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輝煌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對酒談歷史 發佈 2024-04-29T21:09:21.618061+00:00

羅馬傳奇的崛起之路,完全得益於共和國時期的艱苦奮鬥,但隨著帝國初期擴張的乏力,國內經濟的崩潰,以及外來文化的巨大衝擊,多種危機此起彼伏的出現。

引言:

從台伯河岸邊的一個小鎮子,一步一步成長為橫跨亞非歐三個大陸,環繞地中海的超級帝國

羅馬傳奇的崛起之路,完全得益於共和國時期的艱苦奮鬥,但隨著帝國初期擴張的乏力,國內經濟的崩潰,以及外來文化的巨大衝擊,多種危機此起彼伏的出現。

共和國時期遺留的精神財富,被消耗殆盡,社會一片混亂,腐敗奢侈之風盛行。在羅馬共和國轉向羅馬帝國的那一刻,羅馬的滅亡之路就已經進入倒計時。

艱苦卓絕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在羅馬共和國初期,還屬於農耕社會,社生產力尚且不足,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要依靠辛勤勞作,才能勉強滿足生活所需。

當時的社會風氣以簡樸為主,上至最高的執政官,下至普通的羅馬公民,都穿著質樸的衣服。驕奢淫逸被認為是最無恥,最被人鄙視的生活作風。

共和國為了督促政府官員,專門設置了監察官一職,專門監察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同時也兼有監督社會民風的職能。

在優良社會風氣的導向作用下,為官者盡職盡責,安於貧困,以廉潔為榮,在公元前209年,擔任共和國執政官的曼利烏斯,面對共和國敵人的收買,他毅然決然的推辭,並鄙夷的回答:「你的黃金並不能讓我感到光榮,能夠管轄像你一樣擁有黃金的人,才讓我感到光榮。」

在共和國時期,擁有如此高尚品格的政府官員比比皆是,比如公元前5世紀的獨裁官昆提烏斯·肯奇納圖斯,獨裁官是共和國為了應對戰爭時期,特別設置的官職,擁有對共和國的絕對權力。

但昆提烏斯並沒有因為手握重權而失去理性,他接到元老院的徵召時,正在田間勞作,他隨即擦乾汗水,穿上長袍,趕赴前線。僅僅用了十六天就擊退了敵人,然後毫不猶豫地交出手中地權力,解甲歸田。

著名思想家恩格斯這樣評價道:「昆提烏斯是公民美德和忘我精神的榜樣!

當然,不僅僅是政府官員,普通的羅馬公民也擁有極高的國家榮譽感,公元479年,羅馬與伊特拉斯坎人爆發戰爭,非比阿烏斯氏族的男子主動請纓,全部奔向戰場,被視為勇敢和愛國的典範。

正是這種自上而下,都充滿著優良風氣的羅馬社會,才能在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從而擴大自己的領土。

奢侈之風逐漸盛行

公元前2世紀,羅馬已經成長為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個大陸的超級帝國,就連地中海也被其收入囊中。此時,羅馬共和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崇尚美德的國家,多年的對外擴張戰爭,為羅馬社會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金錢不斷腐蝕著羅馬人的神經,階層之間的差距不斷增大,富人與平民之間的矛盾愈發激烈。

羅馬的奢侈之風,始於亞細亞戰爭之後,精美的青銅製品,華麗的絲織品源源不斷地輸入羅馬。羅馬上層階級不再注重田間的作物是否豐收,反而越來越注重宴會是否夠奢侈。

農民失去土地,從而破產成為城市裡地工人,甚至成為社會的寄生階層,靠著國家和社會地救濟度日。

公元前1世紀的學者,瓦羅悲嘆道:「人們放下了鐮刀和鋤頭,躲進城市。曾經在田間揮舞的雙手,變成了馬戲場和劇院裡的掌聲。」

曾經令羅馬人民引以為傲的那些美德,全部被拋之腦後,人們不再讚美勞動,轉而鄙視它,當權者不再兢兢業業,轉而利用職權中飽私囊。

羅馬史學家李維寫道:「腐敗不斷腐蝕著這個優越民族的生命力……近年來不斷流入的財富帶來了貪慾,對享樂的執念使人們耽於縱慾,毀滅了自己和一切。」

帝國的黑暗時刻

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即位,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此時的羅馬,開始由權力制衡的時期,逐漸走向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手中的獨裁時期。羅馬由共和國制向帝國制的轉變,與羅馬共和國後期社會道德的解體,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共和國後期,由於對外擴張帶來的文化碰撞,希臘伊比鳩魯派的享樂主義傳入羅馬,與羅馬的富人階層完美契合,奢侈之風大肆其道。

這場奢侈之風,引發了人們對財富的狂熱追求,造成了羅馬共和國後期極度的政治腐敗。公元前73-71年,行省長官維累斯憑藉著職位之便,搜颳了七千萬塞斯退思,以及許多珠寶名畫。

在當時,以權謀私的現象屢見不鮮,對官職的追求之下,是對財富的渴望,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在自己的著作《凱撒傳》中這樣寫道:「那些想要當官的人就在廣場上支一張桌子,在桌子上放上一沓錢,無恥地收買路過的民眾。」

前線的將領也會通過發動戰爭,以圖掠奪戰利品,或者出賣情報斂財,這與共和國初期那些將領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令人唏噓。

曾經專門負責監督公民道德的監察官一職形同虛設,權限相比於共和國初期大大縮水,失去了對政府和公民的道德監督,助長了腐敗的滋生,共和國政體不斷瓦解,最終被軍事獨裁的皇帝製取代。

結語:

從共和國後期的社會道德後退,我們可以看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明,如果沒有相應的精神文明相匹配,就會滋長腐敗,盛行奢侈之風。

羅馬共和國初期的優良社會道德,形成了極強的社會認同感,才使得羅馬能一步步成長為超級帝國。隨著對外擴張的發展,不同的文化衝擊著羅馬的傳統社會觀念,複雜的社會人員組成,帶來了社會認同感的消失,加速了羅馬共和政體的瓦解。這或許就是俗話說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參考文獻:

《歷史》

《羅馬史》

《羅馬帝國消亡史》

《凱撒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