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巔峰時期,先後6位英主,被吐蕃折磨120多年,真相竟是好面子

之華說史 發佈 2024-04-29T20:27:17.096169+00:00

關於藏族的族源,一般都認為古代青藏高原就有人類的活動,以後逐步又融合了臨近的諸族,主要是羌族,從而形成了這個高原的民族。

之華說史,史說自話。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

吐蕃是公元七世紀興起於西藏高原的一個民族。是今藏族的祖先。

關於藏族的族源,一般都認為古代青藏高原就有人類的活動,以後逐步又融合了臨近的諸族,主要是羌族,從而形成了這個高原的民族。


在棄宗弄贊統治時期,他還推行各種措施,為鞏固王權,穩定內部,制定中央及地方官制,創造文字,發展經濟等,使吐蕃成為一個武力強盛的奴隸制國家。

吐蕃的強大和它不斷的向北、向西擴展,對於我國西北部各族歷史的發展,甚至於對強盛的唐王朝都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對西北各族而言,吐蕃北上攻滅吐谷渾,進入西域,同西突厥貴族勾結,與唐王朝爭奪對西域的統治權。

安史之亂後,吐蕃又與回鵲在北庭進行爭戰。對唐王朝而言,吐蕃不斷侵擾唐西北的邊那,破壞生產,掠奪人畜,給唐王朝以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唐發生安史之亂後,河隴地區為吐蕃所占領,河隴地區吐谷渾、党項及廣大漢族皆為吐蕃貴族所奴役。

吐蕃還曾一度攻入長安,給剛平定安史之亂的唐王朝以沉重的打擊。


1、唐朝文成公主和親的背景


吐蕃棄宗弄贊時期,正是唐王朝太宗貞觀年間。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始遭使入朝於唐,太宗曾遣行人馮德遐下書撫慰,以為回應。

也就在這一年,因為吐谷渾屢次寇邊,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進擊,後又命李靖、侯君集率軍討伐。至九年,唐平吐谷渾,立諾曷缽為可汗。

在唐擊吐谷渾時,史籍上未見吐蕃進行干預的記載。

到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諾曷缽遺使入唐求婚,唐許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同年,原西突厥處羅可汗次子阿史那社爾入朝,「詔尚衡陽長公主。」

因而棄宗弄贊亦遣使入朝請婚,但為唐太宗所拒絕。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使者回國對棄宗弄贊說:

「天子遇我厚,幾得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遂不許。殆有以間我乎!」

弄贊大怒,於是率羊同等軍隊攻擊北面的吐谷渾,又東出襲擊党項、白蘭;發兵二十萬,圍攻松州。事實上吐蕃要向外擴展,必然要向這些地區進攻,拒婚只是個藉口而已。


唐為抵禦吐蕃的進攻,曾命侯君集為大總管,分道進行抗擊。在幾路軍隊中,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的軍隊在松州夜襲吐蕃軍營,斬首千級,取得了一次勝利。

而吐蕃內部,也因大臣多人反對出兵攻唐,所以棄宗弄贊藉此就引兵回國,遣使至唐謝罪,並再次向唐請婚,唐太宗許以宗女文成公主。

貞觀十五年,太宗命江夏王道宗持節護送公主入蕃,弄贊親至柏海(今青海省鄂陵湖、札陵湖)迎接。經吐谷渾境時,築館河源,以示隆重。

至邏娑,又為建築宮室以居公主。此後,吐蕃與唐保持了一段和平友好的關係。

唐伐高麗,吐蕃即曾遣使來賀。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使王玄策至西域,為中天竺所阻,弄贊發兵助玄策討平之。就是對於唐控制下的吐谷渾,當時也是和平共處,甚至蕃渾王室間還有婚姻的關係。

據藏文《賢者喜宴》的記載,棄宗弄贊之子恭松恭贊曾娶吐谷渾的妃子蒙潔墀嘎。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死,高宗繼位,弄贊致書長孫無忌:

「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

「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磑、紙墨之匠」。

高宗許之,並進封弄贊為賨(cóng)王。


2、大非川之戰前因後果


第二年,棄宗弄贊卒,子早死,孫繼立,即莽論莽贊。

贊晉年幼,由其大相祿東贊攝知國事。從祿東贊攝國開始,吐蕃就不斷向北擴張。高宗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吐蕃攻滅白蘭(今青海省都蘭縣一帶)。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祿東贊命其子起政將兵擊吐谷渾。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谷渾大臣素和貴逃依吐蕃,使吐蕃得知吐谷渾虛實,因之發兵大破吐谷渾。渾主諾曷缽與弘化公主棄國走投涼州。


唐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帥武衛將軍獨孤卿雲、辛文陵等分屯涼、都二州以備吐蕃。又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並為吐谷渾之援。吐蕃這時亦遣使至唐,表陳吐谷渾之罪,並請和親,為唐所拒絕。

後又求赤水(今青海省興海縣黃河西岸一帶)以牧馬,但也不為唐所准許。此時,吐蕃已滅了吐谷渾,其領土已與唐西邊的州郡相接,直接威脅唐河隴地區。同時,吐蕃這時還將勢力伸入西域。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十二月,唐陽海道總管蘇海政錯殺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並討平鼠尼施、拔塞干兩部後,回軍至疏勒之南時,弓月部即引吐蕃之眾來戰,蘇海政「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此後,「十姓無主,有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收其餘眾附於吐蕃。」

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吐蕃祿東贊死,其子尊業多布、贊婆等當政,更大規模地向外擴張,東面攻破唐所置的十二個生羌羈縻州,西邊於威亨元年(公元670年)「入殘羈縻十八州,率于闐取龜茲拔換城,於是安西四鎮並廢。」

在這種情況下,唐才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出討吐蕃,以期恢復吐谷渾國。

薛仁貴這次出討吐蕃,率軍十餘萬從都州南下,先至大非川(今青海省切吉曠原),準備再以輕騎進襲烏海(今青海省冬給措納湖)。

為此,他讓郭待封在大非嶺上結柵守衛,保全輜重。結果郭待封因原與仁貴並列,此次出征,恥居其下,故意不聽從仁貴的計劃。

他帶著輜重物資離大非川前進,遭到了吐蕃截擊,大敗而還,輜重盡失。薛仁貴在積石河雖然取得了一次勝利,但因郭待封敗退,也只得引兵回到大非川。

這時,吐蕃大將論欽陵引四十萬之眾圍擊唐軍,唐軍大敗,幾乎是全軍覆沒,「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薛仁貴坐此免死除名。


這年年底,唐又命「左相姜格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御吐蕃」。

姜格於第二年春二月卒,唐軍亦隨之班師。這樣,唐王朝想恢復吐谷渾國的願望完全落空了。所以,唐不得已將在涼州的吐谷渾部落遷至靈州,置安樂州,以渾主諾曷缽為刺史。吐谷渾之地完全落入吐蕃之手。


3、時戰時和的大唐吐蕃征戰


吐蕃雖占領了吐谷渾,與唐發生了多次戰爭,但它仍然不斷與唐通使往來。

據有人統計,自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與唐通使開始,至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吐蕃內部分裂,其間二百零九年,「唐使入蕃五十二次,蕃使來唐有一百次,平均一年零四月吐蕃與唐朝之間即有使臣來往一次。」

這樣頻繁的往來,對於吐蕃來說:

「戰有利則戰,和有利則和」,面唐王朝則因多次軍事上的失敗,力所不及,亦是無可奈何。

吐蕃也正是從時戰時和中獲得了經濟利益,加速了唐蕃兩國的文化交流,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

正如有人指出的「漢藏兩族成了親密的兄弟民族是和這些關係分不開的。」

大非川之戰以後,吐蕃於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夏即遭大臣仲琮入貢。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

但在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閏三月,吐蕃又發兵攻都、廓、河、芳(治常芬縣、今甘肅省迭部縣東面)等州,殺掠吏民,擄劫牛馬。唐救左監門衛中郎將令狐智通發興(治順政,今陝西省略陽縣)、鳳(治梁泉,今陝西鳳縣東北鳳州鎮)兩州兵以抵禦。

接著又以周王顯為洮州道行軍元帥,將劉審禮等十二總管;相王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將契苾何力等討伐吐蕃。二王留京未行,後又因契苾何力卒,此次軍事行動亦停止了下來。

八月,吐蕃又進攻疊州,第二年五月,吐蕃攻扶州(治同昌,今四川省南坪縣東北)之臨河鎮,擒鎮將杜孝昇。

為抵禦吐蕃連年入寇,唐於是命尚書右僕射劉仁軌領洮河軍,坐鎮都州,久而無功。唐又以中書令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以代仁軌。


儀鳳三年(公元678年)七月,李敬玄奏破吐蕃於龍支(今青海省樂都縣東南)。但到九月,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論軟陵戰於青海,為吐蕃所敗,右衛大將軍劉審禮為吐蕃所俘。敬玄還屯承風嶺(今青海省西寧市西南千戶莊),為吐蕃兵所困圍,幸賴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率敢死士襲擊蕃軍,蕃將引軍而退,敬玄才收餘眾返回都州。

黑齒常之亦因此戰被擢為左武衛將軍,充河源軍(駐在都州西一百二十里,今青海省西寧市東)副使。

在命李敬玄西征時,唐高宗曾下《舉猛士敕》,想廣求猛士以對付吐蕃。監察御史婁師德就是應詔從軍的。敬玄敗後,婁師德收集散亡,軍聲復振。唐因命他使於吐蕃,「宜導上意,諭以禍福」,吐蕃「為之數年不犯邊。」

婁師德也因此被擢為河源軍使。


4、面對吐蕃,大唐有多絕望?


吐蕃連年入寇,給唐王朝西部邊境造成極大的威脅。

唐高宗為此還「悉召侍臣謀之,或欲和親以息民;或欲嚴設守備,俟公私富實以討之,或欲亟發兵擊之。議竟不決。」

太學生魏元忠上書以為,「今朝廷用人類取將門子弟及死事之家,彼皆庸人,豈足當閫外之任!」又對敗軍之將「不即重誅」,賞罰不當,以致吐蕃猖獗。他還提出開放畜馬之禁,「使百姓皆得畜馬」,用以增強唐軍的戰鬥力。從這些記載亦可見唐對吐蕃之無奈。

從唐高宗儀鳳年間以後,唐與吐蕃時和時戰。

吐蕃贊普卒,一般都遣使前來告喪,唐則遣使前去會葬;吐蕃又不斷遣使求婚,甚至於要求將武后愛女太平公主出嫁於吐蕃。

史載:

「儀鳳中,吐蕃請主(太平公主)下嫁,後不欲棄之夷,乃真築宮,如方士薰戒,以拒和親事。」

以入道為由來拒絕和親。到中宗時,吐蕃再次求婚。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四月,唐「以嗣雍王守禮女為金城公主,出降吐番贊普」,以左衛大將軍楊矩送公主入蕃。楊矩後被命為鄯州都督。

就是這個楊矩,在任鄯州都督期間接受吐蕃的賄賂,公然出面代吐蕃向唐王朝求得河西九曲地區,以作為公主的湯沐之地。

九曲,即指今青海東南部黃河曲流處。

《新唐書·吐蕃傳》說:

「九曲者,水甘草良,宜畜牧,近與唐接。」

吐蕃得到這塊地方,「自是虜益張雄,易入寇。」


到玄宗開元初年,吐蕃相坌達延上書宰相,請與唐王朝盟誓,「定境於河源」,保持雙方友好。未及盟誓,坌達延卻兵寇臨洮。到開元十九年,吐蕃又提出「交馬於赤嶺(即今青海省湟源縣西之日月山),互市於甘松嶺(在今四川省松潘縣西南)」。

唐蕃乃以赤嶺為界,「表以大碑,刻約其上。」


5、多點輪番進攻大唐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玄宗「遭將軍李佺於赤嶺與吐蕃分界立碑」。

在這段時期,唐王朝還曾送去數萬彩繒及百工伎藝,又送去《毛詩》、《禮記》、《左傳》、《文選》等書。

吐蕃亦送來金銀器物但是,不論是和親還是立碑分界,吐蕃與唐之間仍是爭戰不斷。

這時的唐蕃戰爭,可分河源地區、劍南西部、河西、西域等幾個地區。

在河源地區,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七月,吐蕃寇河源,為黑齒常之擊退,「常之以河源軍正當賊沖,欲加兵鎮守,恐有轉運之資,遂遠置烽戍七十餘所,度開營田五萬餘頃,歲收百餘萬石。」

吐蕃亦仿效唐代屯田的方法,派人在青海屯田,卻為黑齒常之所襲擊,「燒其糧貯而還。」

河源地區可說是唐蕃爭戰最激烈的一個地區。

除此之外,吐蕃還東入劍南,北攻河西,使唐王朝西北、西南邊境皆不得安寧。根據兩《唐書·吐蕃傳》之記載,高宗儀鳳年間,唐先在茂州之西築安戎城(今四川省馬爾康縣東南)以防吐蕃,此時卻為生羌引導吐蕃攻破其城,許多党項部落皆附屬於吐蕃。

吐蕃東面從此與唐王朝松、茂(治汶山,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滿(治越潮,今四川省西昌市)等州為鄰。

後來又不斷進攻悉州(治悉唐縣,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西北),攻破姚州(治姚城縣,今雲南姚安縣北),殺監察御史李知古,以其屍祭天。

在吐蕃北面,武后萬歲通天元年(公元96年),吐蕃北寇臨洮,武則天以王孝傑為肅邊道行軍大總管,率婁師德等前去抵禦,結果為吐蕃大將論軟陵等大敗於洮州之素羅汗山。

武后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吐蕃遣其將趨莽布支寇涼州,為隴右諸軍州大使唐休璟所擊退。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吐蕃將坌達延寇臨洮,「入攻蘭、渭,掠監馬。」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吐蕃兵入大斗拔谷(今甘肅省民樂縣之扁都口)攻甘州。第二年,又陷瓜州,圍常樂(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鎖陽城),殺唐隴右節度使王君奠。

此後,在甘、涼、河、都一帶,唐蕃連年爭戰,兩方雖然「勝負略相當」,但卻給這些地方的百姓造成極大的災難。

這裡特別要指出的是:

吐蕃貴族不斷向外擴張,侵擾邊郡,目的是在於掠奪人戶財帛,用以滿足奴隸主的貪慾。同樣,唐王朝有些皇帝好大喜功,貪得無厭,也為邊將開邊尋釁、劫掠吐蕃牛馬打開了大門。

上面述及開元二十二年唐蕃通好,於赤嶺樹碑分界,可是,到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時,吐蕃在西域進攻小勃律,而唐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卻被迫毀約進攻吐蕃。

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兩國分界立碑之後,在涼州一帶「吐蕃與漢樹柵為界,置守捉使」。崔希逸與吐蕃守將乞力徐說,「兩國和好,何須守捉,妨人耕種」再三要求撤守。乞力徐聽從了意見,雙方並且還「殺白狗為盟」,各去守備。吐蕃於是「畜牧並野」,不加防備。

而崔希逸部下一個名叫孫海的官員乘入朝長安時向唐玄宗上奏,說「吐蕃無備,若發兵掩之,必克捷。」


6、開元盛世中的吐蕃內侵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因派遺身邊一個太監趙惠琮與孫海一起前往視察。這兩人至涼州後,矯詔崔希逸出兵襲擊,吐蕃無備,唐軍南入吐蕃二千里,掠奪了大量羊馬。為此,唐蕃所立分界之碑也隨之被毀,雙方又重新在河西、隴右爭戰不已。

開元二十六年,吐蕃襲擊河西,又戰於鹽泉城(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開元二十七年,吐蕃襲擊白草軍、安人軍。

在吐蕃東面,開元二十八年後,圍繞著安戎城(今四川省馬爾康縣東南)也展開了爭奪。開元二十九年,吐蕃發四十萬兵攻承鳳堡(今青海省西寧市西南),至河源,後又襲破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縣西南)。

石堡城是個「三面險絕,惟一徑可上」的險要關口,吐蕃名曰鐵仞城。

據《通鑑》所載,「吐蕃但以數百人守之,多貯糧食,積屆木及石,唐兵前後屢攻之,不能克。」

至天寶八載(公元749年)六月,隴右節度使哥舒翰雖攻取此城,「唐士卒死者數萬」。

從開元末年唐失去石城堡,唐蕃在赤嶺一線圍繞著洪濟城(今青海省貴德縣西)、石堡城不斷進行爭奪。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攻破洪濟城,但攻石堡城不克,天寶六載(公元747年),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玄宗命其進攻石堡城,亦不能得。

哥舒翰後來雖攻克石堡城,但死軍士數萬。他還曾遣兵於赤嶺西屯田,「以謫卒二千戍龍駒島(青海湖中海心山)」,結果皆為吐蕃所俘。

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後,在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一度收服吐蕃在九曲的部落。

這是安史亂前唐與吐蕃在隴右、河西的爭奪中最後的一次大的勝利。

隨著安史亂起,唐防守吐蕃軍隊東調,吐蕃遞乘機向外擴張,河西、隴右皆為吐蕃所占領,唐蕃邊境推至靈州、鹽州及涇州、原州一帶。


7、吐蕃牽制的大唐兵力統計


在唐王朝前期,吐蕃始終是唐的勁敵。

唐玄宗時有十個節度使,為防禦吐蕃,於吐蕃沿邊設立了河西、隴右、劍南三節度使,在西域設立了安西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

在今西北地區境內,即有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四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統兵駐守要害,以防吐蕃和突騎施等的襲擊。

茲就靠近吐蕃隴右、河西兩節度使的駐軍情況略作簡略介紹,以便增進了解唐前期唐蕃之間的關係。

隴右節度使,治鄯州,以備吐蕃,統十軍三守捉,有兵七萬五千人。


這就是:

臨沁軍,駐鄯州城內(今青海省樂都縣)。

河源軍,駐鄯州西(今青海省西寧市東)。

白水軍,駐鄯州西北(今青海省大通縣北)。

安人軍,在鄯州星宿川西(今青海省湟源縣西北)。

振威軍,在鄯州南(今青海省同仁縣境內)。

威戎軍,在鄯州西北(今青海省門源縣)。

漠門軍,在洮州城內(今甘肅省臨潭縣內)。

寧塞軍,在廓州城內(今青海省化隆縣境內)。

積石軍,在廓州西(今青海省貴德縣境內)。

鎮西軍,在鄯州城內(今甘肅省臨夏市境內)。

綏和守捉,在鄯州西南(今青海省湟中西南)。

合川守捉,在鄯州南(今青海省化隆縣南)。

平夷守捉,在河州西南(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河西節度使治涼州,統八軍三守捉,有兵七萬三千人,用以隔斷吐蕃、突厥。

赤水軍,在涼州城內(今甘肅省武威市)。

大斗軍,在涼州西(今甘肅省永昌縣西南)。

建康軍,在涼州西(今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

寧寇軍,《通鑑》記在涼州東北千餘里,《唐會要》卷78以為即舊同城守捉,應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玉門軍,在肅州西(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墨離軍,原月氏舊國(在唐瓜州,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之鎖陽城)。

豆盧軍,置沙州(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新泉軍,在會州西北(今甘肅省景泰縣北)。

張掖守捉,在涼州南(今甘肅省天祝縣西南)。

交城守捉,在涼州西北(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白亭守捉,在涼州西北(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從上述可見,唐為防吐蕃的襲擊,駐軍密布於靠近吐蕃的各個邊郡。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時,唐十個鎮節度使共有鎮兵四十九萬,而河西、隴右兩鎮即有鎮兵十四萬八千人,幾近全國鎮兵三分之一。

如果再加上安西、北庭和劍南的鎮兵,唐防吐蕃和在西北的軍隊即達二十二萬餘人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