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互聯互通的智能家居「把關」?

物聯網智庫 發佈 2024-04-29T18:42:50.161368+00:00

作者:Ada導讀認證測試作為踏入Matter「烏托邦」的必經之路更加肩負重任,需要對品類繁雜的產品進行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檢測,確保其能夠順利融入Matter體系之中。2022年10月4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Matter1.0終於正式發布。

作者:Ada

導讀

認證測試作為踏入Matter「烏托邦」的必經之路更加肩負重任,需要對品類繁雜的產品進行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檢測,確保其能夠順利融入Matter體系之中。

2022年10月4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Matter1.0終於正式發布。一直以來,智能家居乃至整個物聯網產業都對Matter翹首期盼,原因無他,業內高喊已久的互通互操作終於踏出了關鍵一步。尤其是在邁入全屋智能時代後,互聯互通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這也是為何Matter自項目確立以來便備受關注,其所描繪的智能家居「大一統」生態可以將智能硬體的功能價值與數據價值最大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無感化的智能服務。

如今,隨著Matter1.0的落地,相關認證計劃也已經開放。這意味著智能家居品牌可以對其產品進行相關測試和認證,一旦獲得認證,公司就可以開始銷售帶有Matter標誌的設備。可以說,在Matter1.0大刀闊斧地改革產業之際,產品認證是萬物互聯世界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關卡,必須嚴格把關,才能確保入場的產品都是開放的、安全的、可信的,為後續進行互聯互操作鋪就穩定通路。有著百年認證測試經驗的UL Solutions從Matter TE1開始一直積極參與相關的測試活動,UL松山湖物聯網實驗室更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時具備Matter和Thread測試資質的國內實驗室。

3月14日,深圳

UL Solutions將帶來Matter最新進展

「萬物互聯認證研討會——Matter/Thread/WWA/Find My測試認證探討」

不破不立,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通過認證並進入市場,Matter所引領的改革風潮也開始席捲智能家居行業。那麼,堪稱創世之舉的Matter到底要如何憑一己之力推倒互聯互通「柏林圍牆」呢?

Matter構築互聯互通「烏托邦」

回溯2014年,智能家居經歷了概念普及與推廣,終於走上風口。谷歌、蘋果、亞馬遜都在這一年開啟了智能家居產業布局,巨頭的押注無疑也為行業發展又添了一把柴,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外科技企業入場,加之初創企業也前來分一杯羹,智能家居迎來了爆發。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行業繁榮發展,各類家用智能終端層出不窮,無論是網際網路廠商、家電廠商亦或是初創智能家居企業都在打造自己的平台與產品生態,體驗之順滑、功能之豐富也的確吸引了一批忠實擁躉,但這種各自為營的發展局面也導致來自不同廠家的終端設備基本無法通過同一個中央控制系統進行統一的控制與管理,久而久之,極大地限制了全屋智能場景的推廣。

可以說,企業間的品牌藩籬一方面極大限制了消費者選擇權的同時也降低了用戶體驗,甚至可能影響消費者對於智能家居產品的購買慾;另一方面,在「萬物互聯」願景之下,企業的固步自封無疑在應用創新、場景聯動等方面提高了門檻。

對症下藥,2019年,亞馬遜、蘋果公司、谷歌和Zigbee聯盟宣布共同成立名為「Connected Home Over IP」(簡稱CHIP)的工作組,開發並推廣新的連接協議,以提升智能家居產品間的兼容性。2021年,全球開放標準聯盟Zigbee宣布更名為「CSA 連接標準聯盟」(CSA 聯盟),並發布新的品牌名稱——Matter,即CHIP更名為Matter。

儘管CSA聯盟的前身是Zigbee聯盟,但卻沒有簡單地選擇Zigbee協議來統一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而是應用基於IP的通信協議WiFi、Thread和乙太網,打造了全新的協議——Matter,可以將各種協議集中在一個共享的保護傘下,通過相應的規範來開闢一條數據通路,既可以利用不同通信協議的優勢,使得跨品牌、跨生態聯動成為可能,還可以簡化設備與設備之間傳輸信息的過程,同時強化對隱私安全的保護。

目前,Matter 1.0已經支持乙太網、Wi-Fi、低能耗藍牙和Thread。也就是說,設備可以通過藍牙加入到Matter網絡中,通過Wi-Fi組成星型網絡(或Thread組成Mesh網絡)實現互聯,還能通過網橋連接到其他協議的設備。

據悉,CSA聯盟對Matter品牌的定義就是使其成為物聯網世界的基礎,讓用戶能感知到Matter可以作為物聯網的基礎組成部分,它賦予了智能一種物質屬性,而非是某種單純的技術協議,是有實體存在感的。而CSA聯盟總裁兼CEO Tobin Richardson也曾表示,Matter最初的目標就是解決連接的複雜性,單一的、基於IP的全球協議將從根本上改變物聯網。

回想Matter被首次提出之時,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這一標準的推進可能不容樂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最初都認為Matter是以一種全新的協議出現來替代現有協議,所以認為其可行性不高。經過近三年的打磨與籌備,Matter標準的輪廓也逐漸清晰——並非取代現有通信協議,而是運行於應用層上,讓傳感器與已有的生態進行相互通信,海納百川地兼容各網絡層協議,從而實現跨品牌、跨生態、跨平台的互聯互操作。

例如,當終端設備使用WiFi連接時,可以將Matter「插入」WiFi協議層,讓本來支持WiFi連接的傳感器通過Matter進行通信。換言之,Matter並不是對現有通信協議的替代,而是一種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通用語言」,可以讓各個生態間的連接使用彼此都能夠理解的信號。如此一來,既可以不改變原有的通信協議,又能將這些智能家居進行統一管理,還極大減少了不同設備廠商與平台商之間的適配成本。

就商業角度而言,Matter所帶來的開放對於不同廠商而言是提供了一個補盲的新思路,畢竟智能家居場景之豐富遠不是任何一家企業能夠以一己之力完全覆蓋的,而Matter則可以幫助各個平台快速、低成本地補齊更多種類的終端,無需再去洽談生態戰略合作事宜。反之,對於中小廠商而言,大廠的生態護城河也不再是制約其產品推廣的瓶頸,無需進行多輪、不同品牌的認證,即可通過Matter接入消費者家中的統一系統中。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Matter標準認證的重要性,當越來越多的產品選擇這條「捷徑」時,更加需要通過認證測試來甄別產品是否符合要求。

認證測試為什麼如此重要?

毫無疑問,Matter所描繪的「大一統」場景才是全屋智能應有的模樣,也正因如此,業界對於Matter標準的推進一直是積極、認可的態度,但這件事本身卻充滿挑戰。從最初的計劃耗時1年,到如今的2.5年,在推進Matter落地的過程中,沒有巨頭內訌的「宮斗劇」、也沒有消極怠工的負能量,可以說,其一再推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智能家居系統龐雜,另一方面則是應用層「互聯互通」過程中所要面對的種種測試、驗證、調試無法一蹴而就。

具體來看,一方面,智能家居應用場景是嚴重碎片化的,不同細分領域及終端產品之間的壁壘高,而作為應用層協議,Matter需要準確定義所有智能家居終端產品的屬性與交互能力,才能夠準確控制,所以這便需要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吸納更加豐富的品類。同時,Matter的落地需要覆蓋從晶片模組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但Matter標準的啟動是沒有受制於現有的成熟晶片資源去思考的,晶片設計以及面向實際應用場景的軟體測試都相當耗時。

另一方面,Matter極強的包容性導致其在落地過程中將遇到更加複雜多變的兼容問題,相應的規範需要更加詳細地進行約束。而當前期工作塵埃落定,在Matter1.0標準落地後,Matter產品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也都是需要通過測試與認證來驗證的,簡言之,Matter認證主要就是認證產品是否真正使用了Matter協議,同時還要確保產品的兼容性與互操作性是否能夠為消費者提供「開箱即用」的便捷體驗。

此前,在歐洲知名科技盛會IFA 2022中,Eve Systems公司展示了由Matter支持的智能開關和傳感器,演示了一個連接了球形燈泡的HomeKit智能插座如何接受谷歌與亞馬遜智能音箱,以及手機中三星SmartThings的聯合控制。

這其中便涉及了蘋果、谷歌、亞馬遜與三星這四家使用不同「語言」的企業,而Matter則是各家生態都使用的「通用語言」,將數據和指令以相同的語言進行快速傳遞,保障智能設備之間實現準確、實時的互操作。顯然,這就要求生態和各個智能設備在上崗前也勢必要進行多次無死角、全方位的測試,確保正確地使用這一通用語言,才能夠擔此重任。能夠進行如此嚴謹、複雜的產品認證,也對認證實驗室的能力與經驗提出了更高要求。

擁有百餘年歷史的UL Solutions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通信領域測試經驗與技術,公司全球共15人的專家團隊擁有豐富的Matter測試和數據審核經驗。更重要的是,UL松山湖物聯網實驗室擁有MFI、HomeKit、Works with Alexa、Google、OCF、Thread測試資質,極具測試經驗的同時,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同時具備Matter和Thread測試資質的國內實驗室。

此外,UL Solutions已經加入CSA連接標準聯盟中國工作組(CMGC)的技術興趣小組,並且深入參與認證政策和流程以及中文版測試SOP的編寫。Matter1.0發布的時候,除了公布了首批獲得Matter測試資質的實驗室名單之外,隨之也發布了所有對Matter標準制訂的貢獻者的感謝,來自UL Solutions東莞松山湖物聯網實驗室的Shaofeng Pan是名單中來自亞洲的唯一一個ATL專家,同時也有多位技術專家參與了Matter標準的編寫。

UL Solutions集團副總裁、全球消費電子與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於秀坤為首批通過Matter 1.0認證的企業送上紀念牌匾

2022年夏天,CSA聯盟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的SVE(Specification Validation Event)測試活動, UL松山湖物聯網實驗室作為亞洲站的唯一承辦單位,7月11日揭開了全球首個Matter SVE測試活動的序幕。2022年秋季,UL Solutions聯合CSA連接標準聯盟中國工作組(CMGC)舉辦了全球首批獲取Matter 1.0認證客戶技術交流峰會。峰會上,來自UL Solutions、CSA聯盟、Thread Group以及經UL Solutions測試並通過Matter認證的首批廠商代表等進行了廣泛的主題分享及技術交流。2023年3月,UL松山湖物聯網實驗室再次成為SVE(Specification Validation Event)測試活動的承辦單位。

寫在最後

毫無疑問,Matter標準的落地勢必將為智能家居注入新活力、新機遇,產業鏈上的諸多企業早已經摩拳擦掌、爭相布局。而認證測試作為踏入Matter「烏托邦」的必經之路更加肩負重任,需要對品類繁雜的產品進行兼容性、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檢測,確保其能夠順利融入Matter體系之中。如果將基於Matter標準的智能家居系統比作一個由多個大大小小的齒輪構成的組件,那麼UL則像是一位零部件質檢員,確保每一顆加入組件的零部件都是合格產品,保障組件能夠無縫、不間斷的健康運轉,為消費者提供無感化智能服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