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全系列】蟎形總目—前氣門亞目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4-04-29T20:45:01.117194+00:00

前氣門亞目是蛛形綱蜱蟎亞綱蟎形總目恙蟎目之下四個亞目當中最大的一個分支,下領四個下目、40個總科。大赤蟎下目 Anystina van der Hammen, 1972:有22個總科,可分成兩個小目。

蟎形總目—前氣門亞目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肢動物門

螯肢亞門

蛛形綱(蜘蛛綱)

蟎形總目

恙蟎目(絨蟎目)

前氣門亞目


前氣門亞目(學名:Prostigmata)是蛛形綱蜱蟎亞綱蟎形總目恙蟎目之下四個亞目當中最大的一個分支,下領四個下目、40個總科。

本亞目包括以吸啜汁液為主的蜱,有不少物種皆為植物上知名的有害寄生蟲,例如:Acalitus essigi、Steneotarsonemus pallidus、二斑葉蟎(Tetranychus urticae)等。這些物種有不少會使人類得到皮膚炎。此外還有不少寄生在脊椎動物身上(如:蠕形蟎 Demodex),又或寄生在無脊椎動物身上(如:Polydiscia deuterosminthurus)。在海洋生活的Halacaridae科亦是本亞目的成員。

1.特徵

體壁通常柔弱,骨板有或無;氣門開口於螯肢基部或前足體的肩部,與氣門溝相連;須肢常有須[肢]爪複合體;螯肢鉗狀、針狀或退化;前半體和後半體之間有頸縫分開;前背板常有盅毛。種類和棲息環境多樣,陸生或水生,包括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和寄生性蟎類。

2.分類

前氣門亞目包括下列四個下目:

攜卵蟎總股 Labidostommatides

真足蟎總股 Eupodides

大赤蟎下目 Anystina van der Hammen, 1972:有22個總科,可分成兩個小目。

異氣門下目 Eleutherengona Oudemans, 1909 (12個總科)

縫顎蟎股 Raphignathina Kethley, 1982 (5 個總科)

肉食蟎總科(Cheyletoidea Leach, 1815):有五個科,包括肉食蟎科及蠕形蟎科;

Superfamily Myobioidea Mégnin, 1877:只有一個科;

蜴蟎總科 Pterygosomatoidea Oudemans, 1910:只有一個科;

縫顎蟎總科 Raphignathoidea Kramer, 1877:有11個科;

葉蟎總科(Tetranychoidea Donnadieu, 1875:5個科,包括葉蟎科

異氣門小目(Heterostigmata Berlese, 1899):有7個總科;

長頭蟎總科 Dolichocyboidea Mahunka, 1970

異肉食蟎總科 Heterocheyloidea Trägårdh, 1950

3.下屬

大赤蟎下目(Anystina)

大赤蟎科(Anystidae)

異氣門下目(Eleutherengona)

縫顎蟎小目(Raphignathina)

肉食蟎總科(Cheyletoidea)

肉食蟎科(Cheyletidae)

蠕形蟎科(Demodicidae)

蜴蟎總科(Pterygosomatoidea)

縫顎蟎總科(Raphignathoidea)

縫顎蟎科(Raphignathidae)

長須蟎科(Stigmaeidae)

葉蟎總科(Tetranychoidea)

葉蟎科(Tetranychidae)

苔蟎亞科(Bryobinae)

葉蟎亞科(Tetranychinae)

異氣門小目(Heterostigmata)

長頭蟎總科(Dolichocyboidea)

異肉食蟎總科(Heterocheyloidea)

真足蟎下目(Eupodina)

癭蟎總科(Eriophyoidea)

雙羽爪節蜱科(Diptilomiopidae)

癭蟎科(Eriophyidae)

植羽爪節蜱科(Phytoptidae)

足蟎科(Eupodidae)

吸蟎科(Bdellidae)

巨須蟎科(Cunaxidae)

鐮螯蟎科(Tydeidae)

攜卵蟎總股(Labidostommatides)

攜卵蟎總科(Labidostommatoidea)

4.大赤蟎下目

大赤蟎下目(學名:Anystina),骨化微弱;盅毛有或無;螯鉗基部分離,動趾鉤狀,定趾退化;多數有生殖乳突。自由生活的捕食性類群,大赤蟎科(Anystidae)常見於土壤、低矮的植被上。

5.大赤蟎科

大赤蟎科(學名:Anystidae),大赤蟎下目的一科。

(1)特徵

雌:體長0.8~1.4毫米,寬0.7~1毫米;暗紅色,梨形;產卵前略呈梯形,腹末兩則最寬,體背有「 」形黑褐色斑紋。背板前部有一梯形構造區,著生2對背毛及1對感覺毛。背板前端有一小隆起,著生感覺毛1對。肩部有暗紅色眼點2對。背板後部著生8對剛毛,此剛毛上有稀疏的側枝。足比體長,上有長短兩種毛;跗節末端有1對爪及爪間墊。

(2)用途和價值

寄主:捕食各種害蟎。

捕食各種害蟎如紅蜘蛛和其他葉蟎,蚜蟲,薊馬等,對紅蜘蛛捕食效果比捕食蟎顯著

6.縫顎蟎小目

縫顎蟎小目(Raphignathina),骨化微弱或有骨板;無生殖乳突;有些類群足僅二對。包括植食性的葉蟎科(Tetranychidae)、癭蟎科(Eriophyidae),捕食性的縫顎蟎科(Raphignathidae)、長須蟎科(Stigmaeidae)和肉食蟎科(Cheyletidae)等。

7.肉食蟎科

肉食蟎科(學名:Cheyletidae)為恙蟎目的一個科。

(1)特徵

肉食蟎體菱形,常無色,有時呈淡黃色或橘紅色,分顎體和軀體兩部分。顎體由1對發達須肢和喙組成,氣門溝發達。軀體有1~2塊背板,單眼有或無,位於前足體板前側角。前足體一般呈梯形,有4~5對背側毛,背部剛毛有光滑、鋸齒、棍棒、扇形等形狀。生長發育分卵、幼蟎、第1若蟎、第2若蟎和成蟎等期。一般適宜溫度為17~23℃,相對濕度85~100%。

雄性有常型和異型兩種:常型軀體長0.28~0.32微米,菱形,顎體大,幾乎有軀體一半長,氣門片「M」形,須肢跗節內外毛各帶有10個左右的梳齒;異型軀體長0.4毫米,氣門片中間明顯突出,呈「」形,須肢股節的長度比寬度大2~4倍,而常型只有1.8倍。雌蟎軀體長0.45~0.62毫米,須肢跗節內毛梳齒有16或17個,外毛梳齒13~15個。在適宜環境下,19~30天完成1代,有時營孤雌生殖。能迅速地前後不停地行動,很兇猛地捕食任何其他可接觸的蟎類。常大量發生,能使粉蟎的數量受到抑制。

(2)生活習性

營自由生活,棲息地很廣,全世界都有,以捕食其他蟎類、昆蟲卵或幼蟲為生,對害蟎,特別是對貯藏食品蟎類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國常見的有普通肉食蟎和馬六甲肉食蟎。

(3)肉食蟎屬

肉食蟎屬(學名:Cheyletus)為肉食蟎科的一個屬。

①馬六甲肉食蟎

馬六甲肉食蟎(學名:Cheyletus malaccensis)屬於肉食蟎科。

a.體型

馬六甲肉食蟎體型微小,體長通常在0.4~0.6mm。

b.生活史

馬六甲肉食蟎整個生活史課分為5個時期:卵、幼蟲、原若蟲、後若蟲和成蟲,沒有休眠體,在進入原若蟲、後若蟲和成蟲之前各有一短暫的靜息期,各約一天,平均世代周期為12.5天。

c.行為習慣及分布

馬六甲肉食蟎廣泛存在於儲糧、中藥材、植物葉片、樹皮、地面枯枝落葉和動物巢穴等環境中,是營自由生活的捕食性蟎,能捕食粉蟎、葉蟎、癭蟎及介殼蟲等小型動物,可用於害蟎的生物防治,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動物類群

d.生殖方式

馬六甲肉食蟎有孤雌生殖與兩性生殖兩種生殖方式,孤雌生殖產生雄性個體,兩性生殖會同時產生雄性個體與雌性個體。

e.生態及利用價值

馬六甲肉食蟎是一種廣食性的蟎類,能捕食多種害蟎。比較馬六甲肉食蟎對儲藏物害蟲的防治作用,發現其對橢圓食粉蟎(Aleuroglyphus ovatus)與害鱗嗜蟎(Lepidoglyphus destructor)的防治十分有效。而針對某些特定蟎類,馬六甲肉食蟎還可以與據食素(antifeedant )類物質結合起來使用,從而提高害蟎防治效率。例如:在儲糧中將阿卡波糖(acarbose )與馬六甲肉食蟎結合起來使用,可以顯著的提高二者對粗腳粉蟎(Acarus siro )的控制效率,其他一些用於害蟎防治的據食素類物質還包括豆粉,硅藻土等。

馬六甲肉食蟎作為天敵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同時在實際應用中,對其進行種質資源的鑑定、評估,以及篩選優勢種群作為生物防治的作用物也顯得尤為重要。

②普通肉食蟎

普通肉食蟎(學名:Cheyletus eruditus),肉食蟎屬的一種蟎,是一種捕食蟎。

8.縫顎蟎科

東方縫顎蟎,縫顎蟎科的一種蟎蟲。

(1)特徵

雌:體長460,寬276。口針鞘長72;須肢股節具3剛 H640毛,前足體具1塊背中板和2塊背側板,背中板後方兩側各具1小板和1串泡狀物;後半體具1末體板;板之間表皮條紋狀,背中板前端較大,後端較小,著生ae、be和ee3對背毛,背側板前緣有1眼,著生ce、de和he3背毛,末體板和前足體板之間的表皮上著生有a和b2對毛。

(2)用途和價值

經濟意義:危害辣椒干、花生米、黑木耳。

9.長須蟎科

(1)白長須蟎

白長須蟎(學名:Stigmaeus candidus),長須蟎科長須蟎屬的一種蟎蟲。

①特徵

雌:體長384,寬132;白色;行動遲緩,須肢脛節約與跗節等長;須跗節端感毛棒狀,無分叉,體背密布縱向細紋,前足體無明顯背板,無眼,著生4對背毛,其中背毛遠長於其他毛,he毛位於後半體腹面,與a毛在同一水平,著生於橢圓形大板上,後半體背毛a,b,c,la和1m著生於獨立的小板上,里毛著生於三角形大板上。

②用途和價值

經濟意義:危害八角、辣椒干、黑木耳。

(2)具瘤長須蟎

具瘤長須蟎是長須蟎科的一種動物。

①特徵

雌成蟎體長386微米,寬259微米。本種與拉哥鈍綏蟎是近似種,兩種曾長期混在一起都稱為A.largoensis,De leon(1966)首先發現並提出這個問題。它們主要區別是:拉哥鈍綏蟎的受精囊頸平行,而德氏鈍綏蟎是不平行的,象漏斗形。兩種鈍綏蟎的腹江板都呈瓶狀,但瓶頸的部位上,前者有微小的突起,而後者無此特徵。

②用途和價值

寄主:柑桔鏽壁虱、桔全爪蟎、柑桔始葉蟎、茶跗線蟎。

10.真足蟎下目

真足蟎下目(學名:Eupodina),頸縫明顯或無;有些種類前足體中央具前突;動趾伸長或針狀,定趾退化。生活於植物、土壤,常見科如真足蟎科(Eupodidae)、吸蟎科(Bdellidae)、巨須蟎科(Cunaxidae)、鐮螯蟎科(Tydeidae)等。

11.鐮螯蟎科

(1)似原鐮螯蟎

似原鐮螯蟎(學名:Primotydeus similis)是鐮螯蟎科的動物。

①特徵

雌蟎:體長273,寬142,無色,顎體長37;須肢末節感棒小,栓狀,毛式為:6,1sol—2—2。背面的前背感器s盅毛狀,端半部具齒突;前背毛p1位於s之間稍後位置,約為p2長的1倍;背毛d1、d2、d3伸達各自間距的一半;除d5毛外,各d毛之間背紋橫向;d5伸達h1基部,l4伸達l5基部。

②經濟意義

危害核桃。

(2)亮小鐮螯蟎

亮小鐮螯蟎是鐮螯蟎科動物。

①特徵

雌蟎:體長156,寬82,無色。顎體長28;須肢毛式為6,1sol-2-2,端感毛叉狀,背面前背感器s盅毛狀,端半部具羽狀小分枝;前背毛p1位於s後方內側,p2位於s閃方外側,約為p1長的一半;背毛d1、d2、d3之間背紋橫向; d4、d5較長,伸過其後方毛的基部。

②用途

經濟意義:危害蒜頭、百合、黑木耳。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