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名難民海上喪生,歐盟內部卻還在「踢皮球」| 京釀館

新京報 發佈 2024-04-29T22:06:49.682367+00:00

2月26日,在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大區庫特羅附近,紅十字會志願者和海岸警察發現一具移民船沉船事故遇難者遺體。

2月26日,在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大區庫特羅附近,紅十字會志願者和海岸警察發現一具移民船沉船事故遇難者遺體。圖/新華社/美聯

據天空電視台援引歐盟邊境機構Frontex消息,2月25日晚,該機構巡邏機在義大利南部城市克羅托內附近發現一艘狀況糟糕、卻滿載偷渡難民的木船,由於當天氣候惡劣,海上風浪極大,該機構旋即通知義大利當局。

據義大利政府、海關、內政部和克羅托內檢察官稱,義大利方面接報後隨機派出兩艘巡邏船出海搜救,但因風浪太大當晚折回,次日一早再度出海搜救時發現難民船已在一個小鎮附近海岸因風浪觸礁解體。

據義大利海岸警衛隊稱,截至2月28日深夜已發現65名遇難者遺體,其中未成年人14名,一名新生兒。參與救援的義大利地方官員和民間組織人士承認,最終死亡人數可能突破百人。由此,又引發了一場圍繞「地中海難民」問題的軒然大波。

來自土耳其的「單程船票」

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在被聯合國稱作「全球最致命移民路線」的地中海偷渡航線上,因從海路試圖偷渡入境歐盟而死亡、失蹤的總人數高達20430人。2023年以來,死於地中海偷渡旅程的難民人數就高達225人。

此次傾覆的難民船上周末從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沿海港口伊茲密爾出發,試圖帶領偷渡難民繞開歐盟在希臘等東南歐國家以及土耳其邊界、沿海設立的封堵防線,從義大利這個深入地中海的「靴尖」進入歐盟,然後轉移到自己心儀的歐盟內目的地。

船上最多的是來自阿富汗的難民,其次還有來自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索馬利亞和巴勒斯坦等國家、地區難民。據當地警方稱,已確認死者中有25名阿富汗公民,1名巴基斯坦公民,1名敘利亞公民和1名巴勒斯坦人。

據警方、檢方稱,「蛇頭」收了每人8000歐元的偷渡費用,把偷渡客塞進粗製濫造的木船中冒險。他們將以「販賣人口」等罪名被起訴。

地中海自古以來就是較為貧困的南方、東方居民向較為富裕的北方歐洲遷徙、偷渡的樞紐。冷戰結束以來,地中海「偷渡」問題愈演愈烈。

傳統上,來自北非的難民自南向北偷渡,登陸地往往選在離南地中海最近的義大利。2008年「阿拉伯之春」後,來自敘利亞、兩伊及更遠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動盪貧困地區難民爭先恐後湧入土耳其,試圖假道土耳其進入歐盟。最初他們主要走陸路進入巴爾幹假道,或取捷徑走水路登陸希臘在愛琴海上的島嶼,然後再輾轉進入歐盟。

2015年,年僅兩歲的敘利亞難民庫爾迪在試圖隨家人從土耳其海岸游泳偷渡到希臘島嶼(其實相距僅幾百米)時溺水身亡,照片震驚世界。

由此引發的國際關注熱點卻帶來意外的效應:土耳其當局認為雲集本國境內的大量難民是要挾歐盟就範的「籌碼」,不斷試圖借「定向投放難民」和歐盟各國叫板,而德、法等歐盟國家則恩威並施,試圖堵住土耳其方向陸、海路偷渡的巨大缺口。

2月26日,救援人員在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大區附近海面進行搜救。圖/新華社發(義大利消防部門供圖)

歐盟內部互相「踢皮球」

經過多年各國間的相互「踢皮球」,難民借陸路經巴爾幹半島偷渡的通道基本被堵死,相對便捷安全的土耳其-希臘或土耳其-賽普勒斯線也被歐盟方面重點盯防,這就使得東路「蛇頭」轉而試圖「避實就虛」,走水路繞開嚴防死守的希臘、賽普勒斯近海,從難以堵防的義大利南部海岸登陸。

如此一來,本身在歐盟就並非富國的義大利,常年同時面臨東、南兩大地中海主要難民輸入源的壓力,過去10年間已湧入數十萬之多。

義大利內政部稱,今年以來,自義大利海岸登陸的「地中海難民」就有近1.4萬,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給義大利社會、財政和福利構成巨大壓力,政壇和民間排外、反難民情緒愈演愈烈。

義大利社會認為,「地中海難民」的目的地是整個歐盟,而義大利只是「不湊巧」成為「深入地中海的靴尖」,才長期為整個歐盟「背鍋」,因此歐盟其他國家應分擔「地中海難民」責任和負擔。

根據現行的《都柏林公約》,任何尋求在歐盟範圍內獲得難民庇護者,必須在他們首個踏入的歐盟國家提交申請。這一規則讓義大利等「前線國家」不得不長期容納大量等待歐盟各國批覆避難申請的「地中海難民」。

為平息義大利等國不滿,在默克爾的推動下,2015年9月,歐盟理事會通過了一項強制歐盟各成員國按配額接納難民的計劃,即讓內地各成員國分攤在希臘和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登陸的「地中海難民」,以緩解希臘、義大利兩國的壓力。

但該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整個歐盟更多的扯皮。英國甚至將「不公平合理的難民配額」當作「脫歐」主要口實,法國、西班牙等國更在海上嚴防死守,試圖將難民救援組織從義大利沿海搭救的「地中海難民」踢回義大利安置。這導致義大利政壇、社會反「地中海難民」情緒變本加厲,而後,以反移民綱領吸附大量支持者的極右翼梅洛尼政府上台。

梅洛尼政府上台後極大增加了「地中海難民」搜救難度。2月23日,義大利參議院不顧國內外廣泛異議,最終批准了《非政府組織船隻行為準則》,規定非政府組織難民救援船只能將所救難民送到義大利北方幾個指定港口。

這無疑增大了民間組織救援遇難難民船的難度,一旦難民船被發現遇險,往返事發海域(多在義大利南方)和指定港口的民間救援船往往緩不應急。幾個往返間,許多原本可挽救的生命可能就此消逝。

1月6日,歐盟旗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大廈外飄揚。圖/新華社

煽情與眼淚無法解決難民危機

歐盟委員會曾試圖「修修補補」。如某些國家規定「不受理任何非法入境者的難民申請」,並於2020年9月推出一項行動計劃,表示將「更好協調地中海難民搜救」。但剛剛發生的悲劇表明,這些措施對保障「地中海難民」人身安全並無幫助。

極富諷刺意味的是,2月24日,也即此次難民船傾覆前兩天,15個歐盟國家發表了文稿完全相同的一份聲明,呼籲為「包括物理屏障在內、所有類型的邊境保護基礎設施」提供財政支持。

正如《愛爾蘭時報》社論和義大利著名社會活動家、哲學家馬西利所言,這些措施一旦落實,只能讓「地中海難民」循安全通道進入歐盟之路變得更為狹窄,從而令更多人冒險選擇風浪叵測的土耳其-義大利迂迴海路,並導致悲劇不斷發生。

此次悲劇發生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總理梅洛尼、外長塔亞尼、內政部長皮安特多西等相繼發表聲明、講話,一方面矢口否認「救援不力」,將悲劇責任幾乎全部推給「蛇頭」「人口販賣」,甚至歐盟。

甚至外長、內政部長發表的諸如「這事和民間救援船無關,少來多管閒事」「那些難民不偷渡又不會死,沒人逼著他們自尋死路」之類刺激性語言,更引發朝野內外一片口誅筆伐。

歐洲各國朝野、輿情和網絡平台則照例充斥著煽情的話語和紛飛的眼淚,但人命關天,現實問題凸顯,僅有煽情和廉價眼淚毫無用處。

淚水和煽情話好「量產」,但真正的對症下藥卻是誰都為難的:鼓勵加強對非法偷渡的「嚴防死守」可能導致更多難民冒險「投奔怒海」,而照某些非政府組織所建議的那樣「開放更多讓難民合法進入歐盟的名額」,又容易在整個歐盟範圍內,引發更多極右思潮和社會族群割裂,導致歐洲各國財政負擔倍增。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預計,2023年將有逾200萬難民需要重新安置,地中海北岸註定是「重災區」。對相關任何一方而言,更麻煩的事還在後面。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