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光明網 發佈 2024-04-29T21:22:53.982041+00:00

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必然趨勢。我國高等院校要培育創新性、實用性強的實踐型人才,大學師資隊伍的創新力就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子。在當今世界高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正努力構建一個創新型國家。

創新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必然趨勢。我國高等院校要培育創新性、實用性強的實踐型人才,大學師資隊伍的創新力就是其中重要的影響因子。在當今世界高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們正努力構建一個創新型國家。對此,探討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發展狀況,並對其進行深入剖析,探討其發展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不同地區高校都加緊展開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旨在認清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發展規律、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的內涵

從一般性意義來看,創新的內涵在於將舊的東西淘汰,並在這一過程中創造出新的東西。從這一點來看,創新就是事物前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事物從內部轉變落後局面的關鍵性因素。面向學生開展創新教育,也就是需要高校教師做好創新教育。從其定義來看,創造教育指的是加強對人的思維的開發,做好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而創新性思維是指人們創新性地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是人們在科學、藝術、技術等各種實踐中不斷地提出新的思想、理論、方法和創新的技能。大學教師的創新力是教師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繼承等方面的綜合素質。高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襁褓,亦是國家培育創新精神的搖籃。而作為青年教師,更是高校教師隊伍中最具朝氣和最有活力的新力量,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中起到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

加快高校青年教師創新能力發展的若干建議

首先,青年教師是當地大學師資隊伍的骨幹,其創新力的強弱將對當地大學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產生重大的作用。根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創新性活動受其內在人格特徵、觀念態度、知識水平以及學習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潘懋元先生認為,教師的發展與教師的培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即教師自身的發展和自身的提高,其內容主要體現在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高度和能力的培養上。因此,在培養年輕教師創新性思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其自身的要求與特點,並使其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內外驅動力與自發性發展的內在需要。

其次,努力培養年輕教師的創新性思維,使其思維更加具有創造力。首先,要加強對年輕老師的道德教育。要努力培育年輕老師的愛心,在他們的心裡要有「四愛」,那就是對同學的愛護,對工作的愛惜,對教育的愛好,對國家的愛念,這些都是年輕老師創新力的來源。其次,加強高校的創新精神建設。要強化高校校園文化,充分調動年輕老師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望,增強他們的創新性和創造性。此外,要充分調動年輕老師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就需要全面認識年輕教師的個性需求和專業發展的意願,克服消除一切制約創新的障礙因素,激發年輕教師自我完善、創新成就的內部動力和欲望。

第三,努力營造有利於青年師資隊伍建設的良好校園氛圍。首先,要正確理解高校青年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地位,著力建立以推動創新為核心的教學、科研、後勤保障體系。其次,要努力建立長期穩定的創新經營機制。高校要給予年輕老師更多的自主創新空間,並在教學研究中建立靈活的管理制度。同時,要構建和完善高校年輕教師的創新教育和訓練體系,積極引入和培育具有創新性的指導人才和創新隊伍,構建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位一體的協同創新中心或創新實踐平台。

第四,加強對年輕師資素養的培養。首先,要提高年輕老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要加強對年輕教師的崗位培養,加強對年輕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培養。其次要加強對教師的創新能力培養。要在年輕教師職前、職中、職後的全過程中,增設創新學、成功學,加強創新思維和創造思維等方面的訓練,並強化對指導學生培育創新性思維和創新力的能力,實施以個人為基礎的多樣化訓練方法。要充分考慮到年輕老師的個人需要,根據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的年輕老師進行不同的訓練,力求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培養機制。要實現教師的創新型教學改革,還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並以此理念為指導,改變單一的、單向的教學模式,廣泛採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的教育手段,充分實現課堂中師生的雙向互動。

第五,注重完善對於年輕老師的激勵和懲罰。首先,要健全和優化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評定、職稱提升等各項制度,並在質與量的結合上,實行柔性管理,構建促進教師專注學術、開拓創新的發展型考核體系。其次,要健全科技成果的轉換,建立健全的科研業績激勵體系,建立目標激勵、薪酬激勵、精神激勵、情感激勵和發展激勵「五位一體」的激勵機制。強化對高校教師的創新業績監控。對那些不願意革新、不願意創新、在教改工作上混日子、碌碌無為的年輕老師,要給予嚴厲的批評甚至開除。對破壞高校學術道德、搞學術造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現象,要嚴肅處理。對有重大不良行為者,應立即撤職或予以開除。

最後,強化高校和學院對青年教師創新能力培養的政策扶持。首先,要加強對教學隊伍的組織建設。為了激發年輕老師的自省和自覺行為,大學必須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研究結果表明:首先,研究組提出了加強作為基層專門機構的教研室的功能,或者在學校指導老師們之間設立一個「提高教學技能互幫會」的教學實習機構,並經常進行教學討論。第二,借鑑成人教育的實用主義特徵,採用消極消解和積極鼓勵相結合的方式,以激發廣大中青年老師的教學能力,參與教學提升。第三,通過加大經費支持、完善評價和激勵措施、全面開展教育和訓練等積極的激勵措施,充分激發年輕教師的教育積極性。同時,需要重視師資力量發展的需要,健全中青年師資培訓體系。一方面,要使培訓內容全面覆蓋且形式多樣。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老師的教育水平評價,改進對老師的能力評價。除此之外,在舉辦各種教學比賽時,應注意對過程的引導和成果的運用。與此同時,提出建立提高中職教育師資隊伍的對策。另外,協助年輕的老師制定出一個合適的職業發展計劃。我國高等院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不同的過程處在不同的階段,具有不同的內容。費斯勒在其《教師生涯循環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大學中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1~3年的調適期、4~7年的穩定期和8~23年的實驗期。當前,我國大學「以科研為先,以教學為先」的現象十分突出,這對於教師自身的發展是不利的,需要予以改進。

(作者:高櫻,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教務處副處長兼教師發展中心主任,上海杉達學院)

基金項目:2022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高校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編號:220805695083904。

來源: 光明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