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貶值,沒有陰謀只有陽謀!

米筐投資 發佈 2024-04-29T17:44:39.536123+00:00

2月,人民幣兌美元再度貶值到7附近,市場又傳言美國又要大幅加息收割等陰謀論。事實上,人民幣這一年多來的波動幾乎全部建立在中美經濟周期錯位之上,是陽謀。

作者丨和卿



2月,人民幣兌美元再度貶值到7附近,市場又傳言美國又要大幅加息收割等陰謀論。事實上,人民幣這一年多來的波動幾乎全部建立在中美經濟周期錯位之上,是陽謀。


你經濟強,你的貨幣就強。


美國不會因為自己政策的外溢影響而導致外圍經濟出現困境就改變自身的經濟決策。


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此次人民幣再度快速貶值,只是再用一種隱晦地方式提醒我們:我們的經濟恢復還不牢固,還需要政策繼續努力。


至於人民幣,今年乃至明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根本上取決於「中國寬鬆環境下經濟復甦與美國加息縮表衰退之間的『差值』。其中,中美脫鉤擠壓外貿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與美國通脹下滑節奏是兩個關鍵變量。


人民幣大概率還是一個震盪升值的趨勢。


01


最近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主要是因為中國疫情開放後復甦的沒有預想的那麼好,而美國加息縮表抗通對經濟的壓制也沒有預想的那麼壞。


直白的說就是,中國經濟復甦進程太弱了,美國經濟韌性太足了。


美國經濟韌性足源於美國強勁的消費,消費足源於美國次貸危機後老百姓去了一部分債務(槓桿)、源於疫情期間央行、財政過度寬鬆的環境。


早先去槓桿釋放了美國居民的部分消費力,直升機撒錢則直接刺激了美國居民的消費衝動。


這是美國這一輪經濟強勁的核心原因。


然而,美國經濟強勁地背後,中國則正經歷與之相反的經濟周期——靠寬鬆政策擺脫疫情加碼下的衰退。


可以說,中國經濟並沒有因為疫情結束而快速反彈,反而因為疫情結束更加清晰地暴露中國經濟的結構性不足——消費太弱,收縮太猛!


這也是人民幣2月快速貶值的根本原因。


美國經濟沒有那麼菜,中國經濟沒有預期恢復的那麼好,這種局面,人民幣貶值是必然!


此刻,人民幣貶值恰恰提醒我們必須儘快修復經濟,激活消費。


從當前國家的戰略決策看,2023年修復經濟的方式基本已經定調:財政擴張+地產扶持,先試一試看一看效果。


如果財政擴張帶給居民的收入增長、地產扶持對居民資產和消費信心的積極作用,仍然不能改變收縮的局面,新的刺激政策還會出台。


而人民幣會緊跟經濟復甦的節奏起起落落。


但個人認為,中國經濟復甦的方向不會變,而美國以經濟放緩來壓低通脹的節奏也不會變,中美經濟的差值會朝著有利於人民幣升值的方向整體前進。


雖然,過程略顯曲折!


02


除了中國經濟復甦不及預期對人民幣貶值的貢獻外,還有一個貢獻人民幣貶值的關鍵變量——出口貿易!


長時間貿易順差作為支撐人民幣升值的關鍵力量,2023年也架不住全球貿易整體萎縮的現實。


最近,許多媒體報導港口空貨櫃堆積,從側面反應外需萎縮嚴重,外貿壓力較大。


所以,進出口萎縮對人民幣貶值的作用基本板上釘釘,貶值速度的減緩來自於政策對出口的支持。


目前,針對外貿萎縮國家的政策是:「穩住」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擴大」對新興經濟體的出口。


穩住和擴大背後反應國家對當前逆全球化格局的認識。


對發達國家能穩住儘量穩住,對其他夥伴能拉攏就儘量拉攏。


這是一個拔河比賽,耐力比賽:是美國等發達國家離不開中國的廉價商品,還是中國離不開美國旺盛的消費需求?


無論怎樣,實質性的脫鉤趨勢還會加劇,中美雙方誰也得不到便宜。我們能做地是尋找其他市場,並擴大對其他市場的出口。


特別是眼前,內需不濟更需要藉助於外需去產能。


所以,2月份人民幣貶值多少有點兒讓人猜測是央行有意為之,起碼多少有「非市場原因」的貶值力量。


一方面,人民幣對他國貶值,相當於中國出口商品變相地降價促銷;


另一方面,1月份央行要求各商業銀行必須用外儲來充當保證金,這本身也會增加人民幣投放造成人民幣貶值,從而達到刺激出口的目的。


看吧,如果3月份進出口數據出爐,特別是對非歐美國家出口下滑的沒有那麼快,大概率就是這論人民幣非市場因素貶值帶來的作用。


當然,如果國家有意阻止出口下滑,圍繞出口刺激的政策大概率還會跟上,甚至不排除財政給出口企業大量補貼。


這也會反過來對衝掉這部分貶值,雖然難改出口萎縮對人民幣貶值的打壓。


03


最後一個變量來自於美國通脹下滑的節奏。


2月美國核心通脹拐頭讓市場認為美國還會大幅加息,從而加劇人民幣貶值,筆者並不這麼認為。


現在美國通脹整體是緩慢回落的,單憑一次核心通脹就貿然在原來市場預期的基礎上大幅加息只會造成市場更悲觀的預期,保不齊會讓經濟硬著陸。


2月核心通脹反彈,說明美國通脹很頑固,並不是單純靠貨幣政策就能解決。


就目前而言,美國通脹起碼有兩個問題需要靠時間來化解:


其一,旺盛的消費購買力;

其二,政策脫鉤。


通脹之所以下降那麼慢,並不是加息加的太慢幅度不夠,主要是因為美國旺盛的消費。此刻,美國要麼真的大幅加息以經濟快速衰退來壓低通脹,要麼維持高利率以拉長時間讓經濟緩慢衰退來壓低通脹。


第一種存在經濟硬著陸的風險,第二種確實不排除短時間通脹壓不下去而再次出現通脹預期的危險。


從美國政府的選擇來看,他們並不希望通過經濟硬著陸來實現通脹下滑,而試圖以時間換通脹空間的方式來實現。


證據就是,去年美聯儲想大幅加息的時候遭到了拜登政府的阻撓!


這也決定美國短時間內很難將通脹控制到2%的目標。


這種情況會延緩人民幣兌美元進入升值通道的時間和幅度。


另一個必須要靠時間才能消除的通脹就是政策脫鉤導致的。


脫鉤導致市場更廉價的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也是最近一眾經濟學家提到的非周期性通脹因素。


所以,除非通脹壓不下去,而核心通脹又向上拐頭,否則再度大幅加息的概率不大。


另外,如果美國通脹真的壓不下去而再度大幅加息,短時間會讓人民幣貶值,但加息的作用一消散就會以美國經濟加速衰退的方式提升人民幣貶值。


總之,筆者以為:


出口萎縮會制約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空間;


美國通脹頑固對提高加息幅度的預期很難實現,大概率會沿著市場預期走,這會延緩美國經濟衰退的時間和幅度,也會一定程度上制約人民幣升值的節奏和空間;


但是,中國經濟向復甦前進、美經濟向衰退靠攏,經濟周期錯位會讓人民幣兌美元向升值方向推。


除非,居民端在「財政擴張+地產扶持」的格局下完全不買帳,依然還收縮!


最後,最大的風險不在人民幣貶值,而是內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