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丨寬畫幅的魅力:GFX中畫幅記錄火人節狂歡會

富士膠片中國 發佈 2024-04-29T20:44:14.344689+00:00

寬幅相機的視覺效果電影感很強,而進入到數碼時代後,GFX中畫幅系統因為像素規模上的特點,具備了應用這種特殊格式的條件,攝影師陳靖文就是這65:24寬幅攝影的忠實用戶之一。

富士膠片曾經推出過一台TX-1寬幅相機,是膠片年代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寬幅相機的視覺效果電影感很強,而進入到數碼時代後,GFX中畫幅系統因為像素規模上的特點,具備了應用這種特殊格式的條件,攝影師陳靖文就是這65:24寬幅攝影的忠實用戶之一。

2020年之前,陳靖文還帶著GFX中畫幅參加了美國內華達州一年一度的「火人節」,這場荒漠中的狂歡盛會在65:24的特殊規格下,呈現出別樣氣質。讓我們一起看下他的分享:

「我最早是在2019年7月GFX50R上搭配當時新出的餅乾頭GF50mmF3.5 R LM WR 來使用這個模式,覺得又恢復了屬於那個年代的韻味。事實上,寬幅的視覺有別於正常的觀感,自然就有新鮮感,更容易引人入勝。」

陳靖文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廣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富士膠片簽約攝影師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了美國「火人節」這個獨特的活動,這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盛會,也看到過一些圖片,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既是一個自我體驗的經歷,也是一個不錯的創作機會,而正好當時也想試試用GFX中畫幅的一億像素來記錄這場盛會。

各色汽車經常穿梭於營地之間,只要有空位主人就會邀請你一同遊覽

「火人節」(Burning Man Festival)始於1986年,其基本宗旨是提倡社區觀念、包容、創造性、時尚以及反消費主義。火人節是由美國一個名為「Black Rock City, LLC」的組織發起的反傳統狂歡節。2019年火人節的主題:METAMORPHOSES(變化)—這是個很難準確翻譯的詞彙,也是火人節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變化、轉變和不確定性。這為期八天的節日吸引了近8萬人參與狂歡。

我們從廣州飛舊金山,然後乘坐房車前往內華達州的石頭城。整個活動都是住在房車裡面。我們團隊有2台房車,一共12人。

2台超大房車,大概有11米長,停車後還可以左右擴展出空間來,車尾有一張雙人床,走道有一張上下床,車頭還有一張大床,客廳沙發展開也可睡2人,車上配有廚房、洗手間,但是因為要節約用水,基本上我們都是去營地的公共衛生間,吃喝都轉移到了營地的空間裡,這樣會更方便。

在這裡的幾天我每日都早出晚歸,觀看各種藝術裝置,拍攝所見到的各種畫面,可惜語言所限,不能和他們有更多的深入交流,也有很多的營地活動無法參與。

活動是在戈壁上舉辦,除了風沙還時常會出現龍捲風

空曠的廣場上,幾個Burner經歷了一夜狂歡後坐在沙發上等待日出

一對情侶在火人節舉辦婚禮

這裡有各種的活動和表演可以參加,比如鞦韆、馬拉松、跳舞、溜冰、滑板、跳傘等等。這裡沒有金錢交易,只有以物換物,所有來到這裡的「市民」將這裡視為自由精神的殿堂,人們在這裡釋放天性,回歸自我,事實上這裡有很多裝置藝術,認真參觀體驗一遍,8天是不夠的。

來這裡前大家都會帶足所需的基本生存物資,也有專門的團隊會製作各種有趣的空間:跳舞、溜冰、表演等等。也會有團隊提供免費的咖啡和熱狗等,甚至還有雪糕,但多數是需要完成指定的遊戲項目,比如擁抱十個陌生人、做十個伏地挺身等等。我自己帶了一些頭巾和廣州的明信片,基本都是送的,沒有交換到物品,這裡的人大多數都會腰間掛一個水杯,就是隨時領取免費咖啡的。

這裡有很多裝置藝術,藍天白雲下的鞦韆一下子就讓大家回到了童年

流動的音樂車隨時可以成為狂歡的基地,單車是這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在這裡大家可以盡情釋放自己、放下自己

藝術裝置上滿是大家的簽名塗鴉

這裡的夜晚沒有路燈,身上和單車上的各種燈飾,既是個性的展示也是安全的標識


問:在這期間有什麼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發生嗎?

拍攝馬拉松時讓我感受到他們那種盡情放鬆、享受快樂生活的激情,我甚至有幾次停止了拍攝,去和他們一起舞動,他們臉上發自內心的快樂讓我頗有感觸。

在中途的加油站,義工們除了提供水外,甚至還會提供紅酒,一切都是為了快樂。

另外就是紀念碑塔上寫滿的各種留言:悼念親人的、寵物的、物品的······當大火燃燒起來的時候,那種無法言語的震撼讓你感受到生活的另一個層面。

燃燒的紀念碑,這裡寫滿大家的各種祝福、期盼和哀悼

問:GFX100在沙漠的高溫環境下表現如何?它的優勢在於?

使用中畫幅是為了獲取更高的畫質,呈現更多的細節。在拍攝過程中我也經常使用65:24這種中畫幅擁有的電影構圖格式,可以呈現出寬廣的視覺效果。

燃燒的火焰讓一切不快樂隨之而去

這裡是沙漠邊緣的戈壁灘,早晚溫差大,中午有時可達40℃,GFX100的機身設計非常專業,不用擔心如此高溫情況下的過熱問題,全封閉的機身對於沙塵也有一定防禦能力。GFX100是雙電池設計,續航能力足夠,基本能滿足一天的拍攝需求,讓你更放心地創作。

燃燒的火人節標誌性裝置,預示著狂歡的落幕

狂歡落幕,擁擠離開的車隊

問:65:24寬畫幅適合用於什麼場景的表達?

創作自然題材。風光的寬幅更有一種開闊的氣勢,拍攝日常更是讓平凡生活變成了電影。

問:在使用這一模式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如何構思畫面元素在框架中的布局?

一定要保留原始的RAW格式,因為你可以在後期恢復標準的4:3格式,畫面還有可以調整的餘地。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加入了這場一年一度的狂歡

一般說寬幅合適對稱式構圖,居中或者左右,但這幾年影像的演變,對於傳統的構圖理論已經有了很多的擴展,本質上更強調視覺張力。

我理解寬幅是改變我們觀看的一個重要節點,會讓你更全面地理解畫面構成和布局。而最簡單的提升就是直接觀看電影了。

問:用寬畫幅拍攝時,需要搭配什麼樣的鏡頭能有更好的效果?你通常會怎麼選擇鏡頭?

一般來說,廣角透視更符合寬幅的視野表達,推薦GF32-64mmF4 R LM WR和GF45-100mmF4 R LM OIS WR,廣角到中焦段最為方便。我自己喜歡GF50mmF3.5 R LM WR,非常輕便,而且焦段很合適,能滿足我大多數的創作需求。

年寶葉則日落

問:在相機使用設置中,需要調整哪些功能來配合?

在菜單中選擇「圖像尺寸」設置成65:24,圖像質量一定建議選F+RAW。然後就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拍攝需求選擇膠片模擬,因為是電影視覺,推薦使用Eterna影院模式,色調曲線建議高光(H)-1,陰影(S)-1,以便獲得更豐富的層次。當然懷舊負片模式的色調更具懷舊風格,也不妨試試。

問: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攝影的?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發展到今天的程度?

我是在1985年讀初中時開始接觸攝影的,在學校團委老師的引導下接觸了暗房,學會了使用碟片、沖洗膠捲、放印相片······ 然後就是大學期間進入了北京攝影函授廣東校區學習,之後也參加了不少的攝影工作坊,比如顧錚老師在寧波的工作坊、中攝協在北京的新聞培訓班、連州國際攝影節西蒙惠特利的紀實工作坊、上海徠卡J大師班、那日松策展工作坊、傅擁軍一本手工書工作坊······ 當然我也會積極參加各種攝影比賽,通過比賽來提升自己的視野並獲得進步。觀看展覽、交流學習也是極為關鍵的。但總的來說,因為熱愛所以進步。

問:從剛開始接觸人文創作到現在,遇到過哪些問題?如何突破自己的瓶頸?

多數是拍什麼和怎麼拍的問題,也包含系列與單幅的糾結,還有就是模仿與超越的焦慮,純影像的光影與記錄之間的選擇問題,其實拿起相機就滿是問題。

瓶頸無處不在,突破也可能隨時隨地,但是堅持和交流是最本質的方法。前輩常說望向攝影之外,藝術本就是各種經歷的領悟,技術之外我們或許需要更多的碰撞來提升自己。

問:身處於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場合時,通常什麼樣的東西會吸引你的目光、吸引你按下快門?

光影、色彩、動態等等,這些都是容易觸動創作欲望的。現在也會關注可持續創作的主題,就如之前的坐具、包包、一個人之類的。現在更關注影像的背後,關注是否可以傳遞更多的信息或符號。比如開始拍攝的東山口包包,東山口本就是廣州一個有代表性的環境,有歷史也有時代的演變痕跡,網紅的打卡讓這裡成為了時代的見證。包包,隨著時間呈現出各個時期的特點與潮流,而影像是它最好的承載和見證。

問:如果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去之前你會做哪些創作功課?

一般會了解它的歷史特點或者潮流風格,尋找一些和之前創作有關的線索。比如現在開始關注的包包,我再去一些城市就會尋找相關的切入點,比如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錦里、重慶的解放碑等,當然也會關注網紅打卡點、城中村之類的場所,尋找自己合適的場所。

問:對於剛接觸人文紀實攝影領域的愛好者們,你認為應該如何學習、訓練從而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攝影水平?

現在網絡極度發達,各種平台可以學習到很多的技術甚至是藝術方面的知識。除了保持激情外,我覺得交流是最有效的途徑。參加創作採風、參加工作坊、聽講座都是很直接簡單有效的方式。

必然的,參加比賽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徑。藝無止境,學無定式,適合自己的必然是在不斷學習中摸索出來的。

問:結合你多年的攝影實踐,還有哪些建議可以給到正在學攝影的朋友們?

多看書,特別是理論方面的。這是愛好者與攝影師的一個區別吧,拍的好也需要在理論層面不斷的感知自己。前輩那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很實在很值得品味。

問:近期還有哪些拍攝計劃,或者想去什麼地方?

近期會堅持拍攝東山口的各種題材,然後就是各地的民俗風情,還有富士膠片的「百人影創官」項目。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號@富士膠片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