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又成內娛活靶子了?把1歲孩子送去托兒所就這麼罪不可赦?

新氧 發佈 2024-04-30T05:39:43.418454+00:00

前不久播出了一集《魯豫有約》,節目中papi醬提到,自己把一歲多的孩子送到托育機構,卻被網友罵了,認為她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去托兒所實在是過於殘忍。

papi醬又一次因為婚育問題挨罵了。


作為搞笑博主出身,papi醬卻總是因為一些與「搞笑」無關的社會議題出圈。


前不久播出了一集《魯豫有約》,節目中papi醬提到,自己把一歲多的孩子送到托育機構,卻被網友罵了,認為她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去托兒所實在是過於殘忍。



她本人覺得很納悶,因為自己小的時候都是被父母送去托兒所的,發小在美國,那邊的日托機構甚至可以接收4個月大的孩子,日本的機構也可以接收半歲大的小孩。


怎麼到了她本人身上,就這麼多人表示反對了呢?



不過網友們罵歸罵,自己的親兒子送不送托育班還得papi醬自己說了算。


對於這件事,她本人的邏輯鏈條很清晰:


要在家帶孩子,勢必就要犧牲父母其中一個人的事業,如果不是父母,那就是兩個家庭的老人。


如果夫妻雙方既不想放下事業,還不想讓老人太辛苦,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請阿姨,第二是送到托育機構。


她覺得,與其請一個完全不了解的阿姨來照顧孩子,還不如就送到專業的托育機構,讓孩子接受更專業的照顧。



反駁她的網友們認為,3歲以前的小朋友由媽媽親自帶才是最好的,在這個時候送去托班,會讓孩子成長的體驗感大打折扣,



可是,「3歲前母親的陪伴不可或缺」,真就是育兒界的鐵律嗎?


事實上,這種低齡的私立托育機構在國內也已經很成熟了。


但是私立畢竟是私立,動輒每個月上萬的學費對papi醬這種家庭來說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很多普通上班族父母還是無力承擔。


為了解決這部分人的困境,不少大城市都頒布了「托育服務」的相關政策,想要以更親民的價格解決父母們的育兒焦慮。



papi醬的選擇,只不過是比普通父母們先走了一步。


關於把一歲三個月的孩子送去托育機構的這段陳述,是papi醬在去年的一檔名叫《上班啦!媽媽》的節目中說的。


顧名思義,這個節目設置的初衷就是想幫助一些年輕的新手媽媽重新回到職場,找到自己的個人價值。


在節目中,papi醬還提到了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送去託管班後,孩子本人其實很開心


因為托育機構的老師足夠專業,而且早上送去晚上接回的日程也並沒有犧牲太多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所以對她和老公來說,托育班是一種很高效的育兒方案。


但是在節目中,另外兩位明星媽媽朱丹和馬麗也很震驚,覺得一歲三個月這個年紀,對於送去托育機構的孩子來說還是太小了。



節目播出之後,papi醬確實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大部分人的觀點還是覺得她這樣的決定是很自私的,父母缺失了孩子剛來到世界上最初幾年的陪伴,這段時間彌足珍貴,失去就沒有了。



隨著這場風波,papi醬兩年前那場「隨父姓」的爭議事件也被翻了出來。


那是2020年的母親節,剛生完孩子沒多久的papi醬發了一條微博,列舉了照顧孩子的辛苦,說幹什麼工作都沒有當媽累,還配了一張自己抱著孩子的照片,看起來確實是面容憔悴。



有人為papi送上祝福,也有人從她的育兒日常中看出了「問題」。


因為papi的老公叫「老胡」,papi也把自己的兒子親切地稱作「小小胡」。於是有網友發微博說:


「papi醬生娃過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



短短一句話,卻激起了千層浪。


越來越多的攻擊性語言開始出現,有人開始叫papi醬「婚驢」,諷刺她是「胡姜氏」(老公姓胡,她姓姜)


似乎也是從那以後,papi醬就和「生育話題」綁定在了一起,只要她參與了有關生娃帶娃的討論,就會被拿出來爭論一番。




政策和觀念都需要進步,與其為「1歲小孩該不該送托育機構」和「papi醬的孩子應該跟誰姓」爭論個不休,不如關注到這個討論背後的矛盾根源,那就是女性的生育困境。


關於育兒、職場媽媽、獨立女性,papi醬確實分享過不少與眾不同的觀點。


甚至也有人批評她,說她是陷入了某種人設中無法自拔,在故意輸出一些看起來特立獨行的觀點。



還是在《上班吧!媽媽》的節目中,有一個年輕媽媽在做主播工作的過程中表現不佳,遭到了領導的當眾批評。



這時候,觀察室里的嘉賓都覺得這個領導不近人情,應該給職場媽媽更多包容,可是papi醬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她覺得:


如果我們要對生完孩子的媽媽給予職場的特殊待遇,那就會讓公司在招人的時候產生「我為什麼要招一個需要被特殊對待的人」的想法,這樣只會讓職場媽媽找工作更加困難


舉個例子,有人提倡給孩子不到5歲的職場媽媽每個月多4天的育兒假期,聽起來是so sweet吧?


但是也有人擔心,這樣的政策一旦落地,就會有用人單位以這個作為考量不再錄取符合這個條件的職場媽媽,這樣就成了變相地再次壓榨了她們的職場空間。



papi的觀點在當時也激起了很多討論。


有意思的是,不少男性網友相當支持她的說法,認為不搞特殊才是真正的平等,還有人舉了例子,說自己身邊的哺乳期媽媽被特殊對待之後的結局就是被裁員了。


挖醬只是覺得很可惜,他們並不能親自體驗自己口中被職場「平等對待」的美好願景了…



反而是很多職場媽媽表達了不太相同的意見。


她們說自己其實並不奢求區別對待,只是希望職場中的「平等對待」能讓老公擁有和自己同樣多的育兒假,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


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建議,畢竟職場中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就是參與育兒時間的不對等


在生下孩子之後,媽媽需要漫長的時間度過哺乳、恢復身體的階段,而孩子的爸爸則被要求儘快回歸職場,繼續成為一個螺絲釘。



再回到papi醬的原話。


其實她所說的「不要特殊待遇」,也要分場景、分情境和分說話對象。


作為papi醬本人,她說出這句話,是以一個公司老闆的口吻,而並非一個職場媽媽


作為一個女老闆,她想表達女性有這樣的能力,即便當了媽媽也需要被職場信任而不是貶低看輕。


而很多贊同這個觀點的男性,顯然和papi醬的理解產生了偏差。


他們還沒有(或者是不願意)意識到:當下的職場媽媽們,面臨著職場歧視、產假後被部門架空、生育後喪失晉升機會…


她們甚至還沒有被「平等對待」,就已經被扣上了「區別對待」的帽子。



papi醬還講過她身邊獨立女性生孩子的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的銀行經理,挺著7個月孕肚依然沒有停止工作,滿世界飛來飛去見客戶。


這位銀行經理告訴papi的朋友說:「你放心,我生產前一刻,只要我還清醒,你發的每一條信息我都會回」



還有一位女CEO。


在進產房的前一刻,她都還在開視頻會議,生了兩個孩子,每一胎都是在開完視頻會議之後生下來的



這也許就是一些男性眼裡被「平等對待」的職場女性吧。


所謂的「一視同仁」、「職場就是職場」,是她們拼盡全力之後才使自己顯得毫不費力的假象。


最近幾年,大多數人已經不再把「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這個荒謬的問題拋給女性,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是,這道題依然由女性在作答。


這一邊,職場在強調人人平等,拒絕特殊對待;另一邊,社會在強調親自帶娃的重要性。


而這所有的壓力,到最後還是會落在女性的頭上。



當社會和科技的逐漸進步,出現了專業托育機構的,以及與之配套的專業人員,用來解放年輕父母的勞動力。


在這個時候,為了一個小家庭的穩固,也為了女性能有好的發展,我們更應該鼓勵年輕的媽媽早日回歸職場,而不是把她們趕回家繼續和母職捆綁。


事到如今,我們需要承認的,事業和家庭就是沒法平衡的。


女性辦不到,男性同樣也辦不到,一味地強調平衡只會導致某一個人的過度犧牲。


與其一遍遍強調「母愛偉大」,不如先讓媽媽們做個「人」吧。

關鍵字: