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造船噸位是美國63倍?美海軍部長:我們實在跟不上了!

軍武次位面 發佈 2024-04-30T04:21:19.387874+00:00

據CNN電視台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說卡洛斯·德爾·托羅對外宣稱:中國海軍擁有更大的艦隊和更強的造船能力,美國跟不上中國的軍艦建設。

《軍武次位面》作者:捷聯初制導


據CNN電視台報導,美國海軍部長說卡洛斯·德爾·托羅對外宣稱:中國海軍擁有更大的艦隊和更強的造船能力,美國跟不上中國的軍艦建設。



他說,中國海軍目前約有340艘艦艇,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擴充到400艘,而美國艦隊的艦船數量不足300艘,而且美國海軍造船廠的產量也跟中國的沒法比。


不過,他說的美國造船趕不上中國,可就有點不符合咱們一般人的認知了,誰都知道美國海軍目前現役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藍星最強水上作戰力量。怎麼造船卻跟不上中國了?


中美造船業的差距


在人們的印象中,美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海軍和商業船隊,各式各樣掛著星條旗的船隻航行在各大洋。



然而,現實的狀況是,如今茫茫大海上的美國船已經寥寥無幾,據美國交通部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懸掛美國國旗的貨船隻占0.4%,這可是美國啊!


而美國海軍這邊也是麻煩不斷,像「福特號」航母交付多年,因為電磁彈射和電磁武器升降機故障問題,遲遲無法形成戰鬥力。美國政府問責局指出,在2015財年至2020財年期間,美國海軍潛艇按時完成維護率僅為46%,在414次需要進行保養、維修等工作的潛艇中,只有191次按時完成了,總計延遲高達2525天。



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造船業完工量60萬噸,減去下水的合計10萬噸的軍艦,民用造船業完工量只有50萬噸。


而中國呢,在2022年僅海軍就列裝了總噸位15萬噸的9艘新式軍艦,全年造船完工量則高達3786萬載重噸,占到世界總量的47.5%,幾乎是第二名韓國的2倍,中國造船在國際市場中份額已經連續第13年穩居世界第一。



而且,這3786萬噸還不算峰值,要知道,2011年的時候可是7665萬噸啊,此外,現在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有1093家,其中6家造船企業進入全球造船三大指標的TOP10。


這麼一比,美國這邊就不夠看的了。


據統計,美國全境之內現在能造軍艦的造船廠,只剩下通用貝斯造船廠、英格爾斯造船廠、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巴斯鋼鐵造船廠和阿馮達爾工業造船廠這5家。


其中只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能造航母,除了航母,它還負責建造美國海軍50%以上的核動力潛艇和50%的驅逐艦。


聽起來是一個巨無霸工廠對吧?可事實上,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現在只有3條干船塢和1座浮動船塢,而且就這麼一根獨苗過得也不咋地。



根據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財務報表顯示,它在2021年時的總銷售額為大約70億美元,利潤只有可憐的4億美元。


目前,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只有一條干船塢能造航母,而造一艘航母至少需要3年,要是想擴建和更新設備,就得自己出錢,因為它是民營造船廠。


可一年就這麼點利潤,也就只夠勉強養活自己,你覺得它有這個能力擴建或者更新設備嗎?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而且,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已經算是美國造船業的老大了,連老大都混得這麼慘,其他小弟就更不用說了,都只能靠軍艦訂單續命,苟延殘喘,像巴斯鋼鐵造船廠主要造驅逐艦,英格爾斯造船廠主要負責兩棲攻擊艦,偶爾也造造驅逐艦。


有的人可能會說,別看美國造船業現在拉胯,但是戰爭一旦爆發,美國就能立刻開始「下餃子」。


確實,從1942年年初到1945年8月二戰結束,美國僅航母就建造了總共造了24艘重型艦隊航母、10艘輕型航母、113艘護航航母,萬噸級的自由輪都造了5000艘,最快的時候,平均一個星期下水1艘航母,產能著實驚人。


▲二戰時期的美國費城造船廠,船塢密密麻麻


但那時候行,並不代表現在就行。


要知道,當年美國造的最多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雖然能搭載24架艦載機,但是滿載排水量才1萬噸,航速才18節,還不如現在的055型驅逐艦大。



而現在的航母排水量已經達到10萬噸,使用的各種材料不僅大幅增加,還有更加複雜的各類電子設備,以及調試這些電子設備還需要大量時間,這都是沒法壓縮的。



況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美國參戰前,國內的工業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本來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那會利用出口武器裝備援助盟軍的機會,已經完成產業升級,建立了完善的軍工體系,轉為戰時狀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但即便如此,當時美國也是花了從1942年到1943年一整年的時間,才完成工業體系由平時狀態轉為戰時狀態。


而如今,曾在戰時總計生產了28艘航母的美國最大造船廠——費城海軍造船廠,現在已經徹底倒閉,變成了停放退役軍艦的墳場,與之類似的還有福爾河造船廠和紐約海軍造船廠等曾經的輝煌。


▲曾經的船廠,如今的墳場


船廠沒了,再建可就沒那麼簡單了,一個現代化的大型特種造船廠光是前期的廠房建設就不是能短時間完成的,再加上造船設備的安裝、調試,沒個三五年怕是很難投產。


再加上本來這些造船用的大型設備美國現在自己也做不出來,像巴斯鋼鐵造船廠造驅逐艦用的浮動船塢就是從中國買的,所以真到戰時,美國還想續寫當年「星期航母」的輝煌,恐怕就是天方夜譚了。


美國造船業的難處


美國海軍今年獲得了高達326億美元的造船經費,這比最初預計的279億美元要高出差不多50億美元,這算是素來摳門的國會的大手筆了。


有了這多出來的50億美元,美國海軍今年新造艦艇就能從此前的9艘增加到11艘,主要包括3艘「伯克」級驅逐艦、1艘「星座」級護衛艦、1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2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1艘油料補給艦、1艘遠洋救援船和2艘遠征快速運輸艦。


跟之前的9艘採購計劃相比,這回砍掉了一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添了1艘驅逐艦和2艘快速運輸艦,不過問題來了,雖然數量增加了,但是總噸位卻比之前的少了3萬噸,只剩不到13萬噸了。


▲被砍掉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去年的時候,美國還只花了239億美元,造了總噸位16萬噸的13艘艦艇,今年造的艦數量少不說,總噸位還下降了,錢卻多花了87億,其原因就是因為美國造船業的成本上漲太離譜了。


要知道,美國軍艦不同於民船,按照美國2020年《國防撥款法案規定,美國海軍在採購裝備時只能採購美國本土產品,甚至原材料都必須要採用美國本土原材料,可是正宗美國造就靠譜嗎?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海軍曾在「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亞瑟·拉福德」號做上過一個測試,用一個巨大的玻璃鋼多面體外罩,把它的後桅杆整個包起來,然後再把雷達裝到多面體裡。



這種全封閉式桅杆雷達隱身性能好,而且由於設備都在桅杆內部,不但可以高度集成,增強射頻性能,節省空間,而且能有效防止風雨和鹽份的侵害,可靠性較好,也降低了維護成本,已經成為世界先進水面艦艇的主流設計形式。


然而,美國海軍如今的新造艦艇,像最新製造的「聖安東尼奧」級Flight II型船塢登陸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甚至連新一代護衛艦「星座」級和驅逐艦DDGX都恢復了傳統的「晾衣架」桅杆。


▲驅逐艦DDGX的「晾衣架」桅杆


怎麼版本還回滾了呢?


這是因為美國的全封閉式桅杆是由格爾夫波特船廠下屬的透波複合材料生產研究中心獨家負責製造,但格爾夫波特船廠在2015年倒閉了。


而放眼美國,竟然沒有第二家能做這個全封閉式桅杆,美國海軍再也買不到相關的設備和材料,於是只能用回傳統的桅杆。


你就想想,一個設備供應商全美國就一家,它一倒閉,海軍就沒得用,造船業供應鏈極為脆弱,所以我們看到美軍的軍艦越造越貴。



而且,近幾年由於成本的上漲和利潤率的大幅下滑,不少美國船廠開始了大幅裁員,這就造成船廠合格的技術工人短缺,像去年紐波特紐斯船廠里就一度「擠」了6艘正在建造和需要維護的航母。


像「福特」級航母最開始預計的建造成本是80億美元一艘,結果首艦「福特」號建造成本就已經高達130億美元,而且後面即使量產,也需要120億美元左右一艘。



所以你才會看到美國每年錢是越燒越多,但新艦的噸位和規模是越造越小。


美國造船為什麼趕不上中國


美國造船業為什麼跟中國差距越來越大的原因,完全可以從錢上面找到原因。


據統計,2022年度,建造航母的大連重工實現營業收入103.54億元,同比增長13.67%;利潤總額3.04億元。



同一年度,同樣作為航母廠家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營業收入為3.57億美元(人民幣24.77億元),同比增長1.4%,營收利潤率為6.1%。


就這一家對比下來,大連造船廠的營業收入都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四倍,可是別忘了,中國還不止大連造船廠這一家造航母,還有個江南造船廠呢。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的軍船生產基地,江南造船廠在疫情肆虐、海運低迷的2021 年,營業收入仍然達到 250.8 億元,是大連造船廠的2倍多,比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8倍還多!



而美國最大的海軍裝備企業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也就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母公司,2022年全年的營業收入只有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1%,營收利潤率為5.3%。


▲正在建造的美國海岸警衛隊艦船,連龍門吊車也沒有


你說這怎麼比?之所以會有這麼大差距,就是因為美國這些船廠只能靠接軍方訂單養活,而中國的船廠則是民船訂單接到手軟,軍單順帶著就做了。


就拿中國船舶工業來說,其旗下的江南造船廠在軍船領域實力領先,國產航母、戰略核潛艇、兩棲登陸艦、新型驅逐艦、奮鬥者號載人潛器等一批國之重器都是它的產品。


而根據披露的訂單情況來看,中船工業在2021 年末累計持有造船訂單 220 艘共計 1993 萬載重噸,其中民船訂單 132 艘共 1211 萬載重噸,也就是說大部分都是民船訂單。



不要以為民船技術含量低,造船利潤不如軍艦高,就看不起民船,要知道真正的造船大國一定擁有著數量龐大的民用船隻訂單。


這是因為跟動輒十萬噸級的民用船相比,軍用艦艇的噸位就小多了,除了造航母或者核潛艇用的船塢大點兒,造其他軍艦基本上只需要用船廠裡面最小的那個船塢。


對於船廠來說,船塢自然是造的越大越划算,所以這些小船塢給軍用艦艇用,有的時候就是賠本賺吆喝。



由於船塢、龍門吊等一系列的專用設備是由軍民用艦艇共同分擔成本,所以民船造的越多,分擔在軍用艦艇上的成本就越低。


對於中國來說,要擴充軍艦產能很簡單,只要軍艦專用設備跟得上,造民船的工人、龍門吊、船塢、船台啥的都是現成的,有多少訂單就上多少,肯定管夠。


等造完軍艦,船塢與工人就可以繼續投入民船建造了,啥事都不耽誤,像遼寧艦下水之後,承擔過遼寧艦建造任務的船塢轉手就開始造民船了。



而對於美國來說,總共就這幾家造軍艦的,造民船的船廠早就倒閉完了,軍艦需要分擔從設備到工人培養的全鏈條成本。


要想擴充產能,就需要現場開挖新船塢,大規模升級改造那些結果軍艦訂單的造船廠,從零開始培訓造船工人,不但時間慢,這成本更是海了去了。


所以,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美國造一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要花22億美元,而中國造一艘性能跟「聖安東尼奧」級差不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只用1.3億美元。



早在2018年的時候,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就曾表示,中國海軍過去四年建造的艦艇總量超過法國海軍的規模。


而到了2021年的海軍節那天,「海南」號075級兩棲攻擊艦、「大連」號055級驅逐艦和「長征18號」戰略核潛艇,同一天在三亞軍港正式入列,被軍迷們興奮地稱為一天入列了一個小國海軍!



都說百年海軍,但支持一支強大海軍的力量是完整成規模的造船業支持的,未來百年海洋上飄著的會是什麼顏色的旗幟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