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出生地竟是蘇東坡曾經的家?

王琳祥wlx 發佈 2024-04-30T01:11:15.014501+00:00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五月㡳,蘇東坡因家眷即將到來,從定惠院遷居臨皋亭。當遷居臨皋亭時,蘇東坡曾以 「全家占江驛,絕境天為破」 的詩句詠懷。

提起蘇東坡謫居黃州時的住處,人們自然想到臨皋亭。可誰也不曾想到南宋臭名昭著的奸佞之臣秦檜竟然在蘇東坡離開黃州僅有六年後就出生於此……

北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五月㡳,蘇東坡因家眷即將到來,從定惠院遷居臨皋亭。

臨皋亭為唐宋時期的回車院,是朝廷為三司按巡視黃州的官驛。按照當時朝廷的規定,受貶謫的罪臣是不允許在官驛中居住的。由於身為鄂州太守的朱壽昌從中斡旋,加上黃州太守徐君猷的特別照顧,蘇東坡破例享受了這一特殊待遇。

當遷居臨皋亭時,蘇東坡曾以 「全家占江驛,絕境天為破」 的詩句詠懷。不久,蘇東坡給朱壽昌寫信說:「已遷居江上臨皋亭,甚清曠。風晨月夕,杖履野步,酌江水飲之。皆公恩庇之餘波,想味風義,以慰孤寂。」又與王慶源書云:「寓居臨皋亭,俯迫大江,幾席之下,雲濤接天。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客至,多辭以不在。往來書疏如山,不復答也。此味甚佳,生來未嘗有所適。」

從「江驛」、「江上臨皋亭」、「寓居臨皋亭,俯迫大江」等文字,即可得知臨皋亭位於黃州城外,與大江相近。

謫居黃州五年,蘇東坡於臨皋亭內創作出了千古絕唱赤壁「二賦一詞」及眾多的詩詞歌賦,寫出了「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二首》(世稱《黃州寒食帖》)。

蘇東坡出生於丙子年十二月十九日,他在臨皋亭過了四個生日,對臨皋亭的情感特別深厚。在《臨皋閒題》中,蘇東坡深情地寫道﹕「臨皋亭下不數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元豐七年(1084年),蘇東坡接到量移汝州的聖旨,按規矩上謝表。神宗讀罷謝表,對左右侍臣說﹕「蘇軾真奇才!」時相王珪在其旁,奏曰﹕「觀軾表中,猶有怨望之語。」神宗愕然曰﹕「何謂也?」王珪對曰﹕「其言『兄弟並列於賢科』與『驚魂未定,夢遊縲紲之中』之語,蓋言軾、轍皆前應直言極諫之詔,今乃以詩詞被遣,誠非其罪也。」神宗徐謂之曰﹕「朕已灼知蘇軾衷心實無他腸也。」王珪語塞。

說到王珪,有必要介紹他的生平,因為與下文相關。

王珪字禹玉,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後代都成了舒州人。王珪秉性寬厚沉穩,謙和禮讓。他勤思苦學,天資過人,落筆則出語驚人。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高中進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宋神宗最愛王珪的文采,即位後,提升他為翰林學士承旨,專為朝廷草擬重大典章。

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

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元豐元年(1078年),改革官制(元豐改制),超授王珪為銀青光祿大夫。

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

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患病,王珪請皇太后立延安郡王為太子。太子立,是為宋哲宗。於是拜為金紫光祿大夫,進封岐國公。

同年五月十八日,王珪卒於任上,享年六十七歲,追贈太師,諡號文恭。

哲宗紹聖年間(1094年—1098年),王珪因邢恕等人誣陷,被追貶為萬安軍司戶參軍,削奪諸子官籍。徽宗即位,歸還他贈諡。蔡京掌權時,又剝奪追回所贈諡號。

政和年間(1111—1118年),再次恢復贈諡。因王珪在政治上無所建樹,世人嘲諷其為「三旨宰相」。

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身為湖州太守的蘇軾因「烏台詩案」押赴京城,旋即獲罪入御史台獄。

宋神宗本來沒有打算要深入追究蘇軾的罪過,時相王珪卻對神宗進言:「蘇軾有不臣之心。」神宗變色道:「蘇軾雖然有罪,但不至於如此。」王珪就舉出蘇軾詠檜樹的一首詩說道:「蘇軾的詩中說:『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蟄龍知。』陛下您是真龍天子,蘇軾卻認為您不了解他,而去尋求地下蟄伏的龍,這不是叛逆皇上之心嗎?」

時大臣章惇在其側,反駁王珪說:「人君人臣都可以稱龍。」神宗認為有理,強調:「自古稱龍的很多,諸葛亮還被人稱為臥龍。詩人的言詞,怎麼可以這麼來解釋呢?蘇軾只不過在吟詠檜樹,跟朕有什麼關係?王珪無話可說。

退朝之時,章惇怒問王珪:「相公是想將蘇軾滅門嗎?」王珪自知理虧,推辭此話是御史舒亶所言。章惇極度鄙視道:「舒亶的唾沫你也要吃?」


元祐五年(1090年)十二月,天寒地凍,一位名叫秦敏學的男人攜帶身懷有孕的王氏乘船溯江西上奔赴新知縣任。當二十五日途經黃州臨皋亭時,王氏臨盆在即,故棄船上岸入官驛臨皋亭待產。

是日,一個男嬰隨著宏亮的哭聲來到人間,他就是南宋居宰相之位長達十九年、臭名昭著的秦檜。

秦檜誕生之日距離蘇東坡離開黃州只有六年的時間,而蘇東坡當年五十五歲,正在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任上。

當蘇東坡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撒手人寰時,秦檜已是十二歲的少年了。

按,秦敏學生平事跡不詳,紹興十九年(1149年)卒,高宗趙構在其碑首書「清德啟慶之碑」。

政和五年(1115年),二十六歲的秦檜進士及第,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宋欽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

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隨徽、欽二帝被俘至金,為撻懶信用。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回到臨安,力主宋金議和。

紹興元年(1131年),擢參知政事,隨後拜相,次年被劾落職,紹興八年(1138年)再相,前後執政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十一月十八日,秦檜病逝,時年六十六歲,追贈申王,諡忠獻。

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追奪其王爵,改諡謬丑。

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執政後又恢復其王爵和諡號。

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投降派 ,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紹興八年(1138年)再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說起來有點巧奇,秦檜的妻子王氏,正是北宋神宗時代宰相王珪的孫女。

據《續資治通鑑》卷116記載,王氏的父親叫王仲山,因不是王珪的長子,不能憑門蔭入仕,於南宋建炎三年雖然做過撫州知州,卻與其兄袁州知州王仲嶷投降了金人。《宋史》高宗本紀二中有「撫、袁二州守臣王仲山、王仲嶷皆降」的記載。

王珪生前多次陷害蘇軾,為世人所厭。作為其孫女王氏由於心術歹毒亦曾獻計讓秦檜殺死民族英雄岳飛被綁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王氏沒有生育能力,秦檜將侄兒秦熺作為嗣子。

當秦檜權位在一人之下的顯赫時期,黃州的最高長官為了巴結秦檜,特將臨皋亭改名為臨皋館,後又新建瑞慶堂。南宋人許端夫在 《瑞慶堂記》中獻媚說 ﹕ 「齊安郡治,據依黃岡山,來自天柱山,山靈川媚,嘗生大賢,為國瑞慶……」

秦檜位居宰相十九年,臭名昭著,遭人唾罵。待其死後,黃州人立即將瑞慶堂匾卸下來,改名為「快哉堂」。時為武昌縣令的薛季宣在《晚渡東坡》詩中寫道:「赤鼻磯頭橫曙煙,吳王城下浪連天。聞道東坡妙天下,爾來靡日久盤旋。浮生萬事盡塵埃,瑞慶堂今榜快哉。惟有東坡舊煙柳,道人猶解指莓苔。」(《浪語集》卷九)

薛季宣(1134-1173年),南宋哲學家,永嘉學派創始人。字士龍,亦作士隆,號艮齋,學者稱常州先生,永嘉(今浙江溫州)人。

稍後,黃州人又將慶瑞堂撤除恢復棲霞樓。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入蜀記》中記述說:「郡集於棲霞樓……下臨大江,煙樹微茫,遠山數點,亦佳處也。樓頗華潔,先是郡有慶瑞堂,謂一故相所生之地,後毀以新此樓。」

南宋位至宰相的范成大在《吳船錄》中記述說:「棲霞樓,面勢正對落日,暉景既墮,晴霞亘天末,並染川流。醺黃酣紫,照映上下,蓋日日如此,命名有旨也。樓之規制甚工。其人則曰秦申王生於臨皋舟中,黃人作慶瑞堂於其處,近年撤而作棲霞。」秦申王指的是南宋宰相秦檜。

陸游、范成大筆下的棲霞樓,與蘇東坡筆下的棲霞樓有別。蘇東坡筆下的棲霞樓在州治儀門西南。陸游與范成大筆下的棲霞樓是將慶瑞堂拆毀後新建的。慶瑞堂是黃州長官為巴結秦檜將棲霞樓改建,它與臨皋亭相近的瑞慶堂(即改名為快哉堂者)不是同一建築。

南宋人王象之在《輿地紀勝》黃州景物下記述說:「棲霞樓,在儀門之外西南,軒豁爽塏,坐挹江山之勝,為一郡奇絕。」「臨皋館,在朝宗門外,元名瑞慶堂,以故相秦公檜之父艤舟其下,秦公於是乎生。」

按,薛季宣在《晚渡東坡》詩中欣喜地寫道:「浮生萬事盡塵埃,瑞慶堂今榜快哉。」文字表明城南的快哉堂是把為秦檜所建的瑞慶堂改名換匾的,與北宋張懷民於州治官舍側所建的快哉亭也不是一回事。

南宋人王象之在《輿地紀勝》卷四十九·淮南西路·黃州·古蹟下還記述說:「東坡故居,即今臨皋亭及臨皋館,後又居雪堂。」同書景物下載:「臨皋館,在朝宗門外,元名瑞慶堂,以故相秦公檜之父艤舟其下,秦公於是乎生。又有臨皋亭,東坡曾寓居焉。」

朝宗門,宋代黃州城的南門。蘇東坡曾在此樓作《菩薩蠻·黃州朝天門上二首》,朝天門即朝宗門的別稱。許端夫《齊安拾遺》記臨皋亭與夏澳相近,王象之言「夏澳在州之西南二里許」,又言「臨皋館在朝宗門外」,可知臨皋亭在夏澳之側、朝宗門外,位於黃州城外的西南二里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