀狡詐的手段從其幼弟手中奪取了汗位,還逼迫多爾袞生母大妃納喇氏死殉。此說受到一些人懷疑,因為努爾哈赤痛恨多爾袞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皇太極即位後,對多爾袞大力培養提拔,多爾袞盡心盡力輔佐皇太極,成為皇太極最得力的助手。

有的則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通過激烈爭鬥,力克競爭對手而得到的。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與代善的爭鬥尤為激烈,長期以來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競爭者。努爾哈赤死後,通過削弱代善的勢力,壓服代善,奪取汗位。

還有學者認為,皇太極汗位並非奪立,而是由諸貝勒推舉產生。太祖努爾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產生,最後還是代善使人「群擁」皇太極即位。其中雖有言過其實之處,但按當時情況,還是有可能的。因為當時人們相當崇尚武功,而皇太極的武功與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識見、軍事才能和威望上皇太極都高出眾貝勒一籌,由於君主專制制度尚未發展完善,遇大事須協商辦理,因而推舉才能卓著的皇太極即位,是不足為怪的。

去世原因

關於皇太極之死,歷史上有很多爭議。有關清代官書上記載「無疾而終」: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曆八月九日,已勤於政務一天的清太宗晚上亥時(21點至23點),在清寧宮南炕突然死亡。但據史料記載,崇德五年,皇太極「聖躬違和」,崇德五年農曆七月到鞍山溫泉療養。崇德六年松山大戰前夕,前線告急,皇太極原定於崇德六年農曆八月十一日親征,卻因鼻衄推遲三天。崇德七年,因「聖躬違和」,在大清門外大赦人犯;崇德八年又「聖躬違和」,不但正月初一免了慶賀禮,而且再次大赦,並向各寺廟禱告,施白金。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事必躬親,導致積勞成疾,加之宸妃之死,悲痛不已,使潛伏的重病一朝突發,瞬間猝死,遂引起諸多猜疑。

子嗣

皇太極生有11子14女。

豪格,長子,肅武親王。

洛格,次子,活至十一歲死亡。

洛博會,三子,活至七歲死亡。

葉布舒,四子,輔國公。

碩塞,五子,承澤裕親王。

高塞,六子,鎮國愨厚公。

常舒,七子,輔國公品級。

八子,早殤。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薨,年二歲,未封,未命名。

福臨,九子,清世祖,順治帝。

韜塞,十子,輔國公。

博穆博果爾,十一子,襄昭親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