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內地上映的電影,卻成為了香港的話題之作,口碑熱度直線上升

影視地平線 發佈 2024-04-30T00:50:41.744737+00:00

《毒舌律師》是幸運的,因為它可以只需要修改兩分多鐘的內容就順利在內地上映。連續數天穩坐日票房冠軍的位置,黃子華也憑藉這部電影在內地再次擁有了一定人氣。不過,有一部和它同題材的電影卻無緣內地上映,它就是《正義迴廊》,口碑上面是比《毒舌律師》高一點點的。

《毒舌律師》是幸運的,因為它可以只需要修改兩分多鐘的內容就順利在內地上映。連續數天穩坐日票房冠軍的位置,黃子華也憑藉這部電影在內地再次擁有了一定人氣。

不過,有一部和它同題材的電影卻無緣內地上映,它就是《正義迴廊》,口碑上面是比《毒舌律師》高一點點的。更重要的是,《正義迴廊》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且這個案件距離現在並不遠。

到底什麼是正義?到底什麼是真相?《正義迴廊》其實也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

為了能夠多角度呈現案件,它把裡面所謂的正義弄得特別抽象,然後又試圖用支離破碎的真相去解釋正義,最終恐怕只有觀眾進行頭腦風暴才能勉強完成思考。

電影改編自真實案件,像這種兇殺案一般都是以往港片最喜歡選擇的內容。不過,《正義迴廊》並沒有像老港片那樣拍成離獵奇作品,而是更像《十二怒漢》和《羅生門》的合體。

故事內容很簡單,就是圍繞張顯宗唐文奇殺人案展開,他們殺害的目標是張顯宗的父母。電影一開始就已經告訴你答案,接下來就是圍繞這起案件到底是共同合謀還是有一方被脅迫的問題。

辯論分成三個主戰場,一個是張顯宗和唐文奇的交鋒,一個是雙方律師的交鋒,還有一個就是陪審團的交鋒。

張顯宗是有智商的正常人,唐文奇是有點精神疾病的呆子,其實這樣的人設,在一開始就已經讓電影裡和電影外的所有人有了先入為主的判斷。

畢竟,殺害兩個成年人,一個傻子是不可能辦到的,但或許唐文奇一個人可以搞定。但現在的問題是,人到底是唐文奇殺的,還是張顯宗殺的。

其實結果無非四種,一種就是張顯宗殺的,一種就是唐文奇殺的,一種是張顯宗指使唐文奇殺的,一種是唐文奇誘導張顯宗殺的。

雙方律師唇槍舌戰,不僅影響著案件分析,同時更影響著陪審團的判斷。

因為張顯宗此前曾在父母失蹤後高調地發尋人啟事並且上電視尋親,但他也親口承認殺了父母,所以最開始所有人都會事先就把所有的罪推給張顯宗。

問題是,難道傻子就真的不會殺人?傻子就真的是被脅迫和無辜的嗎?

現實中,所謂的幫凶沒有被判殺人罪,只是因為協同罪被判一年,且因為羈押超過判罰年限,被當庭釋放,電影裡同樣如此。

這部電影的導演也許並不單單只是重複現實,反而加入了自己的分析看法,比如傻子的姐姐此前探望時,兩人有過謀劃,結尾處在胖子住處的二級會計筆記,其實都在把真相引到另一處。

傻不是逃脫法律的藉口,卻能夠成為擊垮人心的工具。

唐文奇在法庭上充分利用了「傻」這一優勢,讓大家本來關注兇殺案的這個重心慢慢開始朝著替唐文奇洗脫嫌疑靠攏。陪審團此時此刻就已經失去了客觀,最終用很大的主觀進行了投票,決定了結果。

還是那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什麼是真相?

這部片子有幾個毛病——

第一就是「羅生門」這裡呈現的太過凌亂,尤其是穿插著很多張顯宗的回憶線。我覺得那些其實真的沒必要搞得那麼抽象,好好講故事就行,太個性化了反而影響敘事節奏。

第二就是陪審團這裡拍的不夠深刻,他們就像是工具人,一直都在等待著法庭那邊辯論的結果,然後才給出和辯論一樣的結果,並且這個結果還是數次推翻更改的。

導演完全可以把法庭辯論和陪審團辯論放在同一水平線進行不同處理,而不是讓一方去影響另一方,這樣顯得陪審團存在感很低。

我看完這片子總感覺太亂,有點昏昏沉沉。不過,還是有一丟丟個人的看法,那就是不能因為智商問題就降低對罪犯懲罰的力度,更不能因為同情心泛濫就可以越過法律宣判無罪。

沒有所謂絕對的正義,也沒有完全重現的真相,我們能做的就是大多數人滿意的正義和大多數人能接受的真相,即便這樣,也太難太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