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財政政策+金融工具,廈門打出助企紓困「組合拳」

新華社 發佈 2024-04-29T23:51:41.352301+00:00

一筆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過增信基金,公司無需抵押物便獲得了銀行貸款。

一筆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過增信基金,公司無需抵押物便獲得了銀行貸款。」

聚焦穩市場主體這一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分類設計出台系列政策撬動金融資金,既有效紓解企業流動性困難,也放大了財政補助乘數效應

對當地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分門別類,廈門有針對性地推出「財政+金融」組合拳:設立技術創新基金,運用「財政+銀行貸款」支持企業擴大投資和研發創新;設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運用「財政+擔保」改善融資難;設立應急轉貸資金,運用「財政+過橋融資」緩解企業短期流動性緊張;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扶持力度,運用「財政+保險」對沖外貿信用風險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康淼 付敏

國際物流效率下降、海外帳期拉長、訂單漸多,給廈門佳浴智能衛浴有限公司帶來沉重的資金壓力。

一筆1000萬元純信用貸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過增信基金,公司無需抵押物便獲得了銀行貸款。這筆資金給我們增加了信用,還增添了信心。」該公司財務總監文莉說。

廈門市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旨在提供融資增信服務,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截至2022年底,該基金已為4400戶中小微企業提供約150億元信用類融資增信服務,穩定就業超14萬人,貸款平均利率僅4.6%。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福建省廈門市調研發現,2022年以來廈門聚焦穩市場主體這一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分類設計出台系列政策撬動金融資金,既有效紓解企業流動性困難,也放大了財政補助乘數效應,具有一定借鑑意義。

廈門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正在受理業務備案(2023年1月29日攝) 蘇昕攝

創新「財政+金融」應用場景

「財政政策宏觀調控主要體現為一收一支。當前形勢下扶持經濟發展,收的方面主要是落實黨中央減稅降費政策。」廈門市財政局局長林志成說,「支的方面地方可作為空間較大。」為此,廈門積極探索用財政政策撬動金融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槓桿作用。

對當地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分門別類,廈門有針對性地推出「財政+金融」組合拳:設立技術創新基金,運用「財政+銀行貸款」支持企業擴大投資和研發創新;設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運用「財政+擔保」改善融資難;設立應急轉貸資金,運用「財政+過橋融資」緩解企業短期流動性緊張;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扶持力度,運用「財政+保險」對沖外貿信用風險。

比如,針對企業短期資金緊張問題,廈門設立規模達20億元的應急轉貸資金,為資金周轉困難企業提供免費過橋融資。

「銀行有不少無還本續貸產品,但因授信方案複雜,有些企業無法滿足要求。廈門應急轉貸資金在客戶准入、金額、期限等方面都降低門檻,是銀行產品的重要補充。」建行廈門分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陳健瑋說。

截至2022年底,廈門已與31家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服務企業687戶,放款金額合計331.9億元,為企業節省過橋費用超1.45億元。

又如廈門技術創新基金。「由財政和銀行按5∶95比例出資成立,按一定比例分擔風險,用於支持研發貸和技改貸。」農行廈門分行行長吳剛說。

2022年,廈門保灃實業有限公司對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的出口訂單大幅增長。該公司副總裁陳剛說,公司對生產基地進行智能化升級,向當地銀行申請3000萬元研發貸,年利率2%,期限5年,預計可節省150萬元利息成本。

截至今年1月底,150億元廈門技術創新基金已全部發放給企業,預計帶動企業技改和研發投入超400億元。目前,廈門市準備擴大基金規模至300億元。

問卷先行精準施策

本刊記者採訪發現,廈門「財政+金融」組合拳之所以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於其做到了精準掌握企業需求、集成創新做法、突出因地制宜,從而確保資金有效、風險可控。

調查問卷開路,精準掌握企業需求。2022年3月,廈門市財政局聯合8家第三方機構對廈門普惠性扶持政策開展績效評價,累計發放調查問卷1659份、走訪企業103家。72%的企業反映融資難融資貴,其中一半企業反映經營現金流緊張,小微企業尤其突出。

「在財政政策評估前進行大量問卷調查,確保政策設計針對企業反映的具體問題,真正解決痛點。」林志成說。

集成創新做法,提高金融資金和企業需求匹配度。改革推行前,廈門市財政局與工信、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理念上達成共識,共同創新政策設計,綜合運用貸款、擔保、基金、保險等金融工具。

「金融資金和企業需求之間需要紐帶,廈門財政就起到這樣的作用」,廈門市財政局副局長林琳說,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讓「財政+金融」發揮更大作用。

突出因地制宜,根據產業結構特點制定幫扶政策。廈門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外貿依存度高達118%。廈門市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扶持力度,幫助企業對沖外貿風險。

「受國際局勢影響,公司出口烏克蘭的冷凍沙棘果和出口波蘭的冷凍藍莓,因到不了目的地而出險,廈門信保共賠付5萬美元。」廈門久然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信輝告訴記者。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廈門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黃智晶說,2022年廈門由財政出資,為2021年年度出口額600萬美元以下的企業購買出口信用保險,共支持3850多家外貿企業,覆蓋率達43.7%。

大膽創新嚴把風險

受訪基層幹部和專家認為,當前企業面臨較大短期資金壓力,地方需要發揮主動性,以創新方式推動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切實釋放紅利。

拓展「財政+金融」應用場景。充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匹配不同財政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同時開展產業扶持政策績效評估,整合低效財政資金,將財政事後補助更多轉化為事前融資支持。

挖掘自身財政政策潛力。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謝貞發建議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大環境下,授予地方政府一定減免權限,鼓勵各地根據地方產業特點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因地制宜幫扶市場主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改善營商環境。

嚴格把控風險。受訪專家建議在豐富「財政+金融」工具箱的同時,引入金融機構成熟的風控機制,完善企業信用累積機制,將短期融資和長期增信結合,持續扶持履約守信企業。

廈門通過銀行、基金、保險等專業機構進行融資事前審查、事中檢查、事後評估,強化風險防控。以增信基金為例,設定每隻子基金不良率超過增信額的5%時便不予賠償。目前增信基金總體不良率在0.3%左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