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3月1日第一隻Swatch手表面世,它改變了瑞士和手錶行業

海外雜談os 發佈 2024-04-29T21:46:02.996556+00:00

如果你和一個上了年紀的瑞士老人說起「石英危機」,你就會發現他對於這一個詞仍心有餘悸,可轉頭他又會很驕傲地和你聊起Swatch。精工於1969年推出的Astron這一切要從1969年12月25日,第一隻石英手錶誕生開始說起。

如果你和一個上了年紀的瑞士老人說起「石英危機」,你就會發現他對於這一個詞仍心有餘悸,可轉頭他又會很驕傲地和你聊起Swatch。

這一切要從1969年12月25日,第一隻石英手錶誕生開始說起。在這一天,日本精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隻量產的石英手錶Astron。Astron並不是世界上的第一隻電子手錶,在它之前瑞士和美國的鐘表企業就已經研製出了電子手錶,但採用石英技術的手錶被日本企業捷足先登。

一開始,瑞士的老牌鐘錶企業對於石英手錶的出現並不在意,瑞士人一向把製作精良的機械錶視為真正的手錶,認為機械手錶才是手錶技術的象徵。事實上,在1974年之前,瑞士機械錶確實統治著全世界的手錶行業。但其它國家特別是日本和美國,將石英手錶視為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尤其是日本的精工、西鐵城和卡西歐,它們充分發揮日本在電子和半導體行業的優勢,不斷地推出走時精準、功能新穎的石英表和電子表。

到1978年,石英手錶在世界範圍的銷售已經超過了機械手錶。從1970年至1983年,瑞士制表師從1600人減少到600人,1970年至1988年間,瑞士制表行業的從業人數從90000人下降至28000人,許多歷史悠久的瑞士手錶品牌倒閉或消失,這一巨變幾乎在經濟和心理上徹底擊倒了瑞士的鐘表行業。

很多美國企業也同時以石英手錶在市場上崛起,不過這些美國企業大部分都是半導體公司,像德州儀器、國家半導體等,都缺乏手錶的品牌意識,只追求利潤,也沒有像當時的日本企業一樣對技術精益求精。而香港企業通過代工全面掌握了石英表的技術之後,至1978年香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英表出口地,美國公司在廉價石英表的衝擊下,幾乎徹底退出了手錶市場。

而就在1983年的3月1日,Swatch在瑞士蘇黎世推出了第一隻Swatch手錶,Swatch這個名字就是second watch的縮寫,寓意就是這隻表的主要作用是配飾和休閒。獨特的外觀、時尚的造型和繽紛的顏色,讓Swatch一經推出,立馬就受至市場的追捧,一舉提振了瑞士手錶行業的信心。許多名人都以收藏SWatch手錶為愛好,香港天王郭富城就是它的狂熱粉絲。

同時,瑞士手錶教父海耶克,聯合瑞士財團收購了包括Swatch手錶、機芯廠ETA 、天梭、浪琴和歐米茄在內的眾多品牌,組成了SMH集團,並於同年推出了SWatch手錶,並將眾多處在生死邊緣的機械錶品牌定義為奢侈、高端的消費品,以SWatch的強大現金流為支撐,通過五年時間讓這些品牌重新煥發了生機,使SMH集團成為了世界第一鐘錶集團(後改名為SWatch集團),也讓瑞士手錶行業重新找到了發展之路,回到了世界手錶行業的頂端。

儘管由於智能手錶的出現,Swatch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不過在1983年3月1日,它出現的那一刻,確實是把瑞士手錶行業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它在SWatch集團內也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這一點從集團的名稱就能看出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