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她」力量丨在急診科上班的姑娘,不一般

央視新聞 發佈 2024-04-29T13:48:38.028443+00:00

有這樣一所醫院,118年間,默默矗立在古老的北京東交民巷。住院部大門北側,有個24小時燈火通明的地方,在這裡時間都要靠「搶」,因為耽誤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有這樣一所醫院,118年間,默默矗立在古老的北京東交民巷。住院部大門北側,有個24小時燈火通明的地方,在這裡時間都要靠「搶」,因為耽誤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這裡就是我們今天故事主人公們的「戰場」:北京醫院急診科

北京醫院急診科於1987年正式成立,科室內所有女性工作者平均年齡不過32.8歲。在醫院危重症病人最集中、搶救任務最為繁重的科室內工作,值班時她們最怕什麼?工作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婦女節前夕,我們和她們中的一些人聊了聊。

白衣執甲的她們,怕什麼?

護士彭可畢業不久,去年9月才定科正式留在急診,她幽默地說,急診科有一個「傳統」:怕有人吃芒果,「因為『芒』和『忙』同音嘛。」

不過,彭可不怕棘手的工作。「急診科的每一組班都是一個團隊,老師們能力都特別強,特別有經驗。所以突發搶救,我是不怕的。」

△工作中的急診科醫護

醫生陳曦的「恐懼」則現實得多,她最怕患者情況危急時,家屬拿不定主意,「有一次我們著急搶救,但家屬還說要再商量商量」。還有一些家屬情緒太過激動,難以有效溝通,也怕耽誤治療時間。「來急診科的都是急症患者,需要醫護人員迅速作出反應。診治過程中跟家屬溝通是很大的挑戰。」

這份工作的成就感

「一般職業體會不到」

「當一個生命即將逝去,又被你努力搶救回來,這種感受不是一般職業能體會得到的。」副護士長童萍這樣解釋醫護工作的成就感。

一次,童萍夜裡帶著護士巡視病房,一名病人突然全身抽搐,失去意識,心電監護顯示其處於室顫的狀態。童萍立即讓同行的一名護士去叫醫生,另一名護士準備除顫儀,自己則為病人進行胸外按壓。

經過緊張的搶救,病人終於甦醒。童萍問對方是否知道剛剛發生的兇險情況,「他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記得醒過來之前覺得眼前有一道光,順著光的方向是我一直在叫他,睜眼就看見我們了。」

「這種不負別人性命相托的成就感,別的行業感受不到。」

面對無法挽回的離別

她們在想什麼?

然而,職業生涯中並非總是「高光時刻」。當她們面對無法挽回的離別,心中也有萬般滋味。

「無力又內疚」

看到患者的生命體徵一點點消失,無法救回,彭可說自己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這樣的感受既來自於她深知目前的醫療水平無法治癒所有疾病,也來自於感慨人類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即便如此,彭可仍會心懷愧疚。「明明上午還與我有說有笑,說要好好治病早日出院的患者奶奶,到了晚上就突發病情惡化、與家人陰陽兩隔。我會很內疚,在病魔面前為什麼自己這麼沒用。」

「不許插隊」

作為一名老護士,童萍面對生命的離去坦然了許多。她形容,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排上了走向死亡的隊伍,醫護人員要做的,是把「插隊」的人拉出來,讓他們去後面排隊。

童萍接受不了年輕又鮮活的生命突然從眼前消逝。「遇到年輕的病人突然離世,我會回想自己在那個年齡做了些什麼,又會想到對方沒有機會經歷更精彩的人生了,真的特別特別心痛。」

「不服」

在急診科工作,陳曦見過了很多生離死別。「病人離去時,工作性質不允許我的情緒像病人家屬那樣激動,因為我還要照顧其他病人。」

面對無法挽回的生命,陳曦也會覺得無力,但更多的是不甘。曾有一位病人在急診科待了一周,她每天從早上八點守到晚上八點,所有能想到的挽留病人生命的操作都用上了,但病人的身體還是一天比一天差。

「有一天下班的時候正好下雪了,我走在路燈下看著雪,心裡特別特別難受,覺得很『不服』。」

一個問了5年的問題

還在等待答案

給學生上課時,陳曦會問他們讀研或者臨床選了什麼科室。這個問題問了5年,沒有人回答過急診。陳曦非常理解:「急診勞動強度大,太累了。」

時間回到2006年夏天,當已經完成臨床實習的陳曦面臨選擇研究生方向時,儘管早已清楚急診的苦與累,她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加入。「因為覺得急診是病人和家屬最需要醫療和關注的科室,我能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

急診是醫療的前哨,醫護是衝鋒的戰士。如今,陳曦仍在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從未辜負當初的選擇。急診科還有無數像她一樣的醫護,身披白衣,化身那堵擋在病人與死亡之間的高牆。

那不是偶然墜入人間的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平凡而偉大的人,披上一件承載使命的外衣。

致敬!

她們時隔28年重返世界巔峰,她們在生與死之間築起一面牆,她們為嫦娥探月默默耕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很多傑出女性,她們在各自領域貢獻力量。婦女節臨近,央視新聞推出專欄《致敬「她」力量》,致敬每一個了不起的「她」。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北京醫院

監製/李浙 主編/馬文佳

記者&編輯/楊惠珺

校對/高少卓

文內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