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脫鉤」?這家智庫給德國算了一筆帳

上觀新聞 發佈 2024-04-29T12:15:41.578605+00:00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8日報導,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歐盟與中國「脫鉤」將使德國的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長期減少1%。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8日報導,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歐盟與中國「脫鉤」將使德國的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長期減少1%。

報導稱,總部設在德國的獨立經濟研究機構和智庫基爾研究所最近發布的政策簡報說:「如果以該國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其影響相當於每年損失360億歐元(1歐元約合7.32元人民幣)。」

這是基於歐盟與中國「脫鉤」,貿易削減97%的模型計算出來的。

報告說,儘管德國的生產只有很小一部分依賴來自中國的資本投入,但中國主導了特定原材料和產品的供應,尤其是在電子領域,並且「短期內無法取代其供應」。

報導稱,筆記本電腦從中國進口的份額最高,約占80%,手機占68%,某些紡織品占69%。

根據2月份發布的這份報告,一些對生產特殊技術至關重要、被歐盟列為關鍵的稀土和原材料也由中國主導。報告說:「德國85%或以上的鈧和銻來自中國,它們被用於電池生產或表面塗層。」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2022年雙邊貿易額為2979億歐元。

報導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史志欽說:「儘管存在意見分歧,至少在短期內,德國政府仍希望與中國密切合作。」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去年11月說,多元化是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以減少對原材料和關鍵技術的「單方面依賴」。但他補充說,多元化並不意味著脫鉤。

史志欽表示,從長遠看,德國希望在經濟發展方面與中國保持正常的夥伴關係,同時減少過度依賴,並注重多元化。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參考消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