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單位副科、縣直單位副科和鄉鎮副科,哪個更好?

北辰遴選 發佈 2024-04-29T22:54:01.973325+00:00

曾經高高在上的領導,也慢慢的處成了無話不談朋友,他們開始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在鄉鎮鍛鍊幾年就行了,還是得到省、市一級,會更好一些,在鄉鎮副職都不能稱之為領導,只有書記和鎮長才算的上是領導,鄉鎮的工作不好干,在鄉鎮的提拔一般是副鎮長,組宣委員,副書記,人大x席,鎮長,書記,很多人熬沒了青春,到頭來不一定當得上書記,正科級已經是一般人的天花板。

問題:

市直單位副科、縣直單位副科和鄉鎮副科,哪個更好?


總第 109

文 | 樂一老師 總2677字

剛剛踏入體制內的我們,常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市直單位副科、縣直單位副科和鄉鎮副科,這三個都是副科級崗位,到底哪個更好?這也正是我所經歷過的,把我的故事講給大家,相信大家聽過之後,心中自有答案。

2016年,考入到了西部某四線城市中的一個鄉鎮,剛剛進入體制內的我,看著什麼都很新鮮,也充滿了好奇,更是對辦公樓前的國徽有深深的敬畏。當時的我心想,終於成為一名吃皇糧的人,甚至也幻想「和領導一起下鄉,威風凜凜的場景」。看著通訊錄中領導的名單,感覺他們是那麼的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就打破了我的幻想,驚醒了我的「美夢」,在鄉鎮並沒有那麼多的威風凜凜,更多的是苦逼生活,脫貧攻堅階段經常熬夜凌晨一兩點,早上五六點起床下鄉;日常上班,沒有通勤,每天和同事拼車到五六十公里以外的鄉鎮去上班,可能有朋友會說公務員不是有交通補貼嗎?每天來回至少100公里,三四百的交通補貼真不夠油錢,遇到緊急工作,還要自己開車往返家和單位之間;疫情初期,更是沒有口罩、沒有酒精,大家一起吃大鍋飯,把守路口。曾經高高在上的領導,也慢慢的處成了無話不談朋友,他們開始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在鄉鎮鍛鍊幾年就行了,還是得到省、市一級,會更好一些,在鄉鎮副職都不能稱之為領導,只有書記和鎮長才算的上是領導,鄉鎮的工作不好干,在鄉鎮的提拔一般是副鎮長,組宣委員,副書記,人大x席,鎮長,書記,很多人熬沒了青春,到頭來不一定當得上書記,正科級已經是一般人的天花板。

2020年底,我被借調到縣委組織部工作,更是有種「一入侯門深似海」「衙門大、規矩多」的感受。在這裡,更多的是機關生活,每天能步行回家,沒有正點下班時候,這與鄉鎮生活完全不一樣,點燈熬夜、周末加班成了常態。但對於其他部門來說(即除了兩辦、組宣紀等部門),生活節奏則完全不同,他們偶爾遇到階段性工作忙一陣,其他時間很少需要加班,部門的副職領導更是輕鬆,責任小、壓力小。在組織部工作期間,也了解了更多的提拔工作,一般部門副職很少願意下鄉鎮,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到幾十公里外的鄉鎮去工作,更是害怕下鄉鎮以後,回縣直遙遙無期。一般兩辦、組織、紀檢、發改、財政等重要部門副職,下鄉鎮都是任正科,這裡涉及沒有鄉鎮工作經驗不能直接當D政正職的原因;其他部門副職下鄉鎮,至少也是副書記。在這裡,最大的感觸就是,區縣一級雖說發展受限,沒有極特殊機緣、背景,到正科已經是幸運兒了,生活真的很安逸。但同時,這裡的資源也有限,教育、醫療、商超相較於市里,差別還是很大。偶然一次機會,和我們領導一起下鄉,他告訴我說還是要到省、市,在縣裡提拔為副科,就要過縣委常委會,但是在市里,科級就是環節幹部,局裡自己說的就算,發展很快。於是,萌生了到市裡的想法。

兩年的時間很快,我也通過考試回到了市里。在這裡,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精益求精,也終於感受到市直單位的輕鬆,因為它既沒有省里的政策制定方面的壓力,也沒有縣區工作落實的責任,更多是指導、調度。在這裡,每個科室,都是1名科長+1名副科長+4名左右科員,競爭壓力小,提拔會很快。在市里,大家提拔了就是區縣副職,相對在鄉鎮來講,要容易的多。

我的故事講完了,不知道大家讀後有什麼感受。再簡單歸納一下吧。

一是仕途發展。在鄉鎮政府,沒有耀眼的成績、沒有深厚的關係、沒有特殊的機遇,我們是很難進入到大領導的視野,也就意味著想要提拔真的很難,更多依靠鄉鎮書記的推薦,即使推薦成功,也是進一步使用。我們可以算一下,鄉鎮副鎮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委書記、D委委員副鎮長)-副書記-人大主席-鎮長-書記,一共六個崗位,假定每個崗位工作3年左右,將近20年,但真的能3年左右就按照預期進一步使用嗎?在縣直單位,副職們可以到鄉鎮直接任副書記,跨過了很多人的門檻,可以想像有多少組宣委員、紀委書記、D委委員的副鎮長在緊盯副書記的職位,其難度可想而知。在市直機關,某某科即正科級,科長提拔之後,副科長順位當科長的機率較大,如果是重要科室,一般是副科長到非重要科室當科長,而後調到重要科室任科長,提拔為縣處級。在仕途方面:市直副科>縣直副科>鄉鎮副科。

二是人脈資源。我們在體制內做很多工作,有熟人會相對好辦事,比如:晚一點交材料,多宣傳本地亮點等等。在鄉鎮,我們認識更多的是村(社區)負責人,臨近鄉鎮的同仁和縣直單位的對口部門;在縣直單位,我們可以認識全縣各鄉鎮對口部門,通過培訓等認識市直機關和其他區縣的同仁;在市直機關,我們可以認識省級部門和各縣區同仁。將來有一天,走到縣處級時,可以有更廣闊的人脈資源。在人脈資源方面:市直副科>縣直副科>鄉鎮副科。

三是權責關係。有權必有責。看似是這樣的,但在不同級別,權與責之間並不是對等的。在鄉鎮,更多的是落實,可能在某項工作中,有一定的權力,但有限。比如說疫情時期,市里、縣裡到鄉鎮去檢查工作,做得不到位的還會通報。鄉鎮副科領導一般是包村領導,在落實上級政策時,如果解釋不到位,還會有百姓不理解,甚至罵人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公職人員只能等下次再做工作。在縣直,可以將一定責任轉化為安排,也不需要去一線和百姓打交道,從而減少了工作壓力。在市直,更多是部署、檢查、協調,多與縣直工作人員打交道,整體工作相對舒心。在權責關係方面:市直副科>縣直副科>鄉鎮副科。

五是工資待遇。前幾年機構改革後,實行職級並行,給與我們更多的機會。在鄉鎮一級,因為公務員指數有限,除了領導以外,普通科員有更多機會晉升四級主任科員,還有鄉鎮補貼,在這一級,四級調研員是天花板的存在,指標有限且遙不可及。縣直單位,則會出現相差較大的情況,比如兩辦、組織部門,人員流動快,晉升也會容易,但農牧、市場監管等人員較多部門,則晉升很難。縣直單位,四級調研員相較於鄉鎮較多,且一級調研員也有一定指標。市直機關,更多人能達到四級調研員,最少也是一級主任科員,也就是類似於正科級。在工資待遇方面:市直副科>縣直副科>鄉鎮副科。

四是城市生活。這個很好理解,鄉鎮生活成本很低,工資足以滿足,而且還有鄉鎮補貼;縣直單位,除了個別地區房價比較高,可謂最安逸的存在;市直機關,工資與縣直、鄉鎮相比偏低,房價生活成本較高,經濟會比較拮据。以前在鄉鎮認識的組織委員,因為要照顧孩子上學的問題,毅然放棄了鄉鎮副科職位,選擇了通過遴選到市直機關當一名普通科員。在生活舒適方面:縣直副科>市直副科>鄉鎮副科。

參加工作七年,經歷了市縣鄉三級五個部門,在每一級、每個部門的感受不同。還望各位同仁,早做決定,早日發展,早日成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