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誓師有沒有必要?小明上北大、小紅當工人,他們都有美好未來

微雨潤苗 發佈 2024-04-29T18:21:21.174831+00:00

我很欣賞湖南桑植某中學那位在高考衝刺百日誓師大會上激情演講的女生,她超級自律的狀態足以讓人動容:高三最後一個學期,是考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樣的階段頑強拼搏,這是每一名高三考生應該有的精神狀態。

我很欣賞湖南桑植某中學那位在高考衝刺百日誓師大會上激情演講的女生,她超級自律的狀態足以讓人動容:高三最後一個學期,是考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樣的階段頑強拼搏,這是每一名高三考生應該有的精神狀態。

但是,我又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對於那些學霸或者中等偏上的學生而言,以高考誓師的方式激勵他們更加勤奮,保持更亢奮的學習狀態估計沒多大問題,但是對於那些學習成績處於下游甚至墊底的高三考生而言,這樣的高考誓師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心理壓力?

翻開1998年修訂版本的《新華字典》,其中第673頁關於冒號用法說明舉例的第5個例子,右邊的一句話真的特別暖:「張華考上了北大,李萍進了技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看著這句話,想著當下如火如荼的「高考誓師大會」,我在想:高考誓師到底有沒有必要?小明考上了北大、小紅當上了工人,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既然都有美好的未來,為何要在高考誓師大會上給小紅那麼大的壓力?小明能考上北大,不單單是因為小明足夠努力,更因為小明有著小紅難以企及的學習天賦、教育資源和各種天時地利人和因素。

在這個社會上,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需要造原子彈的,也需要賣茶葉蛋的;需要頂尖985大學畢業的高尖端金領人士,也需要保潔員、清潔工之類的藍領員工。駝負千斤蟻馱一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是所有的高三考生都能在高考的時候考600分以上,不是所有的高三考生都能被985、211大學錄取,哪怕整個省份的考生成績都特別優秀,但每所頂尖大學分配給各個省份的錄取名額是固定的,以「誓師大會」的方式落實高考內卷,其結果有可能是卷掉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而最終的錄取結果可能並沒有改變多少。

見識過一些中學誓師大會的過程:校長讓學生報出想考上的那所高校,再聲嘶力竭地喊出自己的名字,連續喊上3遍,一遍比一遍更有氣勢……要是這些孩子考不上自己歇斯底里喊出來的那所大學,尷尬倒是其次,他們會不會跨不過心裡那道坎而想不開?想到這一點,我就有一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其他地區我不清楚,不過浙江省對所謂的「誓師大會」並不支持,《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明文規定,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行過分強化應試教育相關的中高考「誓師大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學生從學校畢業,不管是從怎樣的學校畢業,只要自己努力了,只要走上合理合法又合規的工作崗位之後兢兢業業、愛崗敬業,那麼就算考上名牌大學又何妨?甚至考不上大學又能如何?

高三階段,確實需要頑強拼搏,因為在這一年再不拼搏就沒機會了。但是,在高考之前,學校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高三的考生儘量做到這一點——「在戰術上重視高考,在戰略上藐視高考」,考好了固然欣喜,考砸了也別鑽牛角尖,這是教育本來就應該要有的樣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