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黑龍江總隊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官兵傳承弘揚雷鋒精神紀實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4-04-29T16:29:23.817027+00:00

武警饒河中隊官兵到駐地榮久社區看望留守老人。劉冬/攝「以後您有什麼事儘管找我們,我們也會經常過來陪您的……」2月末的一天,武警黑龍江總隊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的官兵又一次來到饒河縣敬老院看望居住在這裡的老人們。

武警饒河中隊官兵到駐地榮久社區看望留守老人。劉冬/攝

「以後您有什麼事儘管找我們,我們也會經常過來陪您的……」2月末的一天,武警黑龍江總隊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的官兵又一次來到饒河縣敬老院看望居住在這裡的老人們。

饒河是祖國東北邊陲的一座小城,隔著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當地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務工謀生,有的老人一年到頭和戰士們相處的時間,比和自己的兒女還要長。

「我們這裡不是雷鋒故鄉,雷鋒也不曾在這裡服役,但雷鋒精神在一代代中隊官兵身上傳承。只要提起饒河中隊的名字,駐地群眾都會情不自禁豎起大拇指稱讚:『這是個雷鋒中隊!』」武警雙鴨山支隊政委姜涌表示,近年來,中隊教育引導官兵自覺堅定信念、練兵備戰、愛崗敬業、崇德向善,在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上走在前列,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矢志奮鬥強軍。

「我向雷鋒學什麼」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不久前,新兵下隊後的第一個教育日,武警雙鴨山支隊饒河中隊官兵自編自導自演的情景劇《雷鋒,一個汽車兵的故事》,以真摯的情感、生動的語言引得台下剛入隊的新兵掌聲連連。

「《雷鋒日記》是真實存在的嗎?雷鋒做的都是小事,怎麼獲得那麼多榮譽……」不少新兵看完情景劇後意猶未盡,紛紛提出自己的疑惑。面對戰士們求知若渴的目光,中隊指導員司凱勝一一作出解答。

「當下部分官兵對雷鋒精神只是粗淺地停留在『助人為樂』這一表面意義上,只有徹底將雷鋒精神的內涵要義搞清楚、弄明白,官兵才能更好地追隨雷鋒的腳步,當好新時代的雷鋒傳人。」司凱勝說。

今年年初,該中隊探索走開「一部情景劇、一次演講、一場知識競賽、一堂教育課、一個作品展覽、一次志願服務」的「六個一」施教路子,引導官兵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此外,中隊利用黑板報、燈箱櫥窗、軍營廣播和強軍網等載體宣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定期組織「走近雷鋒」觀影周、舉辦《雷鋒日記》讀書交流會、開展「我向雷鋒學什麼、學習雷鋒怎麼辦」群眾性討論活動,引導官兵暢談學雷鋒感悟,深入學習理解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

「雷鋒藏著兩件心愛的東西:一件紅領巾,一個大隊長臂章……」在中隊教育課上,司凱勝不拿粉筆、沒有板書,而是手持《雷鋒日記》,從雷鋒當兵前的故事講起,一直講到其因公犧牲。一個個雷鋒故事串聯起來形成一座「精神富礦」,45分鐘的課程中,熱烈的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官兵們說:「教育課上,生動鮮活的雷鋒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們。」授課結束時,中隊官兵全體起立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的故事讓00後戰士們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回顧雷鋒短暫的一生,似乎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可那些平凡又細小的瞬間,總是讓人熱淚盈眶……」雷鋒紀念日前夕,中隊把官兵們讀雷鋒書籍、聽雷鋒故事的心得感悟整理成冊,在宣傳展板上公開展覽,吸引著官兵們紛紛駐足閱讀。

「『雷鋒兵』做好事,不用留名」

「魚皮具有天然的花紋,用這種材料製作而成的魚皮畫是其他美術材料無法代替的……」春節期間,武警饒河中隊官兵來到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為一些普通話不太流利的赫哲族老人當起了魚皮畫售賣免費的「解說員」。

饒河縣位於黑龍江東北邊陲,處於烏蘇里江中下游,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生活在這裡的赫哲族是北方少數民族中至今仍保留著漁獵傳統的民族,可是由於部分赫哲族老人語言不通,精美的魚皮畫常常賣不出去。

了解情況後,武警饒河中隊官兵便自發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幫助老人們叫賣魚皮畫。「西巴尼合!」赫哲族老人付占祥看到魚皮畫很快被售賣一空,激動得兩眼泛出淚光,連聲用赫哲語表示感謝。

一同前來的,還有中隊的衛生員趙坤,他一早就布置好了便民醫療點。趙坤介紹,「由於常年在江上捕魚,村里不少老人都患有風濕病,遇到陰雨天氣或過度勞累就疼痛難忍。我們每次過來都會給老人們量血壓、按摩,並且會準備一些藥,這樣村裡的老人就不用老往醫院跑了。」為了方便溝通,趙坤還學會了幾句簡單的赫哲語。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武警饒河中隊中隊長馮廷偉介紹,中隊官兵把饒河當作第二故鄉,把這裡的百姓當作親人,常年堅持為駐地群眾做好事、辦實事。

他們成立3個學雷鋒小分隊,利用節假日之機走進敬老院,為老人打掃衛生、理髮按摩、陪老人嘮家常,並為老人們送上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此外,他們還製作愛心捐款箱,官兵自發捐款,在節假日時採購禮品、水果和生活必需品,為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溫暖。

「王大爺,您想要個什麼髮型?」「李大娘,衛生間的下水管一直在滴水,我幫您擰緊一些……」不久前的一次駐地社區志願服務中,中隊理髮員負責為孤寡老人剃鬚理髮,中隊修理工忙著為社區群眾修理門窗、家具電器,還有不少戰士拿起掃把、鏟刀在社區里開展清理垃圾、清除小廣告等活動。

看著官兵忙碌的身影,社區居民莊明華老人感慨萬千:「這些小伙子經常來這裡做好事,每當我問起他們是哪個單位的、叫什麼名字時,他們都會說自己是一名軍人,漸漸地我們都管他們叫『雷鋒兵』」。

心繫群眾、熱心助人,一個個愛民為民的感人故事讓雷鋒精神始終閃耀著時代光芒。中隊戰士孫明旭道出了官兵們的心聲:「我們是人民子弟兵,為人民服務是我們應該做的,『雷鋒兵』做好事,不用留名。」

「平時學雷鋒,戰時敢衝鋒」

春節過後,一場以在押犯脫逃為背景的演練在饒河縣看守所內正式打響。面對接踵而來的「突發情況」,中隊官兵沉著應對、見招拆招,成功將「脫逃犯人」抓獲。

走下演練場,分隊指揮員仵海洋感慨地說:「作為軍人,就要像雷鋒那樣立足崗位精武強能,堅決完成各項急難險重任務。」

「只有結合戰位矢志精武強本領,聚焦打贏當先鋒,才能讓雷鋒精神在強軍征程中煥發絢麗光彩。」馮廷偉說,中隊廣泛開展「戰位學雷鋒、精武當先鋒」系列活動,並將活動融入執勤訓練,把「雷鋒哨位」設在執勤一線,引導官兵融入戰位學習雷鋒精神、砥礪打贏本領。

此外,他們還常態組織「雷鋒標兵」評選活動,廣泛開展「專業比武」「班班對抗」等群眾性練兵比武,為官兵設立成才目標、制訂成長規劃,激勵官兵自覺將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情轉化為練兵備戰實際行動。

「雷鋒當年駕駛的蘇聯嘎斯51型汽車是連隊裡有名的耗油大戶,後來經過雷鋒的精心改造和維修之後,變成了一台『節油標兵車』……」中隊駕駛員曹譯將雷鋒故事與自身成長經歷相結合,激勵大家學習雷鋒勇於「鑽」、勤於「擠」、善於「研」的精神,爭取早日在戰位上成長成才。

2021年11月,武警雙鴨山支隊為饒河中隊配發了新的依維柯巡邏車。由於對車輛不夠熟悉,面對低溫造成的發動機無法啟動和雪地輪胎打滑等突發狀況,官兵們束手無策。這讓曹譯深刻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員,不僅要把車開好,還要能把車修好。

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中,曹譯鑽到車底,對照資料深入研究依維柯巡邏車的各項性能,長時間的維修操作讓他的手被凍得幾近麻木。正是靠著這種拼勁兒,曹譯很快熟練掌握了巡邏車的駕駛和維修技能。

剛剛下隊的新兵王琦,在中隊學雷鋒濃厚氛圍的影響下,為自己制訂了一份成長計劃,內容不僅涵蓋日常管理、執勤訓練、工作生活等內容,還專門加入了「助民愛民」這一項。

「我要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將雷鋒精神作為指路前行的明燈。」王琦說,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接過雷鋒的鋼槍,像螺絲釘一樣鉚在戰位,矢志精武強能。

「平時學雷鋒,戰時敢衝鋒。」多年來,該中隊結合新使命新任務,將踐行雷鋒精神融入鑄魂育人、練兵備戰、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中隊連續11年被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連續3年被表彰為「四鐵」先進中隊,兩次榮立集體二等功,6次榮立集體三等功,連續4年被饒河縣委縣政府評為「雙擁共建先進單位」。中隊先後有18名官兵榮立個人三等功,湧現出一大批學雷鋒先進典型。

許家銘 陳亮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