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鐵達尼號沉沒的真正原因,只是天災嗎?

19號科學船 發佈 2024-04-29T18:57:44.278816+00:00

1912年4月15日凌晨,「鐵達尼號」號郵輪在北大西洋紐芬蘭沿岸沉沒,船上2240人當中,超過1500人遇難,這是「鐵達尼號」的首航,也是最後一次航行。

1912年4月15日凌晨,「鐵達尼號」號郵輪在北大西洋紐芬蘭沿岸沉沒,船上2240人當中,超過1500人遇難,這是「鐵達尼號」的首航,也是最後一次航行。

被稱為「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輪船是如何沉入海底的呢?其中又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堅不可摧」的泰坦尼克

鐵達尼號是當時全球最大的一艘豪華郵輪,由英國的白星船務公司建造。它的長269.06米,寬28.19米,總重量超過46000噸。造價大約為7500萬英鎊,超過一萬五千人參與了這項工程。

當它被投入使用的時候,號稱擁有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安全措施。當時著名雜誌《造船者》稱,鐵達尼號是堅不可摧的。

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從英國的南安普敦起航,途經法國的瑟堡-奧克特維爾和愛爾蘭的科夫,最後開往目的地美國紐約。但在1912年4月14日晚上11點40分,鐵達尼號在北大西洋撞上了冰山,並在兩小時四十分鐘後沉入了北大西洋。

1985年9月1日,法國、美國兩國聯合的科考團隊,在紐芬蘭島以南超過3780米的海底發現了鐵達尼號的遺骸。自此之後,更多的科考團隊以及科研工作者紛紛前往鐵達尼號沉沒的海底進行探索,試圖弄清楚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鐵達尼號的沉沒。

船艙設計的致命缺陷

「鐵達尼號」有一艘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奧林匹克號」與「鐵達尼號」相差無幾,這艘船是在1911年5月29日開始試航,而負責指揮奧林匹克號進行試航工作的人,就是「鐵達尼號」的船長,「愛德華·史密斯」

他曾經是英國海軍軍官,有著豐富的巨型輪船的指揮經驗。但是,他卻在鐵達尼號撞上冰山後,和那艘船一起沉入到了北大西洋里。

1911年9月20日,「奧林匹克號」發生了第一次嚴重碰撞,它的船體裂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但由於它有獨立的水密艙室,所以它才能安然無恙。水密艙的外部表面開了幾個小孔,用來阻止海水漫過整個船體,奧林匹克號在這次碰撞中名聲大噪。

鐵達尼號則是由16個獨立的水密艙組成,每個艙內都裝有一個電控水密封門,可通過開關單獨或同時操作所有的水密門。

根據當初的設計思路,哪怕只有一二個水密艙漏水,也不會對鐵達尼號造成多大的影響,因此才有了「永不沉沒」之名。不過這種水密艙設計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船首的水密艙明顯高於船體水密艙

或許是因為工程師們本能地認為,如果輪船不幸撞上冰山或者其他物體,最易受傷的就是船頭的部位。這也就意味著,船頭的部位更容易進水,而且船身的部位還需要為頭等艙建造垂直電梯,所以中間的水密艙高度,僅僅比輪船吃水線高出4米左右。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水密艙頂的部分並不防水,這樣一旦前半部分的防水艙頂被水淹沒,中間的水密艙因為高度過低就會遭受到海水倒灌,這樣會加快船體的下沉

建造「脆弱」的船身

鐵達尼號的鋼材質量非常好,甚至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工作。因此,船體最薄弱的部分就是連接船體的那些鉚釘

鉚釘是什麼?

鉚釘是一種用來把兩個鐵塊連接起來的工具。在當時,只需把鉚釘加熱,打入預先打好的孔中,再把其中一頭敲平以固定。

鐵達尼號在建造時,大部分地方可以用液壓機來安裝鋼鐵鉚釘。不過船頭之類的地方,因為空間太小,液壓機無法工作,只能通過人工敲打的方式來安裝鉚釘,而這部分鉚釘都是加了礦渣強化過的,這樣更便於進行人工敲打固定。

但過量的礦渣就會使鉚釘變得脆弱,鐵達尼號所經過的大西洋,每到夜晚,船身幾乎一直處於零度之下,而那些非鋼結構鉚釘在低溫下受到重擊就會破裂。

當鐵達尼號撞在了一座冰山上時,它需要將衝擊力卸掉,這樣衝擊力就會作用在船身最薄弱的地方。當冰山划過鉚釘的接縫時,鉚釘崩潰斷裂,船身就像拉鏈一樣被拉出一條條口子,也讓海水湧入了船艙

起航的不安因素

許多人都認為「鐵達尼號」出發時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艇,但是,按照當時的法規,10000噸以上的船隻必須裝載16隻救生艇。而「鐵達尼號」卻裝載了20隻,這已經超出了法律的規定。不過,鐵達尼號能承載六十四條救生艇,這可以容納約4,000人,也就是說,可以將船上2000多人全部裝下。

那麼,為何鐵達尼號沒有攜帶那麼多的救生艇呢?

救生艇被設計用來把正在沉沒的船隻里的倖存者帶到救援船上。按照原本的設計,哪怕鐵達尼號沉沒,二十條救生艇也足以將倖存者們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另外,多帶幾條救生艇也會對鐵達尼號的形象造成很大的影響,這讓注重名聲和影響力的「白星」公司很難接受,因此,他們認為攜帶20艘救生艇已經足夠了。

鐵達尼號的出發看似十分合乎邏輯,但實際是很匆忙的。船上的工作人員大多是臨時工,他們在鐵達尼號起航前幾個小時才登船,很多員工都是現學現做,這也為後來鐵達尼號與冰川相撞之後發生的災難埋下了不少的隱患。

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就在鐵達尼號即將啟程的時候,一場大火突然爆發了。據兩位倖存者介紹,火災發生在鐵達尼號5號水密艙內已有相當長時間,並對艙壁上的防水鋼板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在鐵達尼號失事的調查中發現,大火造成了船身的一些部件損壞嚴重,比如鋼板都被燒得變形了,這就意味著它們不再具有完美的密封性。

其實,在撞擊之前,船艙的牆壁就已經開始滲水了,每個小時就會有大約兩桶水灌進船艙,給後續的撞擊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行駛中的危險因素

鐵達尼號一路暢通無阻,卻處處隱藏著危機。鐵達尼號在航行的過程中,一直都是用無線電與外面的世界進行交流,操作員必須接收來自外面的各種摩爾斯電碼並進行分析,將其中重要的信息上交給船長

在那個時候,如果有一艘船在附近發出了一條安全警告,會用MSG三個字母表明其重要性。例如早些時候收到的冰山警告,就是帶有MSG的消息。史密斯船長得到了這樣的提醒,稍稍調整了一下航向,從而避開了一些冰山。

在晚上9點52分,他們得到了一份明確的警告,鐵達尼號新航線的正前方將會出現一塊巨型冰山,但在這條消息上卻沒有MSG三個字母標注其重要性。

1小時之後,鐵達尼號又一次接收到了來自「冰山」的警報,但是那三個字母「MSG」卻又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鐵達尼號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潮交匯的地方,溫度急劇下降,寒暖流地帶光線折射產生了海市蜃樓,也嚴重干擾了無線電,對浮冰警報、求救信號的發出和回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另外,鐵達尼號上還有非常優秀、非常盡職盡責的瞭望員,在正常情況下,瞭望員用肉眼是最能發現冰山的存在,可是因為海市蜃樓的原因,近在咫尺的冰山被遮住了,導致瞭望員無法觀察到。

大約在晚上11點30分,等到瞭望員看見時,冰山已經幾乎要撞上輪船了。隨著船員們的警報,輪船的引擎迅速倒轉,改變了方向,避開了直接撞擊上冰川,從側面滑了過去,這讓船體接縫處發生斷裂,撕裂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縫。

有五個水密艙迅速被水填滿,船頭也隨之下降,這樣,海水就會通過一面艙壁,流入鄰近的艙室。這個時候,船長也意識到,鐵達尼號的沉沒已經無法避免了

糟糕的疏散和救援

鐵達尼號在撞擊到冰山的時候,就已經停止了航行,船上的人都很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本能地都會把舷窗打開。隨著船體下沉,很多人都爬到了甲板上,但因為舷窗的打開,大西洋的水以更快的速度灌入了船體,這也加速了鐵達尼號的沉沒。

在與冰川相撞的一小時之後,第一艘救生艇才開始降落。此時,大面積混亂無序的疏散工作才開始,出航時埋下的隱患,也在這個時候被暴露了出來,那些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臨時工,無法很好地完成疏散工作,很多救生艇只裝了一半的乘客就被下放到了海里

就在鐵達尼號與冰川相撞的兩個小時後,鐵達尼號下沉的速度驟然加快,失去了支撐力的船尾從水中升起,露出了螺旋槳時,龍骨上巨大的力量將整艘船一分為二,船上的所有人都跟著一起落入了水中。

當時的氣溫在-2℃以下,人在這樣的低溫海水下,通常只能存活幾分鐘。雖然那些救生艇還能容納五百多人乘坐,但真正在海中被救出來的,只有五個人

遺骸的發現和打撈

1985年,法國海洋學家吉恩和探險家羅伯特,在大西洋底部大約3780米的位置找到了鐵達尼號的殘骸。有些人曾想把這些殘骸打撈起來,並用它做成博物館。

只是這艘船的殘骸,現在已經不可能從海底打撈上來了,它們被腐蝕得很厲害,在移動的時候很可能會碎裂。同時,他們還在海底找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正在侵蝕鐵達尼號,將整艘船都變為了一堆廢鐵,因此才導致了鐵達尼號至今未能被打撈,也未能修復。

這些殘骸目前還受到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保護,關於鐵達尼號為什麼會沉沒,以及它背後的秘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它的探索,你們還知道鐵達尼號上哪些匪夷所思的秘密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