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軍備限制下,德國的先進軍事技術都去哪兒了?

飛天陽光 發佈 2024-04-30T01:22:31.137014+00:00

本 文 約 5500 字。閱 讀 需 要 15 min。1919年6月28日,經過長達6個月的談判,由英、法、美三國主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終於擬定了旨在削弱德國戰爭潛力的《凡爾賽條約》,並「邀請」此前被禁止參與討論條約細則的德國代表團入場簽字。該條約除了要求德國割地賠款之外,更嚴格限制了德國的軍事力量。

本 文 約 5500 字

閱 讀 需 要 15 min


1919年6月28日,經過長達6個月的談判,由英、法、美三國主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終於擬定了旨在削弱德國戰爭潛力的《凡爾賽條約》,並「邀請」此前被禁止參與討論條約細則的德國代表團入場簽字。該條約除了要求德國割地賠款之外,更嚴格限制了德國的軍事力量。可就在戰勝國自以為高枕無憂之際,德國卻已悄然開始了復仇計劃。


1919年6月28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準備簽署《凡爾賽條約》。來源/凡爾賽宮博物館


德國如何應付《凡爾賽條約》


理論上,任何法律條款都會存在漏洞,更何況《凡爾賽條約》從一開始便是英、法、美等國基於自身國家利益而博弈、妥協後的產物:英、美為了避免過於削弱德國以至法國一家獨大,法國為了在中歐建立起抵抗蘇聯西進的「防波堤」,都有意無意地為德國重新擴軍留下了「後門」。而德國國防軍高層對於這些蠅營狗苟更可謂洞若觀火,很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之道。


如《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陸軍的總人數被限制在10萬人以下,這其中包括了4000名軍官和不到9萬的普通士兵。同時廢除德國義務兵役制,禁止德國進行徵兵。而針對這一條款,德國大力發展警察組織,擴充德國聯邦邊境警察部隊和各州的警察部隊。如此便獲得了一支總數達11萬人的準軍事組織。


又如《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組建空軍。德國政府便擴建民用航空公司,並大力發展各種民間飛行俱樂部。通過「蓄兵於民」的手段為自己培養了一支強大的空軍預備隊。二戰中共擊落352架飛機、創下人類空戰紀錄的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埃里希·哈特曼便是從德國民間的飛行俱樂部中成長起來的。


埃里希·哈特曼


但此時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早已從兵員數量和質量轉向了武器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一戰前的德國固然是歐洲首屈一指的軍工強國,而長達四年的血腥戰爭更令以克虜伯集團為首的「軍工複合體」取代王室和貴族,成為德國的隱形主宰。但這些榮耀最終隨著戰爭的失敗而歸於破滅,戰勝國自然不會放過這些敵對國的軍工寡頭。


按照《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克虜伯的鋼鐵產能被砍掉一半,許多大型機械設備被拆走運往法國以作為戰爭賠償。而在戰爭中為克虜伯集團賺取了4.32億德國馬克血腥利潤的武器生產也受到了嚴格監控。而在戰勝國們看來,即便沒有這些監管,克虜伯集團也掀不起什麼風浪。畢竟德國軍隊已然被控制在了一個極小的數量級,其自身裝備數量根本無法滿足克虜伯集團強大的產能。而《凡爾賽和約》又禁止德國進行武器出口。因此,從長遠來看,德國軍工集團不是自行破產便只能依靠生產民用產品苟延殘喘。


然而,《凡爾賽和約》只禁止了德國出口軍用武器,卻沒有禁止其出口警用裝備,更沒有禁止德國軍工企業以專利權的方式向外出售軍事技術。這一時期,德國「武器出海」最為典型的案例便是「駁殼槍」,即「毛瑟手槍」。


在設計之初,「毛瑟手槍」並不為德國軍方看好。這款手槍的載彈量達到跨越時代的20發,並可連續擊發,但因其單價過高、尺寸過大不便於攜行,且近距離作戰中,其快速連射的狀態下又存在著後坐力過大而無法控制槍口上跳、彈殼橫飛而導致的燙傷隱患,註定其並不適合大規模列裝。


即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工系統為滿足前線的巨大需求和消耗,不得不加班生產的情況下,面對擁有完整生產線的「毛瑟手槍」,德國軍方也僅下達了15萬支的採購合同,並主要用於支援1916年愛爾蘭共和派發動「復活節大起義」等敵後破壞活動。


一戰中的德國軍隊。來源/紀錄片《一戰中的德國》截圖


諷刺的是,德國戰敗之後,毛瑟手槍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搶手貨。在蘇俄內戰的戰場上,布爾什維克革命者和白軍各路軍閥、地方武裝都大量裝備了這款手槍,與此同時,毛瑟手槍也逐漸擴散到了遠東地區,進入了深陷北洋軍閥混戰的中國。


毛瑟手槍之所以在各種低烈度內戰中表現活躍,是因為在以單兵武器的火力密度和持續性決定勝負的小規模、近距離作戰中,毛瑟手槍射速高、載彈量大的優勢占盡便宜,而德國軍工企業趁勢將其改造為警用武器大肆出口,向美國、西班牙乃至中國本土的武器生產企業出售專利權,一時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毛瑟手槍,德制衝鋒鎗也在一戰結束後於世界範圍內大行其道。德國工程師將原有MP18型衝鋒鎗進行一系列改良,定名為MP28型衝鋒鎗,轉到比利時大量生產並開發了多種口徑供外銷用。


戰前後的德、日軍事合作


儘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加入了協約國陣營對德宣戰,並迅速攻占了為德國強租的中國青島及德屬太平洋諸島群,但兩國之間卻有極為深厚的「傳統友誼」,特別是日本陸、海軍之中存在著為數眾多的「親德派」勢力,日後一力促成「日德同盟」的大島浩便是其中之一。


明治時代普魯士陸軍少校梅克爾擔任日本陸軍大學教官以來,日本陸軍軍官團中就有了親德傳統。大島浩的父親大島健一早年留學德國,對德軍的訓練方式頗為推崇,更屬於日本陸軍中的「鐵桿親德派」。因此,大島浩從小便每天必須記住10個德語單詞,每逢周日和寒暑假,更要被送到與其父私交甚好的德國駐日使館外交官家中熟悉德語,玩德國式遊戲。


1947年11月25日,戰犯大島浩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作證。供圖/美國陸軍通訊部隊


1921年,大島浩以大尉軍銜擔任日本駐德使館副武官,來到了他嚮往已久的德國,此後更是全盤「德化」。他的軍服在德國軍官常去的服裝店訂製;帽子也是德國陸軍樣式,帽檐兒很高;大衣則是德國的開胸式,可以說除了個頭矮小外,他簡直和德國軍官一樣。日常生活上,大島浩喜歡德國的櫻桃白蘭地和臘腸,認為威士忌是英國貨,所以從不飲用。


大島浩的行為雖然極端,卻並非個例。日本與德國同屬工業後進,都有重新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國際新秩序的野心,加之兩國又分別有武士階層和容克貴族等軍事地主階級左右國家命運的政治傳統,因此陸軍之中表現出惺惺相惜之態,也純屬臭味相投。


如果不是德國一戰前輕視日本,未與其有過正面的外交接觸,而井上馨、加藤高明等財閥代言人又看重加入協約陣營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而急於推動對德宣戰的話,那麼日本很可能受到1914年歐洲戰場上德國陸軍初期勢如破竹的勝勢所影響,而暫緩加入戰團甚至站到以德國、奧匈為首的同盟陣營。日本陸軍和國民內心深處對德國的莫名好感,更沒有隨著兩國的兵戎相見而淡化,反而愈演愈烈,最終直接導致數十年後,日本妄圖與德國聯手成為地球的「軸心」而倒行逆施,最終奔向毀滅的末路。


與日本陸軍基於本能般的強烈「盲目親德」相比,日本海軍對德國的態度要務實得多。日俄戰爭以來,日本國內工業體系日趨發達,各型主力戰艦完成了自主研發,國產化率不斷提升。雖然戰艦所需之鍋爐、主機、主炮,日本均可自行生產,可先進的電氣系統卻依舊依賴進口,而德國西門子公司在這一領域不僅是箇中翹楚,更對日本沒有英、美那般設置技術壁壘,日本海軍與之訂立巨額採購合同也在情理之中。而賄賂、回扣在各國軍備採購之中更屬約定俗成的「潛規則」,是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海軍內部曾曝出被稱為「西門子事件」的巨大醜聞。


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德國西門子集團東京分公司一個名為卡爾·里希特的員工。里希特雖然職務不高,但身為打字員的他卻能接觸西門子公司與日本政府各類交易的核心機密,微薄的薪水和離鄉背井的生活,令里希特逐漸產生了從中漁利的想法。


1913年11月,里希特從西門子公司離職,隨手帶走了幾份文件。而里希特剛剛離開日本,一份索價2.5萬日元的勒索信便出現在西門子東京分公司的郵箱之中。西門子集團方面雖然知道里希特手中這幾份文件非同小可,卻不甘心花錢消災,於是里希特剛剛回到國內,便被德意志帝國的秘密警察所控制,不久被扭送柏林地方法院,以敲詐勒索罪提起公訴。就在西門子集團高層認為事情已經畫上句號之時,倫敦路透社以特別電訊稿的形式大肆報導了里希特在柏林受審的情況,並曝光了其所掌握的相關資料。


日本國內一時之間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說西門子公司曾以箱為單位向日本海軍大佬山本權兵衛送錢。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卻令人大跌眼鏡,日本海軍高等軍法會議傳喚與西門子公司業務往來中的幾位關鍵人物——海軍艦政本部造艦部部長藤井光五郎,部員澤崎寬猛、鈴木周二,卻沒有得到海軍與西門子公司蠅營狗苟的證據,反倒查出藤井光五郎及其前任松本和從英國維克斯公司分別接受過巨額賄賂的情況。至於日本海軍究竟是查不到高層與西門子私相授受的證據,還是不願意查到證據,就實在不好說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門子公司成為英、美打壓的重點,一度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海外資產。公司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的三兒子卡爾·福里德里奇·西門子卻奇蹟地將公司重振起來,這其中著力發展日本的業務,無疑是西門子公司東山再起的重要一環。畢竟在相對落後的遠東地區,德國在電氣工程領域具備著極大的領先優勢。


除了在民用領域大展拳腳之外,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電動機與蓄電池的製造技術以及卡爾蔡司公司的潛望鏡製造技術也為日本海軍秘密引進,並運用於提升自身的潛艇建造技術。而這些技術在日本得到印證之後,又被迅速傳入德國國內,為德國海軍的狼群磨礪其爪牙。


除了在潛艇領域,日德兩國在航空工業上也很快建立起合作關係。由於一戰後德國不能製造軍用飛機,因此當時日本主要飛機製造廠家得以大量從德國飛機製造廠招聘技術人員,像愛知航空機從亨克爾、三菱從容克、川崎從道尼爾都招聘了大量技術人員,而這些工人在日本積累下豐富的工作經驗後,又會回到德國,成為德國航空工業崛起的骨幹力量。


與虎謀皮:蘇德秘密軍事合作


1920年,列寧領導的蘇聯擊退了協約國三次武裝干涉,粉碎了白衛軍的瘋狂進攻,贏得了全面勝利。1922年4月16日,德國魏瑪政府和蘇聯簽訂了《拉帕洛條約》,也就是《德國和蘇維埃俄羅斯社會主義共和國協定》,根據條約,蘇德雙方恢復外交關係,在最惠國待遇原則下發展雙邊貿易和經濟關係,蘇德都放棄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引起的賠款和財產等要求。列寧曾說過「為了賺錢,資本家願意出賣絞死自己的繩子」。


同樣為西方所排擠的蘇德兩國還締結了一個作為條約附件的秘密軍事協定,德國繞開《凡爾賽條約》,向蘇聯提供成套武器製造生產線,幫助紅軍建立現代化參謀指揮和訓練體制。同時,蘇聯則對德國開放軍事基地,讓德軍能夠在那裡不受英法等國的干擾而訓練坦克兵、飛行員及其他軍事人員,蘇聯還向德國開放軍事工廠,讓德國在蘇聯研製《凡爾賽條約》嚴禁擁有的武器。


1926年4月,蘇德雙方簽訂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條約》,德國向蘇聯保證,絕不參加任何國際集團尤其是英法集團對蘇聯的封鎖,蘇聯則保證對德國東部的穩定和安全。蘇德開始了長達近二十年的以反凡爾賽同盟為基礎的全面合作,極大促成了蘇德軍事合作,雙方軍官頻繁往來中,也大搖大擺地打量著對方的國防力量。


蘇聯和德國在波恩和莫斯科各自建立了一個隸屬於德國國防部和軍事人民委員的權力極大的聯合辦事機構,用於協調蘇德全面合作。這樣,德國克虜伯公司便開始在蘇聯軍事工業重鎮圖拉製造大炮和裝甲車,德國容克公司在莫斯科郊區開設飛機製造廠,生產飛機發動機。德國法本化學公司甚至在蘇聯薩馬拉省製造軍用瓦斯和毒氣。德國派出專家,幫助蘇聯在圖拉、梁贊和喀山建立三個大型兵工廠。此時,來自德國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一度占蘇聯軍工企業外聘專家總人數的80%。


在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德國向蘇聯提供了大量信貸,用於支持蘇德合作項目。僅在1930年至1933年期間,德國就向蘇聯提供了價值20億德國馬克的設備、技術和物資。通過與德國的軍事合作,讓蘇聯紅軍的武器裝備上了一個新台階,達到世界前列。例如德國把全套的E-I級U型潛艇的全套圖紙賣給蘇聯,幫助蘇聯建立完整的潛艇製造工業和潛艇部隊,到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前,蘇聯海軍已經擁有大約300艘潛艇。德國根據約定,繞過《凡爾賽條約》,派大量德軍官兵赴蘇聯訓練,二戰時期叱吒風雲的德國高級將領,大多數都與蘇聯有緣,例如德國空軍元帥戈林曾在20世紀20年代赴蘇聯利佩茨克空軍基地服役。


二戰中,德國軍隊的「閃擊戰」和機械化戰爭理論,也形成於蘇德合作時期。那時候,德軍將偽裝成「農用拖拉機」的德國第一代快速坦克運送到喀山,以蘇軍的名義進行訓練和參數鑑定,最後形成了德軍裝甲部隊機械化行軍及作戰的完整體系。在蘇聯電影《解放》裡面,希特勒在介紹古德里安時說:「他畢業於蘇聯的喀山坦克兵學校」。


反映衛國戰爭的電影《解放》海報


必須指出的是,蘇德之間所謂的「蜜月期」無非是各自被孤立後的抱團取暖,隨著兩國國內局勢的穩定,並在國際社會擁有一席之地後,意識形態領域的根本性對立,終令雙方轉而兵戎相見。



END

作者 | 趙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